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肝脏第2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且预后非常差。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美国癌症联合(AJCC)在第7版《AJCC肿瘤分期手册》中首次将ICC与肝细胞癌分开,单独设置章节.反映了ICC的危险因素与肝细胞癌的差异性。而最近出版的第8版《AJCC肿瘤分期手册》中进一步对ICC的TNM分期系统进行了更新。其中,不再以肿瘤大体分型特征进行T分期.同时淋巴结转移(N1期)被归人ⅢB期,而非第7版中归入Ⅳ期。另外还对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做出了明确定义,并推荐至少清扫6枚区域淋巴结方可进行准确的N分期。第8版AJCC肝内胆管细胞癌分期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准确地显示患者预后,对临床具有更高的指导价值。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TNM分期 第8版 美国癌症联合会 解读
  • 简介: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病死率极高,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方案。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前评估十分重要。准确的肿瘤分期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可根据分期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并判断患者的预后。近期美国癌症联合(AJCC)对胰腺癌分期标准进行了更新,主要更新点在T分期和N分期,本文旨在从影像学角度对AJCC第8版胰腺癌TNM分期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 标签: 胰腺癌 肿瘤分期 影像学检查 美国癌症联合会
  • 简介:10月的兰州,秋高气爽,万里晴空,金城绘彩图。经过一年余的准备,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高原睡眠医学学组,于2017年10月20日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国睡眠科技工作者对高原睡眠医学研究的新起点,也是创建高原睡眠医学的新开端。

  • 标签: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医学专业委员会 睡眠医学 高原 兰州 西北
  • 简介: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联合主办,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承办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第八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和“2017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学术会议”将于2017年8月24日至2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

  • 标签: 学术会议 中医皮肤科 临床总结 特色疗法 中西医结合 日至
  • 简介: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研究技术、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睡眠医学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但人们对于高原睡眠障碍却了解的甚少,为进一步深化传统与现代多学科、多领域对高原睡眠医学的学术研究、推动睡眠医学快速、积极发展;深入探讨高原睡眠学科和科室建设的先进、完善的运行模式,交流睡眠医学学术研究和建设的创新和实战成果,唤起全社会对睡眠疾患、睡眠健康的重视及关注。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和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高原睡眠学组筹备组和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临床重点

  • 标签: 世界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研究基于机械通气联合镇静剂治疗患者唤醒的护理。方法ICU机械通气患者96例选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微量注射泵静脉泵入镇静治疗,期间,实施每日唤醒计划,重点做好唤醒期间的病人病情观察、安全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心理护理等,防止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结果96例患者均达到了镇静目标(Ramsay评分为3-4分),每日镇静唤醒期间未发生严重护理意外事件。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后,做好每日唤醒护理,对防止护理意外和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镇静 唤醒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有创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0例做为研究对象,在休息、镇静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微量泵泵入米力农联合有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50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其HR、RR、SBP、DBP、PaO2、SaO2、BN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有创正压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米力农 有创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机械通气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50例,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50例,接受机械通气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PEF、FEV1、FEV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经机械通气联合中药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重症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雾化吸入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月11月收治的86例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有例患儿治愈,治愈率为,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儿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药物直接患儿病灶,充分发挥药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雾化吸入 机械通气 小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早期定时下腹按摩结合会阴冲洗在预防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使用抽签法对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定时下腹按摩和会阴冲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产后自行排尿时间在4h以内的比例以及护理总满意率均更高(86.67%vs17.78%、95.56%vs75.56%,P<0.05)、尿潴留发生率更低(0.00%vs8.89%,P<0.05)。结论产后早期定时下腹按摩结合会阴冲洗在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推荐使用。

  • 标签: 早期 下腹按摩 会阴冲洗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俯卧位通气联合机械排痰改善ARDS患者氧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ARDS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50例为一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仰卧位通气联合机械排痰,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俯卧位通气联合机械排痰,比较两组患者的氧合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通气后氧合效果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对照组改善情况低于观察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俯卧位联合机械排痰能够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联合机械排痰 ARDS患者 氧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2月于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儿五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06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人工叩击排痰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住院天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咳嗽、咳痰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住院天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咳嗽咳痰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法治疗可改善小儿肺炎患者的症状、缩短治疗周期,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联合传统人工叩击排痰法,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 标签: 肺炎 雾化吸入 机械振动排痰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和会阴体按摩法进行接产对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的助产技术进行接产。观察组产妇联合使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和u型按摩法进行接产。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时的会阴情况、产时和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及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结合会阴体按摩接生技术能提高接产时会阴的完整性,降低会阴侧切率,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时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双侧阻滞麻醉法 会阴体按摩 自然分娩 会阴侧切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6年 2月至 2017年 2月收治的老年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4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2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PaO2、 pH值高于对照组, 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轻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 ] 无创机械通气 雾化吸入 老年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PEEP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在危重症手足口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全部患儿予以气管插管使用高PEEP呼吸机机械通气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呼吸机通气方式压力控制+呼气末正压(PEEP)。结果有效19例,无效4例(2例院内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早期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并予以机械通气是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宜的PEEP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合理的血管活性药物予以循环支持也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 血管活性药物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联合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1-2012-12我科(ICU)10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病例资料。达到撤机条件后,根据自主呼吸试验标准(SBT)逐步进行撤机,根据48h内的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76例)和撤机失败组(24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和撤机后的NT-proBNP、CVP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撤机前后48h内的液体平衡量和呼吸频率(BR)的变化。结果:入院时,2组NT-proBNP和CV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撤机后,2组NT-proBNP、CV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均P〈0.05),撤机成功组NT-proBNP、CVP水平较撤机失败组明显降低(P〈0.05)。撤机前后48h液体平衡量比较,撤机成功组呈负平衡,撤机失败组呈正平衡。撤机48h内,撤机成功组BR较撤机失败组改善(P〈0.05)。结论:NT-proBNP水平变化联合CVP监测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有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撤机成功率。

  • 标签: N端脑钠素前体 中心静脉压 液体平衡 机械通气 撤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痰效果和血氧饱和度、肺复张率以及恢复正常体温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后遗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排痰治疗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肺复张改善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98.12±1.77)%显著高于对照组(92.11±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恢复正常体温平均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治疗时间(2.23±0.65)、(8.13±2.37)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4.94±1.26)、(10.25±3.43)d,实验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7.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能够有效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其治疗时间较短、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阿奇霉素 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
  • 简介:2017年8月8~10日,金秋时节,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201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高层论坛",CBME2017,此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分会及兄弟分会联合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图像信息与控制分会,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年会 论坛会 中国 国际学术交流 东北大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住院病历,对其进行详细的回顾与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机械通气,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为82.5%,相比具有显著差距(P<0.05),而经治疗后观察组PaO2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距显著(P<0.05),以及治疗后PaCO2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通气质量得到显著缓解,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 标签: 重症呼吸窘迫 新生儿 机械通气 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的死亡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肌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免疫球蛋白 机械通气 吉兰巴雷综合征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