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和大多数老戏一样,京剧《战太平》的故事并不是严格地取材于正史,而是根据一首叫做(《花将军歌》的古体诗铺陈而成。剧中的主人公花云,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时代的大丈夫形象,他在一场由于指挥不当而成败局的战役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一连串逆境乃至绝境中不屈不挠,实现了道德与人格的尽善尽美,唱响了一曲威武不能的英雄赞歌。类似《花将军歌》这样的体裁,在古典诗歌中叫做“行”,遣词造句构思立意讲究的是“步骤驰骋斐然成章”,

  • 标签: 大丈夫 赞歌 封建时代 舍生取义 尽善尽美 古典诗歌
  • 简介:<正>一九八五年五月,笔者在《读书》上发了一篇短文,批评一种对于“爱国主义”的误解。作为例证,简略提到,今天有些人把屈原的自沉不去,作为现代人“爱国主义”的榜样,这种做法是不适宜的。限于篇幅,未能详谈。屈原这样一个复杂矛盾的人物,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概括得了的。夜读《离骚》,余意傍徨,不禁想再写几句。从历史上来看,即使在正统的儒生中间,对于屈原的自沉不去也有不同意见。从汉初的贾谊、扬雄,一直到清代的许多学

  • 标签: 《离骚》 屈原 爱国主义 《骚》 现代人 汉初
  • 简介:楚国艺术面世以前,先贤多以、美学品格为南方审美观念的表现.20世纪70年代后,尽管楚艺术得到一次次重大发现,我们对其审美阐释仍套用了庄美学思想,楚美术审美缺乏本体描述.本文指出楚艺术审美与庄美学品格间的差异性:其一,有些所谓南方的审美观念,其实是南北共有的风尚,不能仅仅与庄作品相比附;其二,楚艺术是视觉的形式,、是语言的形式,各有其规律与局限性;其三,、是个体的,是有限时空里的产物,楚艺术是集体的,其审美要义产生在十分漫长和广阔的时空里,底蕴要比前者深厚复杂得多.

  • 标签: 楚艺术 《庄子》 《楚辞》 辨异
  • 简介:<正>关于阿披亚关于阿披亚(AdolpheAppia1862~1928),我们知道得很少。他是瑞士人,性喜戏剧,习音乐,潜心研究瓦格纳歌剧,于1895年出版了《瓦格纳音乐剧的演出》,是一本仅五十一页的小册子。后来又在1899年出版了德译本《音乐和舞台演出》。这两

  • 标签: 瓦格纳 莱斯 舞台布景 舞台灯光 戏剧演出 歌剧
  • 简介:舞台设计,在18世纪时它要求是“眼睛的音乐”,到了19世纪的自然主义则强调布景是“自然的一角”,而20世纪的构成主义,它追求的舞台形式是“动作的机器”,可是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又认为舞台设计中要做到“视觉的隐喻”,或者再比如中国传统戏曲反映的是“布景在演员身上”,而西方谢克纳的“环境戏剧”则又是在探讨“一个环境一个剧场”。

  • 标签: 舞台设计 舞台形式 布景 谢克纳 中国传统戏曲 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