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学校对传染病消毒技术掌握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北京市某区2019—2022年学校消毒工作现状调查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托幼、中小学消毒工作人员消毒知识问卷合格率由26.25%(381人合格100人)提高到51.64%(366人合格189人),χ2 =50.743,P=0.00,P<0.05,存在差异,干预有作用。结论 经过三年的培训、督导检查、浓度配比小程序的干预,对传染病消毒技术掌握明显熟练。

  • 标签: 消毒技术 合格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时发现高校内糖尿病高危人群,减少糖尿病高危人群向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转化。方法 2022年5月-10月,选取北京某高校内110名参与者,使用《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1]中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工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进行数据收集,从而筛查出高校内的糖尿病高危人群。结果 在110名参与者中经过筛查发现高危人群73例(66.4%),糖尿病患者1例(0.9%)。结论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有助于发现高校糖尿病高危人群并降低糖尿病高危人群向前期人群和糖尿病转化,降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高危人群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验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精确数据信息。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120例危急值项目结果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危急值报告项目发生频率以及各科室分布占比,在此基础上制定改进措施。结果:经实验结果表明,120例危急值报告中,其中血小板项目危急值占比发生频率较高,共发生20例,占比16.67%,淀粉酶18例(15.00%)、钾17例(14.17%)、肌钙蛋白T15例(12.5%)、血红蛋白14例(11.67%);与此同时整合各科室分布情况可见,ICU危急值发生频率较高,例数为34例,占比28.33%,其他科室根据占比排序为脾胃病科(19.17%)、血液内科(12.50%)、冠心病介入科(11.67%)与老年病科(9.17%)。结论:为提高临床检验水平及效率,还应当做好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分析与总结工作,并强化与临床沟通,从而实现持续治疗改进。

  • 标签: 三级医院 检验危急值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11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切入点,分析其科研领域国际合作情况,为后续科研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其国际合作现状与趋势、期刊分布、偏好、学科分布与参与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近年来国际合作效果较好,但国际合作率基本持平,合作水平有待继续提升。不同学科的国际合作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强势学科国际合作程度较高。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医学领域,基础研究及其他交叉学科研究有待加强。结论在后续的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顶层设计,提升基础研究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国际合作水平,同时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 标签: 学术论文 国际合作 学科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预测成年人4年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社区年龄≥40岁且无T2DM的成年人中进行基线调查,4年后进行随访调查。最后共纳入8 058名受试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7∶3的比例分成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建模组发生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构建列线图,用C指数和校准图评估列线图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预测4年发生T2DM风险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基线调查无T2DM的5 641名建模组受试者和2 417名验证组受试者4年后随访时分别有265例和106例发生T2DM。建模组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1.349,95%CI 1.011~1.800)、体重指数(HR=1.347,95%CI 1.038~1.746)、高脂血症(HR=1.504,95%CI 1.133~1.996)、空腹血糖(HR=4.189,95%CI 3.010~5.830)、糖负荷后2 h血糖(HR=3.005,95%CI 2.129~4.241)、糖化血红蛋白(HR=3.162,95%CI 2.283~4.380)、γ-谷氨酰转移酶(HR=1.920,95%CI 1.385~2.661)是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经验证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C指数分别为0.906(95%CI 0.888~0.925)和0.844(95%CI 0.796~0.892)。校准图显示,T2DM的估计概率与实际观测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是预测成年人4年患T2DM风险的简单可靠工具,便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

  • 标签: 列线图 糖尿病,2型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队列研究 C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方庄社区不同年龄组婴幼儿不同种类营养性疾病分析,查找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人群和重点营养性疾病,为社区儿童保健干预提供精准科学依据。方法 依托北京方庄社区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和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筛查于2020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完成营养性疾病体检的0-3岁儿童全部个案。按照0~岁、1~岁、2~岁分组统计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检出率,进行χ2检验,比较各年龄组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显著)。 结果  0-3岁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检出率为17.66%,其中0~岁组检出率37.50%,显著高出其他年龄组检出率;超重、肥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前三位营养性疾病,检出率分别为11.42%、3.26%、2.10%,其中0~岁组儿童检出率高达24.63%、6.90%、4.85%。结论  0~岁儿童营养性疾病呈高发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性疾病发生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所以0~岁组儿童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人群。超重、肥胖和缺铁性贫血是儿童保健工作重点关注的营养性疾病,尤其是超重/肥胖是儿童最为突出的健康问题。

