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高分辨X射线衍射及掠入射(GID)的实验方法对生长在SrTiO3衬底上的LLa2/3Ca1/3MnO3和YBaCu3O7单层膜及YBa2Cu3O7-x/La2/3Ca13MnO3异质结构双层薄膜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所有薄膜都呈c向生长。由于热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引起的热应力使得LCMO膜的晶格参数与靶材的相差较大。La2/3Ca1/3MnO3在单层腹及双层膜中都由靶材的立方结构变成了薄膜状态的四方结构。YBa2Cu3O7在单层膜及双层膜中都由靶材的正交结构变成了薄膜状态的四方结构。La2/3Ca1/3MnO3膜与YBa2Cu3O7膜在不同的样品中处于不同的应力状态。

  • 标签: YBa2Cu3O7-x/La2/3Ca1/3MnO3 异质结构薄膜 微结构 X射线衍射 X射线掠入射 锰酸盐
  • 简介:采用同步辐射白光形貌术结合化学腐蚀法研究了TNAB系列晶体NdxGd1-xAl3(BO3)4(NGAB)和YbxY1-xAl3(BO3)4(YbYAB)晶体中的生长缺陷。发现生长孪晶是该系列晶体中普遍存在的缺陷。NGAB晶体中的孪晶为180°旋转孪晶,操作轴为[0001]轴,即结构的三次对称轴,该孪晶以结构因子的衬度出现在X射线形貌像中:而YbYAB晶体中的孪晶则为反演孪晶,主晶与孪晶的结构互为中心对称。该孪晶在X射线形貌像中不出现畸的衬底,而仅出现界面的运动学衬度。

  • 标签: NdxY1-xAl3(BO3)4 生长缺陷 晶体缺陷 激光晶体 同步辐射白光形貌术 化学腐蚀法
  • 简介:该出版物涵盖与厂址相关的因素以及有关运行状态和事故条件的现场组装相互作用因素,包括应对紧急事故的保证措施、非组装相关的自然因素及人因导致的安全重要事件。本安全要求标准中所考虑的外部人因事件都是偶发事件。该标准不覆盖为避免第三方故意行为对核设施装置安全进行的实体保护。此前关于本主题的安全标准适合陆上固定热中子核电厂,该标准则适用于范围更广的核设施,采用以评估对人和环境带来的辐射风险为标准的分级方法。

  • 标签: 核设施 IAEA No.NS-R-3 故意行为 事故条件 人因事件
  • 简介:本文报道了纳米Gd2O3:(Ce^3+,Eu^3+)的紫外以及真空紫外(UV-VU)的激发光谱及其选择激发下的荧光光谱。这些光谱实验表明,除了Gd2O3,E^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外,还存在着Gd^3+与Ce^3+、Eu^3+间的能量传递,即存在Gd^3+→Ce^3+→Eu^3+三种稀土离子间的级联传递。

  • 标签: 稀土离子 UV-VUV激发谱 级联能量传递 纳米氧化钆
  • 简介:我们用全外反向掠入射衍射,研究了BaTiO3/SrTiO3(BTO/STO)超晶格(SLs)的界面应变和应变驰豫行为。在总厚度超过临界厚度的情况下,应变驰豫机制依赖于SLs中的单层厚度。当其小于临界厚度时,SLs整体驰豫;大于临界厚度时,SLs在其两组元界面上分层驰豫。但SLs总水平应变量均随着单层厚度的减小而增大。最小能量原理计算已支持上述结果。

  • 标签: BaTiO3/SrTiO3超晶格 界面 钛酸钡 钛酸锶 铁电体 电光性质
  • 简介:本文报道了纳米Gd2O3:(Ce^3+,Eu^3+)在紫外以及真空紫外(UV-VUV)选择激发下的荧光光谱。这些光谱实验表明,Gd2O3:(Ce^3+,Eu^3+)中Ce^3-占据两种不同格位。除了Gd2O3基质与Ce^3+,Eu^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外,还存在着较弱的Ce^3+与Eu^3+间的能量传递。

  • 标签: VU VUV 选择激发 荧光光谱
  • 简介:本文扼要介绍了光束线真空控制保护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要求、系统的作用和某些改进。此外,系统在设计了上采用了新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使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研制这个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当光束线上出现(由铍窗或波纹管等偶然破裂引起的)灾难性真空事故时,能够有效地保护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的大型超高真空装置-电子储存环的真空系统不会遭到这种灾难的破坏,使其安全运行。本光束线的真空控制保护系统于1996年投入试运行,于1998年年底通过院级鉴定和验收。

  • 标签: BSRF 3W1光束线 真空控制保护系统 储存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