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原任闲散多金保之妻孀妇六十九岁。弟由披甲革退闲散乌保七十二岁,伊妻六十六岁。多金保长子由披甲革退闲散福英五十八岁,伊妻三十岁;次子镶白旗乌凌阿佐领下披甲福明四十六岁,伊妻四十六岁;子由披甲革退闲散福庆四十四岁,伊妻三十岁;四子一旗庆春佐领下披甲福永四十一岁,

  • 标签: 户口 人丁 八旗 咸丰 孀妇
  • 简介:原任防御乌通阿之妻孀妇七十八岁。侄由披甲革退闲散郭兴阿六十四岁,伊妻六十岁。郭兴阿次子原任披甲苏东阿之妻孀妇三十三岁,子披甲委官佟喜三十岁,女二十二岁。郭东阿长子幼丁满盛十四岁,次子幼丁桂春八岁。此一户八口。

  • 标签: 户口 人丁 八旗 咸丰 孀妇
  • 简介:幼丁常安四十四岁,伊妻三十八岁。弟阵亡原任披甲清云之妻孀妇二十七岁;四弟幼丁祥云二十三岁,伊妻二十二岁;五弟幼丁明云二十一岁,六弟幼丁米扬云十八岁。常安长侄幼丁英云二十五岁,次侄幼丁英祥二十一岁。常安长子幼丁英泰十六岁,次子幼丁德祥十一岁,子幼丁德喜九岁,长女十八岁,次女十四岁。清云长女十岁,次女九岁。此一户十六口。

  • 标签: 三姓 佐领 镶蓝旗 三十五岁 领催 三十岁
  • 简介:姓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市,清代归吉林将军统辖。康熙五十三年(1714)设副都统1人,统协领2人,佐领、骁骑校各15人,防御8人。额设八旗满洲领催120名、前锋40名、骁骑1360名。另设笔帖式4人,管仓官1人,仓笔帖式2人。辽宁省档案馆所藏清咸丰九年(1859)姓八旗人丁户口,记载了当时姓1445户共10844名旗人名字、职官、年龄等情况,中对每户人口数目、每族户数人口数目及族长名字职官、每佐领下户数人口数目分别做了统计,全面反映了当时姓旗人的户口结构。遗憾的是档案前面两页略有残损,残损内容能够确认字数的用“口”表示,不能确认字数的用“……”表示。中有部分披甲因于是年比丁后阵亡或病故,故其名字旁有不同笔迹标注之“daindetuheke”或“nimemeakaoho”,编译时添注于括号内表示以保持其内容之完整连贯。

  • 标签: 三姓 八旗 户口
  • 简介:文章对国际汉语教学与传播中存在的第三空间及第三空间语言和文化现象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国际汉语教学与传播的第三空间模式。这个模式建立在多元文化主义和民族相对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它将外语及第二语言教学与传播定位为跨文化交际第三空间中的教学和传播活动。也就是说,二语教学与文化传播不是孤立地发生在目的语文化空间中的,而是在第一空间(学生母语文化)和第二空间(目的语文化)共同作用下的第三空间中发生的一个渐进的过程。二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帮助学习者建立第三空间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视角。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渐走出第一空间、单一空间视角的限制,通过对第二空间语言文化的了解与掌握,逐渐建立第三空间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视角的过程。

  • 标签: 跨文化交际学 文化教学 第三空间 国际汉语 国际文化传播
  • 简介:'第三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定于2007年6月21~24日在陕西省延安市召开。会议由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编辑部主办,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协办。会议主要议题:1.外语科研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2.语言学理论与文学研究的结合问题

  • 标签: 中国英语 研究专家论坛会 英语研究专家
  • 简介:由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徐杰舜召集、中南民族大学承办的“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于2005年10月29日-30日在武汉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人类学与乡土中国”,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和人类学专业的学生就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人类学高级论坛 第三届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乡土中国 专家学者
  • 简介:“欧洲在中国”是由欧洲汉学会发起的汉学研究小组,其最初目的是研究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主要从中文文献出发,着重研究中国人对西方宗教和文化的反应,1990年成立这个小组,1991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1993年在罗马召开了第二届国傺会议,论文集已先后出版。

