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对良性以及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6月到2011年12月从我院外科选择60名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并对其临床彩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其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结果彩超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正确率高于恶性,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良性与恶性患者的最大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超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彩超 甲状腺 良性 恶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ECOPD患者236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按照2007ATS共识对患者进行评估分级,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分别测定其血浆BNP、CRP和cTNI浓度。同时统计住院病死率、6个月内病死率、6个月内再入院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AECOPD组BNP(391.73±25.8)ng/L、CRP(19.74±1.63)mg/L、cTNI(0.19±0.046)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BNP(69.38±8.5)ng/L、CRP(7.15士0.86)mg/LcTNI(0.10±0.031)/xg/L,均P〈0.05。②随着AECOPD患者病情加重(分级上升),血浆BNP、CRP和cTNI水平升高,住院病死率、6个月病死率和6个月内再人院率升高,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CRP和cTNI测定有助于AECOPD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脑钠肽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 简介:目的探讨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手足口病病情变化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将225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病情分组,Ⅲ期病危组15例,Ⅱ期重症组85例,Ⅰ期普通组125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患儿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的变化,分析PCT与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前Ⅲ期患儿血清PCT水平最高,为(0.944-0.12)μg/L,明显高于Ⅱ期和Ⅰ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3、7d后,3组患儿PCT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Ⅲ期患儿下降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随访表明,Ⅰ期普通型患儿预后良好率最高为96%,后遗症率最低为0.8%,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7)。结论监测血清PCT有助于判断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变化、严重程度及预后,对伴有PCT短期内明显升高的患儿应密切观察和干预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清降钙素原 预后 儿童
  • 简介:如何来衡量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呢?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具体地提出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衡射标准。即用“五快”来衡量机体的健康状况,用“三良”来衡量心理的健康状况。两者若能达标,说明身心健康。

  • 标签: 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身体健康 健康状况 身心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超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诊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24例,均展开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超声图像下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测量。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各类型患者子宫内膜不均匀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彩超判断子宫内膜厚度有助于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绝经后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癌 彩超 子宫内膜厚度
  • 简介:1.看得懂与用得上实用性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实践技能性、操作性要求的选题。医学论文同其它科技论文一样,应当有其实用价值,它要面向临床、面向教学、面向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其内容一旦为医学科技人员掌握,并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就能很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推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各种临床实践性选题、工具性选题都应有实用价值

  • 标签: 医学论文 医学科技人员 实用价值 临床实践 医务工作者 实践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氯胺酮基础麻醉下低位硬膜外麻醉有无效果的征象。方法基础麻醉下对235例患儿行硬膜外腔麻醉,给予局麻药实验量2-3ML,5分钟后男性患儿测其跖反射和提睾肌反射,女性患儿仅测跖反射,如反射存在则将局麻由初量分2-3次注入椎管内,术中据情佐用氯胺酮、安定。结果根据资料记录完整的114例统计分析,麻醉效果满意者102例,失败者12例。结论基础麻醉时低位硬膜外麻醉,跖反射和提睾肌反射消失的患儿,硬膜外效果满意。

  • 标签: 基础麻醉 低位硬膜外 麻醉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和肽素、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对早期诊断脓毒症及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4月~2013年3月ICU患者71例,按脓毒症分级标准分三个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和肽素、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血清和肽素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PCT水平均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肽素、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随脓毒症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结论联合检测和肽素、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对早期诊断脓毒症及判断预后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和肽素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00例既往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的小儿进行青霉素皮试。结果皮试阴性者97例(97.5%),皮试阳性者3例(2.5%),无变态反应性休克发生。结论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较多,在皮试中不可轻易做出青霉素过敏的判断

