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身关节过度活动(GJH)患者平地行走及下坡步行时膝关节步态特征。方法招募18~24岁健康大学生志愿者(排除膝关节外伤史等),分为全身关节过度活动组(GJH组,Beighton评分5分,21人)和正常组(49人)。采集性别、身高、体重等信息,使用国际膝关节评分(IKDC)2000、Lysholm评分等问卷调查膝关节功能,测量Beighton评分系统的指标。采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量受试者平地行走和下坡步行时的膝关节运动学参数。结果屈伸自由度上,平地行走时GJH组和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但在下坡步行时,在摆动相GJH组较正常组表现出更大的屈曲角度,最大屈曲角度:(67.40±5.48)°vs (62.27±6.57)°(t=-2.961,P<0.01)。与正常组相比,在内外旋和前后位移自由度上,无论是平地行走还是下坡行走,GJH组均表现出较大的外旋角度和前向位移,平地支撑相中期12%前后位移:(0.73±0.45)mm vs(0.23±0.27)mm(t =-4.713,P<0.001),且在下坡行走时,外旋角度和前向位移,支撑相中期12%前后位移:(0.78±0.62)mm vs (0.20±0.36)mm(Z=-3.873,P<0.001),增大更明显。结论GJH患者在下坡步行时表现出更明显的步态参数的变化,以适应功能需求更高的下坡运动,可能是由膝关节周围肌肉来代偿的。针对步态参数的异常,可通过步态再训练及关节稳定性训练,以增强关节过度活动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从而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 标签: 关节不稳定性 膝关节 生物力学现象 步行
  • 简介:摘要步态分析技术是利用生物力学手段检测与分析,研究步行规律的检查方法,揭示步态变化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步态步态分析结果的重要呈现形式。近年来,步态分析技术/步态的应用逐渐普及,尤其在膝关节运动功能及常见疾病诊治、评价及辅助康复等方面开展了较多工作。然而,步态分析技术/步态在膝关节功能评估过程中的使用尚无规范性文件指引。因此,本共识以现有文献证据为基础,对步态在膝关节及其相关疾病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性回顾,通过多轮德尔菲投票形成了7条共识性推荐意见,涉及步态的适应范围、禁忌证、围手术期及康复管理、普通人群筛查、特殊类型步态分析及步态相关参数领域。该共识的发布将对步态在膝关节运动功能评估及膝关节疾病、运动医疗康复领域的开展,提供有益指导和规范性指引。

  • 标签: 步态分析 膝关节 运动医学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量化评估PD伴冻结步态(FOG)患者的步态特点。方法对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神经科进行诊治的104例PD患者,依据患者是否伴有FOG症状将患者分为PD伴FOG组(46例)与PD不伴FOG组(58例),应用"JiBuEn"步态分析系统采集患者的步态数据,从步态时空参数及其变异性、步态运动学参数、步态参数对称性4个维度量化分析PD伴FOG患者的步态特点。结果与PD不伴FOG组比较,PD伴FOG组患者的步幅明显减小,步速明显减慢,步幅变异性、跨步时间变异性、支撑相变异性、摆动相变异性均明显升高,足趾离地角度、足跟着地角度、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及髋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下降,步幅不对称性指数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伴FOG患者的步态特点主要表现为短步幅、慢步速、步态参数变异性增加及运动学参数损害更显著。

  • 标签: 帕金森病 冻结步态 步态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50例患者56个子宫肌瘤的瘤体经腹及阴道超声途径扫查结果,本文探讨了彩色多普勒能量显示检测子宫肌瘤的瘤体内血流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56个子宫肌瘤的瘤体经腹及阴道超声途径扫查。结果经腹部扫查时,56个瘤体CDFI显示瘤体内部或周边有血流信号的35个瘤体,占62.5%,瘤体内部或周边无血流信号的21个瘤体,占37.5.%,有经阴道扫查时CDE显示56个瘤体内部或周边有血流信号的49个瘤体,占87.5%。瘤体内部或周边无血流或少许血流信号的7个瘤体,占12.5%。结论经阴道超声途径较经腹部超声途径灵敏度更高,但由于阴道探头频率较高,对较大的瘤体二维图像显示较困难,工作中应联合应用经腹和阴道二种途径。

  • 标签: 子宫肌瘤 阴道超声 多普勒能量
  • 简介:【摘要】: 脑瘫儿童由于持续存在的中枢性神经系统损伤,造成有姿势和运动发育上的障碍,常常伴有肌肉骨骼问题,异常的肌肉骨骼容易导致其下肢运动功能障碍,造成异常的步态,其中膝过伸步态就是脑瘫儿童的常见异常步态之一。随之科技发展,三维测量技术和计算软件开发的最新进展使人们能通过机器定量客观的用数据来表达生物力学的方法,甚至从关节方面到肌肉骨骼方面来对人体运动进行直观描述,所以,在医学上,三维步态分析是对异常步态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并拥有多种优点。本文中就三维步态分析在脑瘫儿童膝过伸步态的运用分析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介绍,为三维步态分析在脑瘫儿童膝过伸步态评估治疗中的更完善运用提供借鉴。

