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八十年前遵义城,群英聚会定乾坤。一条路线进陕北,四渡赤水出奇兵。雪山草地克万险,羌村藏寨争民心。长征二万五千里,抗日灭蒋东方明。

  • 标签: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东方明 民心
  • 简介:遵义会议正航向,危急关头救红军。毛公为首率长征,神计妙算用奇兵。机智灵活运动战,四渡赤水破敌阵。反败为胜越艰险,长征胜利耀古今。

  • 标签: 遵义会议 乾坤 长征胜利 四渡赤水 运动战
  • 简介:忆起长征,89岁的老红军杨世林最感自豪和难忘的便是,作为一名警卫战士,他曾经——1935年1月15日,在中共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遵义会议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杨世林所在的一军团警备连主要负责中央军委机关的警卫工作。这天早上,警备连的

  • 标签: 遵义会议站岗
  • 简介:毛泽东与遵义会议张烈一、参加长征1934年1月至4月,博古、李德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把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发展到顶点,招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干1934年10月10日晚,率中央机关及红军主力86859人(1934年10月8...

  • 标签: 毛泽东 张闻天 周恩来 遵义会议 王稼祥 中央红军
  • 简介: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洛甫)、周恩来、朱德、陈云、秦邦宪(博古),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入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李德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列席会议会议由博古主持。

  • 标签: 遵义会议 历史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 翻译工作 毛泽东 张闻天
  • 简介:遵义会议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王稼祥积极促成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并在会上投出"关键的一票",为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地位的确立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回顾王稼祥对遵义会议的贡献,对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避免错误的思想倾向,时刻与"左"或右的思想作斗争;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要树立维护大局的思想意识,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 标签: 王稼祥 遵义会议 贡献
  • 简介:张闻天在《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一文中说:"遵义会议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这是一。第二,遵义会议改变了领导,实际上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中心的中央的建立。第三,遵义会议克服了‘左’倾机会主义,首先在革命战争的领导上。第四,教条宗派开始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分裂。"遵义会议增补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分工为周恩来军事指挥的帮助者。

  • 标签: 苏维埃政府 中共临时中央 宁都会议 秦邦宪 游击战争 三人团
  • 简介:体现在遵义会议中的民主团结精神表现为四个方面:遵义会议是集体领导对独断专行的胜利;遵义会议是通过民主酝酿来争取多数人支持的绝好范例;遵义会议是据理力争,以理服人的成功典范;遵义会议留下了注重党内团结,不打击报复的宝贵经验。

  • 标签: 遵义会议 民主团结 精神内涵
  • 简介: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在长征出发时,他同毛泽东、王稼祥结成"中央队三人团"。湘江战役失败后,"中央队三人团"在政治局内部开展了对错误军事路线的斗争,提出并坚持中央红军正确的战略方向,促使政治局作出召开遵义会议的决定;二是在遵义会议上,他第一个站出来作反对"左"倾错误军事路线的报告,对遵义会议的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三是他担任总书记后,立即起草了《遵义会议决议》并召开政治局会议予以通过,及时向中央红军、全国各地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领导机构,传达贯彻了遵义会议精神,为引导全党全军的战略转变作出了贡献。

  • 标签: 张闻天 遵义会议 历史贡献
  • 简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开始长征。但遵义会议既没有讨论“抗日问题”,也没有确定“北上抗日”为当前行动方针。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央红军当时处在生死关头,亟待解决的是根本转变军事路线和军事领导问题。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

  • 标签: 北上抗日 遵义会议 军事路线 中央红军 1934年 行动方针
  • 简介: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精神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共产国际和党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党具有独立自主的悠久渊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精神的产生做出了决定性贡献;长征途中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电讯联系的中断等.遵义会议从酝酿、筹备到正式召开都是我党独立自主完成的;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军事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纠正过来的;重建党中央的领导机构问题是我党独立自主地完成的.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精神对中国革命、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保证了长征的胜利完成,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等.

  • 标签: 遵义会议 独立自主 革命精神
  • 简介: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这次会议上所形成的以"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务求必胜"为主要内容的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大力传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对于确保我国到2020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 标签: 弘扬 遵义会议精神 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
  • 简介:毛泽东同志的英明伟大和对党与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往往是表现在某些历史的转折关头,他以正确的思想、杰出的领导艺术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数次挽救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于危难之中,打开新的局面。而遵义会议前后,则是毛泽东同志这一丰功伟绩的最集中体现。一、倡导遵义会议,全力批判“左”倾错误军事路线,奠定了实现伟大转折的坚实基础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忍痛撤离苏区,

  • 标签: 军事路线 路线错误 中央红军 领导艺术 临时中央政府 逃跑主义
  • 简介:今年1月,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逐步实现了三大转折,即: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转折、从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走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

  • 标签: 俄国十月革命 走向胜利 革命道路 中央领导 井冈山斗争时期 城市武装起义
  • 简介: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开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从此开始逐步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党的路线也开始转到马克思主义正确轨道。遵义

  • 标签: 毛泽东 周恩来 遵义会议 第五次反“围剿” 领导地位 军事指挥
  • 简介:革命战争时期,党内曾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军事路线,错误的军事路线曾给党和军队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甚至是空前的危机。遵义会议把军事问题放在第一位,结束了党内军事问题的大争论,最终确立了正确的军事路线,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军事路线 遵义会议
  • 简介: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危如累卵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建国以前中困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 标签: 遵义会议 本来面目 历史 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革命 毛泽东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