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2月至2020年10月河北省任丘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拇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17~66岁[(37.8±12.2)岁]。右侧35例,左侧21例。均伴有拇指末节指骨外露。缺损面积为2.9 cm×1.8 cm~3.3 cm×2.6 cm。均切取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皮瓣,携带指背神经与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供区取患侧前臂尺侧中厚皮片游离植皮修复。记录手术过程中的皮瓣切取时间和手术时间。观察皮瓣成活情况、供区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观察皮瓣外形、质地、感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估皮瓣感觉功能恢复与供区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26个月[(13.2±6.4)个月]。皮瓣切取时间为20~35 min[(26.0±5.3)min]。手术时间为1~2 h[(1.3±0.3)h]。术后2例皮瓣远端出现水疱,未做处理,术后7 d 水疱自行消退,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均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较美观,质地、弹性及颜色与周围皮肤相似,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供区无瘢痕挛缩和指间关节屈伸障碍。末次随访时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56例均超过S3级,高于术后1个月的0例(P<0.01)。VSS评分为3~7分[(5.0±1.4)分],低于术后1个月的6~12分[(8.8±1.5)分](P<0.01)。供区为线状瘢痕,其外形及功能未受明显影响。结论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皮瓣切取方便,容易成活,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且供区损伤小。

  • 标签: 拇指 外科皮瓣 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拇指近节背侧横行皮瓣带蒂移植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2月至2020年11月任丘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拇指近节背侧横行皮瓣治疗的97例拇指指腹和指端缺损的患者资料。男55例,女42例;年龄17~66岁,平均41.3岁。右侧55指,左侧42指。软组织缺损面积2.8 cm×1.8 cm~3.9 cm×2.8 cm。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如外形、色泽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观察供区伤口愈合情况、供区功能、是否存在供区并发症。结果97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创口均一期愈合。仅2例出现皮瓣远端水泡,未做特殊处理,术后7 d水泡消退,皮瓣顺利成活。所有患者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97例患者术后获6~26个月(平均10.7个月)随访。皮瓣外形不臃肿,指腹饱满,外观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两点分辨觉为4~11 mm,平均7.6 mm。末次随访时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受区感觉功能:S4为21例,S3+为76例。供区无瘢痕挛缩,指间关节无活动受限。结论拇指近节背侧横行皮瓣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缺损,皮瓣切取方便,血管解剖恒定,受区外观饱满且感觉功能良好,供区损伤小,是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缺损的良好选择。

  • 标签: 拇指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类型先天性拇指远节尺偏畸形,即Delta三节拇指和远节指骨骨骺畸形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策略,并评价中期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我们共收治28例43拇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患儿,根据X线片表现分为两类:Delta三节拇指和远节指骨骨骺畸形。两种病理解剖类型经MRI和术中探查进一步确认。三节拇指通过切除Delta指骨、紧缩桡侧副韧带和克氏针固定治疗,骨骺畸形则对三角形或楔形骨骺行骨骺内截骨和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25~91个月,平均47个月,23拇(53.5%)为Delta三节拇指,手术年龄平均16个月,指间关节尺偏角度从(40.3±9.7)°下降到(2.3±5.1)°(P=0.008);20拇(46.5%)为远节指骨骨骺畸形,手术年龄平均33个月,尺偏角度从(33.4±9.6)°下降到(5.4±8.5)°(P=0.019)。日本手外科协会(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the Hand,JSSH)评分:优29拇,良13拇,中1拇。结论Delta三节拇指和指骨骨骺畸形是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的两种病理解剖类型,分别行Delta指骨切除或骨骺内截骨术,能显著矫正拇指尺偏,术后关节稳定,功能良好。为避免畸形骨骺被当作多余指骨误切而导致生长紊乱,须明确骨骺畸形不属于三节拇指,年幼儿分型不明时应推迟手术直至明确分型。

  • 标签: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拇指尺偏 Delta三节拇指 骨骺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的临床表现,评估后选择合适的再植方案。方法本组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22~58岁。屈肌腱从肌腹抽出78例,伸肌腱从肌腹抽出54例,止点撕裂24例。桡侧指动脉近段抽出76例,指腹抽出2例;尺侧指动脉近段长段抽出68例,指腹抽出10例。桡侧指神经近段抽出73例,指腹抽出5例;尺侧指神经近段抽出75例,指腹抽出3例。指背神经近段抽出9例。伴有前臂骨折11例。根据拇指离断组织损伤的不同,相应选择关节融合或内固定,肌腱缝合或移位,血管直接吻合或血管移植、手指动脉移位,神经缝合或移植、移位。结果再植术后存活70例,失败8例。随访62例,时间6~35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优51例,良9例,可2例。结论根据拇指旋转撕脱离断组织不同的损伤表现和程度,做出相应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重建拇指有助于患者获得外观满意、功能良好的拇指。重视拇指末节撕脱离断,提高指动脉从指腹撕脱离断的再植成功率,尽可能恢复拇指原有的外形和功能。