  • 标签: 三维步态 脑瘫 膝关节 步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在全球患病率逐年增高,步态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跌倒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其中步态障碍中以冻结步态最为常见,利用有效方法改善患者的步态,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是对帕金森患者生命的保护。本文整理近年来临床治疗脑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其治疗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步态障碍 冻结步态 深部脑电刺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步态轮廓评分(GPS)和运动分析剖面(MAP)来量化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CNLBP)患者和健康青年人步态周期中的运动学变化。方法采用3D光学运动捕捉系统(Qualisys,Gothenburg,Sweden)采集CNLBP组和健康组受试者各11例的步态运动学数据,将其导入索尔福德大学Richard Baker教授编写的Excel文件并计算出GPS和MAP分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右膝关节膝关节屈曲和伸展GVS值CNLBP组为(5.66±1.83)°,健康组为(3.64±1.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受试者其余各项GVS变量和GP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CNLBP患者存在步态异常,GPS和MAP在青年CNLBP患者的步态评估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 标签: 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步态轮廓评分 运动分析剖面图 步态变量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调节联合虚拟步态训练在帕金森病异常步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帕金森病异常步态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选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激励式心理调节联合虚拟步态训练。对两组患者的步态参数及心理状况实施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步速、6 min步行距离、跨步长、起立行走测试评价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DS、SAS量表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激励式心理调节联合虚拟步态训练应用于帕金森病异常步态患者,能有效纠正其异常步态,改善其心理状况。

  • 标签: 帕金森病 虚拟步态训练 异常步态 心理状况
  • 简介:我前段时间给一老人来了一个方子,他抓完后去中医院问了大夫,三天前给我送了300块钱,说以后再来找我。昨天骑着三轮车到我家给我送了一袋甜瓜。这才是正能量。我们这儿的'常客'是一个老人家。他一来就喜欢跟我们聊天,一聊还不愿回去。他总喜欢买很多瓜子、花生给我们吃。端午节心里不舒服,在外面打工过节始终没有家里温馨。有时候感到很心酸,就像没有家可归的孩子一样。见到顾客为我送来五个粽子还是她亲自包的,当时感觉亲情真的很好。顾客早已成了自己的朋友。

  • 标签:
  • 简介:背景:脑瘫患儿的步态异常较常见,如何控制改善步态是康复治疗的重点。目的:分析脑瘫患儿步态的生物力学参数,并观察支具控制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比脑瘫忠儿和正常儿童在起步过程中以及步行中的生物力学参数,起步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参数包括时空参数,膝、踝关节活动度的运动学参数以及动力学参数;步行中的生物力学参数包括时空参数。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均接受支具控制辅助下徒手体位控制、减重步态训练、S.E.T的3个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88项粗大运动评价量表A区和视频对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与结论:脑瘫患儿和正常儿童在起步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参数测试对比中,除了右脚为起步脚的额状轴地面反力峰值外,其余各项生物力学参数均有明显差异;步行中的生物力学参数测试对比中,脑瘫患儿较正常儿童支撑相和双足支撑相延长、步长和复步长缩短。支具控制脑瘫忠儿观察中,与治疗前比较,GMFM88项A区平均得分显著提高,视频示患儿治疗后不自主动作减少,头颈躯干较稳定,生活能力有好转,癫痫及认知障碍和基底节区有影像学改变的患儿进步幅度较小,舞蹈一徐动型和张力障碍型比徐动痉挛型患儿运动能力进步幅度大。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学术探讨 脑瘫 三维 步态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步态指导下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性脑瘫患者步态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痉挛性脑瘫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步态指导下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三维步态指导下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运动参数评分。结果而观察组患者的三维步态系统评价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性脑瘫患儿在三维步态指导下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其有助于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步态和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三维步态 核心稳定性训练 痉挛性脑瘫 步态影响
  • 简介:摘要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步态形成的机制复杂,涉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故受影响因素也较多。遗传、疾病、意外伤害等诸多因素都可使步行周期中某一环节发生改变,导致步态改变,出现异常步态。对异常步态的准确评估有助于诊断疾病,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症状的改善程度,预测未来的功能状况,规划适当的治疗目标,以及监测干预措施的效果。文中就目前神经科疾病常用的步态评估方法做一综述,主要包括定性步态评估、量表评估和仪器化步态评估,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常用步态评估方法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 标签: 步态 步态障碍 步态评估 仪器化步态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检索有关脑卒中偏瘫步态的文献,分析了偏瘫患者下肢主要的功能障碍、步态及运动特点,综述了现代康复医学中普及且疗效好的康复治疗方法与技术。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步态 下肢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