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光是明末清初的诗坛俊彦,有《谷口集》传世。集中的律诗成就斐然,这与他学唐宗杜是分不开的。当时宗杜有一个时代的背景,但王氏宗杜有三个缘由,即生活在动乱的年代、拥有渊博的家学,同时也面临过仕隐的选择。王氏的宗杜表现为使用叠音词、创作排律和组诗、“诗史”性质、借“诗圣”之题、用“诗圣”之典等。

  • 标签: 王含光 宗杜 杜律 明末清初
  • 简介:2004年3月初,我约花山小陈一起去光福寻访嵝和石壁。嵝又称石楼,在弹山南,石壁则在弹山附近的蟠螭山,两山皆面湖,如青螺般浮在水边,周围群山迤逦,似沉又浮,曲袖般舒缓有致。两山还各有古寺藏于幽深之处,隐而不露。先去弹山访嵝。有石阶依山而上,十分平缓,景色颇似花山鸟道,但又有明显区别:花山鸟道翠而润,弹山石径却枯而燥,虽有树木夹道,都干干的,好像断了水脉,如气血两虚的病人般面黄肌瘦。从坡上一片竹林中穿过,又经嵝精

  • 标签: 太湖 玻璃钢 蒋经国 佛像 山南 天然
  • 简介:名小说一直缺乏相对纯粹的田园诗意。由于无法调和艺术世界的诸多矛盾与冲突,最终陷入进退失据的意义纠结和表达困境,成为一种厌世意义下的田园失落过程。厌世出于一种由“哀愁”激起的弥散性情感向更为消沉的虚无主义情怀的演进,而诗意则源于文学梦境失落过程中审美自足性的持留、沦落与幻灭的挽歌倾向。如此的田园世界,很难在传统和现代中进行明确归属,迷误间呈现的艺术得失,实为名小说所独具。

  • 标签: 废名 田园小说 厌世心理 叙述困境 理想主义
  • 简介:名的小说文本以边缘的姿态游走于城乡二元空间,长篇小说《桥》则通过诗化的创作立场来审视乡土中国,作者以形象性的文字方式进行着一种“精神还乡”,在唯美乡土的实景与虚景中,构建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 标签: 废名 《桥》乡土文学 文化心态 精神家园
  • 简介:家中有几粒雨花石,晶莹剔透、颜色各异、五彩斑斓,是我从南京雨花台带回的。把它放在盛水的小玻璃缸内,置于案上,以便经常品味观赏。雨花台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城堡南,它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岗。据说雨花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当年越王勾践筑"越城",雨花台一带就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三国时,因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雨花石是

  • 标签: 雨花台 雨花石 南京城 方孝孺 江南 秦淮河
  • 简介:重庆新诗的女性写作在近30年间日益形成声势,多姿多彩的“红粉军团”在中国诗坛的一片惊喜当中排列成阵。傅天琳领军,虹影、萧敏、李北兰这一代之后,邵薇、冉冉、雨馨、金铃子凸现,这四位女诗人先后获得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西叶、梅依然、沈利、扬晓芸、宇舒、白月、苏若兮、重庆子衣、海烟等等的群体性、梯次性登场,使人兴奋。她们弹拨动人的琴弦,给我们送来心灵的慰藉和柔美。

  • 标签: 女性写作 傅天琳 女诗人 群体性
  • 简介:乾嘉间著名文言小说家屠绅宦滇期间,曾三次领运斤入京,其行程却并不为学界所知。本文梳理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屠绅三运京的朱批、录副奏折和题本,将这些原始记载排比归纳,勾稽出屠绅三运京的详细行程。屠绅作为运官,奋勉急公,允称能吏。本文同时考辨了屠绅在滇宦迹,认为屠绅乾隆五十四年九月始抵寻甸州任。乾隆五十三、五十四年间,屠绅以从五品的寻甸知州,接署正七品的广通知县,有遭排挤的因素。

  • 标签: 屠绅 三运京铜 抵寻甸州任 生平事迹考
  • 简介:我的一个从事编辑工作,已是副编审的学生,执意让我结识一宁先生。在其心目中,一宁身处文坛,不浮躁,不张扬,人如其名:专一、宁静。做人、作文也像石头一样沉甸甸。这诗一样的描述,促使我颇想与他一会。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与一宁见面。相对而坐,未及多谈,或者无须多谈,我已有了大致不差的判断。多年从事戏剧评论,舞台上的人与事,是现实生活的浓缩或变形,种种角色无论怎样表演,只有一眼望穿,方可执笔说人论戏。面对眼前的一宁,寒暄之后,一番小叙,便已大致了然。

  • 标签: 交汇处 读石 沉思 传统 编辑工作 戏剧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