  • 标签: 再植术 拇指 血运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时受区血管的选择及其效果。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对24例拇指组织缺损的患者,采取甲瓣或甲瓣联合其他组织游离移植再造,其中趾-指动脉的短血管蒂移植吻合7例,跖背-虎口区动脉的中血管蒂移植吻合12例,足背-桡动脉的长血管蒂移植吻合5例。甲瓣供区全部行皮瓣修复,岛状皮瓣修复7例,游离皮瓣修复17例。结果术后24例再造拇指和24例供瓣区皮瓣均存活。22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再造的拇指功能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为6~8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供足恢复良好,远期随访无明显疼痛及跛行,无糜烂破溃。手部受区与足部供区的切口小,远期随访瘢痕小且隐蔽,外形良好。结论根据不同大小的甲瓣,分别合理设计切取短、中、长血管蒂,与受区相应的血管吻合,既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又能减少供受区损伤。利用虎口区动脉作为中血管蒂甲瓣的供血动脉,血供可靠,操作更简便,创伤更小。

  • 标签: 拇指 治疗结果 甲瓣 虎口区动脉 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20年1月,我科采用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清创后皮肤缺损面积1.6 cm×2.8 cm~2.6 cm×4.5 cm,入院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足底内侧动脉走行情况,3~5 d后行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拇指缺损+供区取皮植皮术。术后随访观察拇指的外观、皮瓣挛缩情况、两点分辨觉及活动情况。结果术后16例皮瓣全部存活,有2例术后出现静脉栓塞,有1例术后第一天出现动脉危象,2例术前发现血管变异。随访8~16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颜色及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外观满意,耐磨性良好,供区植皮创面均Ⅰ期愈合,拇指末节指间关节活动尚可,皮瓣两点分辨觉5.5~8.6 mm,平均6.6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适用标准评定:优11例,良5例。结论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拇指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指损伤 治疗结果 足底内侧皮瓣 血管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关节造影术在儿童拇指三角骺畸形诊治中的应用,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共收治13例(15侧)拇指三角骺畸形患儿,男5例,女7例;年龄18~42个月,平均28个月。采用指间关节造影辅助诊断,并根据造影后关节线形态设计截骨线及截骨角度,均采用三角骺内闭合楔形截骨术。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20个月,远节指骨尺偏角由术前平均32°(18°~52°)矫正至平均10°(5°~21°),指间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78°(65°~90°)保留仍有平均70°(45°~90°)。有1侧截骨术后克氏针松动导致远节指骨尺偏21°,有残留畸形。有1侧术后虽然外观良好,但指间关节功能较差(屈伸活动度45°)。根据Tada评分标准:优13侧,良2侧。没有发现骨骺板损伤的迹象,没有出现指间关节炎的表现。结论关节造影能辅助诊断三角骺畸形,清晰显示关节线并辅助制定截骨方案,方法简单、有效,值得推广。三角骺内闭合楔形截骨可恢复正常解剖形态,不产生轴偏畸形及指间关节炎,疗效良好。

  • 标签: 拇指 儿童 关节造影 三角骺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们对23例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患者,按不同的离断平面或血管神经损伤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再植或修复重建。对无再植条件或难以再植的末节离断伤,则剔除肌腱和甲下指腹,保留甲床和末节指骨,固定骨折或融合关节后,切取示指背邻指皮瓣移植重建指腹,以保留拇指的外形和功能。结果本组中20例近节离断,术后6例发生血管危象,3例经探查后解除危象,3例经探查无效而坏死,随后采用皮管包骨1例、游离足趾再造2例。其余指体均顺利存活。3例为末节离断,其中2例顺利存活,保留了拇指原有的功能和甲床;另外1例因甲床发黑坏死,切除坏死组织,采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创面,保留了指体长度。术后随访时间为0.5~10年,平均18个月。所有指体均恢复拇指原有的基本外形,并不同程度恢复了对指及抓捏功能,两点分辨觉为5~9 mm。其中4例术后3~12个月出现指体萎缩,2例为轻度,2例为中度。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8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结论按不同的离断平面或血管神经损伤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进行再植或修复重建,可提高成活率和临床疗效。

