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安全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危及医院安全的事故及事件常有发生。虽然,各家医院在抓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些都是人为的活动,安全工作能否转变为职工自觉行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安全责任意识,逐步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创建安全型医院,是医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医院 安全 文化
  • 简介:摘要自体脂肪移植(autologous fat grafting, AFG)是目前临床上新兴的乳腺癌术后整形技术,该技术的肿瘤学安全性问题是学术界争议的热点。部分基础实验发现脂肪细胞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促进周围癌细胞的增殖;然而大宗的临床试验并未发现该术式会增加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目前不乏对该技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但因试验中存在诸多局限性,故仍需大样本临床研究及长期随访对该技术的安全性进行探索。本文检索了近十年的基础实验及临床试验数据,对该术式的肿瘤学安全性问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乳腺癌术后重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癌 自体脂肪移植 脂肪干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估分析祛风骨痛凝胶膏联合益气活血方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6–2022年6月收治门诊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设计将100例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病人予以中药益气活血方内服治疗,实验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祛风骨痛凝胶膏,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及NDI指数。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VAS评分、JOA评分及NDI指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4d后两组病人VAS评分、JOA评分及NDI指数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病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组病人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均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病人的疼痛症状,缓解病人颈部功能障碍,但在中药益气活血方内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祛风骨痛凝胶膏止痛效果更好,改善病人颈部功能障碍的作用更加明显,且应用祛风骨痛凝胶膏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安全性较好,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祛风骨痛凝胶膏 益气活血方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仰卧位和俯卧位CT三维重建,测量胸腰椎大血管与椎体的最短安全距离,以判断双皮质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安全性,降低血管损伤的风险。方法对20例男性及20例女性(年龄范围为21~76岁,平均年龄53.4岁)的俯卧位、仰卧位胸腰椎(T9~L3)三维CT重建进行测量,获取主动脉/下腔静脉与椎体最短距离(D-AV/D-VV)及主动脉/下腔静脉与椎体相对角度(A-AV/A-VV)。以自身对照做配对t检验。结果俯卧位和仰卧位下D-AV在T12时最短[(3.39±0.99)、(3.18±0.6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6,P>0.05),在T9~T11,L2阶段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94±1.73) mm比(5.07±1.25) mm,t=3.956,P<0.05;T10:(5.93±1.86) mm比(4.65±1.50) mm,t=5.867,P<0.05;T11:(4.71±2.55) mm比(3.87±1.11) mm,t=3.115,P<0.05;L2:(4.09±1.58) mm比(4.61±1.98) mm,t=-3.739,P<0.05]。T9-L3节段的主动脉从前外侧偏移到前内侧。除T12、L1外,其余各椎体俯卧位和仰卧位的A-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9.47±10.49)°比(32.07±11.33)°,t=-10.619,P<0.05;T10:(18.47±10.93)°比(22.79±8.48)°,t=-2.219,P<0.05;T11:(11.85±8.60)°比(16.19±8.40)°,t=-6.245,P<0.05;L2:(10.70±7.61)°比(13.58±7.38)°,t=-7.806,P<0.05;L3:(5.30±5.68)°比(8.85±3.80)°,t=-7.489,P<0.05]。俯卧位的主动脉比仰卧位更靠近前内侧。俯卧位和仰卧位D-VV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1:(10.77±3.93) mm比(11.81±2.29) mm,t=-1.877,P>0.05;L2:(10.91±3.52) mm比(9.98±2.90) mm,t=1.584,P>0.05;L3:(5.74±1.95) mm比(5.50±2.17) mm,t=2.320,P>0.05],A-VV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1:(27.23±4.91)°比(26.26±3.72)°,t=1.480,P>0.05;L2:(29.07±7.06)°比(27.20±4.93)°,t=1.988,P>0.05;L3:(24.88±8.21)°比(23.21±4.47)°,t=2.795,P>0.05]。L3节段D-VV最短[(5.74±1.95)、(5.50±2.17) mm]。下腔静脉无明显移动性,固定在靠近中线20°~30°的范围。结论在使用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时,确保螺钉突出端小于3 mm是安全的。在判断最短距离时,仰卧位测量较安全,但选择螺钉置入方向时应参考俯卧位CT,以此更好地进行术前决策。

  • 标签: 双皮质固定 胸腰段脊柱疾病 椎前血管 俯卧位CT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Kamikawa吻合)在治疗肿瘤最大径>5 cm的食管胃结合部(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并施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和Kamikawa吻合的EGJ平滑肌瘤和胃肠间质瘤病例资料。肿瘤均侵犯贲门齿状线,且最大径>5 cm;排除需急诊手术和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后,共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9~49岁。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后,把残胃提出腹腔外,距残胃前壁近端3~4 cm处亚甲蓝标记"H"形,并沿"H"形切开胃壁浆肌层,沿纵行切开线向两侧分离黏膜下层和肌层之间的间隙,制作浆肌瓣;将残胃放回腹腔,腹腔镜下将"H"形上边与食管后壁距断端4~5 cm处间断缝合4针;切开食管残端,在"H"形的下边切开黏膜下层和黏膜层,进入胃腔;腹腔镜下将食管断端后壁与残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缝合,食管断端前壁与残胃全层连续缝合,将胃前壁浆肌瓣缝合包埋食管,完成消化道重建。观察患者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时间为239(192~261)min,Kamikawa吻合中位时间为149(102~163)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35(20~200)ml。4例患者均术后第1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和胃管,并恢复流质饮食,术后住院中位时间为6(6~8)d。术后病理提示,3例平滑肌瘤,1例胃肠间质瘤。术后无吻合口漏及狭窄等并发症,未观察到反流症状。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11~29)个月,4例患者复查胃镜均未见反流性食管炎。结论对于>5 cm的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应用腹腔镜辅助Kamikawa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手术,近端胃切除 手术,腹腔镜 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