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炉名始见于《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中:“凡寝中之事,扫除、执烛、共炉炭。凡劳事,四方之舍事,亦如之。”;其后《论衡·逢遇篇》称:“推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说明真正意义上的火炉在周代就有。炉最初的定义是盛火器,早期多为取暖温酒之用。

  • 标签: 铜炉 工艺美术 工艺品 品味
  • 简介:2013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中,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由广东藏家郑华星竞得。明永乐大佛是鎏金佛造像中的一个高峰,这件作品高54.5厘米,来自意大利私人藏家。

  • 标签: 铜佛像 投资指南 艺术市场 精品 秋季拍卖会 释迦牟尼佛
  • 简介: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是西方现代雕塑蓬勃发展的时期,罗丹、布德尔、马约尔等写实雕塑大师为从古典雕塑向现代雕塑的嬗变创造了途径,而杜尚、贾科梅蒂及亨利·摩尔等这些伟大的雕塑家则构成了20世纪雕塑艺术的主流。挪威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GustavVigeland,1869——1943)恰恰身处这个艺术潮流的变革时期,虽然在近代雕塑史中似乎鲜有他的踪迹,但维格的雕塑艺术却动人心魄,极具艺术魅力。

  • 标签: 现代雕塑 生命之歌 20世纪中叶 札记 公园 雕塑艺术
  • 简介: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英国古代钟表大部分是18世纪的产品,19世纪的为数很少。多数英国钟表常以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作为装饰题材,反映了西方人迥与东方的审美情趣;也有一些构思精妙、设计精巧的钟表,充分展示了西方艺术家的活跃性思维,同时,为了迎合东方人的审美需求,

  • 标签: 北京故宫博物院 修复 金星 镀金 动物形象 18世纪
  • 简介:2014年7月2日和3日晚,大型新创黄梅戏《惊天一》在国家大剧院连续两场登台亮相并获得圆满成功。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储波、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龚建民、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卢昌华、国家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全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季国平,安徽省文化厅及在京的桐城籍其他领导、企业家、知名人士,及安庆市领导胡红兵、黄杰等现场观看演出。

  • 标签: 国家大剧院 黄梅戏 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农工民主党 副秘书长
  • 简介:玛丽·雪莱的《弗肯斯坦,或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从标题即可看出该作品是对经典形象的一次重写抑或颠覆。为了全人类的福祉盗取火种牺牲了自己的普罗米修斯,在工业革命时代化身为创造了反人类恶魔怪人的“有罪的”科学家,

  • 标签: 国家剧院 焦虑症 灵与肉 普罗米修斯 上古 西方
  • 简介:林兆华是北京人艺著名的"大导",从《绝对信号》开始,林兆华坚持先锋戏剧实验,为中国话剧舞台开拓了一条中西合璧,传统和现代交织的道路。林兆华擅长排演著名剧作,我们也注意到了他1990年导演的《哈姆雷特1990》和2007年导演的《大将军寇流》这两部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改编莎剧永远是戏剧导演的终极梦想和终极难题。几百年来,莎士比亚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无数剧团排演,如何结合本国的戏剧特性,观众的欣赏习惯,将本国的,当代的价值观念与莎士比亚作品中蕴含的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普遍价值结合起来。是所有排演莎士比亚作品的剧团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 标签: 林兆华 舞美设计 莎士比亚作品 话剧舞台 北京人艺 戏剧特性
  • 简介:王秀,女,生于1940年10月。大弦子戏著名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1954年8月入大弦子戏剧团坐科学艺,先后师从大弦子戏名角郝福云(丑)、董宝进(旦)、吴庆月(旦、生)、戴建成(旦、生)、陈冠福(丑)等人,生、旦双修。王秀学艺三天便登台演出,次年成为剧团头牌旦角,兼工小生,主演过《两架山》、《火龙阵》、《斩王秀》、《审诰命》、《反五关》、《呼延庆打擂》、《闯幽州》、《下南唐》、《穆桂英下山》、《安金定投营》、《佘赛花》、《红珠女》、《追鱼》、《碧玉锛》、《金碗钗》、《乔老爷上轿》、《罗衫记》等传统戏,还主演过《江姐》、《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红嫂》、《龙马精神》等革命样板戏和现代戏,成功地塑造了近百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影响遍及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苏等几十个市县。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弦子 省级 《红色娘子军》 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