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检定和校准是计量溯源的主要方式,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应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我们总结病理科日常工作中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结合科室在参加ISO15189认可过程中的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提出对病理科仪器设备进行规范检定和校准的建议方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吸收剂量校准是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当前普遍开展的精准放疗,对吸收剂量测定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水吸收剂量校准因子的吸收剂量测定规程,相对基于空气比释动能/照射量校准因子的吸收剂量测定规程,具有吸收剂量测定不确定度更小、无需量的转换计算、物理概念更简单、计算公式更简化等优势。本指南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医用直线加速器高能射束基于水吸收剂量校准因子的吸收剂量测定方法及相关要求作出了规定,为国内医疗机构基于水吸收剂量校准因子测定外照射高能光子束和高能电子束的吸收剂量提供指导,为精确放疗的广泛开展提供支持。

  • 标签: 水吸收剂量校准因子 高能光子束 高能电子束 吸收剂量测定
  • 简介:摘要:运动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本专业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我校运动治疗技术教学经验,通过反思和总结,目的是探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 标签: 运动治疗技术 教学方法 探讨 反思
  • 简介:摘要:作业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门课程的实训内容是开展临床作业治疗的重要基础,本文将我校开展作业治疗技术实训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目的在于探索科学实用的作业治疗技术实训教学方法

  • 标签: 作业治疗技术 实训 方法 探索
  • 简介:摘要: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下降的多系统综合征,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防治病因、控制并发症以及肾脏替代治疗等。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践治疗中可达到血液净化会输的目的,不仅能够减轻肾脏负担,还能改善患者身体素质,延长其寿命。血液透析装置作为血液透析的重要工具,一旦出现突发技术故障,将会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血液透析装置突发技术故障进行分析并总结详细的处理方法。本文以费森尤斯5008S血液透析机为例,总结常见的突发技术故障,并提出对应的处理方法,希望能为临床血液透析顺利进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血液透析装置 突发技术故障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中,我国法医行业的毒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根据近几年法医毒物检测累积经验显示,工作人员已经从单一种类的检验分析转变为多目标毒物筛查和未知毒物筛查,这不仅提高了法医行业应用技术水平,还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因此,本文在了解多种法医毒物检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技术方法的质量特性全面了解相关质量要求,并从内外质量角度入手,探讨法医毒物检验技术方法的质量要求,以此为新时代下法医毒物检验技术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法医 毒物检验 技术方法 质量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多目标优化(MCO)技术提高基于先验知识自动计划(KBP)模型的计划设计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5例已完成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每个病例都采用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随机选择40个病例的调强放疗计划作为训练集1,通过多目标优化技术对训练集1中的放疗计划进行预处理,构建新的训练集2。将初始训练集1和处理后的训练集2作为样本,分别训练得到传统的KBP模型和多目标优化技术精炼后的MCO-KBP模型。在剩余15个病例中随机选择5例作为验证集,其余10例作为测试集。验证通过后用测试集对初始的人工计划以及传统KBP模型和MCO-KBP模型生成自动计划的计划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KBP模型和MCO-KBP模型生成自动计划的靶区剂量(D95%)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适形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基本一致(P>0.05),且MCO-KBP模型生成的自动计划中重要危及器官的剂量比传统KBP模型更低(脑干Dmax平均偏低2.13 Gy,左、右腮腺Dmean分别平均偏低1.39、1.59 Gy,左、右视神经及垂体的Dmax分别平均偏低1.42、1.16、1.88 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KBP模型相比,精修后的MCO-KBP模型设计的调强放疗计划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具有明显优势,利用MCO技术提高KBP模型的计划设计质量是可行的。

  • 标签: 基于先验知识自动计划 多目标优化 放射疗法自动计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微生物造成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应提高对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微生物检验方法。笔者在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影响因素以及常用检验方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策略。

  • 标签: 食品微生物 检测技术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机电设备是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基础设备,在工业化、自动化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事件颇为常见,为了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使用,需要做好故障诊断及维修工作。建立科学故障诊断及维修体系,对机械运行故障趋势进行预测,明确故障原因,针对性维修,更有利于减少设备故障、维修、更换带来的经济损失。

  • 标签: 机电设备 故障诊断 维修技术
  • 简介:摘要:医院医疗服务开展过程中临床会诊环节必不可少,并且会诊制度的构架也是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优质且高效的会诊管理可以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同时,确保医疗会诊的开展满足患者实际需求。而信息技术与会诊管理的融合,有助于促进会诊管理作用与价值的体现,并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信息化发展。本文从会诊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作用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具体阐明信息技术在会诊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会诊管理 作用 信息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制药工艺也变得越来越高效。就当前的基本情况来看,相关工艺的提高主要通过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以及环境优化等方式进行。通过制药工艺的提升,即能极大地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且能够为我国制药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标签: 中药制药 过程分析技术方法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疾病诊断应用低剂量CT技术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选取94例腹部内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常规CT技术诊断的一组设为对照组,接受低剂量CT技术诊断的一组设为观察组。结果:两组检出结果(96.74% VS 91.49%)对比,显示无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21.28% VS 6.38%)比较,观察组小,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CT技术在腹部内脏疾病诊断中应用,准确诊出率较高,诊断安全性更好。

