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跟骨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随着对跟骨骨折病理学特点的深入研究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其治疗仍存在一些难点和争议。本文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对跟骨骨折术中操作的几点注意事项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为临床医生提高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 标签: 跟骨骨折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其手术治疗的特点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p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路径分为腹腔镜组和机器人组,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MPD)、胰体尾切除术(MDP)、胰腺中段切除术(CP)和胰腺肿瘤剜除术(MPP)。结果本组80例,其中成功完成微创手术76例(95%),中转开放4例(5%)。76例中女性38例(50%),中位年龄54.4(20~80)岁,中位体质指数(BMI)24.0(17.0~38.0)kg/m2。腹腔镜手术67例(88.2%),机器人手术9例(11.8%)。手术方式如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例(31.6%),胰尾切除术36例(47.4%),胰腺中段切除术和胰腺肿瘤剜除术各8例(10.5%)。术后B/C级胰漏25例(35.5%),腹腔感染8例(10.5%),术后出血6例(7.9%),二次手术5例(6.6%)。无围手术期死亡。不同手术方式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胰漏(P=0.396)、出血(P=0.297)、腹腔感染(P=0.339)和二次手术(P=0.396)]。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pNETs的有效手段。多数pNETs分级较早,肿瘤直径小,适合微创手术;且微创手术治疗pNETs安全可行;早期手术更可能采用功能保留术式。

  • 标签: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冠心病左主干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年内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至7月期间,840例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复杂冠心病患者,年龄(61±9)岁,男性占74%(622/840)。其中420例行OPCABG,另外420例行PCI治疗。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对患者术后1、6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逆概率加权法(IPW)调整后1年的全因死亡(3.6%比1.3%,P=0.045),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11.3%比4.1%,P<0.001)和再次血运重建率(8.3%比1.2%,P<0.001)PCI组均高于OPCABG组。术后1个月PCI组EQ-5D评分高于OPCABG组(P<0.001),术后6个月略低于OPGABG组(P=0.035),但术后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在SAQ量表中,OPCABG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评分在术后1、6和12个月均高于PCI组(均P<0.05);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术后1个月PCI组高于OPCABG组(P<0.01);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和对疾病的认识方面,OPCABG组和PC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左主干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接受OPCABG治疗的患者术后短期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PCI组,但中长期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仍需随访。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临床效果,并与未离断精索血管进行腹腔镜睾丸固定术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采用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的20例高位隐睾患儿(简称F-S组);同时选取同年龄组未离断精索血管进行腹腔镜睾丸固定的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F-S组年龄6~18个月,平均年龄13.5个月;左侧7例,右侧13例;对照组年龄6~18个月,平均年龄12.5个月;左侧6例,右侧14例。F-S组患儿符合Fowler-Stephens手术指征,Fowler-stephens一期手术采用3孔腹腔镜技术。术后6个月二期手术经腹股沟开放完成。对照组患儿精索发育良好,不符合Fowler-Stephens手术指征,采用3孔腹腔镜技术一次手术完成睾丸固定。两组随访至术后6个月,测量术后两组患儿睾丸容积及性激素指标。F-S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术前、术后的超声测量的睾丸体积及性激素分别进行自身对照研究,两组患儿之间进行激素对比研究。结果F-S组、对照组手术均顺利将睾丸无张力固定于阴囊内,两组均在术后6个月复查20例睾丸位置无回缩。F-S组睾丸体积2例较术前有减少,术前容积(0.34±0.16) ml,术后容积(0.38±0.13) ml,P=0.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例睾丸体积较术前减少,术前容积(0.40±0.14) ml,术后容积(0.40±0.15) ml,P=0.9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激素复查:两组手术前后睾酮均<0.087 nmol/L,雌二醇均<18.35 pmol/L,促黄体生成素(LH)均<0.1 U/L,无明显变化,F-S组术前催乳素(PRL)中位数为13.44 μg/L,术后中位数为12.3 μg/L,对照组术前催乳素中位数为15.45 μg/L,术后为10.34 μg/L,比较手术前后变化,P=0.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术前中位数为1.18 U/L,术后为1.61 U/L;对照组FSH术前中位数为1.21 U/L,术后1.10 U/L,两组比较,F-S组术后较术前增高,P=0.0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组孕酮术前中位数为0.25 nmol/L,术后为0.17 nmol/L;对照组术前孕酮中位数为0.56 nmol/L,术后为0.24 nmol/L,比较两组,术后较术前降低,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精索长度不足以将睾丸降至阴囊的特殊高位隐睾患儿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但精索血管离断对激素变化确有影响,选择此术式需谨慎及充分评估。

