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制动是高钙血症的一种罕见病因,常见于骨折、脊柱损伤、四肢瘫痪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而由痛风引起者临床罕见。报告1例因严重痛风而制动所导致的以高钙危象、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的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制动性高钙血症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

  • 标签: 高钙血症 痛风 制动 肾功能衰竭,急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型机器人辅助软性输尿管镜手术系统(Ra-fURS)的性能,并探讨应用该系统行动物手术的可行性、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20年10月使用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辅助软性输尿管镜手术系统,配合软性输尿管镜进行研究研究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体外基本性能测试,包括:①Ra-fURS控制软镜的3个自由度运动范围(上/下弯曲角度、轴向旋转角度、前后进退距离);②操作相应延迟;③Ra-fURS操控光纤前后运动距离。第二部分为模拟软镜手术,术者为8名泌尿外科医生,分为A、B两组,每组4名。A组无主刀经验,B组手术经验均>200例。两组术者均采用3D打印肾脏模型测试Ra-fURS探查所有肾盏的完成度(探查肾盏数/肾盏总数)和时间;集合系统内定向移位时间;激光碎石时间(结石模型为0.5 cm×0.5 cm×0.5 cm石膏块)。第三部分为动物软镜手术,实验对象为5个月龄雌性约克夏长白猪2只。两组术者对实验动物行双侧输尿管软镜探查,共完成32次Ra-fURS手术。记录每次Ra-fURS安装时间和卸载时间,以及Ra-fURS探查所有肾盏的完成度和时间。每次Ra-fURS术后,术者需行1次人工操作软镜,并对Ra-fURS和人工操作的舒适度评分(术者手指、腕、肘、肩、腰、膝每个部位,明显不适为0分,轻度不适评分为1分,无不适评分为2分,合计0~12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术者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Ra-fURS控制软镜实施3个基本自由度运动行程分别为进/退+11~-11 cm、轴向旋转+225°~-225°、主动弯曲+270°~-270°,操作光纤的进退行程为+2.5~-2.5 cm。体外模型下,A、B组探查集合系统的完成度均为100%;探查时间分别为(116.0±8.0)s和(110.3±15.4)s,定向移位时间分别为(71.3±16.4)s和(64.3±5.9)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模拟碎石时间短于A组[(525.8±58.5)s与(780.5±141.2)s,P<0.01]。动物手术中,第1~7次Ra-fURS安装时间平均为(234.0±43.0)s,呈下降趋势,第8~32次安装时间基本稳定,平均为(149.3±8.0)s;卸载时间均平稳,平均为(43.9±5.9)s。两只动物共51个肾盏,B组探查集合系统的完成度高于A组[(95.5±9.1)%与(59.1±9.1)%,P<0.05],探查时间短于A组[(127.3±18.2)s与(274.8±34.6)s,P<0.05]。对于所有术者,Ra-fURS舒适度评分均高于人工操作软镜[(8.9±0.3)分与(5.9±1.1)分,P<0.05]。结论新型机器人辅助软性输尿管镜手术系统具备控制软镜行肾内探查以及联合激光行碎石操作的功能,该系统装卸便捷、性能稳定、使用舒适,在一些基本应用中可降低手术经验差异的影响。

  • 标签: 机器人手术 软性输尿管镜 肾脏内镜手术 肾结石 动物模型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惠中建立的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参考方法的主要分析性能。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系列文件(EP15-A2和EP6)和检测标准物质对GGT参考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范围进行性能评估,并通过参加国际参考实验室室间能力验证评价(Rela)来确认实验室GGT检测能力。结果 惠中参考实验GGT参考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等性能都符合方法的要求;GGT参考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两个样本分别是0.20%和0.53%,总不精密度分别是0.59%和0.56%;准确度三次测试参考物质都在参考物质的标示范围内,且三次检测的CV为0.09%;线性范围上限为392.42U/L,大于IFCC公布的276.40U/L的最大线性上限;2021年RELA认证GGT项目成功通过,与靶值的偏差A样本为-0.7%,B样本为-1.0%。结论 惠中参考实验室GGT参考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范围等主要性能指标都已符合方法的要求。