  • 标签: 拇指 显微外科手术 再植或修复重建 旋转撕脱性离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大鱼际桡侧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指尖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共收治外伤引起的拇指指尖缺损患者15例,其中左侧6例,右侧9例,创面均存在指骨外露,部分患者合并有骨质缺损,创面大小1.0 cm×2.0 cm~1.5 cm×3.0 cm。均采用大鱼际桡侧筋膜蒂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面积1.2 cm×2.5 cm~1.8 cm×4.0 cm,供区创面直接闭合。术后通过门诊复查、电话及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观察皮瓣成活质量及供区伤口愈合情况,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伤口I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5个月。门诊末次复查皮瓣外形无臃肿,色泽自然,质地柔韧、耐磨性好,皮瓣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TPD为6~12 mm,皮瓣供区周围皮肤感觉接近正常,拇指功能活动恢复良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优12例,良3例。结论采用大鱼际桡侧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指尖缺损,皮瓣质地接近受区,供区创伤小,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拇指指尖缺损 筋膜蒂皮瓣 修复 大鱼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出现血供障碍时改用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9年5月,在切取第1掌骨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时,出现皮瓣血供障碍30例,将皮瓣内主干静脉与受区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改成静脉动脉化皮瓣进行修复。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8~50岁,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1.5 cm~6.2 cm×4.5 cm。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远期随访皮瓣质地、色泽、感觉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经3~15个月随访,皮瓣外形、色泽、质地与拇指皮肤相近,恢复保护性感觉。拇指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25例,良3例,可2例。结论在切取第1掌骨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时,出现皮瓣血液循环欠佳后,将皮瓣内携带的1条主干静脉与拇指末节创面的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皮瓣能够顺利成活,为手术的成功提供另一道保障。

  • 标签: 静脉动脉化皮瓣 拇指 筋膜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断指再植术对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34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手指功能优良率、握力及手指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治疗前优良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型钢板关节融合术治疗拇指腕掌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们采用微型钢板融合术治疗的18例拇指腕掌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骨愈合情况,舟、大、小多角骨(scaphoid-trapezium-trapezoid,STT)周围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握力、指尖侧方捏力、拇指掌侧外展活动度、拇指桡侧外展活动度、拇指对掌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臂肩手功能障碍评估表(the 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14年,平均8.5年。18例患者均达到骨愈合。术前指尖侧方捏力、握力分别为(4.2±0.3)、(30.8±0.5) kg;术后指尖侧方捏力、握力分别提高到(7.6±0.3)、(39.1±0.6) kg(P<0.05);术后拇指对掌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DASH和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例出现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3例影像学表现STT关节炎,14例拇指手掌不能平放。结论对于大多数拇指腕掌关节炎患者,关节融合术可以提供拇指良好的稳定性,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可很大程度减少STT周围关节炎的发生。

  • 标签: 关节炎 腕掌关节 关节融合术 长期随访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1例拇甲瓣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和心得。方法 以我科收治的1例指体毁损离断伤(左拇指)的患者为对象,通过术前各项准备及术后严密的血运观察,严格的治疗用药,生活指导及宣教 结果 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并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最终拇甲瓣成活。结论 患者手术的成功需要护士围手术期认真的指导宣教与细致的观察,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针对性,有重点的评估,大大提高了再造指体的成活率,总结护理经验与大家一起学习。

  • 标签: 拇甲瓣 血运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串联第二足趾组合甲瓣移植修复桡骨并拇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科收治桡骨并拇指缺损患者4例,按术前设计切取对健侧腓骨皮瓣及第二足趾组合甲瓣,将二者串联后移植于受区,同时修复桡骨缺损和全形再造拇指,腓骨瓣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第二足趾剩余组织组合覆盖趾创面。结果术后4例腓骨皮瓣及再造拇指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10~16个月,平均13个月,外形美观,按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23分,功能恢复81%。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2例。供区外形、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腓骨皮瓣串联第二足趾组合甲瓣能够一次手术解决多部位组织缺损,最大程度改善患肢功能,恢复肢体外观,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第二足趾 拇指再造
  • 简介:摘要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临床并不少见,重度拇指发育不良对手和上肢功能都有明显影响。自从Buck-Gramcko发表了示指拇化术重建重度发育不良拇指的经典文献以来,该术式就成为治疗重度拇指发育不良的标杆,也被公认为是手外科历史上里程碑样的术式之一。Blauth分型及其各种改良分型都是希望在"保留发育不良拇指的重建手术"和"示指拇化手术"之间寻找一个分界点,反复强调的还是"能做示指拇化则做示指拇化"。但现实中,尽管人们有肤色、种族、文化方面的差异,但更多的患儿家长或监护人都期待医生能尽量保留拇指,即使功能逊色一些。对他们而言,5个手指的整体外观是4个手指永远无法比拟的。过去10余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共治疗近300例第一腕掌关节缺如的拇指发育不良患者,即使术前沟通再详细,并演示示指拇化后的"漂亮"照片,但看了保留拇指病例的术后照片后,仍有90%的家长"执拗"地选择了保留拇指。"4"或"5"不仅是数学问题,更是一个哲学命题,很多临床问题都是如此。当医生的偏好与患者及家人的期待并不一致的时候,要更多倾听一些患方的心声。文章作者通过阅读拇指发育不良领域的主要文献,并总结北京积水潭医院近10余年治疗拇指发育不良的经验,提出了新的改良分型及重建策略,旨在对相关专业的医生有所裨益。