  • 标签: 小儿 青霉素 皮试
  • 简介:摘要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病人醉酒后独自驾驶摩托车、汽车或骑自行车发生车祸而导致头颅皮肤,颜面部皮肤等处损伤,由于在院前接诊过程中,病人往往神志不清、病情危重。为了能及时判断病人醉酒车祸后是否合并脑组织损伤,明确诊断,了解病人伤情,为院内进一步的治疗争取到宝贵时间,笔者对所有此类接诊病人均早期给予纳洛酮0.8mg静注,随后用纳洛酮0.8mg静滴治疗,并根据用药后30min内病人是否苏醒来鉴别醉酒病人车祸后是否合并脑损伤,以便对病人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 标签: 急救 醉酒车祸 纳洛酮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预后判断价值。方法2010年3月~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后随访至患者死亡或2013年12月31日,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5年后死亡9例,其中7例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平均动脉压、夜间舒张压最低值、夜间舒张压变异度及非杓型血压与年龄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1.248,1.577,2.101,0.000,1.461,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所得平均动脉压、夜问舒张压最低值,夜间舒张压变异度、血压节律可能对患者死亡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态血压监测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不典型疼痛部位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不典型疼痛部位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心肌梗死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期间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共计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不典型疼痛部位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综合护理 不典型疼痛部位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立7600-1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线性报警的分析判断及处理。方法观察线性报警的内容,利用报警提示,结合生化分析仪使用维修经验,观察反应曲线,分析报警原因,排除故障。结果通过严格的标本处理,加强对仪器的维护保养,正确的参数设置,及时的复查,找出并解除报警原因,保证了仪器的正常运行及结果的准确性。结论仪器出现线性报警时应及时分析处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线性报警 生化分析仪 反应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饮酒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有何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方法进行取样研究,我们在按饮酒时间后,按照时间段来分,在0-12小时、12-24小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进行比较。A组(0-12H)100组数据,B组200组,还有没有饮酒的患者300人,结果采用数据进行统计。结果饮酒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有很大的影响。结论饮酒时间离近,皮试的结果阳性率比饮酒时间越长相比就高。

  • 标签: 饮酒时间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判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中的应用效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有效判断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的76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骨髓移植、多种干细胞联合移植标本。收集标准为融合基因(BCR/ABL、AML1/ETO)阳性表达,受体的性别需要不一致,或者是满足上述两项条件的,将这些移植标本分为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不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两个组。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者使用相应的基因探针进行检查。不同性别间干细胞移植者检测需要使用基因探针或者是联合使用XY染色体探针。结果在53例异性allo-HSCT的受者中有,31例供、受者骨髓嵌合率≥99.00%,16例早期嵌合率偏低在81.32%到97.68%,经过随访,嵌合率有了明显的上升,上升到≥99.00%,微量残留病灶(MRD)呈阴性,在接受移植之后,之前的病不再复发。6例早期嵌合率偏低分为为99.00%至100.00%,但是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MRD比例呈上升趋势。23例供、受者性别相同allo-HSCT受者中有16例在进行移植之后没有检测到之前的基因异常情况。3例被检出有少量的残留病灶,在接受免疫抑制剂进行减量治疗或者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之后明显下降,现在还在缓解治疗中。4例在进行移植之后3个月左右出现原来的基因异常情况,在进行复查的时候发现为原病复发骨髓。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操作简单、快捷、准确性高并且还存在很强的特异性,在判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metalloproteinase-7MMP-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检测2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7的蛋白定位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中MMP-7表达明显增高(P<0.05),并与癌组织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结论MMP-7参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和转移,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发展及预后判断的一种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为喉癌的CT资料,提高CT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结果声门型18例、声门上型5例、声门下型2例、混合型(跨声门型)6例,CT可表现为波浪状、结节状、团块状、颈部淋巴结肿大、邻近结构受侵犯等。结论CT对判断喉癌的部位与侵犯程度有重要价值,但在诊断早期喉癌及邻近结构侵犯不明显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喉癌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术评价主动脉弓形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胸部联合256CTA检查的240例无重要血管性疾病、无局部占位性疾病的受检者图像,其中男性147例、女性93例,年龄44岁~71岁,平均年龄51.8岁。应用CTN量软件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内径、头臂干开口至主动脉弓顶垂直距离,并进行分型。结果:240例患者中I型116例(占48.33%)、Ⅱ型80例(占33.33%)、Ⅲ型44例(占18.33%)。根据不同年龄进行分组统计,发现32例青年组(≤45岁)中,I型24例(占75%)、Ⅱ型8例(占25%)、Ⅲ型无;104例中年组(46~59岁)中,I型60例(占57.69%)、Ⅱ型40例(占38.46%)、Ⅲ型4例(占3.84%);104例老年组(≥60岁)中,I型32例(占30.76%)、Ⅱ型32例(占30.76%)、Ⅲ型40例(占38.46%)。结论:MSCTA技术对主动脉弓形态学判断准确,某些疾病介入术前进行MSCTA检查获取主动脉弓的相关资料与数据,对神经放射介入医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主动脉弓 类型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Lp(a)即Lp(a)是一种类似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脂质。在许多疾病中,其水平都有变化。本文综述Lp(a)在血栓性疾病、肾脏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标签: Lp(a) 血栓性疾病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心电图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能够反映出患者心脏跳动状态,虽然心电图不能准确表达出疾病的特异性,但从动态心电图中诊断医师能够通过波长、高低差等方面的变化掌握患者生命体征状态。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以心电图的使用为主线,分析了心电图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旨在优化心电图适用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方式。

  • 标签: 心电图 临床使用 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