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论述了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法规的现状和发展.阐明了加强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法规建设的重要性,讨论了需要编制及修订的法规项目。

  • 标签: 核安全 辐射防护 法规
  • 简介:为了真正落实法规中强调的保护环境的要求,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应该从单纯对人类的防护,拓展到对整个环境的电离辐射防护.其中,建立对非人类物种的危害评价体系是主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本项工作开展的难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在建立生物剂量模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环境 电离辐射防护 生物剂量模型
  • 简介:1前言与其他纯技术性标准不同,辐射防护标准作为保护人类及其环境免受或少受辐射损害的一种标准,它绝对不是纯技术性标准。它的发展不仅受到人类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基础发展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社会文化、伦理以及公众感觉和可接受性的影响。辐射防护标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演变过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标签: 辐射防护标准 科学技术基础 辐射损害 演变过程 纯技术 社会文化
  • 简介:通过对《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与《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辐射防护规定》的比较,总结了基本标准内容的变化及特点.

  • 标签: 辐射防护 基本标准 比较 特点
  • 简介:1引言任何一种物理量应有的属性是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定量描述某一具体物体或现象的某种特性。然而,辐射防护的基本量在实践中常常是不可测量的,这也是由来已久的事实。为此,1980年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第33号报告提出了“指数量”。此后,在辐射防护领域引起了一系列的讨论,特别是对辐射防护测量中使用的量这个问题。讨论的结果引出了ICRU第39号、43号、47号和51号报告。为了对外照射情况下的区域监测和个人监测中用的剂量当量作一详细规定,在39号报告中引入了实用量。后来的ICRU第43号报告(ICRU,1988)和ICRU第47号报告(ICRU,1992)给出了有关这些量的补充资料。ICRU51

  • 标签: 个人剂量当量 吸收剂量 辐射防护 辐射权重因数 周围剂量当量 定向剂量当量
  • 简介:蒸汽发生器二次侧U形管防振条处经常会发生微振磨损,外来物对传热管的磨损也时有发生.本文介绍了传热管微振磨损及外来物磨损的概况,传热管微振磨损的机理,预测传热管的微振磨损量,垂直接触力和滑动距离.最后论述了美国西屋公司、法国法马通公司、德国西门子KWU公司和加拿大B&W公司对传热管微振磨损的防护措施.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微振磨损 外来物 防护
  • 简介:本文对通用该仪器的标准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标准体系中的问题提出下述建议:积极、认真采用国际标准,同时将中国的核仪器标准推向世界;适当调空体系表的结构和标准配置,使其更加完善、科学和适用;加强技术基础标准的建设,促进整个核仪器的标准化;充实门类测试方法标准,理项标准级别,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总之应提高标准质量,包括标准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标准的作用,为通用核仪器的生产开发、检验测试、质量保证和实现“三化”服务.

  • 标签: 核仪器(仪表) 标准(化) 标准体系(表) IECTC45 误差
  • 简介:核工业总公司根据国防科工委[1994]计基字第1281号文《关于进行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抽查的通知》要求所有质保体系考核合格授证企、事业单位先进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总公司组织专人进行监督抽查。为此,总公司在科发[1994]85号文中布置了“自查”重点。此次“自查”的重点是质量体系考核时遗留的问题,质量体系状况更改情况,质量体系文件到位及执行情况及产品的实物质量情况,并指出对“评定要点”中的30项重点项要重点检查。1企业“自查”情况结止1994年,核工业总公司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合格授证单位共有37个,这些单位大部分都在1994年8月底按总公司要求自查完毕。这些企业质保体系自查的普遍做法如下。

  • 标签: 监督抽查 体系考核 质量体系文件 质保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 好质量
  • 简介:随着工业的发达和设备管理思想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对维修方法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本文首先分别阐述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和状态维修方法,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提出建立以RCM分析为基础的状态维修体系.

  • 标签: 维修 状态维修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 简介:本文概述了核辐射监测装备(军用辐射防护仪器)与民用辐射防护仪器及其标准化、国防电离辐射计量的技术范畴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着重论述了现代军民用辐射防护仪器标准化对国防电离辐射计量的发展需求,包括仪器量值与国防计量标准、准确度表达、计算剂量学、辐射场模拟、低辐射水平监测等方面。

  • 标签: 辐射防护 电离辐射 标准化 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