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的护理经验,预防并发症,促进术肢及伤口愈合。方法采用便携式血糖仪严密观察和防治感染护理。结果经过术后血糖的监测和积极的预防感染,未出现因糖尿病并发症而影响手术康复效果的案例。结论严格血糖监测,严密观察病情,积极做好防治感染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及伤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康复。

  • 标签: 糖尿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外周静脉不显现患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将我科住院患儿3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静脉穿刺,分别采用改良技术穿刺法(观察组)和传统技术穿刺法(对照组),并对两种方法穿刺一针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婴幼儿静脉穿刺法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颞浅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CT血管成像(CTA)在检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BP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期行改良式CTA和DSA检查的246例咯血患者,CT采用Toshiba Aquilion one 320排640层螺旋CT机,所有改良式CTA图像由两名放射科主治以上医师盲式阅读。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改良式CTA诊断BPF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两者检查一致性。结果DSA检出186例阳性,60阴性;改良式CTA检出160例阳性,86例阴性。改良式CTA诊断BPF的灵敏度为85.5%(159/186),特异度为98.3%(59/60),准确度为88.6%(218/246),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高(kappa=0.73, P<0.01)。结论改良式CTA诊断BPF具有高特异性,可作为疑似BPF患者无创性筛查的首选方法。

  • 标签: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颅内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一直是治疗的难点,The Woven Endobridge(WEB)装置是专门用于此类型动脉瘤的新型颅内动脉瘤栓塞装置,目前国内使用极少,现报道3例WEB栓塞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的病例,2例术后达到了较好的栓塞效果,1例存在瘤颈残留,瘤颈比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The Woven EndoBridge
  • 简介:四月里的一个星期天,春风徐徐,阳光明媚。张华老师开着校车带着一年2班?全体同学来到塞北草原郊游。这里花草繁茂,风光旖旎,同学们玩得十分尽兴。午餐后,张华老师想测试一下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把大家带到有几亩水面的一个方塘

  • 标签: 搭桥 老师 张华 校车 午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价值,指出通过64层螺旋CT的问世和广泛应用,将为无创性冠状动脉检查开辟一个新的纪元。

  • 标签: 螺旋CT 冠状动脉 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分叉水平及颅外段颈内动脉形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行颈动脉DSA和彩超检查的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检查数据,其中男154例,女32例,年龄36~84(66±8)岁。分析颈动脉分叉位置对应颈椎水平、颈动脉分叉位置至下颌距离,以及分叉高低与颈长的相关性,统计颈动脉扭曲的发生率。结果DSA提示左侧颈动脉分叉水平最常位于C3水平,占37.3%(56/150),右侧最常位于C3~C4水平,占33.6%(42/125)。最高位于左侧C2、右侧C2~C3水平;双侧最低均位于C5水平。左侧颈动脉高分叉(C3及以上)发生率为46%(69/150),高于右侧的21.6%(27/125)(P<0.001);男性、女性颈动脉高分叉发生率分别为33.2%(76/229)、43.5%(2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颈动脉彩超提示左侧颈动脉分叉与下颌距离为(3.0±1.3)cm,小于右侧的(3.4±1.2)cm(P<0.001);男性、女性颈动脉分叉与下颌距离分别为(3.2±1. 2)、(3.3±1.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颈动脉分叉水平与颈长无相关性(右侧:r=0.02,P=0.091;左侧:r=0.01,P=0.927)。女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28.1%(9/32),男性为15.6%(24/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高分叉组右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59.3%(16/27),高于非高分叉组的3.1%(3/98)(P<0.001);高分叉组左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30.4%(21/69),高于非高分叉组的2.5%(2/81)(P<0.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左侧颈动脉分叉位置高于右侧,颈动脉高分叉患者更容易合并颈动脉扭曲。术前彩超结合DSA检查能够评估颅外段颈动脉的扭曲程度,以期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颈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分叉 颈椎水平 扭曲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脑卒中诊疗近些年取得很大进展,但以解剖学为指导的脑卒中诊疗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迫切需要更精准、全面的功能影像评估手段。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技术,这些成功的经验启发神经影像医生探索脑动脉功能评估技术并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冠状动脉CT-FFR技术,着重从冠状动脉CT-FFR研究、脑动脉功能评估研究及脑动脉与冠状动脉CT-FFR的对照与思考这几个方面探讨了脑动脉狭窄功能评估的进展、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放射学 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流体力学 脑动脉狭窄
  • 简介:游戏准备:在空地上画两条直线,中间相隔30米.当作小河.所有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平分成两组.排成一列纵队站在一条直线后边,扮演战士。每人手上拿2本旧书,当作小木板。

  • 标签: 游戏准备 小朋友 直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和供区的动脉重建术式。方法以健侧小腿内侧作供区,以胫后动脉为蒂,切取游离皮瓣修复创面,皮瓣供区利用胫后静脉,用“胫后静脉移植”的简单方法重建胫后动脉。结果43位病人采用了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和这种动脉重建术式,全部皮瓣成活。无1例出现术后血管危象而再次手术,皮瓣外观及感觉良好,供侧肢体行走不受影响。结论胫后动脉游离皮瓣的血管粗大,吻合通畅成活质量可靠;“胫后静脉移植”技术重建动脉降低了供区损失,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 标签: 胫后动脉 小腿内侧皮瓣 胫后静脉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压晨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对212例入选病例监测24h动态血压和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arteryintima-mediathickness.IMT),记录各血压值,计算血压晨峰值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arterialstiffnessindex,AASI)。观察血压晨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结果IMT增厚组中AASI及血压晨峰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5);血压晨峰组中AASI、IMT均显著高于非血压晨峰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压晨峰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较其他因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密切。结论血压晨峰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有更佳预测价值。

  • 标签: 血压晨峰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动脉内-中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