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的人们对观看杂技表演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以前那种单纯的为技巧而技巧的表演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观赏的口味了。人们在观赏杂技表演的同时,还要获得一种视觉上、听觉上美的享受,杂技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艺术,不再是片面地追求技巧难度,而是以高难技巧为主导,配合灯光、布景、服装、音响等,讲究杂技表演的整体性、艺术性和感染力。

  • 标签: 杂技表演 湖南 审美要求 表演形式 美的享受 综合艺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6-25
  • 简介:诗歌与音乐在歌唱中结合是一切艺术中最完美的结合,  无论是中国艺术歌曲还是德奥艺术歌曲,使歌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歌曲

  • 标签: 水芙蓉自由 清水芙蓉 自由山雀
  • 简介:芙蓉溢彩早梅飘香唐平记录整理编者按:1月27日下午,成都市芙蓉花川剧团、即新都川剧团邀请了省市部分戏剧评论家和新闻界人士到新都观看了该团新推出的《六月雪》(张燕饰窦娥)、《打饼》(周国英饰潘金莲、邵宁兴饰武松)、《新经堂》(王冠文饰吴汉、余智会饰公...

  • 标签: 剧团 折子戏 《成都晚报》 六月雪 演员 芙蓉
  • 简介:清风徐徐来,堂前品茗茶,忽听远山,流泉唤彩霞。小姑竹篓里,栽了春天的绿,一片冰心到玉壶,泡开那满园花。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6-09
  • 简介:歌剧《曼侬·莱斯科》中曼侬的咏叹调作为一种音乐戏剧的表现方式,在表现曼侬这个人物时,从角色定位、角色塑造、角色表演和演唱处理四个步骤去理解、表现这个人物

  • 标签: 咏叹调静卧在 帐里 芙蓉帐
  • 简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跨界融合、共同发展,其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应用技术高端研发人才。同时,将中职、高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合作育人,实现校企合作、中高职的有机衔接,形成“中高职”一体化贯通的服装专业卓越“芙蓉工匠”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 标签: 服装专业 “芙蓉工匠” 人才培养
  • 简介:<正>《音乐创作》一九八○年第三期上发表了罗忠镕同志的新作《涉江采芙蓉》。这是一首借鉴十二音技法为古诗谱写的独唱。初读,略觉艰涩;再读,始识意趣;仔细玩味,方悟出其中种种奥秘。于是由此及彼,联翩浮想,终于感到意义非浅,以至情不自禁,不得不见诸笔端了。长期以来,十二音体系的作曲方法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莫名其妙的怪

  • 标签: 十二音技法 涉江 十二音体系 结构 音乐创作 作曲方法
  • 简介:汪光被,清初歙县人,著有《易水歌》、《芙蓉楼》、《广寒香》三剧。《芙蓉楼》又名《芙蓉楼传奇》,现藏国家图书馆,为清康熙叩钵斋原刻初印本,书版框高18.6厘米,宽12.7厘米。剧前插图四幅,并有题词。《芙蓉楼》分上下二卷,上卷十六出,下卷十四出,共三十出,

  • 标签: 芙蓉楼 眉批 时代因素 枢密院 艺术价值 皇太后
  • 简介:靖边文工团成立于1950年(建团初为靖边文艺工作队),1951年正式成立靖边人民剧团,“文革”时期更名为靖边文化艺术工作团,简称靖边文工团。是陕北地区成立最早,至今保留最完整最具实力的文艺表演团体之一。该团现有演职人员75人,阵容强大,行当齐全。

  • 标签: 靖边县 简介 文化艺术工作 “文革”时期 文艺表演 1950年
  • 简介:古人对颜色的认识,在今天来说依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俗、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对颜色的认识与学习,亦是对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通过对宋人花鸟画的学习来认识中国画颜色的若干特性,无疑是花鸟画家研习颜色的一个好路径。本文通过对宋人花鸟画颜色的研习来论述颜色的历史、分类、属性、使用要求在花鸟画中的运用,为人们学习中国画的颜色提供借鉴。一、颜色入画的历史已知最早的颜色运用是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泼

