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政教合一,并非西藏自古就有,而是蒙古征服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元世祖与萨迦派帝师八思巴结盟联手的权宜选择。旨在建立蒙元皇帝与萨迦教派共同凌驾于西藏诸部之上的新统治体制,对结束分裂局面和西藏进入中国版图具有特定功用。活佛转世,也不是古来就有。自元后期噶玛噶举黑帽系率先实施,明中叶格鲁派被迫效仿推广,活佛转世又成为化解教派领袖继承纷争的通行办法。它与佛教追求来世的基本教义照应,在供奉释迦牟尼之外,增设了另个独立的“活佛”崇拜系统。政教合一与活佛转世的偶然结合,构成了相互支撑、俱荣俱损的西藏神权政体的两大支柱。

  • 标签: 元明 西藏 政教合一 活佛转世 神权政体
  • 简介:中国人旅游观念的转变有时快得让人目不暇接.前不久还流行“到达、拍照、事后张扬给亲友看”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方式.转眼之间.各旅行社又开始主推新鲜的“养生游—了。所谓养生游,即利用旅游活动来调节心态,解郁强身.据说传自日本,其实也暗合中医避寒就温、敛阳护阴的“养藏之道”,自古有之.不算稀奇。

  • 标签: 旅游观念 天人合一 养生 技术含量 旅游活动 中国人
  • 简介:唐宋之际,儒、释、道三教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三教合一'发展为种必然的历史趋势。在这融合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三教都具有种共同的思想倾向,即将外在的修养转向内在的修养,以至在'修心'问题上达到大体致的认识。所谓'外在的修养',即注重于修身处世的行为规

  • 标签: 三教合一 思想倾向 修心 内丹派 外丹派 符水
  • 简介:客家文化与中华文化脉相承。"天人合一"思想在客家人的现实生活和思维观念中均有充分体现。本文拟从客家文学、客家饮食、客家建筑、客家民间信仰四个方面,试着论述客家文化中所蕴涵的"天人合一"思想。

  • 标签: 客家 客家文化 天人合一
  • 简介:司马迁提出"究天人之际"撰史旨趣,标志着传统史学天人合一思维的形成。从理论渊源来讲,《周易》的天人合一思维,战国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对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思维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司马迁之后传统史学的发展,也直延续了这样种天人合一思维特点,从汉代宣扬天人感应论,到魏晋重视名教与自然之辨,再到宋明强调天理与人欲之分,反映了传统史学天人合一思维演变的过程,而伴随着这过程的则是传统史学天人合一思维从两汉重神意、魏晋法自然到宋明哲理化的演变轨迹。传统史学天人合一思维体现了传统史学的整体性思维和二重性思维特点。

  • 标签: 传统史学 天人合一思维 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
  • 简介:美善合一是李长之的审美教育理念,德国古典美学、儒家古典审美教育思想和中华玉文化是李长之审美教育理念的思想渊源.文章从这三个视角出发去解读批评家的审美教育思想,探究介于批评家理性和感性之间的那块心灵圣地,揭示批评家批评思想的哲学底蕴和情感内涵.

  • 标签: 美善合一 审美教育 玉文化
  • 简介: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长期生活在汉玄菟郡、乐浪郡、辽东郡的广大地区,接受汉晋以来中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由最初信奉儒教,逐渐接受佛教、道教,在高句丽后期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格局。随着高句丽统治中心的南移,高句丽的影响也扩大到新罗和百济,使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在朝鲜半岛深入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高句丽 三教合一 儒教 佛教 道教
  • 简介:论述成都古城营建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兴水利避水害,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古城选址高明,又营建了完善的城市水系,促进了成都的繁荣和发展,使成都成为生态之都,文化景观之都,蜀文化之都,诗人之都,音乐之都,绘画之都。成都人热爱自然,使成都成为繁花之都,戏曲之都,游乐之都。天府蜀都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万物"的典范。

  • 标签: 成都古城 天人合一 天府 蜀都 典范
  • 简介:现代西方生态哲学的兴起及其向古老的东方文明寻求支持精神的建构取向,引发了海内外学界重估传统的思潮,传统的"天人合一"由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杜维明先生曾提到,新儒家学者钱穆、唐君毅、冯友兰都认为"儒家传统为全人类作出的最有意义的贡献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他看来,这标志着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①蒙培元先生进而指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究天人之际'的问题,而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论'".②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③.这些思考对挖掘中国传统思想的生态哲学资源、发扬其当代价值,使之参与文明对话和生态文明建设无疑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标签: 天人合一论 生态哲学 《易传》 整体观 儒家传统 中国哲学
  • 简介:文章通过抓住飞山文化的核心字"飞",阐述了文化创意背景下"飞"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从自然、人物、民俗方面提出了"天人合一"飞山梦靖州飞山文创产业的时代发展路径,基于飞山公杨再思的影响,强调文创产业的核动力是从民间信仰开始,通过精神引导、心理暗示最终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形成飞山文化文创产业独自体系。