  • 标签: 手畸形 修复外科手术 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示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联合第1掌骨桡背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近、末节贯穿伤导致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3月-2018年11月,对22例的拇指近、末节贯穿伤导致掌侧及背侧软组织缺损、指端血液循环及感觉丧失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18~54岁,中位年龄29.1岁。致伤原因:冲床压伤14例,车床绞压伤8例,均伴有拇指两侧指掌侧固有动脉及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断裂及缺损,均合并近、末节指骨骨折伴部分指骨缺损,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0 cm×1.3 cm~4.0 cm×2.2 cm。均采用示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联合第1掌骨桡背侧皮瓣予以瓦合修复,皮瓣面积为2.2 cm×1.5 cm~4.2 cm×2.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取腹部全厚皮片植皮覆盖。术后随访观察皮瓣质地、色泽、指端感觉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2例创面均一期愈合,均无感染、皮瓣及植皮坏死的并发症发生,所有皮瓣均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色泽正常。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平均为6.5个月,拇指屈伸及对掌、对指功能良好,指端感觉恢复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2例,可2例。结论应用示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联合第1掌骨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近、末节贯穿伤导致的软组织缺损伴指端血液循环、感觉丧失的创面,不但覆盖了拇指缺损的创面,而且重建了拇指指端的血液循环及感觉。

  • 标签: 拇指 贯穿伤 外科皮瓣 联合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第1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蹼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9例拇、手指指蹼软组织缺损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20~49岁。软组织缺损位于指蹼,缺损面积1.9 cm×5.5 cm~3.3 cm×7.2 cm,创面合并骨外露;均采用第1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切取皮瓣面积2.3 cm×6.3 cm~4.1 cm×8.5 cm。术后通过门诊复诊、微信及电话沟通方式进行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修复部位的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均无血管危象发生,随访6~28个月,平均13.5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修复后拇、手指指蹼外形及肤色均接近正常,指骨间关节屈指活动度85°~90°,皮瓣感觉良好。结论应用第1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蹼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第1趾蹼皮瓣 指蹼 拇指 手指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前臂远1/3段骨间后动脉主干血管形成游离皮瓣修复拇、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9年8月,应用前臂远1/3段骨间后动脉主干血管形成游离皮瓣修复拇、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其中拇指5例、示指6例、中指5例、环指3例,皮瓣供区直接缝合。通过门诊复查或微信图片的方式对皮瓣术后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术后皮瓣成活18例,一期愈合;1例未成活,二期再次行邻指皮瓣修复。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好,厚薄均匀,无臃肿,拇、手指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前臂远1/3段骨间后动脉主干血管形成游离皮瓣,血管表浅,易于解剖切取。皮瓣质地较薄,修复后拇、手指功能和外形恢复良好,是修复拇、手指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拇指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骨间后动脉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趾末节冠状面截骨的甲骨皮瓣再造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拇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拇指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0~49岁;其中末节指骨中远段缺损,甲床缺损,伴少许指端或(和)甲床侧方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长度0.6~1.7 cm。采用游离趾末节中远段冠状面截骨的甲骨皮瓣再造拇指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趾皮瓣供区直接缝合,人工真皮修复趾甲床供区。术后每隔1个月随访1次,骨折愈合后每隔2~4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再造拇指、供区趾外形及甲板外观,再造拇指功能;X线片评价再造拇指指骨愈合情况,观察有无感染、骨吸收及骨不连情况;再造拇指及供区趾有无应力性骨折,患足跑步、行走功能有无影响。结果本组19例再造指体全部成活。随访时间10个月~3年,平均26个月。再造拇指外形与健侧拇指外形相似,再造拇指甲板与健侧拇指甲板外形接近;所有患者X线片示指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个月,无骨质吸收、感染和骨不连。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19例均为优;供区趾甲板与健侧甲板外形接近,供区趾及再造拇指无应力性骨折发生。结论趾末节冠状面截骨的甲骨皮瓣再造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拇指,既能恢复再造拇指的外形及功能,又能保留供区趾的外形及功能,是一种修复该类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拇指 再造 甲皮瓣 截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