  • 标签: [] 儿童保健 婴幼儿 营养性疾病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袁全莲,高素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 《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100080
  • 简介:目的:了解海淀区幼儿园在园4-6岁儿童眼保健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4-6岁儿童眼保健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来海淀区幼儿园4-6岁儿童视力检查率波动在99.16%-99.89%之间,呈上升趋势(趋势χ2=238.628,p<0.001)。视力低常患病率波动在5.97%-7.57%之间,整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7.355,p<0.001),2021年达到最高值,2022年降为最低。弱视发生率波动在0.41%-1.29%之间,呈下降趋势(趋势χ2=451.419,p<0.001),视力低常矫治率波动在75.74%-97.63%之间,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087.365,p<0.001);本地儿童视力低常率和视力低常矫治率从数值上看均高于外地户籍儿童,一些年度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开展对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进行眼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眼保健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用眼习惯,提供良好用眼环境,综合干预会降低视力低常患病率。

  • 标签: 幼儿园儿童眼保健视力低常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北京市20岁以下女性对HPV疫苗认知度。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 2月 1 -2023年2月10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社区、学校、接种门诊及医院对20 岁以下女性进行HPV 疫苗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认知良好组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居住地区在城镇占比和父母职业为医学类显著高于认知不良组( P<0. 05)。结论 文化程度、居住地区、父母职业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有关。

  • 标签:   HPV 疫苗 宫颈癌 认知度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0-3岁儿童龋易感性检测龋态值的分布及与患龋率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0-3岁儿童龋病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4026例0-3岁儿童,分别进行cariostat龋易感性检测和口腔检查,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龋态值的分布情况,比较低、中、高龋态值儿童的患龋率。结果 0岁组儿童龋态值为(1.12±0.24),1岁组儿童龋态值为(1.49±0.31),2岁组儿童龋态值为(1.97±0.56),3岁组儿童龋态值为(2.52±0.51),高龋态值组儿童患龋率显著高于中、低龋态值组儿童。结论 儿童群体龋齿患病率较高,通过应用Cariostat龋易感性检测能够帮助评估儿童患龋风险,从而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 标签: 北京市大兴区 0-3岁儿童 龋易感性检测
  • 简介:[摘要]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文献,结合现代相关研究资料,笔者对肉豆蔻的古今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并根据现代北京地区煨肉豆蔻的炮制方法变化,比较滑石粉煨肉豆蔻和面裹煨肉豆蔻的工艺区别,炮制品的性状方面的区别。