  • 标签: 参考方法 性能评估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RELA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供氧防护性能,为产品设计定型提供生理试验依据。方法4具假人和4名健康志愿者配戴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某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先后在低压舱内完成4项试验,包括氧气系统供氧性能物理试验、氧气系统迅速减压物理试验、6 h巡航高度供氧生理试验和12.0 km高空迅速减压生理试验。测试面罩内的氧气浓度、呼吸阻力、安全余压、迅速减压峰值面罩压、作用时间和稳压值等物理参数;监测志愿者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结果假人肺通气量为20 L/min时,该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在12.0 km以下提供的供氧分压≥19.1 kPa,安全余压接通前系统呼气阻力≤441.3 Pa,吸气阻力≤490.3 Pa。假人肺容积为1.0 L时,系统的迅速减压峰值≤5.8 kPa。6 h巡航飞行时,氧气系统为志愿者提供的供氧氧分压均≥21.9 kPa。4名志愿者均完成12.0 km高空迅速减压生理试验,主客观反应良好。结论该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防护性能可以满足地面至12.0 km高度供氧防护要求。

  • 标签: 缺氧 减压 评价研究 呼吸防护装置 低压舱
  • 简介:摘要PVC具有较好的抗化学腐蚀性和耐磨性,且其成本低、生产简单,故其在医疗及其他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广泛。综述了树脂聚合度、加工工艺及加工助剂等因素对PVC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加工助剂对PVC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其中,树脂聚合度的增大可以提高PVC的强度,但同时会降低韧性;使用模压成型工艺有利于提高PVC的强度和模量,而使用注塑成型工艺有利于提高PVC的塑性和韧性;适当提高或增大加工温度和共混时间增加可以提高PVC的韧性;添加热稳定剂可以改善PVC的塑性、韧性及强度;添加增塑剂可以提高PVC的强度及韧性;添加改性剂可以改善PVC的强度和韧性。

  • 标签: 力学性能 加工工艺 加工助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支架表面载铜涂层的抗菌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以确定最适宜的载铜水平。方法利用聚多巴胺(PDA)及二甲胺基甲硼烷(DMAB),在聚氨酯(PU)支架表面构建具有不同铜含量的载铜PDA涂层。通过平板计数法,研究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情况;采用扫描电镜,研究涂层表面的细菌黏附情况;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菌在涂层表面的活/死情况;利用细胞增殖试验,将样品与L929细胞共培养,研究载铜涂层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载铜样品分别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24 h后,其抗菌率均超过90%,且随着涂层中铜含量的增加,抗菌性能提升。载铜样品表面黏附的细菌量明显较低,且多数为死细菌。当所用涂层制备液中的铜含量为0.25~1 g/L时,载铜涂层表面的细胞增殖率高于80%,材料无细胞毒性。结论涂层制备液中的铜含量为1 g/L时,可以制备出兼具优异的抗菌性能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载铜PDA涂层,形成一种潜在的输尿管支架涂层制备方案。

  • 标签: 输尿管支架 涂层 抗菌 细胞毒性
  • 简介:        【摘要】旅客列车水箱水水质监测在保障旅客列车用水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水质监测中,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是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水箱水水质监测微生物检验流程、水样的采集、实验室检测系统、水质微生物样品检测、结果评价等方面对本地区旅客列车水箱水水质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 标签:         水质微生物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不同硅酸镁锂浓度的水凝胶支架,并比较不同浓度硅酸镁锂的促成骨性能。方法在明胶/海藻酸钠水凝胶中按质量百分比为0%、1%、2%、3%加入硅酸镁锂,分别为T0、T1、T2、T3组,测定各组的压缩模量和24 h浸提液的离子含量。体外实验使用各组浸提液培养基及普通培养基(空白组)(n=3)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测定培养7 d后成骨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的表达。体内实验将支架植入大鼠股骨髁缺损处,并设置不植入支架的空白组(n=3),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的成骨修复情况。结果T2组的压缩模量为(139.05±6.43)kPa,显著高于T0、T1、T3组[(68.83±3.76)、(101.18±3.68)、(125.40±3.28)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组24 h浸提液的锂、镁、硅离子含量分别为(0.031±0.005)、(3.047±0.551)、(5.243±0.785)μg/mL,与T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大于T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T2组Runx2、ALP、Ⅰ型胶原的表达分别为1.59±0.11、2.02±0.08、1.06±0.17,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发现植入的水凝胶与组织结合紧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2组的Runx2及骨钙素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组。结论硅酸镁锂水凝胶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能缓释硅酸镁锂分解离子,促进BMSCs成骨分化,在体内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且硅酸镁锂浓度为2%时效果最佳。

