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20世纪40年代末李世瑜调查黄天道以来,学界已经注意到,黄天道不仅是明中叶民间教派的代表,而且对众多明清华北民间教派以及江南的斋教,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笔者从多年调查所获口述资料、民间传说、乡村戏剧,以及大量珍贵黄天道文献入手,首次澄清黄天道在华北乡村社会400多年来的历史脉络。本文不仅是对李世瑜调查的再研究,而且从微观上考察了民间教派“地方”的历史状态。

  • 标签: 黄天道 田野调查 帛书 宝卷 民间教派地方化
  • 简介:“兴教寺事件”作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由于关涉“丝绸之路”项目申遗和宗教遗产的敏感性,引发了有关遗产保护与管理学理和实践的诸多讨论。本文以遗产保护理念的“全球化”与“地方”为切入点,分析该事件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主要矛盾,并就遗产领域利益博弈的机制和必要性,世界遗产体系建立伊始的博弈渊源进行讨论。

  • 标签: 遗产保护理念 兴教寺事件 全球化 地方化
  • 简介:历史上河曲县长期作为军事边塞而存在,这种状况至明末清初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清代大一统局面的完成,“蒙汉分治”取代“蒙汉对峙”,蒙汉交流范围日渐扩大,蒙地开发程度愈益加深。河曲县遂由过去单一的边塞军事区域向地方经济区域过渡,出现了地方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地方的进程越来越快。与明以前相比,已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迁。本文欲从社会史视角出发,对地域社会的这一历史进程加以实证分析,以展示边陲社会历史变迁的独特性。需要强调的是,清代河曲县的个案并非孤例,而是代表了清代北方长城沿线汉蒙交界地带同一类型区域共同的历史变迁轨迹。

  • 标签: 边疆 内地 地方化 河曲 社会变迁
  • 简介:明清两朝,由于漕运成为关系国家命脉的大事,运河两岸的庙宇建造往往都带有国家与地方共同作用的色彩。除了民间团体不断依托漕工与商贾建构新的神灵之外,皇权对水利的关注也使得他们参与到地方祭祀空间的改造中来。而民间社会也会根据他们的需求对皇权的介入加以利用,体现了当地独有的生态、水利、皇权、官僚体系与民间社会的多元互动关系。运河沿线庙宇皇家化与地方的过程在苏北皂河镇安澜龙王庙身上有很好的体现,据此可以进一步解读出皇权将地方神庙皇家化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以及民间将皇家庙宇加以地方的策略与文化逻辑,这两者背后都与治水的实践和对治水的想象存在内在关联。

  • 标签: 皇家化 地方化 安澜龙王庙 运河 苏北
  • 简介:1959年,中央政府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停止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改由地方发行。安徽省人民委员会随即相应颁发《安徽省1959年地方经济建设公债暂行办法》。此后,为筹集本省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资金,加速地方工、农业生产建设,省人民委员会先后发行了1959、1960、1961年安徽省地方经济建设公债。

  • 标签: 地方经济建设 公债发行 安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设公债 社会主义建设
  • 简介:世纪之交,一个新鲜而又激荡人心的语汇频繁而又亮闪闪的出现在各种媒体和人们的视野里,这就是“知识经济”。它从美国传出,在新世纪的晨光里以锐不可挡之势快速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渗透。知识经济是在70年代后“工业经济”、80年代初“信息经济”和中末期提出的“高科技经济”等经济基础上兴起的。1996年,国际经合组织将其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 标签: 知识经济 地方志事业 中国 忧患意识 危机感 编纂工作
  • 简介: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政府在准确把握发展趋势、遵循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是一个资源型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特殊的地区,立足于这个实际,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整个青海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跨越发展与科学发展的统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循环经济 发展战略 柴达木
  • 简介:一个城市,更普遍地说,任何一个地方,都被认为是某些土地精英利益的表达。这样的精英阶层被认为是通过利用土地获利而日益强化的,其成员在这一地区内享有共同利益。精英们与其他区域的精英竞争,为促进资源增长,努力在自己的领域内而不是其他地区进行投资。在地方和非地方层级,政府部门被用于协助以牺牲地区竞争为代价来实现这一增长。社区生活境遇在很大程度上是这台增长机器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力量的结果。在此背景下,特别是在涉及失业问题的情况下,对增长与各种社会团体利益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描述了近年来反增长的社会趋势,并对其潜在后果进行了评估。

  • 标签: 城市 增长机器 地方政治经济学
  • 简介:本届修志接近尾声。回眸本届修志之初,修志同仁疲于搜地情、翻档案、查资料、访口碑,忙于编写资料长篇。难觅现存资料积累,费时费劲,编纂工作千易万难,苦于无一像年鉴一类的资料提供服务。近几年,具备条件的地方,编纂出版地方年鉴,必将为新一届志书续修带来许多方便。按照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下一届修志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立足本届修志,面向下一届修志,分析、探

  • 标签: 地方年鉴 地方志 年鉴条目 修志服务 发展变化 编纂出版
  • 简介: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我国西部近邻哈萨克斯坦时,正式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这一中国国家层面的战略主张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如何破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如何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区域的共赢共享目标。成为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乃至全世界各国的重大问题。就我国而言,古丝绸之路发端于我国,按照现在陆路丝绸之路东、中、西三段划分,最重要的东段丝绸之路部分在我国境内,从西安、洛阳等地出发,经兰州.穿过河西走廊,通过新疆出境,最后到中亚、欧洲等地区。

  • 标签: 古丝绸之路 经济带建设 地方志工作 哈萨克斯坦 河西走廊 总书记
  • 简介: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已全面展开。银川市正在进行的二轮修志工作,如何在“十一五”期间充分发挥地方志作用,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认为,地方志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补充和纠正史书的不足,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应更加重视发挥地方志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出地方志工作的特殊贡献。所以,银川市二轮修志在继续重视志书质量提高与品种丰富的基础上,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应有更大作为。

  • 标签: 经济与社会发展 地方志工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 修志工作 社会发展服务
  • 简介:武汉,地处内陆深处,武汉的文化带有强烈的本乡本土的“土俗”味道。但因为有了长江,使这座城市充满了一股天然的雄浑大气。这股大气,或多或少冲淡了武汉的土俗,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方方
  • 简介:马来西亚是政治发展较为成功的发展中国家.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殖民时期的政治遗产进行了适当的本土化改造,使民主与权威同时为政治稳定提供支撑,形成了介于民主与权威之间的政治体制.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经验说明,发展中国家只有根据本国国情对继承而来的政治遗产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才能建立适合本国社会与历史特点的稳定的政治体制.西方的政治发展模式并不是普适性的真理,发展中国家在探寻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政治发展模式,从而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标签: 政治发展 本土化 民主 权威 马来西亚
  • 简介: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具体化和法律化,是指民族自治地方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内,结合自身经济、社会的特点,以促进发展为目标,自主地选择行使、自主地享有权益和自主地承担责任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权力。从权利存在的形态来讲,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自主权可以划分为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

  • 标签: 民族自治地方 经济社会 民族自治权 发展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