  • 标签: 隐睾 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 腹腔镜 性激素
  • 简介:摘要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何实施神经介入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如何保护医护人员,救治后的患者如何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及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望能给同道在疫情常态化后有所指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神经介入手术
  • 简介:摘要卡塔格内综合征是临床罕见疾病,其经典三联征为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和慢性鼻窦炎。本文报道1例卡塔格内综合征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鼻窦手术,因术后拔管困难,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14 d后治疗好转出院。

  • 标签: 卡塔格内综合征 围手术期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临床及代谢特征的认识,明确手术或保守治疗的SCS患者激素及代谢合并症变化,为治疗决策提供借鉴。方法纳入2010至2018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明确诊断的SCS患者56例(41例接受手术治疗,15例随访观察)。同时选择与SCS性别、年龄匹配的肾上腺无功能瘤(NFA)患者56例,肾上腺腺瘤型临床库欣综合征(CS)患者68例。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SCS手术或保守治疗或随访观察的激素水平及代谢异常状态变化。结果纳入SCS患者56例,男15例,女41例,就诊年龄(52.0±12.6)岁。CS和SCS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与NFA患者相比,SCS患者血浆ACTH水平较低[8∶00 ACTH:2.40(1.11,4.33)pmol/L比4.23(2.74,6.26)pmol/L],夜间皮质醇水平[(240±121)nmol/L比(59±8)nmol/L]和1 mg地塞米松抑制后皮质醇水平[(241±130)nmol/L比(34±12)nmol/L]更高(均P<0.01)。CS组ACTH及皮质醇轴功能紊乱较SCS组更明显。SCS患者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和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高于NAF组(75.0%比41.1%,33.9%比12.5%,62.5%比28.6%,35.7%比8.9%,均P<0.05)。SCS患者24 h尿游离皮质醇与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5、0.562、0.463,均P<0.05)。手术治疗后SCS患者体重、体质指数及血压较术前下降(均P<0.05)。其中手术组9例糖代谢异常患者6例缓解,11例超重/肥胖患者4例BMI恢复正常,22例高血压患者12例(54.5%)缓解。未手术组激素水平及代谢异常状态较基线无明显变化。结论SCS患者存在轻度自主性皮质醇分泌,其合并代谢合并症风险增加。相对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后SCS患者激素异常纠正且部分患者代谢异常得到改善。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意外瘤 外科手术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早发性脊柱侧凸(EOS)患者在生长棒治疗期间颈椎矢状面参数分析,探讨生长棒手术对颈椎矢状面序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9至2018年在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生长棒手术治疗且影像学资料完整的24例EO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7例,使用Surgimap软件对生长棒置入术前及术后、生长棒调节术前及术后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包括中立位颈椎侧位片)进行测量,其中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颈椎前凸C2-7Cobb角、T1倾斜角、C2-7颈椎矢状位平衡(C2-7SVA);对脊柱全长影像学参数胸弯/胸腰弯Cobb角、T5-12 Cobb角即胸椎后凸角(TK)、最大后凸Cobb角、C7-S1脊柱矢状位平衡(SVA)及近端交界区角度(PJA)等进行测量;对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影像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患者手术情况,包括上端固定椎(UIV)、有无节段近端交界性后凸(PJK)、单侧/双侧生长棒,分别进行组间对比分析;使用Logistic二元多因素回归分析颈椎矢状面失平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4例EOS患者,所有患者均经1次以上撑开手术,随访时间(35±14)个月。患者术前C2-7Cobb角为17°±11°,T1倾斜角为28°±13°,C2-7SVA为(17±11)mm,术后分别为18°±9°、28°±11°、(16±10) mm,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5、0.14、0.55,均P>0.05)。末次调棒随访时C2-7Cobb角、T1倾斜角、C2-7SVA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0、-4.08、-2.46,均P<0.05)。PJK组△C2-7Cobb角、△T1倾斜角均较非PJK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3.25,均P<0.05);而UIV选择和生长棒数量对于△C2-7Cobb角、△T1倾斜角无显著影响(t=-1.02、-1.61、-0.67、0.31,均P>0.05)。Logistic二元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PJK的出现为发生颈椎矢状位失平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7,95%CI:1.49~91.54,P<0.05)。结论生长棒手术在矫正脊柱侧凸的同时,生长棒手术会增加EOS患者的颈椎前凸及T1倾斜角,对于出现PJK的患者应更加关注其颈椎矢状位序列和颈椎矢状位平衡。

