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对介词“”和“顺着”进行共时考察后表明,介词“”、“顺着”在语义上各有分工,语义上的分工使得它们在句法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行历时的考察后证实,现代汉语中的介词“”、“顺着”来源不同,“顺着”不是介词“”带体标记“着”,而是由动词“”带体标记“着”虚化而来的一个虚词。

  • 标签: 介词 “顺” “顺着” 虚化
  • 简介:从《雪》创作时期的战争背景来看,川端康成在《雪》中构筑的“非现实的美”的世界以及通过驹子和叶子的形象显现出的人类生命的纯粹和美,是川端在战争时期对人类生命的讴歌。其真正的意图是:川端正是想要凭借这种对人类生命的纯粹和美的憧憬与信念,度过黑暗的战争年代。

  • 标签: 生命力 纯粹
  • 简介:的动物长着人的脸庞:用在仪式上的猫占据了大街小巷狐狸被客气地逮住,围绕在他身旁的猎人们,僵立在他们礼节的挂毯中

  • 标签: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 简介:至少在目前,人类应该用“天下一家论”来代替利益集团论。而这样一种对古代家族社会结构和家族价值观的回溯,其实就是让我们刷新了对马克思关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构成的理解。这个美好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可以用三个词纵向贯串起来,它们是:家、、天下。21世纪人类追求的普世价值是什么?传统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拼合而成的“家、、天下主义”。传统中国文化(尤其是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精神)与西方的理性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及当代科学发展(例如人类是一家的基因研究的发展)之间的高层次结合和相互补充,会进一步完善“家、、天下主义”。由家而,由而天下,是符合生物界和人类社会本身的自然演进生存模式的。当然,人类的普适或普世价值不止一种,但“家、、天下主义”是其中最值得重视的一种。

  • 标签: 天下主义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人类社会 社会结构 普世价值 西方文化
  • 简介:懿密太妃王氏,出身江南,汉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册封密嫔,雍正二年(1724年)晋封皇考密妃,乾隆元年(1736年)尊为皇祖懿密太妃。密太妃身历三朝,乾隆九年(1744年)四月十八日薨。乾隆九年(1744年)四月十九日《总管内务府奏报宁寿宫懿密太妃丧葬仪注》之满文档案,详述密太妃丧礼制度的内容与特点,由此可知,妃嫔葬仪作为满洲皇室葬仪的一部分,具有等级制度、多元文化融通等特点,并带有满洲领主制残余。

  • 标签: 密太妃 汉人妃嫔 满文档案 丧礼
  • 简介:现实课堂中,小学生一提到写作都很恐惧。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习惯,可以从点燃激情、指导顺序、强化积累和挖掘素材等方面,为孩子创设'梯而上'的写作机会,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 标签: 小学语文 写作兴趣 培养策略
  • 简介:世界正在变“大”,却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小”。交通工具的变更,通讯技术的Et新月异,使得各个区域内可快速实现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整个世界俨然是一个地球村。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大量充斥着。一方面,文化冲突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文化适应又在改变融入者观念的同时,不断拉近人们的距离。本文以澳大利亚著名影片《鳄鱼蒂》为蓝本,研究影片中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现象,揭示两者对立而又融合的复杂关系。

  • 标签: 鳄鱼邓蒂 文化冲突 文化适应
  • 简介:德意志民族有着悠久的音乐传统,联邦德国人民热爱生活也酷爱自己的民族音乐。也许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在历史上象德国那样出现过那么多的出类拔萃的音乐大师:约翰·塞巴斯、带安·巴赫在除了歌剧之外的所有的音乐体裁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 标签: 音乐传统 民族乐器 联邦德国 德意志民族 民族音乐 热爱生活
  • 简介:摘要因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传译表达活动,所以在客观上要求做到准确通顺。但由于语言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要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准确的跨语际表达并非易事。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在研究和主张翻译标准的同时,潜意识里也希望通过某种手段或机制让翻译达到一种至臻完美的境界,也就是准确、优质、高效、轻松地完成翻译工作。这种境界实际上变成了人们的一种憧憬和理想,它是翻译的理想,实现起来似乎有很大的困难。但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日新月异,这个理想一定会在翻译未来的发展史上变为现实。当今的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已为实现这个理想开了一个好头。

  • 标签: 翻译,高新技术,应用,理想国
  • 简介:投其所好,既是一种说服技法.又是一种劝导他人的思路。就是说,根据被说服一方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人生经历,选择他爱听、中听.投合他胃口的话或事例,并顺着他的感情倾向、审美意识、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加以诱导与启发.使之对劝说一方产生“无话不可对君谈”的亲切感、信任

