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开发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低毒性的影像探针是推动肿瘤分子影像技术发展的核心。天然表达纯化的蛋白纳米作为一种能够在生物体内外自组装形成特定状结构的纳米粒子,具有粒度高度分散均一、优良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工程化改造方法简单多样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开发各类肿瘤分子影像探针。该文从天然蛋白纳米的种类和特性、工程化改造方法以及其在肿瘤分子影像的应用几个方面来综述其研究进展。

  • 标签: 纳米粒 生物工程学 分子影像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结合RCA模式在提高护士码率中的应用。【方法】以2020年10月1号-2020年10月31号我病房医嘱PDA码情况为前景资料,2021年3月1号-2021年3月31号数据作为实施PDCA结合RCA 模式与之前作为对比。结合PDCA与RCA模式,分析护士在操作中使用PDA实时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系列改进措施,并持续跟踪。【结果】结合PDCA与RCA模式可以提高PDA的使用码率,从而保证治疗的完成度与减少差错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CT值预测梗阻性肾积液性质(肾积脓或肾积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手术证实的267例梗阻性肾积液患者的一般情况、平CT值、肾盂尿培养、合并糖尿病、无功能肾等相关信息。根据肾造瘘手术时引流液情况分为肾积脓组与肾积水组。计算不同CT值阈值鉴别肾积水与肾积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利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软件对CT值进行统计。结果肾积脓组82例,男36例,女46例,年龄(58.6±15.5)岁;肾积水组185例,男74例,女111例,年龄(56.2±12.1)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糖尿病(肾积脓组9例比肾积水组2例,P<0.05)、无功能肾(肾积脓组5例比肾积水组1例,P<0.05)为肾积脓发生的高危因素。肾积脓组CT值明显高于肾积水组[(10.016±3.120)Hu比(5.295±1.736)Hu,P<0.05]。当肾积液CT值为9.21 Hu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577 9。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CT值鉴别肾积脓与肾积水的诊断阈值范围(曲线下面积为0.856,95%置信区间为0.808~0.896)。当CT值≥9.17 Hu,诊断肾积脓的灵敏度为80.49%,特异度为77.30%,阳性预测值为81.25%,阴性预测值为76.42%。结论通过CT值诊断鉴别肾积脓与肾积水是一种可信度较高且无创的方法,准确诊断肾积脓可尽早避免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肾盂积液 肾积脓 肾盂积水 平扫CT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增强MRI检查和临床诊断为脑转移瘤和非脑转移瘤患者的MRI平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105例脑转移瘤(转移组)和103例非脑转移瘤(非转移组)患者的常规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FLAIR)、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54、23、9和19例,非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和等信号分别为52和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1、9、72和23例,非转移组中T2WI等信号和高信号分别为11和9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DWI低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31、65例;非转移组中DWI高信号4例,其余均呈等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FLAIR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5、60和36例,非转移组中T2WI/FLAIR均为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病灶周围伴水肿69例,高于非转移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的ADC值为(0.919±0.019)×10-3 mm2/s,低于非转移组[(1.098±0.012)×10-3 mm2/s,P<0.05]。结论对于伴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脑转移瘤与非转移瘤患者MRI平中的T1WI、T2WI、DWI和T2WI/FLAIR信号差异明显,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水肿和DWI扩散受限有助于诊断脑转移瘤,以上参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必要时需进一步行MRI增强扫描以明确诊断。

  • 标签: 脑转移肿瘤 磁共振成像 原发恶性肿瘤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问卷调查是社会调查的一种数据收集手段,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近年出现了电子版的调查问卷,各种满意度调查用手机码的方式进入问卷并完成填写,利用电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纸质版的问卷相比,电子问卷有着节约、便捷、方便、准确等优势,手机码的电子问卷甚至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的问卷。在医院管理中,为了提升医院的服务品质,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更是必不可少。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接触的护理问卷调查,就手机码电子问卷法应用于我院各种满意度调查的一些体会向读者做以介绍 。