  • 标签: 早发性脊柱侧凸 生长棒技术 颈椎矢状位 近端交界性后凸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复杂骶前脊膜膨出,因骶骨缺损严重,缺损部位累及多个骶前孔和多支骶神经,修复难度高,为行钛网修补,术前制作患者骶骨3D打印模型,演练手术入路及过程,充分准备后行后正中入路骶前脊膜膨出修补,术后恢复良好。

  • 标签: 神经管缺损 骶前脊膜膨出
  • 简介:摘要库欣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多样的罕见病,如何在围手术期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具有争议的问题。根据糖皮质激素的药理特性,围手术期的应激状态首选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长期维持替代治疗可选择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患者术后肾上腺功能恢复最快,其次为库欣病,单侧肾上腺腺瘤最慢。可依据清晨血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试验来判断肾上腺功能的恢复情况决定停药时间。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围手术期 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阴道子宫颈峡部环扎术不同手术时机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1 027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孕期环扎组(n=736)及孕前环扎组(n=291),前者根据手术时宫颈内口情况分为孕期择期环扎组(n=511)和应激环扎组(n=225)。比较不同组别孕妇分娩孕周、足月产率、新生儿体重及存活率。结果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环扎术后总体分娩孕周为(36±4)周,足月产率为69.6%(710/1 020),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038±624)g,存活率为94.7%(966/1 020)。孕期择期环扎组的分娩孕周、足月产率及新生儿体重分别为(37±4)周、72.8%、(3 091±594)g,均高于孕期应激环扎组的(36±5)周、62.7%、(2 963±756)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1、χ2=7.593、t=2.396,均P<0.05),而两组新生儿存活率分别为95.3%、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2,P>0.05)。孕期择期环扎组与孕前环扎组的分娩孕周、足月产率、新生儿体重及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颈峡部环扎术操作简便有效,术后能够显著改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孕期择期环扎手术效果优于孕期应激环扎术。