  • 标签: 硅酸镁锂 水凝胶 骨髓细胞 成骨分化 骨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种新型可注射型水凝胶早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以及在体内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使用丝素蛋白溶液和磷酸镁基水凝胶制备成不同磷酸镁含量的4组水凝胶,分别命名为Mg0、Mg1、Mg2和Mg5并研究分析材料表征。体外实验检测水凝胶的生物活性及诱导成骨分化的能力。体内实验采用10只SD大鼠进行颅骨缺损模型制备,简单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对该种新型可注射型水凝胶用于修复缺损颅骨的疗效及可行性进行评价。计量资料应用Graph Pad 9.0进行ANOVA方差分析。结果电镜扫描(SEM)显示了4组水凝胶的表面微观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结果示共培养1 d时对照组与Mg0、Mg1、Mg2和Mg5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399±0.024、0.436±0.043、0.364±0.020、0.3205±0.029和0.338±0.028,在共培养3 d时为0.606±0.045、0.590±0.042、0.557±0.014、0.453±0.056和0.610±0.046,第5天时分别为0.882±0.022、0.841±0.147、0.824±0.040、0.828±0.049和0.830±0.021,第7天时分别为1.162±0.029、1.397±0.056、1.059±0.050、1.063±0.084和1.102±0.046(F(12,77)=8.0,P<0.01)。使用氯化十六烷吡啶(CPC)对14 d时的成骨矿化物进行定量,Mg0、Mg1、Mg2和Mg5的A值结果分别为0.937±0.107、1.646±0.507、2.181±0.038及2.006±0.043(F=56.0,P<0.05)。体内实验示可注射型水凝胶修复效果显著,在修复后第4周可见大量新生骨胶原。结论丝素蛋白-磷酸镁基可注射型水凝胶能有效修复骨缺损,并可在体内促进早期骨胶原的形成。

  • 标签: 注射型水凝胶 磷酸镁 颅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学
  • 简介:摘要创伤登记是收集并记录创伤患者救治过程及时间节点的重要工具,创伤数据库的运行对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有重要意义。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建立创伤登记系统并成熟运行。国内创伤登记系统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数据缺失、数据不连贯、并发症不填写、忽视出院后治疗数据、人力财力限制等问题。在人员固定、资金支持、数据持续监测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笔者就国内外创伤登记系统、数据分析与临床价值、运行机制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强调创伤登记系统对创伤救治工作的重要性,以提升院前、院内救治效率,为临床科研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登记 数据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液质联用仪在应用时,能够将高分离能力的分离技术液相色谱法与质谱法结合在一起,建立新的分离分析技术,现阶段,该技术在化工、农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该仪器在使用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检测规范,相关人员应注重液质联用仪性能测试操作。本文以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对液质联用仪性能校准方法进行总结,论述了性能测试中常见故障及应对策略。

  • 标签: 液质联用仪 性能测试 质量轴
  • 简介:摘要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重庆医科大学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泌尿生殖系统整合课程改革。整合课程教学通过重组课程体系、重新编写教材、改善教学环境、组建师资团队、改革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创新科研能力,为医学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教育改革 器官系统为中心 整合课程 泌尿生殖系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制备3D打印聚乳酸/纳米二氧化钛(PLA/TiO2)复合支架,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 通过熔融沉积法3D打印PLA支架及PLA/TiO2复合支架。进行形貌、红外、压缩力学性能及药物释放性能测试。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PLA支架和PLA/TiO2支架结构规则,交错连续网状结构,支架孔隙均匀。相对于PLA支架,PLA/TiO2支架的亲水性增强,且抗压强度满足松质骨要求。药物释放性能对照显示,PLA/TiO2支架延长了药物向周围释放的时间。体外细胞增殖实验得出,不同时间点两组支架的细胞均呈增殖趋势,PLA/TiO2支架的细胞增殖效果更佳。结论 3D打印PLA支架与PLA/TiO2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为3D打印载药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3D打印 聚乳酸 复合支架 药物缓释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28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季节、感染病原体、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和诊疗措施等。结果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以肺炎和上感为首位病变,依次是哮喘、肺结核等,患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季和冬季流行为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呼吸道疾病,但婴幼儿容易患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而学龄儿童主要患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结论 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所以临床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要以预防为主,增强儿童的免疫力,防止感染呼吸道疾病。

  • 标签: 儿科  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肺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速飞溅物导致眼外伤的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分析西安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急诊住院的眼外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外伤由高速飞溅物导致。分析眼外伤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21名患者,占同时期眼外伤住院患者的12.83%,男∶女为10.1∶1,年龄2~77(42.32±13.11)岁,其中40~59岁年龄段多见,均为单眼受伤。绝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164例,74.21%),以体力劳动者为主(198例,89.59%),外伤多发生在工作单位(108例,48.87%)和农耕场所(73例,33.03%)。受伤等级以4级(光感~0.02)为主(136例,61.54%)。几乎均为开放性眼外伤(218例,98.64%),其中眼内异物占比最大(144例,65.16%);受伤分区以Ⅰ区占比最高(138例,62.44%)。220例(99.55%)行Ⅰ期急诊手术,其中66例(29.86%)行Ⅱ期手术。异物致眼外伤的前3位并发症分别是外伤性白内障(164例,74.21%)、眼内异物(148例,66.97%)和玻璃体积血(113例,51.1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房积血、眼内异物及外伤性白内障是患者视力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速飞溅物致眼外伤的发生率较高,以农村中青年体力劳动者居多,对视力损害大且并发症多,近乎全部需手术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对视力改善与否的影响较大。