  • 标签: 手机扫码 电子问卷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增强MRI检查和临床诊断为脑转移瘤和非脑转移瘤患者的MRI平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105例脑转移瘤(转移组)和103例非脑转移瘤(非转移组)患者的常规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FLAIR)、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54、23、9和19例,非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和等信号分别为52和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1、9、72和23例,非转移组中T2WI等信号和高信号分别为11和9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DWI低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31、65例;非转移组中DWI高信号4例,其余均呈等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FLAIR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5、60和36例,非转移组中T2WI/FLAIR均为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病灶周围伴水肿69例,高于非转移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的ADC值为(0.919±0.019)×10-3 mm2/s,低于非转移组[(1.098±0.012)×10-3 mm2/s,P<0.05]。结论对于伴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脑转移瘤与非转移瘤患者MRI平中的T1WI、T2WI、DWI和T2WI/FLAIR信号差异明显,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水肿和DWI扩散受限有助于诊断脑转移瘤,以上参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必要时需进一步行MRI增强扫描以明确诊断。

  • 标签: 脑转移肿瘤 磁共振成像 原发恶性肿瘤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肩关节损伤诊断中采用磁共振(MR)平与MR关节腔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1年5月为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跨度,择取样本为本院收治36例肩关节损伤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磁共振平(MRI)、MR关节腔造影检查,分析具体检查结果。结果:以肩关节镜手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符合率为83.3%,MR关节腔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7.2%,MR关节腔造影显著高于MRI(P<0.05)。结论:肩关节损伤采用MR关节腔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平,可全面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平扫 关节腔造影 肩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改进的房角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SS-OCT)探索在体高分辨率房水流出通道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实证研究法。利用SS-OCT以及房角镜搭建房角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用于拍摄眼球虹膜角膜角横断面图像,同时建立了模型眼模型以及在体动物实验模型,并获取了虹膜角膜角的结构。结果:基于自行搭建的房角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G-OCT),成功获取了眼球房角中小梁网和Schlemm's管的图像,并应用G-OCT来测量房水流出通道,并观察眼压变化对其的影响。在给眼球加压后,可以观测到Schlemm's管随眼球压力变化而容受性发生改变。结论:本研究成功搭建了基于SS-OCT和房角镜的G-OCT系统,并且获得了眼球房角横断面下小梁网的面积与Schlemm's管的面积以及相应的动态变化。

