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鄣源村(现名樟源里)坐落在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樟田村渔瑶公路边,休宁县当地人自称"中国第一状元县".相传村人均为宋朝起义名将方腊后裔,战败后为躲避朝廷杀戮迁徙繁衍于高山峡谷间.在茂密的水□林掩映下,村口一道坚实的石墙横亘于眼前,石墙4米高2米宽,连接两边山体长30余米,只留-1.5米宽、2米高的门洞供村人出入,石门顶部嵌有石碑,上书“石门胜概”苍劲四字.码砌石墙的条石平整匀齐,且条石间的隙缝都灌注了桐油石灰浆,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即便被攻陷村民也能顺利向深山撤退,关雄隘险为徽州地区罕见.

  • 标签: 水口 徽州地区 休宁县 黄山市 石门
  • 简介: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在他的思想和生活中,隐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生前好友颜延之曾称他为'南岳之幽居者'~①,稍后的沈约又把他请进《宋书·隐逸传》,钟嵘更冠之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②的美称。此后,陶渊明隐逸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千百年来,陶渊明一直以一个'隐者'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中;人们在谈到他的隐逸时,也总是着眼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那悠然陶然、飘然出世的一面。对此,鲁迅曾提出批评,指出陶渊明'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④。诚然,陶渊明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飘逸和超然物外,他的隐逸实际上经历了一番异常艰苦曲折的心理历程。

  • 标签: 隐逸诗 中国文学史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心理历程 隐者
  • 简介:就传世文献观察,春秋时代以礼、义并称最为普遍,义是礼的质,礼是义的文,内容与形式互为表襄。孔子对义并不否定,但义之所以为义,应有更深层的根据,由是而提出仁。仁的意义虽经丰富扩宽,但就其本质言仍然无法解释“杀身成仁”之类行为如何可能;因此促使孟子仁、义并举。在其四端说中,仁之端收窄还原为恻隐之心,义之端则指追求合理性的价值意识,基於此一价值意识,人类种种道德行为才可以得到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特举仁孟子仁义并举,是儒学理论发展的自然需要,在其思想系统内部具有有机联系。

  • 标签: 孔子 孟子
  • 简介:马一浮先生(一八八三——一九六七),号湛翁,晚号蠲叟,浙江绍兴人。近现代国学大师、书法泰斗,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一九五三——一九六七)。时值文史研究馆成立六十周年暨马一浮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以马一浮先生亲属丁敬涵女士捐赠给文史研究馆的马一浮先生部分遗墨作品举办展览,并结集出版《宗文翰》。谓之“宗”,是因马一浮先生被学界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宗”;谓之“文翰”,则因其诗文与书法饱含丰富的生命底蕴与活泼的精神生气。

  • 标签: 儒宗 文史研究馆 马一浮 浙江绍兴 国学大师 三十周年
  • 简介:《国殇》对"殉国将士"予以"褒扬"的做法,与战国楚简关于"兵死"的祷祠实践相抵牾,基于此,以为《国殇》即"兵死"之"祭祷辞"的说法,恐难成立。在对包山简"东陵连嚣"称"殇"或有两种可能之推断的前提下,《国殇》以"兵死"为"殇"意味着"兵死"的"宗教身份"将由"非正常死亡"的"外鬼"而归入祖先类人鬼之列,使得"兵死"摆脱了作为"外鬼"的"强死"身份和地位以及"解"的遭遇。故《国殇》以"兵死"为"殇"并列入《九歌》诸神之中,实际上已经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孤魂野鬼"争得了"名分"。《国殇》题旨或与战国楚简"族殇"祷祠仪式中娱乐降神活动的"祝号"存在关联,《国殇》性质的考察,或可与楚人"族殇"祷祠仪式中的"祝号辞"相联系,但将《国殇》与"祝号辞"对号入座式的比附或等同,则存在困难。

  • 标签: 《九歌·国殇》 战国楚简 族殇 兵死 祝号辞
  • 简介:范文澜在北京大学学习时,有三位教师对他的影响较大,一位是黄侃,一位是陈汉章,一位是刘师培。现在,学术界知道黄侃、刘师培者多,知道陈汉章者少。特撰此文,以填补学术空白。