  • 标签: [] 肉豆蔻 炮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孕产妇脓毒症流行病学资料,分析ICU孕产妇脓毒症常见病因和结局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22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3家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孕产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感染期间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感染时机、感染部位、感染前有创操作、微生物培养结果、感染期间血常规、体温、感染导致的临床结局。根据脓毒症发生时间将患者分为ICU前发生脓毒症组和ICU期间发生脓毒症组,分析两组发生脓毒症的病因。根据是否发生多重耐药将患者分为多重耐药组和非多重耐药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结局。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脓毒症孕产妇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60例脓毒症孕产妇患者,其中转入ICU前发生脓毒症104例,ICU期间发生脓毒症56例;多重耐药53例,非多重耐药107例。16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30.5(28.0,34.0)岁,中位体温38.8(38.2,39.5)℃,中位白细胞计数(WBC)17.2(13.2,21.3)×109/L,中位SOFA评分5.0(3.0,8.0)分,外院转诊130例(81.2%);感染部位主要为宫腔64例(占40.0%)、肺部48例(占30.0%)、腹盆腔30例(占18.8%)、泌尿系统27例(占16.9%);脓毒症导致子宫切除6例(3.8%)、死胎8例(5.0%)、新生儿死亡2例(1.3%);感染导致的手术干预措施以剖宫产术为主(44例,占27.5%),其次为开腹探查(19例,11.9%);中位ICU住院时间5.0(3.0,10.0)d,中位总住院时间14.0(10.0,20.8)d。宫腔感染是ICU期间发生脓毒症的首要原因,占50.0%(28/56),其中产后大出血占85.7%(24/28)。多重耐药组患者糖尿病比例〔28.3%(15/53)比14.0%(15/107)〕、宫腔操作〔41.5%(22/53)比23.4%(25/107)〕、宫腔感染〔50.9%(27/53)比34.6%(37/107)〕及菌血症〔18.9%(10/53)比2.8%(3/107)〕均显著高于非多重耐药组(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优势比(OR)=2.348,95%可信区间(95%CI)为1.006~5.480,P=0.048〕和宫腔操作(OR=2.541,95%CI为1.137~5.678,P=0.023)是脓毒症孕产妇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腔感染是ICU孕产妇发生脓毒症的常见原因,产后大出血是ICU内继发宫腔感染的常见病因。多重耐药菌可导致严重临床结局,糖尿病及宫腔操作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脓毒症 孕产妇 重症监护病房 流行病
  • 简介: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传染病流行情况特征与变化趋势。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7-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常住居民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西城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结果 西城区2017-2022年报告传染病24种,共4491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54/10万,其中死亡70例,年均报告死亡率0.14%,年均病死率1.09%,死亡病种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感冒、艾滋病、肝炎。其中甲类传染病(霍乱)1种2例,乙类10种7413例,甲乙类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8.28/10万;丙类8种3750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47.82/10万。结论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及消化道传染病疾病仍为主要危害我辖区居民健康的疾病,同时,从发病人群来看,学生,老人,儿童发病人数居多。今后的工作中我辖区传染病重点防控工作仍然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及消化道传染性疾病。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发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于北京市新街口地区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的影响,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相关工作的管理策略。方法:基于 2018-2021 年度北京新街口地区疫情前后两癌筛查情况变化,对新街口地区35-64岁的女性进行两癌筛查相关的临床检查。其中,将 2018 年至 2019 年定为疫情前,将2020年至 2021 年定义为疫情期间。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疫情前后社区癌症筛查完成情况的差异。结果:参与乳腺癌筛查人数变化趋势是先增长后降低,2019年比2018年增加38.55%,2020年比2019年减少25.94%,2021年比2020年减少40.83%,乳腺筛查人数减少很多,但是乳腺癌检出率呈现逐年提高趋势,2018年-2021年乳腺癌检出率提高分别是0.19%、0.13%、0.54%、1.53%;此外参与宫颈癌筛查人数变化趋势也是先增长后降低。2019年比2018年增加40.19%,2020年比2019年减少25.62%,2021年比2020年减少40.22%,宫颈筛查人数减少很多,但是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维持在0.37%-0.62%之间。对比疫情前与疫情期间的筛查情况,我们发现相比疫情前,疫情期间的两癌筛查人数是明显减少的(P<0.01),而在癌症检出率方面,对比疫情前,疫情期间的乳腺癌检出率反而增高(P<0.05),而宫颈癌的检出率则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对新街口地区两癌筛查影响较大。未来应在疫情常态化应对背景下着力改变癌症防治的工作模式,将疫情防控与癌症筛查结合。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乳腺癌 宫颈癌 癌症筛查
  • 作者: 任玉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3-11-27
  • 出处:《健康世界》 2023年第11期
  • 机构:初冬的北京城,天空碧蓝如洗、美景如画。当笔者走进位于北京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丰台科技园的汉威国际广场写字楼,在倍力优(北京)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人声鼎沸的会议室里,董事长王瑞君正在布置明年的工作计划与安排。事实上,要想找到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总是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出差的路上,指导子公司业务、参加行业论坛、与同行分享最新的学术成果和技术……忙得不亦乐乎。多年来,作为“中国保健奖”、“健康中国行业领军人物”等无数殊荣的获得者、中老年养生保健领域的卓越企业家,王瑞君始终走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最前沿,他凭借着对中国中老年养生保健领域发展脉络的深刻理解、洞察市场风云的敏锐眼光以及实战多年的经验积淀,以特有的视角和战略胆识,推动着企业的稳健运行,并领跑着行业的赛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AOM)治疗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1 963例,总结其人口学特征,并收集患者入院后30、120、365 d的临床资料,AOM治疗及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OM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1 963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住院时年龄65~102(79.3±7.2)岁,≥80岁患者占56.7%(1 113/1 963);男性患者占30.8%(604/1 963),女性患者占69.2%(1 359/1 963);股骨颈骨折8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 07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0例。综合3个时间点,在髋部骨折后1年内,33.0%(648/1 963)的患者接受过AOM治疗,71.0%(1 394/1 963)的患者使用过健康基本补充剂。入院后30、120、365 d患者AOM治疗率分别为23.0%(451/1 963)、17.9%(353/1 963)、21.0%(412/1 963),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率分别为59.0%(1 158/1 963)、45.0%(883/1 963)、38.0%(746/1 9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粗比值比(OR)=0.645,95%可信区间(CI) 0.495~0.840]、男性(粗OR=0.760,95% CI 0.581~0.996)、共管模式(粗OR=3.025,95% CI 0.973~9.405)、居住地农村(粗OR=0.523,95% CI 0.388~0.704)、AOM服用史(粗OR=7.612,95% CI 2.227~26.020)、既往骨质疏松症史(粗OR=5.065,95% CI 3.149~8.147)、骨质疏松评估(粗OR=1.379,95% CI 1.105~2.451)是AOM治疗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调整后OR=0.618,95% CI 0.488~0.781)、男性(调整后OR=0.716,95% CI 0.565~0.908)、居住地农村(调整后OR=0.492,95% CI 0.375~0.645)是AOM治疗的危险因素;共管模式(调整后OR=2.632,95% CI 1.004~6.897)、AOM服用史(调整后OR=4.870,95% CI 2.080~11.402)、既往骨质疏松症史(调整后OR=4.804,95% CI 3.253~7.096)、骨质疏松评估(调整后OR=1.393,95% CI 1.041~1.862)是AOM治疗的保护因素。结论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AOM治疗率偏低。年龄≥80岁、男性、在农村居住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治疗率较低,可采取共管模式,术前进行骨质疏松诊断与评估,提高骨质疏松治疗率。