  • 标签: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房角 房水流出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CT平岛征、黑洞征及其联合征象在预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5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内完成首次头颅CT检查,并且在首次检查后24 h内复查头颅CT。根据是否存在血肿扩大(血肿体积增加>6 ml或血肿量增加>33%)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未扩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P<0.10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CT复查显示血肿早期扩大与否作为金标准,评价CT早期征象对血肿早期扩大的预测效能。结果首次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有岛征者24例,有黑洞征者27例。依据复查头颅CT检查结果分组,血肿扩大组28例,血肿未扩大组5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肿部位、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血肿未扩大组比较,血肿扩大组患者的首次CT血肿量大、有CT岛征者占比高、有CT黑洞征者占比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岛征(OR=10.319,95%CI:3.011~35.372,P=0.001)和CT黑洞征(OR=4.181,95%CI:1.327~13.170,P=0.015)均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CT岛征、黑洞征及岛征联合黑洞征预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灵敏度分别为60.7%、57.1%及82.1%,特异度分别为87.7%、80.7%及73.7%,AUC分别为0.742、0.689及0.779。结论CT平岛征和黑洞征可辅助临床预测原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联合两征象的预测效能更好。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 预测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岛征 黑洞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CT平岛征、黑洞征及其联合征象在预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5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内完成首次头颅CT检查,并且在首次检查后24 h内复查头颅CT。根据是否存在血肿扩大(血肿体积增加>6 ml或血肿量增加>33%)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未扩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P<0.10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CT复查显示血肿早期扩大与否作为金标准,评价CT早期征象对血肿早期扩大的预测效能。结果首次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有岛征者24例,有黑洞征者27例。依据复查头颅CT检查结果分组,血肿扩大组28例,血肿未扩大组5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肿部位、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血肿未扩大组比较,血肿扩大组患者的首次CT血肿量大、有CT岛征者占比高、有CT黑洞征者占比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岛征(OR=10.319,95%CI:3.011~35.372,P=0.001)和CT黑洞征(OR=4.181,95%CI:1.327~13.170,P=0.015)均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CT岛征、黑洞征及岛征联合黑洞征预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灵敏度分别为60.7%、57.1%及82.1%,特异度分别为87.7%、80.7%及73.7%,AUC分别为0.742、0.689及0.779。结论CT平岛征和黑洞征可辅助临床预测原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联合两征象的预测效能更好。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 预测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岛征 黑洞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频光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厚度(CT)和血管的变化。方法:系列病例研究。共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40名受试者,根据诊断分为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2组,其中高度近视组20例,病理性近视组20例,用VG200 OCT对受试者右眼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12 mm扫描区进行成像,然后利用实验室自行编写的软件对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直径6 mm范围内CT进行测量,并对图像二值化,计算出脉络膜血管指数(CV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 Whitney U检验进行2组间差异的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较于高度近视眼,病理性近视眼以黄斑为中心6 mm范围内的CT及CVI均有所下降。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6 mm范围内CT在垂直方向分别为(171±54)μm和(92±37)μm(t=5.269,P<0.001),水平方向上分别为(149±47)μm和(81±34)μm(t=5.132,P<0.001)。2组中央1 mm范围内CT在垂直方向(t=4.386,P<0.001)和水平方向(t=4.46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 mm范围内,垂直方向上方(t=4.836,P<0.001)、下方(t=4.452,P<0.001),水平方向颞侧(t=4.001,P<0.001)、鼻侧(t=4.747,P<0.001)的CT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3~6 mm范围内,垂直方向上方(t=5.149, P<0.001)、下方(t=5.390,P<0.001),水平方向颞侧(t=4.999,P<0.001)、鼻侧(t=5.646,P<0.001)的CT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直径6 mm范围内,2组间垂直方向CVI分别为0.593±0.030和0.535±0.069,水平方向分别为0.595±0.025和0.545±0.073;中央1 mm范围内CVI的在垂直方向(Z=-2.353,P=0.019)和水平方向(t=3.109,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 mm范围内,垂直方向上方(t=3.339,P=0.002)、水平方向鼻侧(Z=-2.029,P=0.042)的CVI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 mm范围内,垂直方向上方(Z=-3.111,P=0.002)、水平方向鼻侧(Z=-2.083,P=0.037)区域2组间C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眼轴的增长,垂直方向(r=-0.814,P<0.001)、水平方向上(r=-0.798,P<0.001)在直径6 mm范围内CT明显变薄;垂直方向(r=-0.603,P<0.001)、水平方向上(r=-0.506,P<0.001)CVI明显减小。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垂直方向(r=0.724,P<0.001)、水平方向上(r=0.742,P<0.001)直径6 mm范围内CT明显变薄;垂直方向(r=0.588,P<0.001)、水平方向上(r=0.520,P<0.001)CVI明显减小。结论:与高度近视眼相比,病理性近视的CT和血流有所差异,且随眼轴延长和近视度数增加而下降。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扫频光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血管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来我院临床诊断疑似直肠肿瘤性病患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结果腹部CT平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对于获得的虚拟平图像与真实平图像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采用真实平方式,良性肿瘤患者诊断50例,恶性肿瘤患者诊断50例,淋巴结转移诊断19例,诊断准确率为92.00%。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方式,良性肿瘤患者诊断49例,恶性肿瘤患者诊断51例,淋巴结转移诊断24例,诊断准确率为96.00%。通过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发现,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比传统的真实平方式,能够提高对患者肿瘤良性及恶性的诊断准确率,实现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诊断,提高整体的扫描图像质量,实现扫描整体准确率的有效提升。结论: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扫描与诊断,与常规的真实扫描相比,有较为良好的诊断准确率,实现扫描图像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 结直肠良恶性肿瘤 鉴别 诊断价值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扩大预测过程中以基线CT平为基础的放射组学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3月-2021年2月对本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分析,以患者入院内24h初次头颅CT检查结果为主,将其分为阴性组(血肿体积基线CT平30%)。通过放射组学软件分析基线CT平获得的纹理特点,然后降维处理数据,计算不同模型AUC曲线下面积。结果:总共获得纹理特征752个,随机森林模型AUC为0.853、Adaboost模型ACU为0.910、支持向量机模型AUC为0.499。结论:以基线CT平为基础的放射组学方法能够有效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扩大情况。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放射组学方法 基线CT平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肾脏CT平图像纹理分析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明确病理分级的90例ccRCC患者,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63例)及测试组(27例)。根据2016版WHO/ISUP分级标准,将Ⅰ、Ⅱ级归为低级别组(53例),Ⅲ、Ⅳ级归为高级别组(37例)。在CT平图像上逐层勾画肿瘤ROI,提取93个纹理特征,利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回归对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并建立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以病理分级结果为金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ccRCC病理分级的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经降维和交叉验证后筛选出10个非零系数的纹理特征,根据这10个特征及其对应系数的线性加权形成预测ccRCC新病理分级的影像组学风险评分,并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组中的AUC值为0.933(95%CI 0.862~1.000),其判断WHO/ISUP分级高级别ccRCC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89.2%,准确度为90.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校准度较好(P=0.257)。在测试组中的AUC值为0.875(95%CI 0.734~1.000)),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87.5%,准确度为81.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校准度较好(P=0.125)。结论基于平CT纹理分析构建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对ccRCC WHO/ISUP病理分级的评估具有应用潜能。