  • 标签: 眼损伤 眼异物 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距下关节制动术在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中的矫形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采用距下关节制动术进行治疗,为患儿进行随访,分析患儿并发症发病率、手术前后位片距跟角、距-第一跖骨角、侧位片距骨倾斜角、距骨-第一跖骨角变化等。结果:患儿手术治疗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有2例患儿手术出现疼痛,几日后小时,患儿的扁平足足弓塌陷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足部的疼痛感消失。手术后,患儿的后位片距跟角、距-第一跖骨角、侧位片距骨倾斜角、距骨-第一跖骨角变化均低于手术前,Maryland评分则相比手术前有明显提高,手术前后上述指标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患儿实施距下关节制动术进行治疗,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因此术后并发症较低,矫形效果良好,有效帮助患儿恢复了足部功能,因此距下关节制动术对改善柔韧性扁平足有极好的效果。

  • 标签: 距下关节制动术 儿童患者 柔韧性扁平足 矫正效果
  • 简介:摘要宏基因组学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以特定环境下病原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病原体多样性、种群结构、进化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病原体的群体功能活性、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掘潜在的生物学意义。目前,绝大部分的宏基因组学研究都集中在临床价值评价,宏基因组检测临床应用前分析性能确认的研究相对空白,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研究团队结合多年病原宏基因组检测的经验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就病原宏基因组项目医院本地化开展前的性能确认工作,从临床预期用途、方法学建立、性能确认、标准操作作业书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具体包含:标本类型和病原体范围、生物信息流程建立、生物信息分析参考盘制备和评估、湿实验流程的建立、背景核酸数据模型的建立、参考盘制备和全流程的性能确认等。

  • 标签: 病原 二代测序 宏基因组 性能确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丹麦Radiometer(雷度)公司ABL825型血气分析仪检测人体血液酸碱度(potential of hydrogen,pH)、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氧分压(oxygen partial pressure,PO2)、钙离子(calcium ion,Ca2+)、乳酸(lactic acid,Lac)的检测性能。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EP15-A2文件,对ABL825血气分析仪于2021年1月到3月期间检测各质控品和临床样本进行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检测pH、PCO2、PO2、Ca2+和Lac的精密度、准确度进行评价,同时与另一台认可仪器ABL825的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电解质分析仪YY/T 0589/2016》评价仪器检测Ca2+的稳定性和携带污染率。结果ABL825检测系统检测各项目高低2个浓度总不精密度分别为:pH 0.001和0.001,PCO2 0.78%和1.31%,PO2 1.31%和2.03%,Ca2+ 1.07%和1.27%,Lac 4.60%和3.67%;批内不精密度分别为:pH 0和0,PCO2 0.50%和0.77%,PO2 1.26%和1.30%,Ca2+ 0和0,Lac 2.75%和1.02%;二者均小于厂家声明,符合实验室要求。两个检测系统pH、PCO2、PO2、Ca2+、Lac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9 8、0.993 9、0.997 5、0.995 5、0.979 5,均R2>0.95,两个检测系统相关性较好,相对偏倚小于厂家申明,准确度高。稳定性:钙离子波动百分比(R)为0。携带污染率:低浓度到高浓度的携带污染率(CLH)为0.50%,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携带污染率(CHL)为1.49%,符合文件要求。结论ABL825血气分析仪主要仪器性能达到实验室要求,检测结果可靠,可满足临床检测需求。

  • 标签: 血气 性能评价 酸碱度 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医用吊塔是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主要安装于手术室、ICU、抢救室、内镜中心等科室。医用吊塔的常规装配流程是使用单位提要求、厂家做规划,方案确定后安装。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基建施工往往与安装在同时段进行,现场工种多且杂,实际场地限制会导致装后效果与预期规划不符。作为衔接基建施工、厂方安装、临床使用等几方面的临床医学工程师,必须主动作为,合理安排好安装过程中的每一步。基于上述要求,本文找出了医学工程师在医用吊塔的规划和安装环节中应重点关注的五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 标签: 医用吊塔 安装方式 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