  • 标签: 大学学习 刘师培 学术界 范文澜 黄侃
  • 简介:东汉末年曹操能够在雄豪并起的北方脱颖而出,统一中原,传统观点普遍认为是因曹操擅长法术、善于用兵,与其谥号“武帝”相符。本文推研众多史料后发现,曹操取胜中原的关键是他在东汉末年特殊的社会背景下采取了正确的“用”政策,借儒家的大旗笼络了一大批以儒家名士为代表的世家大族,致使“天下忠正效实之士成愿为用”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得以逐鹿中原。

  • 标签: 曹操 用儒 世族
  • 简介:耻辱观是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当人们在社会上的贫富强弱尊卑的差别出现以后,强势群体向弱势群体施辱,就使弱势群体感到羞耻。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与道家学派对待耻辱有不同的理解和应对态度,即有不同的耻辱观。、道两家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因此他们的社会人生观也截然不同。今就、道两家的耻辱观进行比较研究,以就正于学术界的同仁和方家。

  • 标签: 社会精神文化 弱势群体 强势群体 先秦时期 道家学派 儒家学派
  • 简介:释伊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用了宋儒的语词和概念;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这些语词和概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三是这些语词、概念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使伊斯兰教哲学被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记。以伊释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其所借用的儒学概念范畴的思想内涵进行改造;二是这种改造基于伊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和儒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三是这种改造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对伊斯兰教的立场坚定不移,对伊思想的异同严格区分,对儒学面对的问题适度同情,对儒学的整体思想全面观照,则是王岱舆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

  • 标签: 以儒诠经 以儒释伊 以伊释儒
  • 简介:<正>明末清初,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写下了一批介绍“西学”的译著,这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件大事。这批译著除了直接宣扬天主教义外,还有不少是属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范围的,包括天文学、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地理学、哲学、伦理学、语言学、历史学和建筑、艺术等。费赖

  • 标签: 世界地理 地理观念 艾儒略 耶稣会士 耶稣会传教士 天主教
  • 简介:"诚信、简约、舒服",这是孙家麟经常挂在嘴边的几个词。因为这是孙家麟经营泰安宝龙福朋喜来登的理念,又是孙家麟为人处世的风格概括:做人诚信、做事简约、待人舒服。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后,他留给我的印象。

  • 标签: 为人处世 诚信 简约 做人 做事 待人
  • 简介:藏》是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为构建儒学文献的著录体系,本文历考古今目录分类方法,立足自创的《藏》“三藏二十四目”分类体系,贯通“四部”,归本儒学,提出应在《减》“论部”按“儒家”、“性理”、“礼教”、“政治”、“杂论”五类来著录儒家理论文献。

  • 标签: 《儒藏》 目录分类 子部 三藏二十四目
  • 简介:汪辉祖(1731—1807),字焕曾,号龙庄,晚号归庐,浙江萧山人。他是清乾嘉年间誉满全国的幕学家、刑名师爷,又是声名远扬的清官良吏,同时又是清代著名学者,在学术上卓有建树。洪亮吉评价其一生:“入幕为名流,服官为循吏,归里后又为醇”,“亦可为完人矣”。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盛赞:“汪辉祖这个人了不起”,陈垣、梁启超、吴晗等人对其学术成就亦颇推崇。

  • 标签: 汪辉祖 循吏 乾嘉 陈垣 吴晗 萧山
  • 简介: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古代中国就有了自己的民族宗教。中国社会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独尊儒术思想后,儒家文化便成为中国社会历代王朝的主导思想,儒家文化主要讲“仁”,以“神道设教”,重视祖先崇拜,对宗教“敬鬼神远之”,采取宽容温和的态度。由于儒学的影响,中国社会历代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包容的态度,各宗教只要拥戴当权者,以宏扬教法中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劝善惩恶为宗教信条,

  • 标签: 文明对话 民族宗教 中国社会 古代中国 历代王朝 儒家文化
  • 简介:沈氏家族在明末为躲避倭寇之乱,迁居嘉兴。降至沈钧曾祖沈濂时,已累七世。因其祖父沈玮宝任苏州府知府,故举家迁至苏州,沈钧于1875年出生在苏州。25岁时,即1900年因父亲沈瀚病故,家道衰落,经济拮据,才离开苏州到陕西西安,投奔四叔沈卫,做了一名西安三原学署的见习文书。

  • 标签: 沈钧儒 迁居 倭寇 苏州 祖父 明末
  • 简介:<正>非常偶然地翻到一本《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增刊《古籍整理研究所专号》,是南开大学古籍所专号,上面有一篇赵永纪君《<论诗绝句辑注>注》,对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吴世

  • 标签: 论诗绝句 锦官城 黄州府 赤壁 专号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