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质量医学影像数据是医疗人工智能(AI)发展的核心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临床和教育的支撑,也是医学影像AI产品监管的关键。目前我国缺少大样本、多样性、标准化、高标注数据;缺少跨学科复合型数据人才;医疗体系内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据相关法规、法律和伦理急需健全。本文强调了数据建设的重要性,简述了数据建设的主要方法和质量评价要点,指出只有重视和加强医学影像数据的建设,才能保证和促进医学影像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 标签: 人工智能 数据库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网络安全在现阶段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维的过程中尤为关键,保护系统安全和医患数据安全是医院信息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条件。数据运维管理工作的质量对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管理特点,从数据运维管理的角度出发,探析医疗信息系统中数据运维管理的有效途径,对数据运维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合理参数配置等内容进行分析,给出解决方案,并展望医院数据运维管理将面对的问题和运维工作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医院 数据库 运维
  • 简介:摘要:计算机数据技术的开发利用是加快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和信息基础设施增值投资的重要推动力。要对信息进行网络开发,须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内容。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计算机数据技术的相关概念,分析其在医院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原则,并提出相关具体应用措施,旨在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医院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 管理 医院
  • 简介:摘要基于人工智能的乳腺病变检测及进一步辅助诊断均对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业界大多采用有监督学习的任务范式来研发产品,因此高质量的数据和标注对软件开发和测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技术层面上规范数据的构建和质量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如何构建深度学习的训练集为例,提出了乳腺X线主要征象,钙化、肿块、不对称及结构扭曲数据集的构建流程,解释了此类数据集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和质量控制的建议。本文旨在为乳腺X线数据建立提供参考,保障影像数据资源的高效、合理、有序供给,加速基于乳腺X线影像的人工智能产品研发与生产。

  • 标签: 乳房X线摄影术 数据库建立 质量控制 专家共识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了解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研究的现状并进行分析。方法诺如病毒是人类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以"Norovirus"为检索词,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中2003—2021年8月间发表的诺如病毒的研究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研究诺如病毒论文的出版年份、国家、城市、期刊、基金资助机构等的分布情况。结果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共检索到诺如病毒研究论文6 885篇文献,97%的文献是英文语种的文献。从2003年开始论文数量大幅度上升,2017年研究诺如病毒的论文数量达到最高。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中国、英国。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Food and Environmental Virology,236篇,其次是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是隶属于美国的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发表论文328篇。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者是美国的作者Jan Vinjé,发表诺如病毒研究论文165篇,提示该作者及其机构在诺如病毒的研究投入和产出较多。结论诺如病毒的研究论文的文献分析,有利于研究者快速和高效地了解诺如病毒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为该病毒病的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等提供线索和参考。

  • 标签: 诺如病毒 文献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肝胆恶性肿瘤治疗的特点是多种治疗手段、多个学科协同。为评价不同治疗措施或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推动肝胆恶性肿瘤综合治疗规范化开展,笔者单位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搭建肝胆肿瘤患者登记与随访数据,用于指导临床医师做出科学决策,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该研究阐述了肝胆肿瘤数据的构架设计、功能模块、数据采集流程与质量控制措施等。采用观察性双向队列研究设计,一方面对既往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整理使之与现行数据相匹配,另一方面前瞻性收集后续的临床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入院评估、手术信息与术后情况、综合治疗措施、定期复查结果、长期随访结局等。通过制订标准化操作流程、人员规范化培训、全流程数据管理计划等措施完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该数据将为临床医师、研究者、指南制订专家提供高质量的真实世界数据,进而为肝胆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规范化开展提供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 标签: 肝肿瘤 胆道肿瘤 双向队列研究 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库
  • 作者: 陈春兰 林锦乐 卫剑 张文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湛江 524023,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宝安临床医学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深圳 518101,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湛江 524023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宝安临床医学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深圳 518101
  • 简介:摘要院外心搏骤停(OHCA)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难题。为提高生存率,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OHCA登记数据,用于OHCA持续监测和质量改进,识别生存链各个环节的弱点,评估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尚缺少能够全面收录OHCA资料并有效反映我国OHCA救治现状和研究方向的登记数据。为缩短与欧美等发达国家OHCA生存率的巨大差距,借鉴国外登记数据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OHCA登记数据,以提高国内OHCA生存率。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公认的心搏骤停提高存活率登记(CARES)、复苏结局联盟(ROC)、欧洲心搏骤停登记处(EuReCa)、泛亚洲复苏结局登记处(PAROS)、澳洲复苏结局联盟(Aus-ROC)几大OHCA登记数据的介绍,旨在为推动建设中国的心搏骤停登记数据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院外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登记数据库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为适应更好管理及运用食管癌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数据的要求,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食管癌数据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早在1929年开始构建肿瘤登记数据,目前国际上已有如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等十分成熟的综合性肿瘤登记数据,为肿瘤的病因学和治疗方案评价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笔者重点介绍目前国际主流食管癌数据的发展和食管癌分期依据,总结西方食管癌数据的构建经验与临床意义,展望未来食管癌数据的发展。