  • 标签: 髋骨折 骨质疏松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老年人 双膦酸盐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18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的血清学感染状况。方法2020年8-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常住居民采集静脉血并进行问卷调查,样本量估算为8 525人。使用雅培微粒子发光法试剂盒检测HBsAg、抗-HBs、抗-HBc等乙肝血清学指标。结果调查对象为朝阳区≥18岁常住居民9 875人,HBsAg、抗-HBc、抗-HBs阳性率分别为2.8%(95%CI:2.5%~3.1%)、33.9%(95%CI:33.0%~34.9%)和45.6%(95%CI:44.6%~46.6%),HBsAg、抗-HBs和抗-HBc三项全阴率为45.9%(95%CI:44.9%~46.9%)。乙肝疫苗调查接种率为22.4%。18~28岁常住居民HBsAg和抗-HBc阳性率(1.9%和6.8%)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男性HBsAg和抗-HBc阳性率(3.6%和35.4%)均高于女性(2.2%和32.8%)。调查对象HBsAg、抗-HBs和抗-HBc三项全阴率随调查对象年龄增加而上升,抗-HBs阳性率则逐渐下降。结论北京市朝阳区≥18岁人群HBsAg阳性率较以前有所下降,随着重点人群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工作的开展,成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整体免疫水平有所提高。应对男性、较高年龄组和较低文化程度的重点人群开展乙肝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减少人群免疫空白。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庆区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分析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链条、防控措施,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病例的活动轨迹进行核查,对风险点位进行调查管控,判定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并对人员和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对溯源重点人群采集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对报告的病例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比对,分析感染来源和传播链。结果2022年7月4日至7月10日,延庆区聚集性疫情共涉及16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普通型1例、轻型15例),其中延庆区8例,顺义区5例,通州区、昌平区、丰台区各1例,毒株分型均为新冠病毒Omicron亚型变异毒株BA.5,潜伏期中位数为3 d。指示病例为1例从美国入境人员,6月15日至6月30日在上海隔离点隔离,7月1日隔离期满后返京,7月4日诊断为确诊病例,在工作单位传播给同工作、同餐人员引起的聚集性疫情。结论OmicronBA.5亚分支正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要加强入境人员管理,做好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早期发现疫情后,采取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聚集性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 基因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