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价值判断。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末梢血采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静脉血采集的方法,观察两组血常规的检验价值。结果血常规检验之后,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检验指标中WBC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常规指标RBC、PLT、Hb以及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指标中的MCHC以及MCV与对照组相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采用静脉血采集的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血常规检验指标中RBC、PLT、Hb以及HCT明显高,与对照组的末梢血采集的血常规检验方法相比要稳定的多,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价值判断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收集患者受伤后(术后)第1、3、7、14、21d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数据,以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博动指数(PI)作为观察指标;将同时期在我院接受TCD检查的健康44名对象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患者受伤后(术后)第1d脑血流速度即可发生改变;Vs和Vd值在第7d降至最低,随后逐级恢复;PI指标则与脑血流速度变化趋势相反;第7d的Vs是颅脑损伤的一个保护性因素。结论通过TCD检测的脑血流速度能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力变化及预后情况,对颅脑损伤的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TCD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 作者: 包亚红成钢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包亚红成钢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海门226100第一作者简介:包亚红(1973年1月),女,江苏海门人,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影像学诊断工作.通讯作者:成钢(1965年2月),男,江苏海门人,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不同序列组合在判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及MRI资料的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病例52例,分析子宫内膜癌的MRI信号特征,按T2WI结合T1WI、T2W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T2WI结合增强扫描不同的序列组合分别观察肿瘤浸润肌层的深度,根据2009年FIGO分期原则进行分期,并与病理分期结果对比.结果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略高信号,结合带信号中断,DWI呈高信号,增强呈轻度渐进性强化;MRI不同序列组合对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判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T2WI结合T1WI正确判断39例;T2WI结合DWI正确判断46例;T2WI结合增强扫描正确判断48例.结论T2WI结合DWI与T2WI结合增强扫描对判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率明显高于T2WI结合T1WI组合,T2WI结合DWI与T2WI结合增强扫描对判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率无明显差异.关键词子宫内膜癌;MRI;扩散加权成像;增强扫描ThevalueofMRIsequencesofdifferentcombinationsinjudgingⅠperiodendometrialcarcinomainfiltrationdepthofmuscularlayerBaoya-hongChenggang(Deparmentofmedicalimage,people'shospitalofHaimen,Jiangsu226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analyseThevalueofMRIsequencesofdifferentcombinationsinjudgingⅠperiodendometrialcarcinomainfiltrationdepthofmusGcularlayer.MethodstocollectacompleteclinicalandMRIdataof52casesofendometrialcarcinomacases,whichwasconfirmedbypathology,analyzingMRIsignalfeaturesofendometrialcarcinoma,RespectivelytoobservethetumorinfiltrationdepthofmuscularlayeronT2WIwithT1WI,T2WIwithdiffusionweighGtedimaging(DWI),T2WIwithcontrast-enhanced.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FIGOstagingstagingin2009,andcomparedwithpathologicalstagingresult.ResultsTheMRIfeaturesofendometrialcarcinomaisendometriumirregularthickening,slightlyhighsignalonT2WI,interruptjunctionzone,highsignalonDWI(diffusionweightedimaging)andamildprogressivereinforcementoncontrast-enhanced.CombinationofdifferentMRIsequencesonthedepthofmuscularⅠperiodendometrialcarcinomainfiltratingjudgmentresultcomparedwiththepathologicalresultsT2WIwithT1WIcorrectjudgment39cases;T2WIwithDWIcorrectjudgment46cases;T2WIwithcontrast-enhancedCorrectjudgment48cases.ConclusionTheaccuracyinjudgingⅠperiodendometrialcarcinomainfiltrationdepthofmuscularlayerofT2WIwithDWIandT2WIwithcontrast-enhanced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T2WIwithT1WI,noobviousdifferGencewKaesyfowuonrddsinjudgingⅠperiodendometrialcarcinomainfiltrationdepthofmuscularlayerbetweenT2WIwithDWIandT2WIwithcontrast-enhanced.Endometrialcarcinoma;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Contrast-enhanced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6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价值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00例,并且检测所有患者在凝血功能方面的各项指标,经检测,当中如果有患者<3个指标,且没有比正常值增加或降低30%,则为对照组;相反就是观察组。其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和预后相关性数据来判断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价值。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经过对比得出,观察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死亡率、病残率均劣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凝血功能检验方法,意义重大。其中如果其各项指标变化较小,则预示着患者的预后比较好。