  • 标签: 食管肿瘤 数据库 分期依据 病因学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ALM)的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验证预测的价值。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结果(SEER)数据中收集2004年至2015年共1 537例ALM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年龄、性别、溃疡状态、SEER分期、手术情况、T分期、N分期和M分期与癌症的总生存率和特异生存率数据。应用卡方检验比较患者临床病例特征与总生存率及黑素瘤特异性生存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预后影响因素并且建立预测模型。结果1 537例ALM中,男714例,女823例,64岁以下818例,白种人1 363例。1 205例皮损出现在下肢和臀部,974例有溃疡;根据SEER分期,1 048例皮损位于局部(未扩散)。不同诊断年龄、性别、溃疡状态、SEER分期、手术情况、T分期、N分期、M分期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5岁、男性、有溃疡、SEER分期远处淋巴结转移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均P < 0.05),T2、T3、T4期患者死亡率高于T1期(均P < 0.05),N1、N2、N3期死亡率高于N0期(均P < 0.05)。结论年龄、性别、溃疡状态、SEER分期、T分期、N分期为ALM总生存率和特异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 标签: 黑色素瘤 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 SEER规划 预后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SEER)记录的腹膜后肿瘤数据,构建并验证腹膜后肿瘤患者生存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00至2019年腹膜后肿瘤临床数据,使用X-title软件计算年龄的最佳截断值,使用R语言将数据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腹膜后肿瘤患者预后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列线图进行评估。将本研究构建的模型与第7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TNM分期系统进行比较,采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纳入6个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用以预测患者3年和5年存活率。建模组C指数0.742,验证组C指数0.737。建模组预测3年和5年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和0.794,验证组分别是0.779和0.789。校准曲线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预测3年和5年生存率和实际生存率拟合较好。NRI和IDI结果说明本研究预测模型与第7版AJCC的TNM分期比较具有正改善。以此模型构建的风险分层模型中低风险组预后好于高风险组(P=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腹膜后肿瘤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为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预测提供一个简便可靠的工具。同时,以本预测模型构建的风险分层模型可以区分不同风险的患者,对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SEER数据库 腹膜后肿瘤 预后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基于Python的交班数据在针对医学见习生的线上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并完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教学任务。方法将16名带教教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人。实验组使用自建交班数据;对照组不使用交班数据,使用医院的HIS系统。筛选合适的病例,为医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统计分析获取病例的时间、获取图片资料的时间、数量等指标,并对这些课件的质量进行评分。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带教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查找目标病例的时间分别为(8.88±3.48)min和(43.50±5.26)min,获取图片资料的时间分别为(5.62±1.92)min和(30.25±5.39)min,获取图片的数量分别为(11.12±2.17)张和(6.12±2.80)张,课件评分分别为(92.62±4.93)分和(84.75±6.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自建交班数据提高了带教教师获取资料的速度,提高了多媒体课件的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教学 数据库 Python
  • 简介: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互联网信息时代也已经全面到来。因此,在各个行业当中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提高工作或运行效率,都开始着手大范围的应用计算机数据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对此,本文中笔者将以医院为例,针对计算机数据技术怎样在医院信息管理工作当中有效运用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在运用过程中需要遵守功能性、需求性以及实际性这几点原则,希望能够借此为我国医院的信息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计算机软件 数据库技术 医院信息管理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相较于传统的术前谈话方式,短视频可以采用动画演示等多种形式,更加适合于向患者家属介绍手术术式及并发症。我们提出建立一套完整的术前谈话短视频数据,将其应用于辅助术前谈话。患者观看短视频后,医生在此基础上作补充。这样的模式,让手术术式和并发症的展示更加直观,患者家属更容易理解。同时,术前谈话短视频数据也可以在外科手术学的教学中发挥优势。

