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黑鞑事略》及其疏武尚清(一)《黑鞑事略》的传藏经纬民族史志,以本初记叙为尚。《黑鞑事略》其庶几乎!《黑鞑事略》一卷,宋彭大雅撰,宋徐霆疏。彭文约撰于理宗绍定六年癸已(1233年),徐疏约成于端平二、三年间(元太宗七、八年)即乙未、丙申(12...

  • 标签: 《元史》 王国维 成吉思汗 鞑靼 回回字 蒙古人
  • 简介:荀子是战国晚期的著名思想家,曾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受业弟子有李斯、韩非、浮丘伯等。司马迁作《史记·孟荀列传》,认为二人同属儒家学派。今传《荀子》一书,专明礼学,而精神近于法家。史传法家尊黄老,《荀子·儒效》中有“民德”,实为王道之始,义近“玄德”,《老子》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荀子·王制》中有“至约”,“约”“一”同义。《老子》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又如《荀子·解蔽》中有“至道”,《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 标签: 荀子 思想 儒家
  • 简介:近年来,中国国家与文明起源日益成为学界的热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认识到。单纯的依靠探讨夏朝以来的历史研究国家与文明起源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把研究领域扩大到五帝时代甚至更早的三皇时代.整个新石器时代都成为国家与文明起源研究关注的对象。近年来。有大批关于中国早期历史和新石器时代的论文和专著面世,虽然学者资料的选取、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古史 文明起源 五帝时代 历史研究 早期历史
  • 简介:一《墨子·经》上云:'故,所得而后成也。'《说》云:'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无然,若见之成见。'故是因果之因,《吕氏春秋·审己》云:'凡物之然也,必有故,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先王名士达师之所过俗者,以其知也。'凡宇宙万事万物之故,皆为'小故','有之不必然'者,言事物之发生皆具偶然性。'无之必不然'者,依事物之结果而言,若无此因,则必无此果,故云'无之必不然'。

  • 标签: 墨经新 新证
  • 简介:<正>我国历史悠久,邃古之事为神活传说的阴影掩盖史实真相。更因为时代荒远,史料缺乏,口传异词难以考证。长期以来,展转相承、真伪混淆,不得澄清;以致“妄托虞初、失乎汉纪”,陈陈相因。姑且存疑之事,所在多有,黄帝战蚩尤之说即为显著之例。吾人读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篇首述其事,课本因袭传说,人人自幼习之,视为故常。由汉迄今两千余年,其间怀疑者盖亦有人,或皆感于远在信史之前,荒渺难稽。殊不虑前有臆说、后有嗣响,越演变离史实愈远,由姑且存疑流而为存而不疑者,所在有之。盖信史之范畴因时代之进步而上溯愈远,文字仅其一端耳。长期累积成的“郢人燕说”,自须逐步廓清,逐层剥去虚构的外衣。我们应充分研究和利用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阐明问题。本来历史学本身就具有“反致科学”(ConverseScience)的特性,最后终会求得近似值。只要更多的发掘新的,才能更好的整理旧的。

  • 标签: 战神 黄帝 战争 堂子 蚩尤 新证
  • 简介:互联网时代已然来临。互联网对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慕课和翻转课堂,它对学校的形态也造成实质性的改变。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世界一些创新学校的案例。听说过Altschool吗?在硅谷的Altschool是由谷歌的前高管创立的,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的眼光,包括扎克伯格、乔布斯的夫人等等,获得了一亿多美元的投资。它已经办到了美国的其他城市,成为一种学校的"连锁店":没有豪华校舍,在社区

  • 标签: 谷歌 个性化教学 创业家 布斯 教育基础 委托管理
  • 简介: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及《福建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列入规划的地方志书经审查验收,方可以公开出版。做好县级志书审查验收是履行依法修志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提高志书质量起重要作用。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建立完善审查验收制度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及《福建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有关规定,县级地方志书(简称县级志书)由设区市方志工作机构负责审查验收。县级志书的审查验收一般要经过初审、复审、终审,我们应当将此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 标签: 地方志书 《地方志工作条例》 审查 县级 行政区域 公开出版
  • 简介:近年湖南常德夕阳坡二号战国楚墓出土两枚完整的竹简,各长6.8厘米、宽1.1厘米。一枚32字,另一枚22字,计54字。二简文意相属,涉及到楚、越、舒三国,殊为引人注目。杨启乾《常德市夕阳坡二号楚墓竹简初探》、刘彬徽《常德夕阳坡楚简考释》。先后就这两枚竹简进行探讨。刘

  • 标签: 夕阳 常德 新证 出土 楚简 竹简
  • 简介:<正>伦敦博物馆藏敦煌写本《西天路竟》(斯坦因S·0383)为北宋乾德四年(966年)诏遣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西域求法中之一沙门行记,与同次赴印之《继业行程》、及《宋史》、《佛祖统记》所记行勤等路程皆合,旧以为唐域五代写本者,误也。此本有明显之省略,间有脱误,因抄倒而注有钩乙符号者多达三处,尤为传抄而非原本之证。原本必详于此,但巳无考,即此写本亦未见引于故书。虽所记较简,然而首尾完整,自宋东京开封一直到南印度海边,大抵皆实地所经,此可贵者一;唐以后入印行程

  • 标签: 唐西域 敦煌写本 高昌 南印度 龟兹 吐火罗语
  • 简介:2002年第4期发表了曲文军先生的<"掷珓"习俗考>.曲先生从书证方面进行了考证,读后很受教益,本人愿就家乡江苏如东县"掷珓"习俗做一补充.

