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地质封存技术(简称CCS)被视为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减排手段,该技术是将原本排放到大气中的CO_2进行捕集,经过处理后注入封闭的地下储层,从而减少CO_2向大气中的排放,减缓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目前,CCS技术已经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的CO_2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对地质封存的研究尤为迫切.国内对CCS的研究刚刚起步,为了更好的进行深入研究,拟从咸水层封存、深部不可开采煤层封存和废弃油气封存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标签: 地质工程 二氧化碳 地质封存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腐蚀可使钢铁发生严重的局部腐蚀穿孔及应力腐蚀开裂.利用失重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低于70℃时,腐蚀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不同温度下,腐蚀速率随分压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pH值为4~9时,腐蚀速率基本不变;在介质矿化度为0.03mg/L时,腐蚀出现极大值.在合金钢中铬含量为1%时,的腐蚀速率最小.

  • 标签: 二氧化碳 腐蚀实验 失重法
  • 简介:8月8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渣打公益林”项目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镇启动,来自渣打银行的约300名志愿者参加了持续两天的植树活动。“渣打公益林”位于和林格尔县盛乐镇,

  • 标签: 公益林 二氧化碳 和林格尔县 净化 渣打银行 呼和浩特市
  • 简介:中国全球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

  • 标签: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科学实验卫星 中国科学院 反演算法 国家科技部 导航技术
  • 简介:简要介绍了钛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对影响钛光催化氧化的因素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综合论述了光催化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它不仅具有低能耗、易操作、无次污染等特点,而且对一些特殊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更佳的效果,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技术 环境保护 研究进展
  • 简介:为了治理金川公司火力发电厂燃烧煤产生的烟气中的硫,采用硫化钠脱除硫工业烟气工艺,试验证实该工艺脱硫率高并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 标签: 二氧化硫 脱硫 硫化钠 烟气 火力发电厂
  • 简介:硫作为衡量企业减排成绩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的选取尤为重要。通过对几种常用硫排放测算方法的研究及比较,选取了物料衡算法作为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厂天然净化厂环境统计分析的基本计算依据,确定了硫排放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从环境统计学角度给出了硫达标排放的控制指标及建议,为有效开展硫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问题研究,提供技术指导及方法依据。

  • 标签: 二氧化硫排放 计算方法 控制对策
  • 简介:云南省焦化行业SO2排放的实际状况和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差异。结合云南省污染特点,核算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强的地方性污染物排放系数。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大量生产现状、炼焦企业产能及SO2产/排放等核算基础数据资料,采用物料衡算与实测法相结合的排放系数核算方法,得出具有行业发展地域代表性的SO2产排污系数,同时给出特定工艺及规模下的个体产、排污系数。其中综合产污系数为3.84kgSO2/t焦炭,综合排污系数区间为1.51~2.49kgSO2/t焦炭。最后将核算个体排污系数与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系数进行对比,将综合系数与2008年《总量污染物减排细则(试行)》中相关系数进行对比,分析了差异原因。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炼焦生产 二氧化硫排放系数 云南省
  • 简介:为探讨纳米钛(Nano-TiO2)颗粒对人胚肺(HPF)细胞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的影响,使用粒径10nmTiO2暴露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细胞24h,提取RNA,应用基因芯片方法,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分类.结果表明,纳米TiO2暴露人胚肺细胞,导致514条肺中表达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基因分类显示400条基因涉及生物学过程;415条基因涉及分子学功能;391条基因涉及细胞构成.纳米TiO2作为外界刺激物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影响钙、钾离子通道,上调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TNF、IL1B、IL1A等基因表达.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基因表达 人胚肺细胞 基因芯片
  • 简介:用碘量法测定污染源废气中硫时,用去离子水代替硫吸收液,并加入淀粉指示剂和碘标准溶液,采样过程中硫使紫色的吸收液退色,完全退色后,停止采样,记录采样体积,并根据加入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废气中硫浓度.此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准确度能满足污染源监测的要求,通过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污染源 二氧化硫 监测方法
  • 简介:在开放的光催化反应器中,以紫外(UV)光为光源,以钛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水质条件下对模拟丙烯腈(AN)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控制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V光-TiO2催化体系对AN污水中COD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在浓度为300mg/L模拟AN污水中投加浓度为20mg/L的钛及紫外光照射180min时,污水体系中的COD残存率为7.9%。同时,反应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次污染。

