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认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长期不规范,未能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研究领域,这种失范引发了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认识上的诸多误区,主要表现为早期研究范围的人为收缩、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的人为区分、美国学派比较研究的漫无边际以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无所不包。这也直接导致了比较文学的学科“危机”绵延不断,而重新规范比较文学的学科领域、试图从研究范围这一角度出发来解决比较文学研究的危机与困惑,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 标签: 比较文学 学科领域 学科危机 重新规范
  • 简介: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到底是面临死亡,还是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重新对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作出认真的思考。本文通过比较文学与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的三重对比,试图说明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学科内的文化研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翻译研究,其重点应该是文学翻译研究。这样,比较文学就为自己选择了一争广阔的发展道路。

  • 标签: 比较文学 文学研究 文化研究 翻译研究
  • 简介: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定位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了。自从上个世纪比较文学研究在我国复兴以来,学术界就“比较文学学科”的定位,虽然发表了无数的见解,可是至今仍然是一个歧义重生悬而未决的问题。从人文学术的一般立场上说,作为单一的个人如果从事这一学术研究,那么学科的定位与否以及定位的科学性程度,对于他个人而言其实是无关研究宏旨的;但是,作为一门群体进行的学科,特别是作为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设立的学科目录,那么,它的定位的准确性即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这一学科的成败兴亡,我想,这不是危言耸听.

  • 标签: 比较文学 学科建设 外语院系 外国文学 学科定位
  • 简介:“文胚”中国古代诗论云“情乃诗之胚”;我这篇枯涩的文字是“惑乃文之胚”。作为文化记者,我在巴黎采访过许多人文学科的讨论会。我感觉,所有人文的讨论会,和自然科学的学术会议迥然不同,尴尬又无奈,人文学科人们宣读完论文后,常常会冷场,论辩很难展开。原因既清晰但又让人惊愕:因为每篇论文的基本概念都理不清,缠不清,理还乱。举个例子吧。哈佛大学教授、当代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来巴黎宣讲“文化中国”,仅“文化”这个概念当下就有几百个定义在被使用。若要展开讨论,

  • 标签: 人文学者 逻辑 思想家 人文学科 学理性 十八世纪
  • 简介:<正>文艺理论学科总是随着历史推移而不断更新.目前处于新时期,文艺理论学科应该有新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只能是在既定的历史基础上的演进,因为人们无法割断现实与历史的联系.文艺理论学科建设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项是文学概论或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中国现代文艺理论教材有六十多年历史,其中解放前不到三十年,解放后将近四十年.在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期,当时的国家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文科推荐三部文学理论教材.这代表了那个时期教材建设所达到的高度.如果回顾六十余年编写教材所走过的道路,探索其历史踪迹;解剖

  • 标签: 创作方法 文艺理论教学 《概论》 文学作品 作家 学科建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中国的文艺美学的创新性就在于它从对西方美学和文艺学的引进中,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既定学科的存在,恰好说明文艺美学这一学科在中国现在的西方学术学科体系中

  • 标签: 性学科 文艺美学门 门间
  • 简介:1998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为一个学科,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正式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二级学科,全国各大学中文系均按这一学科名称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师范类,用比较文学替代外国文学史.非师范类,则保留了外国文学史,另增加比较文学课.这样,比较文学就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 标签: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史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科
  • 简介:我国对东方各国文学的研究、翻译、评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国内,东方文学这门学科学科定义上有着特殊的位置.1998年教育部对二级学科进行大规模整合,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两个学科合并,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原有的"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两个二级学科整合,称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而这门学科的核心课程"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在传统意义上约定俗成地分为东方文学和欧美文学两大部分.

  • 标签: 中国 东方文学 研究综述 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苏联文学遗产中究竟有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探讨?苏联解体后俄国文学发展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关注?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重新审视自现代文体形成以来的俄国文学历史?今天我国高校中应该如何计授俄国文学?如何更有效地引导中国读者阅读俄国文学?诸如此类问题,是深受俄国文化影响的中国知识界、特别是学术界无可回避的。正是为了澄清这些当下备受关注的学术和学科建设问题,

  • 标签: 俄国文学 苏联文学 全球化语境 审视 文体 学术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这使实践美学所揭示的美的本质与规律,如果美学学科本身都没有存在价值了,但如果没有这种研究美的本质、规律的体系性的美学

  • 标签: 价值浅 学科定位 定位审美
  • 简介:中国大陆文化和价值意义系统重构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有三,其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其二为西方文化的资源,其三为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文化)的资源.前两种文化资源一直被学界所重视,后一种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倘若我们从中华文化和价值意义系统重建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世界华文文学"这一学科,则诸多尴尬的背后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且前景异常广阔的文学天空.

  • 标签: 世界华文文学 尴尬 文化与价值意义系统重构
  • 简介:本文从语言—比较的基础、同一性—名与实的关系、文化立场—观念的接受、理论话语—体系的焦虑四个方面,论证比较文学学科领域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外文应当是该学科的优势也是进行研究的基础,而目前情况却是相反;而大量的比较是将中外许多现象和命题进行了同一性预设,是一种名与实错位;而对于源自其他文化区域的文学文本,没有对其内涵的观念进行清理,比较缺乏学理性透视;而在西学知识形态笼罩下,没有进行“去西化”和“重新语境化”就急于进行理论想象,也就难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建构。作者认为这四项互为前提的错位,是目前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比较 学科 问题
  • 简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诞生以来,已经历了大约100年的风风雨雨。它在我国成为一门公认的学科以后,也已经走过了20年发展建设的历程。但是,当初人们关于它是否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作为一种方法自立于学科之林的忧虑依然存在。尤其是作为一名多年来在比较文学园地里耕耘的教师,我深感这门学科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仍有严重缺陷,以致当初比较文学学者感叹的危机依然如故。在教学过程中,我扪心自问,自叹无法圆满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而此类缺憾,归根结底,是源于比较文学教材中学科定义本身的误导或不严密。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教科书中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并没有确保它可以作为~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因此引起了一些学科界限上说不清楚的问题,令人难以自圆其说。

  • 标签: 比较文学教学 风雨 学科界限 圆满 独立 存在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而美学、社会学、心理学则为这三个学科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1],文艺美学和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都以文艺实践为其共同的研究对象,正如文艺美学的研究受制于普通美学的研究视角、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受制于普通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样

  • 标签: 学科分野 心理学学科 文艺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