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介绍了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及PICC的概念,阐述了我国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出院患者不同的延续护理方式及必要性。旨在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新形式延续护理方式,更好地满足PICC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从而延续护理服务作为深入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始引起全国护理工作者的关注。我国中心静脉导管(PICC)出院患者不同的延续护理方式是必要可行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都可以选择一款适合延续护理治疗,更好地满足PICC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

  • 标签: PICC 带管出院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双“J”出院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双“J”出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定期复诊,观察组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再入院人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腰胀痛、双“J”移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个月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结论为双“J”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及再住院风险,护患沟通更为频繁,更易获得患者认可。

  • 标签: 带双&ldquo J&rdquo 管出院 延续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对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70例喉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分别35例喉癌术后患者,对照组喉癌术后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喉癌术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对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自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喉癌术后患者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自我护理技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喉癌术后带管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从喉癌患者手术后出院准备度包含的内容、病人出院准备度的评估工具、影响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因素等3个方面对病人出院准备度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喉癌患者出院准备度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对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70例喉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分别35例喉癌术后患者,对照组喉癌术后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喉癌术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对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自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喉癌术后患者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自我护理技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喉癌术后带管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ICC患者100名,护理人员将100名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次研究中,着重于对观察组的患者加强延续性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取最为传统的简单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4%)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PICC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2%),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4.92±2.21)高于对照组PICC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5.42±2.33),两组数据经过分析后均具有研究意义(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我院PICC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各项并发症的风险,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同时有利于提升医院、科室整体护理质量,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PICC置管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患者长期导致气管黏膜堵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气管切开后气管黏膜堵患者5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或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探查,取改良后的气管套管经气管切口插入气管内并再次进入支气管镜发现气道通畅。结果5例患者更换改良式气管套管后气憋、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即刻解除,心率恢复,SPO2上升到95-98%。结论医护人员要加强气管套管的管理,尽早拔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长期带管 气管黏膜堵管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后携带双“J”出院的效果观察。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患者共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2例、实验组42例,经诊断均有输尿管结石症状并且采取手术治疗后出院携带双“J”。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存在,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患者采取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对比 输尿管结石 双&ldquo J&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措施对首次PICC出院肿瘤患者的效果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各病区接受PICC置,且留置时间>3个月的肿瘤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同等置的肿瘤患者90例作为试验组,试验组实施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PICC置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9%,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并发症发生率为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对PICC出院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降低PICC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对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PICC 肿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PICC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护理中实施静脉治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4例PICC出院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出院后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分别为47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静脉治疗护理干预,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导管脱落和感染几率以及导管维护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的导管脱落率1例(2.13%)以及感染率7例(14.89%)均低于参照组1例(2.13%)、8例(17.02%),研究导管维护依从性44例(93.62%)显著高于参照组34例(72.34%),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PICC出院患者实施静脉治疗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管脱落和感染几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于导管的维护依从性。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学组 PICC带管出院患者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6年 1月至 12月 54例按传统模式进行护理患者设为对照组,将 2017年 1月至 12月 54例进行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患者设为观察组。出院后以电话回访的形式了解,指导尿管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从 82.7%提高到 98.5%( P<0.01)和依从性从 88.3%提高到 97.6%( P<0.01)患者满意度从 93.5%提高到 99%、尿潴留的发生率从 19.9%降低到 7.7%( P<0.01)结论:延伸护理服务能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患者生活质量 [1],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延伸护理服务;宫颈癌;留置尿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时间与两种封液及方法对PICC导管堵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需置入PICC的30例老年房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5例,应用10u/ML肝素钠+0.25万/支尿激酶封每周2次,周四和周六,余下时间应用10u/ML肝素钠封)、对照组(15例,应用10u/L肝素钠封每日一次)。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ICC留置时间、导管堵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69.24±3.78)d]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长,对照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40.19±3.61)d]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率(6%)相比对照组(20%)明显更低,P<0.05。结论:应用10u/ML肝素钠+0.25万/支尿激酶封的效果较10u/ML肝素钠更佳,PICC导管堵现象更少。

  • 标签: 带管时间 封管液 PICC导管 堵管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间和影响时间的因素,探讨预防PICC非计划拔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我院PICC导管门诊置入PICC导管的46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电话访谈。[结果]PICC导管平均保留时间为(5.69±2.73)个月,非计划拔率为97.87%(治疗结束、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生活不便、维护不便及出现并发症);病人文化程度、居住地、居住情况、PICC院外使用情况与时间无相关性(P〉0.05),护士出院随访、置后住院复查次数、日常活动强度与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加强护士出院随访、置后住院复查次数多、有PICC院外使用情况存在会增加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而日常活动强度越大,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越小,时间越短。[结论]肿瘤病人PICC非计划拔发生率高,技术性问题不是影响肿瘤病人时间的关键所在,应重点关注PICC导管合理应用问题,制订相应管理对策,降低病人非计划性拔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带管时间 影响因素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后双“ J”出院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运用延续护理的实际价值 。 方法: 选取 10 2 例 在 2016 年 3 月 -2018 年 3 月本院 收治 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 术后双“ J”出院。 根据随机分组原则 分为观察组(延续护理 )和对照组(常规护理 )各 5 1 人。 统计分析两组 不良反应发生 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 19.61% ),观察组( 5.88% )较低 ( P<0.05) 。 结论:术后双“J”出院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运用延续护理 后 ,能够明显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其临床价值显著 。

  • 标签: 延续护理 术后带双“ J”管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延续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82例PICC出院患者,根据延续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延续护理的对照组(n=41)、加行静脉治疗护理学组的观察组(n=41)。对比两组延续护理干预PICC出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组间静脉炎、穿刺点感染、滑脱、导管堵塞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出院患者延续护理干预中实施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干预利于降低感染、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护理学组 PICC带管 延续护理 穿刺感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寸固定胃在口服中毒患者洗胃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入急诊科洗胃的自服中毒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胶布固定胃,观察组采用寸固定胃,比较两组胃固定后脱出发生率、洗胃时间。结果观察组胃固定后脱出发生率、洗胃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寸固定胃可以在洗胃过程中对胃固定起较好的作用,减少胃脱出发生率、缩短洗胃时间,减少毒素吸收,提高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寸带 胃管 急诊 洗胃
  •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输液港化疗期间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置入静脉输液港的13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化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组建微信群,给患者提供在线指导及输液港维护提醒等。3个疗程后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港按时维护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对输液港的认知,提高患者对输液港的依存性,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乳腺癌 输液港 延伸护理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隧道涤纶套导管(TCC)功能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TCC功能不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尿激酶传统封组(n=10)和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n=10)。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透析时的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一个月内TCC功能不良的发生频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尿激酶传统封组及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透析充分性更高,一个月内发生导管功能不良的频数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尿激酶传统封组相比,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在透析时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方面显著提升,1个月内TCC发生功能不良的频数显著降低(P〈0.05)。各组患者均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可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TCC功能不良状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维持性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神经重症患者不同鼻饲方法的成功率。方法选取30例神经重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普通硅胶胃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螺旋胃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置24h后行X线拍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成功率,记录置时间、住院费用,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成功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置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呕吐、返流、误吸及胃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胃方法较于螺旋胃方法操作简单,耗时更短,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且不易堵易管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重症 普通胃管 胃复安 螺旋型鼻肠管 置管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