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2006年5月在洛阳出土的唐代景教经幢,上勒唐景净所撰《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简称《宣经》),乃继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之后,有关唐代景教石刻的最重大考古发现,其与该经敦煌残本正可互补。本文据经幢拓片与敦煌本对勘,并参考国内已发表的录文简体本,制作了经幢本《宣经》校勘本。本文尚考证《宣经》敦煌本与经幢本的差异,认为唐代存在不同版本的《宣经》,而敦煌本应较经幢本为早。本文还考察了该石幢选刻《宣经》的内外原因,认为石幢并未把《宣经》全文刻完。最后,本文指出该景教经幢的发现,再次确认了20世纪40年代现世的所谓小岛文书B系今人伪造的写本。

  • 标签: 大秦景教 宣元至本经 洛阳 经幢
  • 简介:景教在中國傳播中沿襲了東方教會傳統,注重聖詠音樂的獨特魅力和交流效果。《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録了公元744年來自敍利亞的新主教佶和到達中國後與景教寺院十七名僧侶前往皇家别宫舉行宗教儀式即祈禱歌詠表演活動,使音樂素養較高的唐玄宗對景教從此刮目相看,提高了景教在中國傳播的地位。本文對此進行研究,針對學術界關於景教詠唱音樂來自拜占庭和敍利亞的兩種説法,作者認爲基督教東方教禮儀經文和音樂傳統都始於敍利亞,但它不是在一個封閉環境中由單一民族形成的,而是吸收融合了幾種有特徵的東西方教曲調,有着共通性。作者分析對比了唐代景教、祆教、摩尼教的頌讚音樂,認爲唐玄宗有可能汲取了景教音樂納入道教音樂儀制。最後,文章勾勒了元代景教教會詠唱音樂傳播的大致面貌。

  • 标签: 唐代 元代 景教 音乐
  • 简介:笔者进行的唐朝景教大秦塔实地考察是在1998年8月24至28曰之间进行的,地点在今天陕西省周至县(古称盔屋)塔峪村。这次的勘察,对於景教大秦塔的地位,至少有几方面的重要性,即景教大秦塔除了文物价值之外,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它见证了唐朝中西宗教建筑风貌的融合,并且记录了唐朝景教活动的范围,以及扮演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容忽视的角色,但更可贵的是,周至大秦塔是唐代景教仅存於今日的建筑遗迹。本次考察的结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仅存的唐朝景

  • 标签: 唐朝 景教 大秦塔 中国 历史研究 宗教信仰
  • 简介:景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并非拘泥于单纯的传播教义,而是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方法,其重要手段之一便是行医。汉籍文献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景医的个案,但是景教徒善医已成学界共识,并且前人也已经考证出僧崇一等几个景医。本文通过对景教碑中“艺博十全”的重新解读,明确提出景教碑中“伊斯”也是一个景医。

  • 标签: 景教碑 伊斯 景医 十全
  • 简介:自“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以来,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但时至今日,即使有关景教碑出土时地这样的基本问题也还不能认为已完全解决。

  • 标签: 景教碑 出土时间 中国 文物考古 历史考证
  • 简介:唐朝初,由于持"一视同仁"的开放态度,不少外来宗教得以进入中国,但最后仅有以祆教(拜火教)、景教、摩尼教三大外来宗教组成的"三夷教"之说能够留在世人的视线中。那么需要怎样的发展战略才能迅速从众多外来宗教中脱颖而出,并立足于唐代至少二百五十年呢?由《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来看,笔者以为想要在唐朝时迅速发展宗教,需先以上层统治者为发展契机,融合主流宗教,并深入本土文化才能得以发展。

  • 标签: 三夷教 宗教发展 景教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 简介:一引言:《大兴国寺记》的发现和研究价值《大典国寺记》见於(至顺镇江志)。该志为元人俞希鲁编纂,其元刊本早佚,明以降藏书家亦无著录。乾隆六十年(1795),阮元(1764—1849)得到该志手抄本,于嘉庆年间进呈内府,留下两份抄本,分藏于阮氏文选楼和焦山书藏。道光二十二年(1842),在阮元的努力下,该志由包景维氏刊行。刊行本以文选楼本为底本,参校焦山藏本而定稿。

  • 标签: 《大兴国寺记》 景教 江南 元代 嘉庆年间 手抄本
  • 简介:教育活动是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较之西方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我国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水平相对较低,表现在理念滞后,教育手段和方法落后,教育活动开展乏善可陈,成效不高.如何不断提升我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水平,是博物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试以广东省博物馆情景式教育活动探索的实践为例,探讨什么是博物馆情景式教育活动及其开展的依据,提出博物馆开展此类教育活动的思考与对策.