  • 标签: 宫颈机能不全 环扎术,宫颈 手术时机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进行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比较60 Gy的放疗剂量是否优于国际标准的50 Gy。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将来自22家医院的331例经病理证实的无法手术的ⅡA~ⅣA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0 Gy和50 Gy两组接受放疗。最后纳入可分析病例305例,其中60 Gy组152例,50 Gy组153例。中位年龄63岁,男242例(79.3%),女63例(20.7%)。原发灶中位长度5.6 cm。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放疗2 Gy/次,每周5次。同步化疗5周,每周1次:多西紫杉醇(25 mg/m2)+顺铂(25 mg/m2);巩固化疗2周期,3周重复:多西紫杉醇(70 mg/m2),d1+顺铂(25 mg/m2),d1~3。首要研究终点为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期(LRPFS)。两组分类变量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中位随访27.3个月,60 Gy组疾病进展率为37.5%(57/152),50 Gy组为43.8%(67/1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1,P=0.263)。60 Gy组和50 Gy组1、2、3年LRPFS分别为75.4%、56.8%、52.1%和74.2%、58.4%、50.1%(HR:0.95,95%CI:0.69~1.31,P=0.761)。两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1%、64.8%、54.1%和85.4%、62.9%、54.0%(HR:0.98,95%CI:0.71~1.38,P=0.927)。两组1、2、3年无进展生存分别为70.8%、54.2%、48.5%和65.5%、51.9%、45.1%(HR:0.93,95%CI:0.68~1.26,P=0.621)。60 Gy组3级以上肺炎发生率为7.2%,50 Gy组为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6,P=0.021),其他毒副作用两组相似。结论同步放化疗模式治疗食管癌,50 Gy与60 Gy的疗效无差异,推荐50 Gy为常用放疗剂量。

  • 标签: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左西孟旦或多巴酚丁胺的心脏手术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正性肌力药物对AK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至6月行心脏手术并在围手术期泵入左西孟旦或多巴酚丁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因素,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417例,年龄(58.2±10.4)岁,男271例(65.0%),AKI发生率为25.2%(105/41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慢性肾脏病、术前血肌酐水平高、主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均为心脏术后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围手术期应用血管扩张剂、左西孟旦则为保护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OR=17.291,95%CI:4.335~68.960,P<0.001)、术前高血肌酐水平(OR=1.097,95%CI:1.074~1.121,P<0.001)为心脏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应用左西孟旦(OR=0.533,95%CI:0.288~0.984,P=0.044)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心脏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包括慢性肾脏病和术前高血肌酐水平,而围手术期左西孟旦的使用可能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急性肾损伤 左西孟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微创通道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在椎管肿瘤、包括椎管内外沟通肿瘤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在2017至2019年应用微创通道[Quadrant通道或MLD(Micro Lumbar Discectomy)后路微创牵开器系统]切除椎管肿瘤的31例患者(微创通道组),同时选择同期应用传统后路椎板咬除的开放手术切除椎管肿瘤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开放手术组)。从术中情况、手术疗效、术后肌肉损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脊柱稳定性等方面对微创通道组与开放手术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创通道组术中出血量(70.2 ml±4.9 ml)、手术时间(164.7 min±16.0 min)及患者住院时间(9.5 d±2.5 d)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01)。微创通道组术后1d血肌酸激酶(CK)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两组分别为(363.9±51.6)U/L及(514.2±68.3)U/L,P<0.001。微创通道组术后5 d及6个月的McCormick评分(1.56±0.17;1.21±0.1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3±0.76;2.3±0.55)均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根据Panjabi标准,术后6个月脊髓稳定性影响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01),同时微创通道组症状显著改善率高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椎管肿瘤患者选择微创通道手术较同期开放手术相比,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开放手术缩短,肌肉破坏程度亦显著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更小,总体优势明显。但需注意把握指征,选择合适的病例。

  • 标签: 椎管肿瘤 微创通道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是一项新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该技术已日趋成熟并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种实体肿瘤及一些器官的良性疾病的治疗。改进影像监控技术及提升超声换能器的聚焦效能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 标签: 聚焦超声手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 影像融合
  • 简介:摘 要: 医院是向公众提供医疗和康复服务的机构,而医院中与手术、重症监护、产科等有关的领域对空气清洁度要求较高 。其中 病人是重要的监测对象,有许多生命支持设备、监测设备、 抢救 设备 等, 这些 设备 要求必须保证电力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于此, 本文从电气施工的角度来探讨医院洁净手术室施工中应注意的工作要点,希望能为 施工单位 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 洁净手术室 电气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