  • 标签: 中国画颜色 传统中国画 图例
  • 简介:戏剧不景气,这已是公认不讳的现象。深受这种现象困扰的,占我国表演艺术团体大多数的县级剧团,更是处在“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寂寞之中。不甘寂寞者或改演流行歌舞,或转向办企业等,大有“众鸟各投林”之势。对此,人们列举出体制弊端论,经济制约论,观众遗弃论,自然消亡论等,以揭示不景气的原因。显然根本目的在于对症下药,救疾疗疴,以确立戏曲在新时期的观众心目中的应有地位。但是,反诸自身,考察基层剧团的艺术生产的现状,不

  • 标签: 剧目建设 艺术生产 戏曲创作 黄梅戏剧团 经济制约 张二
  • 简介:在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的阶段,戏曲剧团怎佯争取生存求得发展?尤其是处于基层的县级剧团,如何在重重荆棘之中,开辟出自己的道路,这是一些戏剧工作者苦苦探索和寻求的问题。合川川剧团在这些困难面前,艰难地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健全班子开源节流1981年,当合川的川剧舞台一派热火,但在那繁荣的后面,正潜伏着危机。以后几

  • 标签: 川剧艺术 戏曲剧团 戏剧工作者 合川 改革纪实 艺术表演团体
  • 简介:"吴桥是中国,也是世界杂技的摇篮……",这是1990年9月2日法国"明日"杂技节主席莫克莱尔在参观完吴桥杂技学校后,有感而发留下的题词,一语道出了吴桥杂技在中国和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两年一届已办了七届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使吴桥的影响越发深远。近年来,到吴桥招收杂技演员和选送学员的国内外杂技团体和个体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到1999年的14年间,全县已为国内外杂技团体输送各类杂技人才1230多人,仅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就输送了240多人,但仍是供不应求。

  • 标签: 办杂技 吴桥县热 杂技学校
  • 简介:<正>一家家詩歌戶戶画,村村都把紅旗插,文艺創作大跃进,人人都当艺术家。这是我县“跃进战歌”中的一首关于文化艺术大跃进的战歌。这首歌是全县人民在建設社会主义文化并逐步向共产主义文化迈进的一个响亮的战斗号角。在党的宏偉、豪迈、亲切的号召之下,我县人民开展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由十多万群众亲自参加的、群众性的壁画、街头詩运动。这个运动一开始,就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大跃进中的共产主义气概,表現了无比的活力,真是气势磅礴,一日千里。仅仅几十天的功夫,全县所有的村庄、街道、工厂、学校以至机关,普遍呈現了无处下有詩,无处不有画的嶄新局面?菟脑露盏耐秤?全县画出各种壁画即达49100幅,街

  • 标签: 战歌 生产服务 大跃进 共产主义 壁画 文化艺术
  • 简介:克木人是云南省境内至今未被确认族属的族群之一,他所流传的乐器及其所融集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鲜为人知,其特有的文化特征,成为了解他们日常文化生活及民族间往来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我们研究人类早期乐舞文化起源的重要例证.

  • 标签: 勐腊县克木人 乐器 文化内涵 文化特征
  • 简介:一、白云山禁止票传文戏碑从来庙堂之设,原所以奉祭祀。而祭祀之逆莫先若献诸戏。演戏奉神,自古为然也。缘二月十二日乃系(长子白云山八里洼)三嵕神圣诞之期,九村轮转报赛,有献戏两班者,亦有献戏三班者(抄录者注:指庙内演一班乐剧,庙外演两班上党梆子大戏),尽心力而奉神,诚盛事也。然报赛虽竭其诚,而弊害有所不免。每逢赛之

  • 标签: 白云山 祭祀 戏曲文物 乐剧 抄录 文戏
  • 简介:湖南望城与省会长沙相邻,东与浏阳、江西毗连,南与株洲、湘潭连接,西与宁乡、益阳相接,北与湘阴、汩罗交界,特别是与省会长沙相距只有十多公里,地理位置非常有利,这就造就一个和其它县市各种文化交流有了很大的便利,其中皮影戏在发展的过程中汲取别人的长处,去别人的短处,逐渐演变成了自己的特色,解放前就有一句民谚:“浏阳的鞭子、河西的班子”,可想而知,浏阳鞭炮响天下,那么我们河西的皮影戏班子,也是远近闻名。

  • 标签: 皮影戏 望城县 现状 地理位置 文化交流 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