  • 标签: 常规CT技术 低剂量CT技术 腹部内脏疾病 检出结果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以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电图技术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我院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若干例,基于2020.3-2021.3期间选择120例作为实验对象,均行常规及动态心电图检测,总结对比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冠心病诊断准确率40.83%、心绞痛诊断准确率33.33%、心肌梗死诊断准确率20.83%、心力衰竭诊断准确率30.83%,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26.67%、20.00%、8.33%、19.17%(P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心电图技术 诊断结果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Au@Ag NPs的SERS侧流免疫层析(LFIA)建立一种快速、高灵敏定量检测人腺病毒(HAdV)的方法方法首先合成出双层拉曼分子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 (DTNB)修饰的Au@Ag NPs,再结合HAdV特异性抗体得到SERS探针,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在免疫层析条检测线处形成"三明治"免疫复合结构,通过收集并分析检测线上的SERS信号,可以实现对HAdV抗原的快速检测。其次,分别对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基于双层DTNB修饰的Au@Ag NPs SERS-LFIA可在15 min内对HAdV实现定性/定量检测,其可视化检测结果为10 ng/ml,最低检出限达0.1 ng/ml,定量范围为0.1 ng/ml~1 000 ng/ml。此SERS免疫层析方法对HAdV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与登革热病毒、黄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寨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五种新突发传染性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结论该研究提出的基于Au/DTNB@Ag/DTNB NPs的SERS-LFIA可以实现对HAdV的快速和高灵敏检测,在HAdV的现场即时检测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 标签: 人腺病毒 SERS Au@Ag NPs 特异性 现场即时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索呼吸功能锻炼技术方法,以及临床对其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技术方法。研究结果:对呼吸功能受损的成因和危害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呼吸功能锻炼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科学流程,以及分析了不同的临床锻炼技术方法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锻炼技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拉曼光谱技术检测血清的方法,用于胃癌诊断的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4—1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胃癌患者110例[男73例,女37例,年龄为(57.4±10.3)岁],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74例[男48例,女26例,年龄为(58.3±12.2)岁],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男59名,女41名,年龄为(55.6±10.61)岁],收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血清样本,使用XploRA PLUS型拉曼光谱仪,在激发光源532 nm、100倍物镜、取谱区间200~2 000 cm-1等条件下,对血清样本进行无损、非接触式快速检测,采集血清样本的拉曼光谱图。使用拉曼光谱采集和处理配套软件LabSpec6对获得的拉曼光谱进行平滑、基线校正、归一化处理,将获得的拉曼光谱数据导入到多变量统计学分析软件SIMCA14.1中,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构建模型分析健康和胃癌两组血清样本之间的差异,绘制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的诊断性能,并使用结直肠癌组血清样本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检测健康组和胃癌组血清样本获得重复性较好的6个拉曼光谱峰,分别位于1 001.17、1 154.63、1 337.89、1 446.85、1 515.33、1 658.34 cm-1处,在这6个拉曼峰处,健康组和胃癌组的拉曼强度差异明显。在1 001.17、1 154.63、1 515.33 cm-1位移处,健康组拉曼强度高于胃癌组;在1 337.89、1 446.85、1 658.34 cm-1位移处,胃癌组拉曼强度高于健康组。得到模型的R2X(cum)=0.809,R2Y(cum)=0.819,Q2(cum)=0.758,基于OPLS-DA模型绘制ROC特征曲线,胃癌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8。在胃癌Ⅰ、Ⅱ、Ⅲ、Ⅳ期血清拉曼光谱中可检测到重复性较好的6个峰,分别位于1 001.85、1 155.07、1 338.36、1 445.75、1 515.92、1 657.68 cm-1位移处,在1 155.07、1 515.92 cm-1位移处,胃癌Ⅳ期拉曼强度显著高于胃癌Ⅰ、Ⅱ、Ⅲ期。结论健康组与胃癌OPLS-DA模型性能良好,能将健康组和胃癌组有效的区分开;模型可靠性验证发现健康组、胃癌组、结直肠癌组也能有效的分离;拉曼光谱检测血清技术联合多变量统计中的OPLS-DA方法,可实现对健康者与胃癌患者血清样本的非标记检测。

  • 标签: 光谱分析,拉曼 多元统计分析 胃癌 非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