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室温下(Ⅳ)与邻苯二胺配位生成黄色配合物,用环己烷萃取后,在最大吸收波长33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实验结果表明,含量在4~2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A=0.1999c=0.0011(R=0.9995)。最优化条件下测定盐中的含量取得满意结果。方法操作简单,设备和药品价格低廉,准确度高,稳定性好,适宜于基层实验室对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验。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硒盐
  • 简介:建立了掺杂碳糊电极同时测定铜和铋的微分电位溶出法。在HCl(0.05mol/L)中,在-0.3V(vs.Ag/AgCl)下,Cu2+和Bi3+电沉积在电极表面,再在溶液中溶解氧的作用下,铜和铋从电极表面溶出,分别于0.30V和0.02V获得灵敏的电位溶出峰。微分电位溶出峰高(dr/dE)与铜和铋的浓度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0×10-9~1.55×10-7mol/L,检出限分别为4.0×10-9和2.5×10-9mol/L(S/N=3)。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铜和铋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微分电位溶出法 硒碳糊电极
  • 简介:《数学建模及其应用》杂志创刊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开展20周年之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一大批充满理想和热情的人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由小到大,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相互交流和宣传推广的需要,催生了这个学术期刊。一个学术刊物要办得有影响力、有生命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以及阅读习惯发生重大变化的网络与信息时代尤其如此,这一点是杂志编委会与编辑部始终关注的头等大事。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数学建模及其应用》的关联度很高,两者都立足于

  • 标签: 富魅力 建模更 数学建模
  • 简介:利用脉冲激光沉积装置在钼筒上沉积镧氧膜,通过俄歇能谱仪确定其表面成分并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离子刻蚀对薄膜进行剖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除去薄膜表面少许C,O吸附外,本制备方法污染小,定量分析证明薄膜为镧的镧氧薄膜。

  • 标签: 热阴极 薄膜 脉冲激光 表面
  • 简介:建立了酒石酸-硝酸-盐酸混酸溶解样品,在王水-酒石酸介质中,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碲混合物中碲的方法。研究了样品处理方法、乙炔流量、燃烧高度、灯电流、溶液介质等有关工作条件。实验表明碲浓度在1~2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229C+0.0009,相关系数0.9998,检出限0.08μg/mL。适合于碲混合物中碲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9%~1.3%,回收率为98%~102%。

  • 标签: 硒碲混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研究了程序控温石墨消解系统消解样品,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方法,建立了测定土壤中时石墨消解过程中的消解液、消解温度、消解时间和消解程序,确定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仪器工作条件及最佳氢化反应条件,获得了满意的分析结果。方法在1~1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3.2%,加标回收率在92%~108%之间。石墨消解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具有操作简便、消解时间短、消解液用量少、消解过程自动化、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大大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对检测人员身体的伤害,并适合快速测定大批量土壤样品中的

  • 标签: 石墨消解 原子荧光法 土壤
  • 简介:通过4-二甲氨基吡啶(DMAP)、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催化体系的酯化反应和三乙基磷酸酯的耦合反应得到四硫代瓦烯衍生物,通过核磁、质谱、红外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四硫代瓦烯的衍生物进行了纯度和结构的确认,使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其热力学性能和液晶性能进行了表征,证明它是一种室温液晶分子,对它进行了化学氧化实验,研究了四硫代瓦烯衍生物的氧化还原性质.

  • 标签: 四硫代富瓦烯 液晶 偏光显微镜 差示扫描量热仪 有机半导体
  • 简介: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特硬铅合金中和碲的分析方法。试样经硝酸和酒石酸溶解,硫酸沉淀分离基体铅元素。移取部分试液,在40%盐酸介质中直接用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样品中的;另移取部分试液,加入氢溴酸挥发除去砷、锑、锡、等元素,在40%盐酸介质中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样品中的碲。考察了测定的最佳条件、铅及共存元素对测定的影响。测定和碲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5%-9.3%和3.6%-13.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92%和98%-102%。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分析需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标签: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铅合金 测定 盐酸介质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电力设备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而且影响着广大电力用户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想及时消除电力设备存在的缺陷,解决电力系统故障,加强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篇文章针对当前电力系统的运营现状,对红外测温技术在500kV变电运行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 标签: 红外测温技术 变电站 电力事故 技术应用
  • 简介: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锰渣中Mn,Fe,SiO2,Al2O3,TiO2,CaO,MgO,Na2O,K2O,S,P,CuO,ZnO,NiO,BaO15种主次组分。使用混合熔剂在1050℃熔融制备样片,消除了试样的粒度效应和矿物效应,同时也解决了S元素在制样过程中容易挥发的难题。确定仪器测量的最佳参数,研究了熔样的条件、校正模式。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10%,测定结果与化学法测定值相符。方法快速、准确、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可用于锰渣产品的品质评价和成分分析。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 熔融制样 富锰渣
  • 简介:样品用硝酸溶解,加入过量盐酸沉淀分离银,过滤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镉、铋、铁、铅、锑、钯、、碲,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28,0.0075,0.0036,0.011,0.010,0.021,0.0075,0.0039μg/mL;加标回收率为98.1%~114.3%;RSD小于4.2%,方法能同时准确测定镉、铋、铁、铅、锑、钯、、碲,满足日常分析要求。

  • 标签: 纯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简介:目的:探索燃料氧燃烧过程中不同浓度CO2的稀释作用对NOx生成的影响,为探索Nx在O2/CO2气氛中生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创新点:提出一种无分支链式反应解释说明CO2在还原性粒子环境中对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ChemkinPro中塞流式反应器模块对混入NH3的CH4燃料在O2/CO2气氛中反应进行数值模拟,同时改变CO2的稀释程度来探索CO2浓度对NOx生成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反应机理下的模拟结果,探索此环境中NOx的生成机理(表1)。结论:1.无支链反应机理可用于解释CO2在还原性粒子环境中对Nq生成与还原的影响;2.随着C02浓度的升高,无支链反应和支链反应相互竞争H,进而抑制NO的生成;3.在对NH,转化效率的影响方面,CO2浓度增加引发的无支链反应和支链反应对H的竞争,在燃料条件下从促进转化变为抑制转化,在化学当量和贫燃料条件下从无影响变为抑制转化。

  • 标签: CO2 富氧燃烧 NO 燃料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