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李英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航天细胞分子生物专家、航天分子医学科技创新团队的带头人。2018年年初,她在南国深圳参加第21届国际宇航科学院'人在太空'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次载人航天界的盛会。参会者除了来自世界各国的9名航天员,还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和空间生命科学的顶级专家200多人,大家围绕'逐梦太空科技.

  • 标签: 空间骨丢失 细胞分子生物学 空间生命科学 航天员 核酸分子 小白鼠
  • 简介:伍献文,男,1900年3月生,浙江瑞安县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192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动物学系。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解放前曾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研究员,法国巴黎博物馆客籍研究员,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复旦大学、江苏医学院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生物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水产组副组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

  • 标签: 鱼类学 水生生物学 中华鲟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淡水鱼类 奠基人
  • 简介:6月初,62岁的华盛顿大学动物教授萨缪尔·瓦瑟(SamuelK.Wasser)先生接到新加坡海关紧急委托,对刚拦截的4.6吨象牙进行采样分析。3天里,萨缪尔和团队对这4.6吨象牙进行清洗、称重、取样分析。他们发现,这些象牙来自至少1000头曾经生活在非洲的大象,其中小的象牙重不过一磅,来自一只大象宝宝。

  • 标签: 象牙 生物学家 走私 解密 华盛顿大学 动物学
  • 简介:生物家雷蒙德·麦考利(RaymondMcCauley)先生又一次提出通过改造基因来改造人体。在今年美国硅谷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举办的theBigTalk大会上,他公开自己已经通过植入某些有效的细菌,在一年内减掉了10公斤赘肉。更棒的是,他说,通过生物技术造福人类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在1990年代末,要进行全套的基因检测,大概要花费30亿美金;而在2014年,人类基因组测序只需要1000美元。

  • 标签: 生物学家 基因信息 改造 人体 历史博物馆 基因组测序
  • 简介:在学术研究中,尤其是在人类研究中,作为专业知识生产者的研究者与所研究群体的关系在民族志表述危机的反思之后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而在地文化精英在知识生产中的地位与学术角色也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于与一位塔吉克族文化学者交往的追忆,讨论了人类知识的生产过程,说明本土知识分子在关于一个族群或者地方的人类知识生产中的价值和作用,探讨了双方如何在互动中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人类和民族文化知识的扩展和变化等相关问题。

  • 标签: 马达力汗 本土知识分子 人类学知识生产
  • 简介:英国蒙古研究简介那顺巴依尔(Nasunbayar)英国蒙古研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1876—1888年,著名历史学家霍渥斯出版了他的四卷《蒙古史》(共五册)。这部巨著,在欧洲是继多桑《蒙古史》之后的又一部影响极大的论著,也是英国蒙古学历史开...

  • 标签: 蒙古学研究 研究简介 剑桥大学 布里亚特 蒙古文化 英国
  • 简介: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方法,方志自然也不例外。纵观方志千百年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标签: 方志学研究 研究方法
  • 简介:<正>一、序言德国具有东方研究的悠久传统。在此传统中可以说蒙古是较为晚近产生的年轻学科。蒙古研究的最初论著是由突厥和汉学学者撰写的,如,1837年埃尔德曼发表了《卡尔梅克江格尔》一文,其后,1863年嘎博林策发表了《中国、蒙古的石刻铭文》。

  • 标签: 蒙古学研究 埃尔德曼 突厥学 江格尔 卡尔梅克 东方学
  • 简介:楚国自近祖鬻熊建立后,其孙熊绎被周成王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芈音咪,羊鸣声。其远祖祝融是炎帝神农之后。“炎帝姓羌,羌从羊从儿,羊亦声,西戎牧羊人也,南方蛮”(《说文》)。看来羊与楚有着密切的关系。2003年是农历癸未、羊年,新年伊始谈谈楚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 标签: 楚学 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文献资料
  • 简介:由于美浓镇是南台湾客家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因而吸引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其作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甚至有学者提议建立“美浓”,使之成为学术上探讨的一个课题。兹将有关美浓研究的论文整理简介如下:

  • 标签: 人口密度 国内外 学者
  • 简介:<正>最近,我读了李良玉同志所著《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下面简称“李书”)一书之后,不禁有鲜葩濯春耳目一新之感.李书的主要特色,我觉得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在世界文化演进的宏观背景中考察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从民族性与时代性两个方面检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准确地把握了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脉搏.落后是中国近代招致屈辱的根源,也许可以说,在世界进入近代之前的很长时期内,中国曾经是最强大最文明的国度.但自从17世纪中叶之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生产力水平大致相仿而又缺乏联系的世界,迅速分裂为西方工业文明和非西方农业文明二大体系.比东方落后的非洲、美洲等首先被征服,

  • 标签: 李良玉 近代知识分子群体 新书 民族性与时代性 中国近代 近代社会
  • 简介:作者通过对甲午战争至全面抗战爆发历史的回顾,分析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并分析抗战爆发后知识分子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投入救亡运动,重新认识抗战期间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处境和历史,提出应更理性、客观的去看待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的选择,无论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还是新儒家知识分子,对近代中国文化的追求,根本上都是“三民主义”。

  • 标签: 抗战 知识分子 三民主义
  • 简介:文章认为,梁启超是知识分子参政传统转化的过渡性人物之一,他自己的参政特点表现了新旧相间、新的取代旧的趋向.由于梁启超巨大的个人声望和激荡人心的文笔,他影响了相当一部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参政行为,成为知识分子参政传统现代转化的承上启下的中间人物.具体说,梁启超启迪了现代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给他们开拓出新的参政方式,为其确立了新的参政态度.

  • 标签: 梁启超 参政模式 民主 办报 干政与参政
  • 简介:物作为人类研究对象,始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把物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标识来分析社会演进的阶序。此后不同学派出于论证、分析的需要,各自阐释物及物背后的社会关系与文化隐喻,本文从物与社会演进与象征符号的角度,对人类关于物的研究谱系进行部分的梳理,论述人类在以"物"为研究对象时的方法论与认识论。

  • 标签: 标识 象征 技术
  • 简介:敦煌研究起源于1900年,此年的五、六月间,在中国西北甘肃敦煌附近的莫高窟,一位名叫王元禄的道士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打开了第17号洞窟(即藏经洞),在这一洞窟中,发现了大约五万件不同材质的档案材料、写本、书籍和经卷,其文字包括汉文、吐蕃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和于阗文等,它们在那儿被保存了近九个世纪,同时发现的,还有几百件帛画、纸画及印刷的书籍和绘画艺术品.由于此后不久各种名目的考察队的到来,这些物品今天被分散保存在欧洲和东亚的许多地方.这一事件,导致了一门对这批材料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敦煌的诞生.

  • 标签: 法国 敦煌学研究 中国 文书 艺术品 研究成果
  • 简介:徽州文化作为一门地域文化,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一门显学。1994年、1995年、1998年先后召开了三次国际性的徽研讨会,与会学者遍及欧、亚、美各国,并且愈来愈引起世人的瞩目。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性著述,资料非常丰富。徽研究依赖于资料,而地方志可以说就是徽研究的资料库。

  • 标签: 方志学 徽学研究 徽州文化 中国
  • 简介:本文对2005年国内吐鲁番研究的论文和著作等学术成果加以概述,以展示这一年中国吐鲁番研究的成果与水平。

  • 标签: 2005年 吐鲁番学研究 概述
  • 简介:一、方志应还其本义。“方”即地方、区域,“志”兼有知和记的双重意义。方志研究和记述区域发展的科学。我国方志学历来就主张记述一方,必须认识一方,即主张研究和记述区域发展。二、本届修志热潮的出现,是以区域研究的客观需要为背景的,中外区域发展研究的崛起,其相互影响,将促进我国方志水平的提高。三、方志具有高度务实的品格,必须以地方志为依托,要研究地方志和方志编纂,但方志仍应以区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对象。四、方志的理论框架以“区域”和“发展”这两个概念为基础。“区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人类生存和活动一定空间的抽象。方志的“发展”概念具有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目的、任务和方法论的全部内涵。方志主要研究如何认识和记述区域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一般规律,它统辖方志编纂、方志应用、方志目录、方志发展史、方志史等学科。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把方志提高到新的水平,方志工作者要勇敢地承担历史赋予的开拓性任务。

  • 标签: 方志学 区域发展研究 地方志事业 方志目录学 修志工作 区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