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极有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SCD)。一项给透析患者植入心脏复除颤器的试验,研究了一级预防性植入型心脏复除颤器(ICD)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的透析患者所起到的预防死亡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文眉所致白癜风7例。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7例文眉引起的白癜风,回顾其临床特点。结果7例患者文眉后1个月至1年出现数根眉毛变白,早期均表现为眉毛变白,眉部皮肤正常,眉周逐渐出现白斑,边界不清。眉部皮损反射式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特征:基底层及毛囊周围色素缺失,真皮浅、中层可见高折光无定形物(色料)。斑贴试验:文眉色料均为阴性,十二醇硫酸钠均呈阳性。结论文眉后引起的白癜风,早期眉部皮肤未见色素减退斑,结合眉部皮损反射式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特征可减少误诊。

  • 标签: 白癜风 纹身 显微镜检查,共焦 斑贴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稳心复汤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 院心内科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104 例 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 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52 例 。对照组患者 采用缬沙坦治疗,研究 组患者 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稳心复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心律失常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2.3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 88.4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稳心复汤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能较好地改善病人心律失常,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高血压 心律失常 稳心复律汤 缬沙坦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期调周法治疗月经后期。方法:选取月经后期患者 72例,在我院于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11月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 36例。选择中医期调周法治疗的是观察组,择教材方加减治疗的是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性激素 FSH、 LH、 E2、 P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 25例( 69.44%),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34例( 94.44%)更高( P< 0.05);治疗前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是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较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 LH、 FS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是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性激素 P、 E2水平均较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月经后期患者,采用中医期调周法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月经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积分,提升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月经后期 治疗效果 中医七期调周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电复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的症状性房颤患者935例,需电复治疗的房颤患者为217例,其中4例患者因除颤电极贴与皮肤粘合不紧密导致电复失败排除入选,根据电复结果分为电复成功组192例和电复失败组21例,对其相关临床因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房颤类型、房颤病程、合并基础疾病、左心房直径、左心室直径、射血分数、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以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入组患者首次电复成功率为90.1%,最终电复成功率为96.2%。与电复成功组的患者相比,电复失败组的患者阵发性房颤、合并糖尿病、未服胺碘酮药物的比例更大,并且体重、BMI、C反应蛋白较前者明显升高(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阵发性房颤(OR=11.419,95% CI 2.497~52.217,P=0.002)、BMI过高(OR=1.106,95% CI 0.718~1.174,P=0.022)、合并糖尿病(OR=4.331,95% CI 1.174~15.977,P=0.028)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OR=1.256,95% CI 1.030~ 1.924,P =0.009),与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电复的成功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对于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仍为房颤的患者,直流电复是一种有效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并且阵发性房颤、BMI过高、合并糖尿病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是影响此类房颤电复成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房颤动 直流电复律 冷冻球囊消融 成功率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房间隔膨出瘤并发心房扑动早产儿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患儿男,胎龄35周+2,因"心动过速、气促、呻吟15 min"入院。患儿母亲胎心监护提示胎动过速,胎心率230~240次/min,急诊剖宫产分娩。患儿入院心电图显示心房扑动,心房率440次/min,心室率220次/min,呈2∶1传导;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膨出瘤、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用去乙酰毛花苷、胺碘酮24 h,未恢复窦性心律,后用同步电复电能为4 J(1.8 J/kg),患儿恢复窦性心律。随访至2019年12月18日(纠正胎龄41周+4),患儿心房扑动未再复发。

  • 标签: 心脏室壁瘤 心房扑动 电抗休克 婴儿,早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