  • 标签: “掷珓”习俗 江苏 如东县 仪式活动
  • 简介:本文首先论述两个问题:一,《魏书》有“秽史”之恶名,原以其“好抵阴私”之故,与叙事是否属实并无关系。“秽史”与“曲笔”发生联系,是一个历史层累的结果。二,《魏书》中出於政治目的,对北魏孝庄帝及其支持者进行了系统的丑化,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彭韦伊霍”此类措辞背後的政治意图。重新审视全书,就会发现虽然刘知几等人对魏收的指责有过苛之处,然而书中出於个人原因歪曲事实的情况确实存在,《北齐书》对魏收“意存实录”的评价绝非公论。

  • 标签: 魏书 “秽史” 历史层累 史书编纂
  • 简介:<正>江淮大地延袤广漠,主干支流纵横交错,湖泊塘汊星罗棋布,犹如人体的经脉相互联串,循环往复。《史记·河渠书》云“于楚……东方则鸿沟江淮之间”,这同《汉书》所称之“东方则通江淮之间”是同一层意思,指的是那个南通长江,北连淮河的江淮水系。在这个水系里,淝水、施水是两条最主要的自然河道,通过它,往南可接巢湖,经栅水直达长江,向北经寿县而入淮河,同时跨淮后又与汝、颍、涡、夏肥诸水相连,组成更广宽的水网,甚至同黄河水

  • 标签: 江淮 水道 淮河 长江 京杭大运河 水系
  • 简介:传统的训诂学都是从典籍到典籍,用一种不甚礼貌的说法,就是在故纸堆中转来转去。其实在我国各地的方言中或多或少都保存了一些古汉语词汇。如果用它们来诂就大大增加了对古汉语训释的科学性和可信性。举例如下。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历...

  • 标签: 方言研究 举隅 陶渊明 训诂学 《桃花源记》 汉语词汇
  • 简介:静安先生之为学,倡行“二重证据法”,即据出土地下之文物以释传世之古籍。余幸生於静安先之後,见新出土於地下之战国及秦汉简牍帛书者日夥,以楚简帛书文字言,先则有河南信阳市楚墓竹简,有湖南长沙市战国楚墓帛书,後则有湖北江陵市望山楚墓竹简、天星观楚墓竹简、九店楚墓竹简、包山楚墓竹简及荆门市郭店楚墓竹简等;秦简牍有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四川青川木牍等;汉简帛书极为丰富,仅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就有数十种之多,後复有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安徽阜阳汉墓竹简、山东银雀山汉墓竹简、甘肃武威汉简等。

  • 标签: 中国 文学研究 《楚辞》 简帛 历史考证
  • 简介:南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是历代传诵的骈文名篇。关于这篇文章,据《文选》五臣吕向注说:其先,周彦伦隐于此山,后应诏出为海盐县令,欲却过此山。孔生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后来的读者大抵信从其说,认为此文是一篇讽刺假隐士的文章。其实,'周彦伦'即周颙,是'四声说'的发明者,和孔稚珪是好朋友。从周颙和孔稚珪二人的生平看来,两人都一直在做官,并不存在假装隐居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王运熙先生在《孔稚珪的〈北山移文〉》(见《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集》)中,已指出此文实系戏谑之文,可以视为定论,笔者和已故的沈玉成先生合著《南北朝文学史》时,已采用了王先生的意见,这里不想多讲。问题在于吕向说周颙曾

  • 标签: 北山移 周颙 吕向注 南北朝文学史 孔生 应诏
  • 简介:<正>《孔丛子》乃世代通行之书,至今无人为之系统整理.唯清道光间金山钱熙祚为之校勘,文句多有改动,然可商榷者仍多.今读《孔丛子》所得数条,书录于案,以就教于方家.《嘉言篇》:“苌肱语刘文公曰:‘吾观孔仲尼,有圣人之表.其状河目而隆颡,黄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成汤之容体也.然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兴者乎?’”“履”,明钟惺评本作“礼”.按:“躬履”于此无意,当从钟惺本作“躬礼”.“躬礼”谓躬身施礼,犹言敬也.《旧唐书·曹华传》:“华令吏曰:‘邹、鲁,儒者之乡,不宜忘于礼义.’乃躬礼儒士,习俎豆之容,春秋释奠于孔庙,立学讲经,儒冠四集.”

  • 标签: 《孔丛子》 宋本 校证 钟惺 梁丘 水饮
  • 简介:《离骚》:“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王逸注云:“乱,理也。所以发理词指,总撮其要也。”除《离骚》外,《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招魂》等作品中也有“乱曰”。《康熙字典》云:“又乐之卒章曰乱。”“乱”应该训为理,还是训为乐之卒章?本文将谈谈我的意见和理由。

  • 标签: 新证 楚辞 《康熙字典》 《离骚》 《涉江》 《哀郢》
  • 简介:说文古文新李天虹许慎著《说文解字》,共录古文500左右,据《说文叙》,《说文》古文的主要来原是孔子壁中书,其次,即北平侯张苍所献《春秋左氏传》及当时所见古器物上的铭文,但是,壁中书发现的年代和经数,史籍记载互有矛盾,其文字亦奇异难识,所以,历史上关...

  • 标签: 古文字 古文新证 《春秋左氏传》 《说文解字》 战国文字 古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