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出血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择同期收治30例自然阴道分娩出血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量以及休克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休克的有2例患者(休克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例(休克率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相比于自然阴道分娩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的现象,需要鼓励产妇尽量进行自然阴道分娩,剖宫产手术需要严格手术操作,尽可能避免出现产后出血情况。

  • 标签: 剖宫产 自然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情况以及引发产后出血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3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发生产后出血、休克、子宫全切等情况;并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收集整理。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有10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55%;剖宫产组产妇有25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6%;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宫缩乏力因素以及胎盘因素引发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引发产后出血的几率相应的较高,其中引发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在临床的分娩中应收集整理经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 标签: 剖宫产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分期压疮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0例不同分期压疮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试验组则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优质护理干预。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效果,采用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评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29%),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疼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低,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期压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压疮 护理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不同分娩体位在产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它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分娩体位,而实验组产妇给予了自主分娩体位,然后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中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产妇的顺产率(78.33%)高于对照组(60.0%),同时实验组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且产后2h和12h下肢酸麻发生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与传统体位相比,自主分娩体位能够有效缩短各产程时间,改善产后2h出血量及下肢酸麻情况,同时还可以提高顺产的概率。

  • 标签: 不同分娩体位 产房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母亲不同分娩年龄分组与剖宫产比率的关系,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本课题组于2005-2006年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开展了8141例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现场测量,并对产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现场调查。按母亲分娩年龄(19~38岁的每一岁)分组,研究分析各分娩年龄组剖宫产比率。结果剖宫产总平均比率为31.2%(2544/8141);18岁剖宫产率最低,为18.2%,从19~38岁剖宫产率不断攀升,37岁组、39岁组剖宫产率为47.2%、44.9%,分别为剖宫产率的最高和次高。总平均母体因素、胎儿因素、社会因素占剖宫产的构成比依次为29.6%(754/2544)、19.5%(496/2544)和50.9%(1294/2544)。母体因素的构成比伴随分娩年龄增大而增大,而胎儿因素、社会因素的构成比却伴随分娩年龄增大而减少。结论母亲分娩年龄增大伴随着母体危险因素的增大,成为剖宫产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分娩年龄 剖宫产率 影响因素
  • 简介: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分泌初乳时间是有影响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分泌初乳的时间要早于剖宫产分娩产妇产后分泌初乳的时间,剖宫产产妇产后开奶时间晚是初乳分泌晚的主要原因,故提倡阴道分娩,避免不必要的剖宫术。

  • 标签: 妇产科 分娩 初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不同分娩体位对产程进展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住院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初产妇120例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第一产程采取站立位、蹲位,第二产程选择半卧式膀胱截石位。对照组第一产程选择平卧式,第二产程选择仰卧式膀胱截石位。观察两组初产妇产程进展速度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第一产程明显缩短(p<0.01),第二产程缩短(p<0.05),试验组产程进展速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中,初产妇采取站立位、蹲位,第二产程采取半卧位膀胱截石位,有利于产程进展。

  • 标签: 分娩 产程 体位 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不同分娩方式的结局。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方式,比较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分娩后新生儿以及产妇情况。结果:对于瘢痕子宫来说采用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方法对于新生儿窒息、感染、颅内出血的影响相差不大,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采用阴道分娩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和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产妇,在符合阴道分娩的指标时,可选择阴道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该分娩方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剖宫产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不同分期病人心脏彩超的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09月-2023年07月在我院行心脏彩超检查的2216例高血压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其中2011例病人接受治疗,205例未接受治疗,所有病人全部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不同分期的病人彩超表现。结果:高血压Ⅲ期的病人心脏结构的变化最为明显、最严重。结论:对于高血压早期服用药物治疗的病人,行心脏彩超检查,能够较早发现心脏的病变,并且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心脏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程陪同分娩护理模式对产妇情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分娩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仅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实施全程陪同分娩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陪同分娩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陪同 分娩模式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娩方式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妇产科共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30例,阴道分娩55例(A组),剖宫产175例(B组)。结果剖宫产终止妊娠机率高于阴道分娩机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类患者分娩方式各不相同。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分期肛周脓肿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至2018年接收的98例肛周脓肿患者,所有手术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观察其肛周脓肿情况,然后进行手术确诊,将术中所见与超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诊断率最高为92.42%;手术诊断的诊断率为100.00%;超声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肛周脓肿前期符合率为91.3%,肛周脓肿形成期符合率为92.42%,肛瘘符合率为66,67%。结论超声诊断率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既可以对肛周脓肿进行准确诊断,同时可以对肛周脓肿进行分型,并且对病灶的大小、位置、深度等都能清晰显示,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肛周脓肿 超声诊断 分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分期压疮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出现不同分期压疮的患者106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消失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2例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8例;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6.2%,高于对照组的83.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期压疮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不同分期 压疮 针对性护理干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