  • 标签: 凝血功能检验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判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CRP检测对手术创伤及炎症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2例食管癌患者(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作为观察对象,收集32例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静脉血,对患者静脉血中CRP含量采用金标法进行检测,观察CRP含量的变化对患者手术创伤及炎症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以CRP小于等于10毫克每升作为常规参考水平,手术前检测CRP水平均处于5至35毫克每升的低水平范围内,手术后检测CRP水平均处于31至145毫克每升的高水平范围内。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前CRP水平均处于低水平,手术后CRP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手术创伤且合并感染患者CRP水平升高较为明显,检测CRP水平对于食管癌手术后手术创伤及炎症判断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前后 CRP 手术创伤 炎症判断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高龄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SHF)急性失代偿期患者预后判断价值。方法纳入128例SHF急性失代偿期高龄患者,根据NT-proBNP数值四分位数法分成四组,为Q1~Q4组,每组32例,随访6月。依据预后结局不同分为:对照组(70例),未再入院;研究组(58例),再入院或死亡。比较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率(LVFS)、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6分钟步行距离及再入院率与死亡率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NT-proBNP对预后的最佳预测值。结果Q1~Q4组的LVESVI、再入院率及死亡率顺序依次为:Q4最高、Q3次之、Q1最低(P〈0.05),而LVEF、LVFS及6分钟步行距离水平顺序依次为:Q1最高、Q2次之、Q4最低(P〈0.05)。随访6月时,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NT-proBNP及LVESVI显著增高(P〈0.05),而LVEF、LVFS及6分钟步行距离则降低(P〈0.05)。ROC曲线显示NT-proBNP对患者短期发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血浆NT-proBNP≤205ng/L死亡率高于NT-proBNP〉205ng/L。结论NT-proBNP能独立评估SHF急性失代偿期高龄患者的病情及近期预后结局。

  • 标签: N末端脑钠肽前体 收缩性心力衰竭 急性失代偿期 高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对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Ⅰ~Ⅱ级)和重度组(Ⅲ级和Ⅳ级)。对比(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水平。(2)两组患者出院后12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联合检测有助于判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测患者预后及心功能恶化的一个常有效的指标。

  • 标签: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诊断在判断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为A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0例为B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核磁诊断,扫描、计算患者两侧海马体积、大脑左右径与颞叶沟回间距,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海马体积显著大于A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颞叶沟回间距明显高于A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判断上,核磁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核磁诊断 血管性痴呆 判断
  • 简介:摘要肺部听诊是判断呼吸疾病的一种方法,但是因为患者的个人体征以及病情等发展情况都略有不同,因此需要医生听诊之后做出进一步的判断,避免做出错误的诊断。虽然肺部听诊以被广泛的使用,但是医院对此的记载不仅不够详细,而且数量也不多,所以很多医生对肺部听诊的方法都没有牢牢地掌握,正是基于此,笔者对其进行介绍,以便医生与患者都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仅供参考。

  • 标签: 肺部听诊 呼吸疾病诊治的判断
  • 简介:摘要道德判断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核心研究内容,近年来,对道德判断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道德判断的理论和近几年对道德判断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与归纳,从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道德判断的研究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对以往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 标签: 道德判断 研究综述 展望
  • 简介:据美国“每日健康”网报道,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症状很容易混淆,以下五个症状是两种疾病最显著的区别。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骨关节炎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早期观察和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加强巡视力度,及时发现急性左心衰的早期症状体征,采取积极治疗及系统化整体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抢救取得圆满成功,无1例死亡病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早期发现,准确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系统化整体护理措施,是提高急性左心衰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判断和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所接受的350例输血治疗患者来进行研究,并把他们设为实验组,其中女157例,男98例,然后选取我院相同的年月份内接受的95名血型鉴定患者,他们都是没有接受过异体血液,女65例,男3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3.84%,对照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96%,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输血之前,进行相应的血液不规则抗体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降低不相容性血液的输血反应,对于有过输血历史或曾经接受过血液方面有关的治疗的患者,或者是有过妊娠经历的女士,在对其输血前筛查不规则抗体变得更为重要,能够有效的避免阳性不规则抗体对人身的威胁。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筛查 判断 意义
  • 简介: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认识的逐渐深入,营养支持已由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肠)造口途径的肠内支持为主[1]。多项临床研究[1-2]认为,肠内营养无论在营养支持效果、费用、安全性还是可行性上都要明显优于肠外营养。鼻胃管在临床管饲的应用中最为普遍。鼻饲术(nasogastricgavage)是通过鼻胃管经鼻腔插入胃肠道,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

  • 标签: 鼻胃管 位置判断 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