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全世界有2亿左右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禁。特别是在世界上那些成熟市场地区,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引起失禁的风险因素增加,解决失禁问题的潜在市场也在随之不断扩大。很多新药物和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正开始向该市场中渗透。通过媒体、互联网和直投广告等发布的信息量逐步增多。这就促使人们为失禁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潜在市场 成人失禁用品 药物 用即弃 人口老龄化 风险因素
  • 简介:以HNK盐酸盐药物为试验药品,采用尾静脉注射和灌胃两种给药方式对试验动物直接给药,并在规定的8个时间点收集血液和大脑,将样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在液相质谱仪中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尾静脉给药条件下,血和脑的药物浓度在1h后达到最低检测限,血脑屏障通透率为1.61;灌胃给药条件下血的药物溶解度在4h后达到最低检测限,脑的药物溶解度在2h后达到最低检测限,血脑屏障通透率为0.53。结论显示,这种HNK盐酸盐药物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作用于大脑,且尾静脉给药比灌胃给药的效果更快更好。

  • 标签: 血脑屏障 小鼠 液相质谱 最低检测限 药物溶解度
  • 简介:用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2种人工复配酶及3种单纯商品酶,分别对三倍体毛白杨KP进行生物酶漂白并进行对比,探讨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漂白对纸浆可漂性的改善效果和白度提高程度。结果发现,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漂白作用明显,在保持纸浆黏度的同时,可提高纸浆白度3.2个百分点,使纸浆中的戊聚糖和木素含量分别下降1.09和0.21个百分点,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漂白效果接近甚至超过人工复配酶,比单纯商品酶白度高0.3~2.1个百分点,加之具备耐热、耐碱性,可拟作为替代传统人工复配酶及单纯商品酶的新型酶种漂白纸浆。

  • 标签: 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 人工复配酶 单纯商品酶 酶漂白 三倍体毛白杨KP
  • 简介: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青霉素酶基因和mecA基因,了解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基因、mecA基因和16SrDNA;多重PCR方法测定食品来源的1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型。结果165株菌携带有青霉素酶基因(96.5%),9株菌携带有mecA基因(5.3%)。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满足高通量筛选菌株的需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高的青霉素酶基因携带率,并存在耐甲氧西林的菌株。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Β-内酰胺类药物 青霉素酶基因 MECA基因 16S rDNA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挑战和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动物性食品安全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药物残留和化学物污染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动物性产品进出口贸易。如我国近3年来β-兴奋剂(克伦特罗等)残留已造成2万余人中毒;

  • 标签: 食品 药物残留物 食品污染 化学性 组合化学技术
  • 简介:目的利用解吸附电晕束电离质谱(DCBI-MS)对减肥类保健食品中违禁药物进行快速筛选,进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对疑似检出样品准确定量。方法通过DCBI-MS直接分析,对比标准物质的一级、二级质谱谱图,对检测样品中非法添加的芬氟拉明、酚酞、西布曲明、单去甲基西布曲明、双去甲基西布曲明进行定性鉴别。HPLC-UV对5种目标化合物准确定量。结果HPLC-UV方法中各目标物的线性范围为0.25~300mg/L。12个检测样品中3个样品共3种违禁物被DCBI-MS方法检出。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复检结果显示DCBI-MS的半定量结果可信。结论DCBI-MS无需样品预处理,单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不到1min,辅助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减肥类违禁药物的快速、高通量、高精度检测。

  • 标签: 解吸附电晕束离子源质谱 辅助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减肥类保健食品 违禁药物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根据食品专项整治中发现部分抗疲劳类保健食品涉嫌添加药物的情况,我部2005年12月14日发出紧急通知(卫发电[2005]7.1号),要求产品标识生产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立即对生产企业或进口代理商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并严禁食品经营单位销售这些批次的产品。经核查,“帅克胶囊”等7种食品违法添加了“西力士”等化学药物(具体情况见附件)。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根据《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现通知如下:

  • 标签: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保健食品 化学药物 卫生部 添加 胶囊
  • 简介: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发现,绿茶和红酒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阻止有毒代谢物的形成,未来有望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疾病。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患者体内特定氨基酸等无法正常代谢造成毒性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影响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严重低下。

  • 标签: 代谢疾病 遗传性 治疗 成分 红酒 绿茶
  • 简介:据新华社华盛顿电中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叫BTG1的基因能够帮助小鼠预防脂肪肝,这为治疗脂肪肝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郭非凡教授领导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信号传导》杂志上。

  • 标签: 中国科学家 脂肪肝 治疗 科学研究所 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实验中成功将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或将应用于癌症治疗、食品生产及其他生物技术领域,将极大地减少相关研究与生产的费用和时间。

  • 标签: 生鸡蛋 治疗 癌症 科学家 美国加州大学 生物技术领域
  • 简介:目的:探讨牛初乳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对大鼠高血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运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给予模型大鼠一定剂量的IGF-Ⅰ,口服组连续30d,腹腔注射组连续15d;各组每隔5d测定血糖值,并于0d、15d、停药15d测定血清胰岛素、血清生长激素和血清游离IGF-I;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的胰腺分别进行病理切片观察以及免疫组织的化学分析.结果:实验结束时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口服组血糖值和血清生长激素均显著下降(P<0.05,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无差异(P>0.05),血清游离IGF-Ⅰ显著升高(P<0.05);腹腔注射组血糖值和血清生长激素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和血清游离IGF-Ⅰ均显著升高(P<0.05,P<0.01).胰腺组织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表明,口服组和腹腔注射组大鼠的胰腺形态以及β-细胞数量较糖尿病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结论:牛初乳IGF-Ⅰ对大鼠高血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为保护胰腺β-细胞免受STZ损伤,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增殖.

  • 标签: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高血糖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