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田原综合征是一种恶性癫痫,1976年首先由日本学者大田原提出,国内罕见报告,现将我院一例住院患儿,结合有关资料报告如下:患儿黎××,女,52天,住院号:75669,于1993年10月22日,诊为癫痫而入院。30天前患儿在医院婴儿室出院后即发现患儿每次睡前先双眼上翻,出现一声尖叫,继而惊

  • 标签: 大田原综合征 脑电图 年龄依赖性 新生儿及小婴儿 住院患儿 强直阵挛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田原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大田原综合征患儿,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患儿出生1d~出生2M内为发病高峰期,发作频繁、控制难度大,不同程度的颅内异常改变,脑电波多呈爆发抑制波形,多伴发运动智力发育落后。结论大田原综合征仅限于新生儿与小婴儿,脑电波的典型特点为爆发抑制波,属于一种年龄依赖性癫痫性脑病。

  • 标签: 大田原综合征 临床特点 难治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19例大田原综合征(OS)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OS的临床与EEG资料。结果19例患儿均有强直痉挛发作史,7例患儿有部分性发作,1例患儿有非对称惊厥发作。首诊发作间期EEG检查均为暴发抑制型(S—B)EEG。10例母孕史及出生史异常。19例患儿均有严重的精神发育落后。结论新生儿和早期婴儿强直痉挛性发作,暴发抑制型脑电图是大田原综合症两大主要特征。

  • 标签: 大田原综合征 强直痉挛性发作 脑电图 爆发抑制波
  • 简介:湿疹是一种多样皮损,瘙痒糜烂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患,相当于中医的“湿疹”,“浸淫疮”,“血风疮”、“粟疮”等。湿疹具有多形性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覆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男女老幼皆可发病,而以过敏体质者为多见,冬季易于覆发,也可无季节差异,急性者多泛发全身,

  • 标签: 湿疹 中医 预防 治疗 病因 急性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风疹防治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防治。结论国际上广泛应用风疹减毒疫苗,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95%以上,抗体可维持7年以上。

  • 标签: 风疹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过程中电切综合征的防治经验。方法1997年11月~2009年1月我院同一手术操作人员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过程中TURS的防治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医务人员手术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手术时间的缩短,冲洗液有效的低压灌注,以及预防性的利尿药物和高渗氯化钠的应用1,能有效的避免TURS的发生。结论TURS能够得到有效的防治

  • 标签: 前列腺汽化电切 TURS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病死率很高。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 标签: 防治知识 疟疾 世界卫生组织 定时发作 发病人数 防治机构
  • 简介: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病。95%的痛风发生于男性,起病一般在40岁以后,且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患者大多出现在绝经期以后。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发作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一、痛风的发病原因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可发展为痛风,血尿酸的升高不仅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而且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 标签: 痛风石 急性发作期 高尿酸血症 防治 尿酸排泄减少 嘌呤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