  • 标签: 术前谈话短视频 手术风险 术前谈话 外科手术学教学
  • 作者: 姜宇 姚泰康 陈心航 李危石 谷士贤 田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骨与关节精准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脊柱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现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 延安市中医医院,延安 716000,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20级医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骨与关节精准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脊柱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处,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个世纪以来骨科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与热点。方法从科学引文数据核心合集检索截至2021年12月的骨科教育研究文献,采用HistCit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符合检索条件的骨科教育研究论文2 104篇,分布于498本期刊,来自96个国家的2 725个研究机构。研究大致划分为起步期、上升期与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住院医师选拔与考核、手术模拟训练为2大主要研究主题,骨科、住院医师、关节镜、测试、模拟器为主要的研究主题词。结论骨科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学者的关注,住院医师培训仍是当前研究热点,研究前沿聚焦于新兴教育技术等交叉学科领域。

  • 标签: 骨科 教育 文献计量学 住院医师 主题 热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地舒单抗的主要不良事件(AE)及其发生风险,为该药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2010年第2季度至2021年第1季度收录的地舒单抗AE报告,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进行AE风险信号挖掘。AE报告数≥3、PRR≥2且χ2≥4的AE被定义为阳性风险信号。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v24.0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E进行分类统计,选取AE报告数和信号强度排名前50位的PT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以地舒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132 764例,涉及PT 5 571个,筛选出阳性风险信号641个。经第2次筛选,获得AE报告数排名前50位和PRR值排名前50位的PT,筛重后纳入分析的PT为93个,涉及AE报告114 617例。AE报告数居前5位的PT为未依说明书用药(28.7%,32 863/114 617)、死亡(14.2%,16 230/114 617)、颌骨骨坏死(6.0%,6 861/114 617)、关节痛(4.7%,5 420/114 617)和四肢疼痛(4.1%,4 727/114 617);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为骨巨细胞瘤(PRR=402.7)、恶性骨巨细胞瘤(PRR=325.2)、C-端肽增加(PRR=169.4)、颌骨外生骨疣(PRR=163.2)、钙离子异常(PRR=158.1)。涉及AE报告数居前5位的SOC依次为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35.9%,41 757/114 617),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32.7%,37 455/114 617),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18.2%,20 814/114 617),各种手术及医疗操作(4.1%,4 744/114 617),以及各类检查(2.9%,3 290/114 617)。44个PT在药品说明书中未收录,其中23个与口腔有关。结论地舒单抗报告数较多的AE为未依说明书用药和颌骨骨坏死,颌骨骨坏死、骨巨细胞瘤复发或恶化风险信号较强;挖掘出说明书中未收录的AE风险信号多数为口腔问题。

  • 标签: RANK配体 骨坏死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地舒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早期肠内营养的研究热点,分析其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应用HistCite和CiteSpace对早期肠内营养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和共词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823篇文献,文献数量呈增长趋势;早期肠内营养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重症、食管癌、急性胰腺炎、败血症、营养不良患者和早产儿,同时早期肠内营养营养素的选择也是研究热点。结论重症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研究已较为成熟,其他专科领域可以在重症患者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未来研究也可开展早期肠内营养不同营养素的效果对比研究。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早期肠内营养 研究热点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国际上治疗药物监测(TDM)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以"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or "drug monitoring"为检索词检索WOS数据(截至2022年2月16日),收集并分析TDM研究类文献的年收录量、发文国家、作者、机构,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爆发引文检测,使用VOSviewer作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和研究热点。结果共纳入2 318篇文献,第1篇发表于1975年;美国是发文量第一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最为密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学者Roberts JA;共检测到10篇爆发引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6个TDM相关聚类,近期国际研究热点包括炎症性肠病患者生物制剂TDM、危重症患者抗感染药物TDM、抗肿瘤药物TDM。结论可参照国际研究热点,开展更多药物的TDM(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和伊马替尼等),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用药监护,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

  • 标签: 治疗药物监测 炎症性肠病 生物制剂 抗感染药 抗肿瘤药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国家专利数据,挖掘近10年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大肠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专利数据,提取治疗大肠癌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经筛选、录入、规范化处理等步骤后,建立治疗大肠癌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利用IBM SPSS Modeler和IBM SPSS Statistics软件进行中药使用频次分析、性味归经分析、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97条复方专利,包含411味中药,其中核心中药为白术、白花蛇舌草、黄芪、甘草、半枝莲、茯苓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脾经为主;聚类分析结果包含7类,关联性较强的对药包括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术-莪术、黄芪-党参等。结论补虚法治疗大肠癌应以白术、黄芪、党参等健脾补虚药为主,攻实法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莪术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为主,同时可酌情配伍,攻补兼施,调补气血。

  • 标签: 数据挖掘 复方(中药) 大肠癌 国家专利数据库 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