  • 标签: 癌,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纹理分析 病理分级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平的放射组学特征在胸腺瘤与其他前纵隔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前纵隔病变患者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胸腺瘤组(67例)、非胸腺瘤组(61例)。采用基于MATLAB平台的放射组学分析模块对CT平图像进行分析,提取整个病变的组学特征,依次采用组间差异分析、Boruta算法以及共线性检测进行特征筛选。根据最终被选择特征,绘制其单独及联合诊断胸腺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所选特征的诊断效能。结果共提取851个病变的组学特征。经过多步骤降维后,最终选择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组学特征,分别为鲁棒平均绝对偏差、灰度不均匀性、游程方差(小波-LLH)以及依赖不均匀性(小波-HLL)。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4个组学特征单独诊断时的AUC分别为0.712、0.634、0.660、0.699,特异度分别70.2%、61.2%、61.2%、61.2%,灵敏度分别为60.7%、60.6%、68.8%、70.5%;四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8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4%、89.6%,诊断效能明显提升。结论基于CT平的放射组学特征对于胸腺瘤及其他前纵隔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及应用潜力。

  • 标签: 胸腺瘤 纵隔疾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鉴别 放射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视觉功能分析仪和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白内障患者Kappa角和Alpha角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和重复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16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选取其右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和IOLMaster 700频光学生物测量仪采集患者的Kappa角、Alpha角、对应的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每位患者均进行3次重复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2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en相关分析对2种仪器Kappa角和Alpha角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计算2种仪器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一致性界限(95%LoA)。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种仪器3次重复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重复性。结果:iTrace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分别为0.26(0.18,0.38)mm、(0.35±0.14)mm、4.70(4.22,5.42)mm、(10.85±0.36)mm。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分别为0.23(0.15,0.34)mm、(0.42±0.19)mm、4.43(3.74,4.87)mm、(11.73±0.43)mm。2种仪器测得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1,P<0.001;Z=-9.117,P<0.001;t=-49.463,P<0.001),二者的Kappa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race、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大于0.5 mm的比例都为5.4%,测得的Alpha角大于0.5 mm的比例分别为14.0%、32.9%。iTrace和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均呈中等相关(ρ=0.607、r=0.553,均P<0.001)。2种仪器Kappa角、Alpha角的95%LoA分别为0.0164(-0.3032~0.3361)mm、-0.0718(-0.3970~0.2534)mm。iTrace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ICC(95%CI)分别为0.771(0.689~0.832)、0.771(0.688~0.832),IOLMaster 700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ICC(95%CI)分别为0.823(0.759~0.870)、0.863(0.814~0.899)。结论: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和IOLMaster 700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的Kappa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测量的瞳孔直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可直接替代。二者测量的Alpha角存在显著差异,IOLMaster 700测得的Alpha角更大,2种仪器测得的Alpha角不能代替使用。

  • 标签: Kappa角 Alpha角 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 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基于基线平CT的放射组学列线图模型以鉴别动静脉畸形(AVM)脑出血与原发性脑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经手术证实的脑出血患者135例,其中AVM脑出血患者52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83例。从基线平CT提取放射组学特征,计算放射组学评分(Radscore)并构建放射组学模型;结合临床特征和CT征象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建立临床模型,并结合Radscore建立列线图模型。使用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判别性能。结果经筛选得到的6个特征用于建立放射组学模型。临床模型由年龄(OR 4.739,95%CI 1.382~16.250)和血肿位置(OR 0.111,95%CI 0.032~0.385)构成,列线图模型由年龄、血肿位置和Radscore构成。在训练组,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12)与临床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16)、放射组学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776、2.034,P值分别为0.006、0.042);在验证组,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19)与临床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88)和放射组学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796、1.788,P值分别为0.073、0.074)。DCA分析表明,列线图模型的临床价值优于临床模型和放射组学模型。结论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鉴别AVM脑出血与原发性脑出血,有助于临床决策。

  • 标签: 脑出血 动静脉畸形 放射组学 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