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口述史是一个有争议的领域。有的学者断定,凡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属于子虚乌有;有的学者认为,那些经过文化精英加工的“文字史”才是最不可信的,相比与我们亲耳听见的“故事”,文字书写的历史矫揉造作,在丧失朴实性中,沦为“待解读的文本”。

  • 标签: 口述史 说口述
  • 简介:本文向人们展示了口述史的基本发展历程,浅议口述史与口述档案的关系问题,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口述档案对历史的重要作用,认为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一部分或者补充,应该受到加倍重视。

  • 标签: 口述史 口述档案 历史补充
  • 简介:文章通过对口述档案概念的辨析,指出口述档案概念提法的不合理性,进而从档案的形成活动和制作活动角度出发,深入解析口述档案的本质属性,客观辩证地分析口述档案的原始记录性问题,而不是一概地肯定或否定其原始记录性。

  • 标签: 口述档案 原始记录性 档案形成活动 档案制作活动
  • 简介:我是1943年秋进入靖远中学学习整六年的学生,1949年7月毕业被留校教学七年,1972年又被调入母校负责教学工作三年。在这长达十六年的学校生活中,我与母校结下了极为浓厚的情谊。至今虽时隔七十多年,每每想起真可谓:忆往事,师生情,长存华发苍容上;想当年,母校恩,永荡乌兰山谷中。(一)在六年学生生涯中,我忘不了所有施教于我的老师,而最使我不能忘怀的,就是苏振甲老校长的办学精神和教导主任何维华老师的操心品格。

  • 标签: 母校 口述历史 教学工作 1949年 学校生活 教导主任
  • 简介:人物档案李振中,祖籍靖远东湾大坝,1937年3月生于靖远县城。1956年毕业于靖远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至景泰中学任教,1964年在甘肃教育学院进修。后调到靖远二中,系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特级教师、全国语文板书学研究会会员,曾任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方法教研中心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标签: 口述历史 语文教学方法 学术委员会 故事 中国教育学会 1937年
  • 简介:我是1926年出生在东湾三合的,我的父亲是老三合人,我的母亲是陕西韩城刘家,当时刘家在韩城是出了名的书香门第,尤其以书法著称,在当地很有名气。外祖父的书法在当时的韩城很有名气,甚至远在西安的人不远千里来求字的也不少。难得和可贵得是母亲能够识文断字,读文章,还能书写一笔好字。自我出生后,母亲便成为我的启蒙老师。在母亲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对读书和书法很感兴趣。

  • 标签: 口述历史 故事 启蒙老师 母亲 韩城 书法
  • 简介:口述历史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学界广泛的认同。许多学者不仅从理论上阐述其独特的价值,更身体力行地进行口述历史的访谈、整理和出版。口述历史之所以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足因为其在保存历史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价值,成为历史记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

  • 标签: 口述历史 城市记忆 历史记忆 历史研究 文献资料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叫杨之典,靖远一中退休教师。我是1932年9月出生的,家在黄河岸边的靖远糜滩镇独石村。我一出生,母亲就病故了。我的生命是母亲拿她的命换来的。我是我祖母一手拉扯大的。那时家里贫穷,父亲勤苦劳作田畴,祖母含辛茹苦拉扯我和比我大七岁的哥哥,一家四口人,于饥寒交迫中度日。我虽不幸,但却幸运。少时,却能于庙堂私塾识字。

  • 标签: 回忆 人生 历史 退休教师 黄河岸边 靖远
  • 简介:口述史是近年来史学界正在兴起的,以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口述回忆为基本研究材料的一种史学类型。原来的《教学大纲》和现在的课程标准提出过调查、采访等方法,但都没有出现过这个名称或概念。然而,2005年高考(上海)试题却以此为主题,命制了一道选择题:

  • 标签: 口述史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史学界 当事人 选择题
  • 简介:口述档案资源建设与研究的现状出发,论述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意义,提出进一步建设的路径:整合口述档案资源以及制作口述档案的人力资源;完善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法律法规、构建数字化建设层面上的运作机制,为口述档案制作、管理、利用等提供保障;深化对口述档案资源的研究,为口述档案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口述档案 资源建设
  • 简介:本文依托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对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一书进行了文本性解读,并藉此揭示汤普逊的历史哲学思想。汤普逊基于学术史的清理,对口述史的出场进行了论述,并围绕“过去的声音”这一核心范畴进行一系列的阐释,表达了他对历史学尤其是口述史学社会意义的哲学之思。

  • 标签: 汤普逊 口述史 人民 历史哲学
  • 简介:口述史学(0ralHistory),简单地说,就是搜集、传播口述史料,并以此进行历史研究利历史写作的方法。它是当代史学中正在兴起和迅速发展的一个分支学科。在现代口述史的诞生地美国,其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口述史学步入了学校的殿堂,并从大学延伸到中学和小学。口述史在其他一些国家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 标签: 中学历史教学 口述史料 研究性学习 学校 搜集 学生
  • 简介:谁在说:历史洪流中的普通人关于历史,历来有正史/野史、“典范史”/“边缘史”之分。对于历史的表述,典范史往往依据“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或是精英史学的历史观,只有那些放在国家、民族等政治框架下有意义的地区性、个人性事件才会被其所叙述。而另外一种史学观点则认为,真实的历史,不应只有“典范历史”的声音,还应包括“边缘历史”的声音。它认为在“自下而上”看待历史的同时,

  • 标签: 口述历史 叙事学 视阈 “自上而下” 史学观点 自下而上
  • 简介:本文作者曾经在1999年采访过霍英东先生,因为霍英东先生在世时,接受国内专业体育记者采访的次数不多,因此这次采访就显得弥足珍贵。值此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作者根据这次采访的实录撰写了这篇文章,从中可以使人们了解霍英东先生在中国体育和世界融合的过程中起到的积极和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人们了解甚少的——

  • 标签: 霍英东 羽毛球运动 国际足联 体育记者 中国体育 亚足联
  • 简介:我名杨映北,字星垣,靖远一中退休教师。我是1928年生的,今年虚岁90岁。老家在靖远县东湾镇杨柳村。我的祖父杨舟,是靖、会、海三县有名的人。清末,在陇西考取秀才,性聪慧,善书法,听力极强,眼力很好,在我家大门上能看清很远的行人,声音宏亮,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 标签: 口述历史 语言表达能力 退休教师 靖远县
  • 简介:收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以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历史记忆为目的,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非常重要,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做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即制定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规划、建立地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网络数据库、增加专项资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标签: 少数民族 口述档案 民族记忆 收集
  • 简介:【摘要】20世纪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急剧变迁的世纪,先后在20年代、40年代以及80年代发生的社会制度变革,深刻地影响到现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尽管1911年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帝制的统治,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延续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制度根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民主改革”,才促成了中国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制度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既终结了封建帝国政治制度多元(土司与流官制度并存)的混乱局面,也结束了源自封建专制国家政权而形成的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和不平等的民族关系,完成了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制度的建构,并掀开了民族平等关系、民族和谐共处的新篇章。

  • 标签: 历史课题 口述历史 民主改革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