  • 标签: 汉学 学术研讨会 西方文化 文化交流
  • 简介:<正>增字本《切韵》残卷第三种,是周祖谟先生所审定的名称。它就是被伯希和劫走,编为2017号的那一纸敦煌音的资料。在《瀛涯敦煌韵辑》和《唐五代音韵集存》里都有这纸资料的影抄件。《集存》本有原纸的照片,只是由于照片极其模糊,难以辨认,所以才又附上影抄。这纸资料的特点是:紧接残存的陆法言序文之后,以“平韵五十四”、“上韵五十

  • 标签: 切韵 韵目 残卷 陆法言 反切 抄件
  • 简介:关于旁指代词“他”和第三人称代词“他”之间的界限,由于以往的研究缺少一个公认的、便于操作的客观判别标准,因而大家在判断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产生年代时陷入了困局。文章认为,“他”是在单独用作主语和宾语这种句法环境中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的,后来才扩展到了定语位置,这是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产生机制。因此,如果“他”回指其前面出现的某个特定的指人名词,而且又充当句子的主语,那么就可以认定“他”发展成了第三人称代词,即这两个语义句法条件可以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判别标准。

  • 标签: 第三人称代词 产生年代 判别标准
  • 简介:第三届汉语语法南粤论坛于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澳门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和澳门大学中文系主办,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协办。开幕式由侍建国教授主持,邵敬敏教授致开幕词,徐杰教授致欢迎词。

  • 标签: 澳门大学 汉语语法 论坛 南粤 中国语言学会 香港理工大学
  • 简介: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3号墓先后于1972年、1973年发掘,墓葬年代是汉文帝前元12年(公元前168年)。两座汉墓皆出土有大量的简牍遣。遣是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大部分皆为名物词,所记物品多为衣物、食品、农作物、车马、明器等。从出土情况来看,遣所记名物与出土物基本相符,可以互相对照。本文对马王堆汉墓遣名物词语的考释,即基于对汉墓遣全面系统分类考察之上。

  • 标签: 马王堆汉墓 词语考释 札记 随葬物品 名物词 出土物
  • 简介:外语课堂中普遍的互动形式为IRF段式话语互动。第三话轮,即教师反馈,在引发延续性的IRF、促进有意义的话语互动上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第三话轮的不同形式与类型对后续学生话语有不同影响,第三话轮在增加学习者话语输出机会上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教师反馈对学习者二语习得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课堂话语互动 第三话轮 教师反馈 二语习得
  • 简介:吉林省外语学会俄语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于1982年6月5日至8日在长春举行。出席年会的有来自东北师大、吉林大学、长春外国语学校等单位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近40人。这次年会召开的时侯,正值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在西安举行常务理事会之后,常务理事会议纪要和1983年召开全国第一次学术讨论会的决议给与会同志很大鼓舞,对本届年会起到了推动作用。本届年会有几个特点:一是论文的数量比往届年会多(共收到论文20多篇);二是论文的质量比往届年会高,许多论文触及到了俄语语言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新问题,如:“语句与句,“俄语口语的名词一格”,“现代俄语中的超句子统一体”,“现代俄语中的词汇的语义凝缩”,“动词的义素分解与义群划分问题”,以及“苏联语音学中的音位理论”等;是论文的内容涉及的面广:除语言研究

  • 标签: 超句子统一体 中国俄语教学 语言研究 外国语学校 划分问题 学术讨论会
  • 简介: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和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联合主办、香港中文大学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三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日-4日在暨南大学举行,来自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的近百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伍巍教授主持,邵敬敏教授致开幕词,暨南大学副校长纪宗安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朱承平教授、汉语方言学会秘书长周磊先生、广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张玉金教授致欢迎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徐烈炯教授和复旦大学游汝杰教授也作了简短讲话。暨南大学校长胡军教授、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设宴款待与会学者,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 标签: 暨南大学 邵敬敏 徐烈炯 张玉金 朱承 邢向东
  • 简介: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联合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拟于2018年11月16~19日在广州举办"第三届华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主题为"世界华文教育的同一性与差异性",主要论域有:(1)世界华文教育的同一性;(2)华裔与非华裔汉语教育的差异性;(3)华文教育的国别或地域差异。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华文教育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华侨大学 汉语教育 地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