  • 标签: 天人合一 飞山梦 文创 创新
  • 简介:自公元7世纪初佛教传人吐蕃,至今已历一千多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佛教逐步从种外来文化演变为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深深扎根于藏族社会,以其特有的思维定式规范着藏民族的心态,以种近乎“民族文化”的姿态渗透藏民族的生活,成为种极为特殊的社会力量。特别是后期,西藏佛教在其发展史上,更大大超越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变成了西藏社会的支配力量,以致西藏地方政权也成了仅仅体现佛教意志的工具,在多元体的中华文化圈内出现了个绝无仅有的、典型

  • 标签: 西藏 佛教史 政教关系 宗教工作 教派 地方政府
  • 简介:正德五年(1510)刘瑾案发。从其家中查出的资财,仅黄金就多达250万两、白银5000万两,尤有甚者,竟私刻皇帝玉玺枚,穿宫牌500个。以及盔甲、弓箭和皇帝穿的龙袍、玉带等违禁武器和穿戴。武宗见状,怒不可遏,厉声诅咒:“奴果反”,当即下令将其逮捕入狱.

  • 标签: 知行合一 王阳明 练功 纪实 历史 为政
  • 简介:<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赵云田撰著的《清代蒙古政教制度》书,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分为十三章,首先概述明清之际蒙古社会状况和清朝统蒙古各部的过程,然后从九个方面阐述和分析清代蒙古政教制度,包括:清朝主管蒙古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盟旗制度、军府制度、刑法制度、卡台制度、朝觐制度、备指额驸制度、宗教和经济政策措施等。全书约二十四万字。

  • 标签: 统一蒙古 刑法制度 明清之际 清代 政策措施 政教
  • 简介:<正>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起源也如同其他艺术样是起源于劳动,……所谓歌唱主要是对自然的、动物的声音的模仿"。因此,从人类产生之初就产生了音乐。随着音乐的产生,无论古希腊还是古代中国都产生了很多音乐论著,这些音乐论著所含的音乐思想多少都受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主流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反映那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直以来都有"长期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中国哲学史"~2和"长期以主客二分为主导的西方哲学史"~3之说。

  • 标签: 音乐思想 《乐记》 《理想国》 西方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古代中国
  • 简介:《安多政教史》对研究19世纪安多地区的宗教现状和社会政治状况、格鲁派的寺院分布情况等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目前,学术界对《安多政教史》的历史文献价值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鲜有学者对其文献资料进行文本研究。文章试图应用文献学的方法,对《安多政教史》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内容结构、数据、缺陷以及文本译介等方面加以阐述。

  • 标签: 《安多政教》 历史 文献学
  • 简介:本文利用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的些原始记录,从立法和实践诸方面对其早期政教关系作细致梳理,阐明海湾殖民地的清教统治既非"神权政治",亦非"政教合一",而是种以世俗政权为主导,以教会为辅佑,二者各自独立又彼此合作、相互促进的政体模式,从而修正、澄清了史学界的许多错误、模糊认识。

  • 标签: 马萨诸塞 政教关系 美国历史学家 新英格兰 清教 温思罗普
  • 简介:<正>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的前缘,是滇、川、藏三省(区)毗邻交界地,也属于“藏彝民族走廊”的最南端。历来不仅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且也是滇藏各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早在唐代这里就存在条“茶马古道”。明至清初,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现了滇藏民族关系的新发展。特别是围绕政教关系,使这地区进步成为诸种民族、教派、集团等方面相互抗衡、密切交汇的场所。本文根据藏汉文文献档案资料及实地调查材料就明末清初滇藏政教关系及其历史影响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 标签: 木氏土司 云南藏区 政教关系 中甸 和硕特部 丽江
  • 简介:清末预备立宪期间,清廷将法政教育作为立宪的项要务,推行系列措施,加强法政教育。对于这些措施,甘肃遵章一一办理。但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超出了甘肃地方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因此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其实际成效非常有限,且使些旧矛盾进步深化,并引发出新的矛盾与社会问题,新政未见其利先见害。考察清末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这类情况是不可忽视的个重要因素。

  • 标签: 清末 预备立宪 甘肃 法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