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1 个结果
  • 简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中国发展的蓝图,激起了社会各界热烈的共鸣,引发了全体国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美丽中国”,究竟美在哪里?

  • 标签: 中国 永续发展 中华民族 语言描绘 憧憬
  • 简介:,自我表扬赵化南时下,在一些地区和单位,流行着所谓“新的三大作风”之类的谚语。尽管公开赞赏者不多,但“,心向往之”,甚至将其作为做人的信条、升官的诀窍者,却大有人在。本来,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作风之一,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

  • 标签: 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 优良作风 第二炮兵 吹嘘的人 推销自己
  • 简介:孟夏之初的北京城,桃花飞尽,杨柳抽新。在这个生机跃动的季节里,一桩桩涉台喜事接连发生:台旅会北京办事处揭牌迎客、台湾会馆修缮重张、台湾街正式开街,阵阵台湾“暖风”徐徐吹来,在为北京增添新的商娱文化氛围的同时,更让广大北京市民得以在家门口轻松领略台湾风情,为加深京台两地同胞了解沟通、融合感情搭建了新的平台,也标志着北京对台交流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 标签: 台湾地区 北京城 文化氛围 北京市民 交流合作 办事处
  • 简介:在革命根据地及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创建过程中,谢觉曾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此却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陕甘宁边区大量第一手资料的考察、分析,探究谢觉的法制思想——特别是司法理念非常有必要。司法半独立以及寻求专家司法与人民司法之间的平衡是谢觉司法理念中最为突出的特色,这一理念深深地影响着根据地及新中国的司法实践。

  • 标签: 谢觉哉 根据地 司法半独立 人民司法
  • 简介:谢觉是中共著名的“五老”之一。他是政务院(后来改称。国务院”)内务部第一任部长。官至“大臣”,不能不谓之“大”了。官大了,“禄”想必会厚起来。可是,他连儿子买火车票的钱,也给不起。1950年1月。他在湖南的两个儿子

  • 标签: 企业家 谢觉哉 火车票 内务部 政务院 政府官员
  • 简介:1932年6月下旬,蒋介石纠集15万兵力,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进行大举进攻,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作战略转移。9月,敌人对洪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湘鄂西省委政治秘书长兼文化部副部长谢觉等81位来不及转移的红军工作人员,分乘10只小船,躲进青草湖的草丛里,三天没有吃上东西。于是,谢觉率领几个人划一只小船出来为大家弄点吃的,不料被敌人发觉,大批敌人跟踪而来,对湖面进行搜查。大家纷纷跳入水中,谢觉也跳了下去,他立即把身上的自来水笔、手表、文件等扔到了湖里。不久,他和同船的几个人都被捕了。敌人向他要枪,他回答说:“我是一名教书先生,从来没有带过枪。”敌人便用浆板子打了他一顿,又仔细地看了看他,还真有点像教书的先生,就不再打他了。敌军的一名士兵在他的身上搜来搜去,突然搜到一张来不及扔掉的秘密纸条,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所幸的是,这个士兵不识字,觉得是一张没用的东西,就顺手将这纸条扔掉了。见此人身无分文,遂对他失去了兴趣。

  • 标签: 谢觉哉 共产党员 国民党 红军 湘鄂西 敌人
  • 简介:明朝是宦官专权最为严重的时代,天启年间,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不仅在在朝堂上私植党羽,诬陷大臣,残害忠良,其家族也都受到封荫,侄子甚至代皇帝主持最隆重的祭天仪式。

  • 标签: 宦官专权 魏忠贤 明朝 仪式
  • 简介:谢觉是我国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新闻宣传家和著名学者。土地革命时期,谢觉受党中央的派遣,来到洪湖苏区,任中央湘鄂西省委秘书长兼省文化部副部长。1933年调中央苏区。后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成为著名的勤政为民的“延安五老”之一。历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内务部长、秘书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陕甘宁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 标签: 谢觉哉 土地革命时期 中央苏区 社会活动家 陕甘宁边区 副部长
  • 简介:今年8月,我到北京开会,邂逅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的夫人、老红军战士王定国,她是迄今健在的、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唯一女性.王老今年已经96岁高龄了,她耳聪目明,思路清晰,看上去还是那么精神矍铄.她17岁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岁参加红军,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等职,是全国政协第五、第六、第七届委员.

  • 标签: 夫人王定国 谢觉哉夫人 邂逅谢觉哉
  • 简介:1951年,我任宁乡县委第一书记。这年秋天,时任友仁中学校长、谢觉的儿子谢子谷拿出谢觉写给他的亲笔信给我看。信中有5句话:"吃饭莫饱,走路莫跑,遇事莫恼,说话要少,经常洗澡",让我记忆深刻。我时刻用这5句话警醒自己,尤其是"遇事莫恼"这句对我教育最大、体会最深。

  • 标签: 徐特立谢觉哉 谢觉哉教诲 难忘徐特立
  • 简介:前不久,笔者在红岩村参加一研讨会,闻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渣滓洞、白公馆的牢友们得知新中国已经建立,无不渴盼尽快飞出囚笼,参与建国伟业,还誓言将来要建设一个人民的新重庆,不少同志畅想要在嘉陵江、长江上建设几座桥……可惜,这些同志大多惨遭杀害,饮恨而去。

  • 标签: 时空 人文 红岩村 渣滓洞 新中国 白公馆
  • 简介:早在1983年6月,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廉秀英采访的时候,著名教育家匡亚明就非常高兴地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

  • 标签: 孔夫子 匡亚明 办公室 校长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基金会
  • 简介:谢觉在长征结束后,曾被派往甘肃兰州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回到延安,能记下的春节情形,已经是1939年了。这时他刚返回延安不久,被安排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当时的工作,还主要围绕教学展开,日记记述有限。可恰好春节这几天,略有记载。

  • 标签: 谢觉哉 延安 日记 1939年 中央党校 副校长
  • 简介:《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毕业生就业偏爱“泛渤海湾”近日,由菱可思研究院编著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在京正式发布。据了解,该项目共向2012届全国大学毕业生发放问卷超过26万份。天津、山东、河北等“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成为毕业生最偏爱的地区。对比2012年,选择在北京、

  • 标签: 毕业生就业 学生就业 大学毕业生 渤海湾 蓝皮书 研究院
  • 简介:创业成功几率究竟有多大?根据YundersandFounders的调查,第一次创业成功率只有12%。即使是第二次创业,成功率也只是20%,而多次创业的“老手”,即使他们有VC(风险投资)支持,成功率也并非100%(其实,这个数字仅仅是30%)。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大多数创业者,

  • 标签: 创业成功率 第二次创业 风险投资 创业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