  • 标签: 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法 丙烯腈污水 化学需氧量
  • 简介:为探讨纳米钛(Nano-TiO2)对人胚肺(HPF)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相关通路的影响,采用半致死浓度(0.437mg·mL-1)的10nmTiO2暴露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细胞24h,提取RNA,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纳米TiO2对基因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暴露人胚肺细胞,导致514条肺中表达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涉及多个KEGG通路和BioCarta通路.纳米TiO2暴露人胚肺细胞可能产生以下生物学效应:1)众多位于细胞外区域和细胞膜上的基因(特别是细胞膜受体基因)差异表达,对外界环境胁迫产生应激反应;2)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大量改变,调控细胞的炎症反应;3)钙离子通路的膜受体基因差异表达,导致大量钙离子内流,调控钙离子信号传导;4)某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如OCLN下调),降低了细胞紧密联接力;5)与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刺激产生大量白细胞以抵抗感染.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基因芯片 人胚肺细胞 通路分析
  • 简介: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沉淀法、水解法制备了纳米钛粉体.经XRD对三种方法制得粉体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水解法制得钛粉对六种染料进行了脱色研究,结果表明其有良好的光催化脱色性能.

  • 标签: 二氧化钛 制备 水解沉淀法 染料 脱色
  • 简介:通过人工制备载带B[a]P的纳米碳(C)和纳米硅(SiO2)颗粒,采用气管滴注染毒方式,以7.5mg·kg^-1(以体重计)的染毒剂量急性染毒大鼠,观察染毒24小时后载带B[a]P的纳米C/SiO2颗粒对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损伤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急性染毒后大鼠外周血中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指标的丙醛(MDA)含量表现为染毒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表明纳米颗粒诱发机体发生了氧化应激反应.在急性染毒后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载带B[a]P的纳米SiO2组除外);载带B[a]P的纳米SiO2组肺泡灌洗液中GSH-PX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与单纯纳米SiO2组和B[a]P组比较显著降低。推测与抗氧化酶的一过性增高有关;载带B[a]P的纳米C组肺泡灌洗液T—SOD活力与其单纯纳米C组和单纯B[a]P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由此表明载带B[a]P的复合纳米C/SiO2颗粒在致机体氧化损伤效应方面者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 标签: 纳米碳颗粒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苯并[A]芘 氧化应激
  • 简介:氧化中毒主要为急性中毒,可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轻度中毒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可有轻度至中度意识l漳碍,但无昏迷者。中度中毒表现,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现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可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表现为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出现脑水肿、休克、严重的心肌损害、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脑局灶损害。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 大脑皮层 急性中毒 呼吸衰竭
  • 简介:纳米钛(nTiO2)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同时,其潜在的环境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深入探讨nTiO2与环境中现有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效应,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为受试生物,按照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研究了nTiO2与双酚A(BPA,一种常见的环境类雌激素)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nTiO2与BPA对S.obliquus生长的72h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28.7mg·L-1与1.81mg·L-1。而nTiO2与BPA共存时,在不同毒性比(4:1,3:1,2:1,1:1,1:2和1:3)下,其联合毒性作用(以BPA计)的72hEC50值分别为2.198,1.58,1.153,0.428,0.306和0.189mg·L-1。两者的联合毒性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相加,而是随着两者毒性比的变化,由拮抗作用转变为相加作用,继而转变为协同作用。这表明,nTiO2进入环境后与现有污染物的毒性比(浓度比)可能是其联合毒性作用模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双酚A 斜生栅藻 联合毒性
  • 简介:中原油田污水对环境污染严重,结合污水的特点,探索出氧化沟曝与土壤植物系统结合的处理方案。过程由三级处理单元组成。一级单元除去大部分泥沙、悬浮物、漂浮物等固体物质;级单元有机物借助好氧微生物和污水底部厌氧微生物作用而分解;三级单元利用土地以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分解、吸收能力来处理废水。上述过程的处理效率达80%以上。

  • 标签: 氧化沟 曝气 土壤 植物系统 油田污水 污水处理
  • 简介:通过连续20d对雄性小鼠灌胃染毒3,4-亚甲基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后,探究MDMA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MDMA低(5.Omg/kg)、中(10.Omg/kg)、高(20.0mg/kg)三个染毒剂量组,采用生理盐水做阴性对照,每日染毒1次.于末次给药后第天,取小鼠睾丸组织细胞,采用常规微核(mieronucleus,MN)试验,检测小鼠睾丸细胞微核率的改变;同时采用染色体畸变试验(chromosomalaberrationtest)探究MDMA对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微核试验结果表明MDMA中、低剂量组小鼠睾丸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高剂量与低剂量组小鼠睾丸细胞微核率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中,MDM高、中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剂量组之间染色体畸变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微核试验与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同时得出:在该实验剂量内MDMA高剂量组能诱导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微核率增加,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可以使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说明其对雄性小鼠睾丸遗传物质有一定的损伤效应.图4,表2,参10.

  • 标签: MDMA 睾丸细胞 微核试验 染色体畸变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