  • 标签: 博物馆 情境创设 情景式教育活动
  • 简介:汪古部是一个由突厥人兴建的部落,活动于现在的内、外蒙古边界,11世纪初皈依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即我们现在说的景教。在中西方的文献资料如《蒙古秘史》、《元史》及《马可·波罗游记》中,都曾提到过汪古部。而且,马可·波罗将汪古部的乔治王(KingGeorge)与中世纪神话传说中的长老·约翰(PreteGianni)看作是一个人,并将汪古部称为“天德省”(Tenduc)①,也有人根据古叙利亚文,以“阔上”(Koshang)为之命名。汉文史籍中记载了许多汪古部兴建的城市,但其中的一些城市的具体位置至今仍是一个迷②。通常,以游牧生活为主的蒙古族部落兴建的首都至少有两个:一个夏都

  • 标签: 敖伦苏木古城 中世纪 内蒙古 景教城市
  • 简介:本文依据洛阳景教石幢拓本,制作其《幢记》释文,并就现存残文,对《幢记》撰者、立幢人及其亲族的华化胡裔身份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洛阳景教团的佛教化。同时,通过对相关历史的考察,作者推论《幢记》所云之洛阳“大秦寺”当始建於唐贞观年间。

  • 标签: 经幢 大秦景教 宣元至本经 华化 景僧
  • 简介:抱云尔”,⑩其清高的本性也在“入时自作风流格,尚留清白人间说”,和“不群名自噪,多恐太分明”中暴露无疑。当然并不是这部分的所有诗作都和作者的心迹有很多的瓜葛,其中一些诗句纯粹就是在介绍岭南的特色,因为他意识到岭南如此美景只有用文字记载下来才能留予后人品味与体验。这一想法了曾经在“红棉飞絮,满天如星,此南荒奇景也,不可无诗”中有所流露。于是便有了“南天珍木瑰奇绝,花作红霞絮白雪。……峤南火维见雪稀,忽飘金口沾罗衣。初晴林雨苞全坼,微遇山风絮竞飞”的生动写照,也借“东村有荔枝,西村有荔枝,南村有荔枝,北村有荔枝。”“天生尤物本消魂,

  • 标签: 《岭云海日楼诗钞》 丘逢甲 情景诗 岭南 诗情'话'意 思想
  • 简介:陈列展览和群众教育一直是博物馆、纪念馆的重要职能,其形式多样、手法各一,成为传统研究和探讨的重心。情景再现是文博工作者适应社会发展和观众需求创作出来的,也是博物馆、纪念馆进入最好发展时期的一个标志,其成熟与发展赋予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崭新的生命力。

  • 标签: 情景再现 博物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实践 纪实 纪念馆
  • 简介:本文专门讨论新近发现的唐代洛阳景教经幢残体第一棱面的文字,通过对残存文字及其书写体例的考察,根据汉语的表述习惯,参照其他唐代景教文献和佛教文献,推测该棱面仅缺失“大智慧”三字。作者分析棱面的主体文字“清净阿罗诃”,“清净大威力”,“清净大智慧”,认为是洛阳华化景教团对基督教三位一体信条的表述。

  • 标签: 景教经幢 三位一体 阿罗诃 景碑 尊经
  • 简介:陈列布展是纪念馆的核心,在川北行署纪念馆的陈展设计中,以"事实为依据",以创新为主旨,以多维立体化的多种展示方式相结合,对设计主题、时空变换进行多重视角表述,充满情景化的抒情表达,力求设计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新颖而有预见性、富于时代特色、精湛工艺,符合展示科学与实用性原则的展示空间构建。

  • 标签: 多维空间 情景化 展示设计
  • 简介:经过2个月的精心编排,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全国首创的纪实情景剧《生命作证,风雨歌乐山》向社会隆重推出。2003年6月26日晚8点,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博士生团、农业银行重庆分行及社会其他群众100多人观看了首场演出。

  • 标签: 重庆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情景剧 表演
  • 简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特定民族的历史、风俗、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因此,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外语不能仅仅只掌握语法,记单词,讲一口较为流利的外语,还必须学习和了解其文化;从外语教学角度来看,教授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教授文化,因为外语教学和学习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要想正确地理解和使用一种语言,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认知系统,了解产生、使用这种语言特点的社会文化背景.

  • 标签: 法语教学 文化教学 武汉市 ALLIANCE 中国 教学内容
  • 简介:文言文该怎么教,方法会有很多。但我想都要基于一个事实:达是文言文,而不是白话文;是中文,而不是外文。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是文言文,意味着文章是古代的,远离现代的,至少跟现代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那么跟中学生的关系是隔膜、疏离的,换言之,功利性莘。而白话文跟生活关联度极高,如按照“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的理论,

  • 标签: 文言文教学 现代生活 白话文 中学生 功利性 关联度
  • 简介:经典古诗文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精华,不仅文体多样,同时还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传承我国古代优秀历史文化思想有巨大作用。诵读经典,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颐养性情,修身养性。对于未经雕琢的小学生来说,经典诵读还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朗读水平、语言水平、理解能力、文学修养、记忆能力等。为此,本文探讨经典诵读的作用及其教学方法,希望对同行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诵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历史文化 教育意义 经典诵读 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