  • 标签: 说服技法 投其所好 顺其所爱 谈话艺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宇治拾遗物语》系日本中世镰仓时代(1192—1333)一部重要的说话集。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一般推为十三世纪前半期(约在1221年前后)。共二册、十五卷,计辑录“天竺”(印度)、“震旦”(中国)和“本朝”(日本)等长短“说话”(系神话、传说、童话等的总称)197篇(一说为196篇)。本文选注的《信浓某高僧的故事》(原来自《今昔物语集》卷11)收在《宇治拾物语》卷8中,主要描述:信浓国有一法师因为苦苦修行而获得某种法力,使得其钵盂能够自行飞到财主家中索取粮食。全篇情节生动、神奇、极富想像力。文中关于高僧与财主间对话的那一部分,寥寥数笔,高僧的恬淡寡欲和财主的贪婪成性这两种迥异的性格便已跃然纸上,对比十分鲜明。

  • 标签: 补助动词 接续助词 口语 主格助词 复合助动词 系助词
  • 简介:《三演义》和《三志》都描写了三时期的历史,不同的是《三演义》是罗贯中以三时期为背景创作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志》则是陈寿编纂的纪实史书。由于题材不同,这两部书描述历史的方法也有着本质差异。《三志》中虽然也存在一些作者的思想倾向,但整体记述都符合历史事实,而《三演义》作为小说,对历史情节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处理。本文通过对《三志》和

  • 标签: 三国志异同 三国演义三国志 历史真实性
  • 简介:<正>中华书局版《三志》中的标点问题,经吴金华、钱剑夫诸先生提出商榷,已经多半解决。笔者近来重读此书,又发现可商榷者约四、五事,爰为小文,以就正于方家。1.《三志》卷13《钟繇传》:“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尝与族父瑜俱至洛阳,道遇相者,曰:‘此童有贵相,然当厄于水,努力慎之!’”(册二,391页)按:此文最后一句当标点为:“努力!慎之!”“努力”之义犹言“保重”、“自爱”,是古人告别时的一种套语,其本身自为义,并非“慎之”的状语。故应于“努

  • 标签: 三国志 标点 商榷 中华书局 金华 努力
  • 简介:突尼斯共和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北非马格里布国家,官方语言是经典阿拉伯语,法语是通用语言,但98%的突尼斯人说突尼斯方言阿拉伯语。突尼斯语言政策的独创性在于,下定决心鼓励一种对任何文化都不存在复杂情结和过度依赖的文化多元化:不实行彻底阿拉伯化政策,普及突尼斯方言阿拉伯语,同时吸收经典阿拉伯语和法语等。突尼斯选择了以突尼斯方言为主,经典阿拉伯语和法语等其他语言为辅的文化多元化的效率之路。

  • 标签: 突尼斯共和国 语言政策 突尼斯方言阿拉伯语 阿拉伯化 文化多元化
  • 简介:饶,字圣坤,号静雅斋主,1955年2月生,广东阳江人,书法、国画双专科和中文本科毕业,1972年参加教学工作,1985年入阳江县书法研究会,1992年入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1995年入中国书画研究会,1994年入阳江市书法家协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学学会和中国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诗词研究院和中国政协画院副院长、中国老干部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周易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一级书画家、诗词联家、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四届人大代表。近廿年来,诗、书、画作品参加全国和国际级大展赛获奖三十多次,并多次获国家级一等奖、优秀奖、金奖、最高金奖、功勋奖、最高成就奖、书法教育奖和国际级佳作奖、金星奖、国际特别金奖。

  • 标签: 中国书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楹联学会 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 书法研究
  • 简介:本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入手分析,认为法国支持“小协约”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法俄同盟的失败;二是一战后法英两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三是一战后法国对中欧的兴趣。在这三方面的原因下,法国对“小协约”的建立,采取了支持的政策,其目的是共同防御德国的重新侵略

  • 标签: “小协约国” 法俄联盟 共同防御
  • 简介:1920年至1922年出版的《译汉文大成红楼梦》(正文简称"译本")是《红楼梦》日译史上最早的一个前80回全译本。该译本的产生背景为何?幸田露伴、平冈龙城作为合译者,是如何分工的?幸田露伴这位日本近代文豪对《红楼梦》有哪些真知灼见?这一距今将近百年的译本采用了何种文体?在整个《红楼梦》日译系统中,如何判定该译本的意义?这些正是本文想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 标签: 《红楼梦》 平冈龙城 幸田露伴 文体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