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60年来在水工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大坝的抗震研究方面的进展。回顾了其历经“启蒙”、追踪世界前沿的“跟跑”和“并跑”三个发展阶段。概述了主要研究成果,诸如:坝址的地震动输入及其场址相关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应用高性能“云计算”技术,对坝体-地基-库水体系地震响应及其基于损伤力学的损伤破坏过程的非线性并行计算分析;极端地震下地震灾变的定量判别准则的确定;采用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进行坝体-地基-库水体系动力模型试验;大坝现场试验和地震动监测;大坝混凝土全级配试件包括损伤本构关系的动态特性试验及应用三维细观力学分析和CT技术研究其内部开裂状态;编制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国家标准等。最后,对常规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 标签: 混凝土水工结构 大坝混凝土动态特性 坝址地震动输入 地震响应 抗震设计规范 常规设计改进
  • 简介:本文依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等国家现行规范,通过现场检测和复核计算对青云河水库的结构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复核分析与评价,最终对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结论为A级。为类似水库工程评价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 标签: 水库大坝 结构 安全评价 复核
  • 简介:水利水电工程中地下厂房或洞室往往采用密集排水孔的排水措施,以确保其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对其作渗流计算时,由于渗流自由面的求解是一个非线性问题,而密集排水孔的模拟条件较为复杂,这两个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计算难度很大.本文在引入连续调整系数对初流量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技术,并将结构作为整体网格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处理,统筹兼顾整体和局部(密集排水孔)渗流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泵站地下主厂房的渗流场分析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岩石力学 渗流 子结构 初流量法
  • 简介:水库蓄水期间发生的地震可能由存在的应力诱发,而新水库“激活”了潜在运动,本文作者建议说这个方法可能被证明对于保护新建和已建大坝是卓有成效的。

  • 标签: 抗震稳定性 大坝 水库蓄水 应力 保护 新建
  • 简介:坐标系统是所有测量工作的基础,它影响到测量成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不同的测量工作选择恰当的独立坐标系能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本文介绍了建立独立坐标系的几种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 标签: 独立坐标系 高斯投影 抵偿高程面 高程归化面
  • 简介:通过对新旧抗震规范的对比,阐述了新抗震规范在结构材料、场地、抗震变形验算等方面的改进,并对新规范的部分技术指标的确定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对新抗震规范的理解与应用。

  • 标签: 抗震设计 规范 结构材料 场地 变形验算
  • 简介:浙江珊溪水库围堰工程采用混凝土防渗与高喷防渗防渗。在防渗施工中选用CJ-1200反循环冲击钻钻进,意大利BH-7型液压抓斗"冲抓结合"施工工艺;高压喷浆施工采用QDG-Z型风动冲击钻机配管跟进成孔工艺。这种施工方法材料消耗少、工效高、质量好,进度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围堰工程 防渗墙 施工定额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长期水资源短缺,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程.中线工程的输水线路穿越我国地震高烈度区域,线路许多区段的抗震设防烈度达到8度.总干渠上各类建筑物共936座,其抗震安全性非常重要.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中的最大工程--穿黄工程的隧洞及渡槽方案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并研究探讨了影响结构地震响应的关键因素,以及结构抗震薄弱部位,并提出了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工程措施.

  • 标签: 抗震安全 隧洞 渡槽
  • 简介:本文论述了土工抗震学科的创立、发展和创新历程,并对汶川地震后土工抗震研究的新进展和主要成果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土工抗震学科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自汪闻韶院士1958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创立我国第一个土动力学试验室、开创我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学科以来,土工抗震学科在土体动力特性测试技术、土的液化机理及判别方法、土工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土体真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土石坝及地基抗震安全评价方法、室内外试验联合确定土体动力特性参数、土石坝及地基抗震设计理论(思想)和原则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和开创性的进展,奠定了我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领先地位。2008年汶川地震后,围绕高土石坝抗震的新需求,在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方法、高土石坝地震破坏模式、高土石坝抗震减灾工程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逐步建立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原型震害-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相结合、变形分析和稳定分析相结合、整体稳定分析和局部稳定分析相结合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体系。未来迫切需要开展复杂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抗震关键技术,特高土石坝地震灾变行为与安全控制,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及灾害控制,水库大坝抗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研究。

  • 标签: 土石坝及地基 抗震安全 土体液化
  • 简介:2008年7月17日,水利部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抗震救灾干部大会,总结前一阶段水利抗震救灾工作,表彰在水利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安排下一阶段工作。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水利部原部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汪恕诚出席会议。水利部副部长鄂竞平主持会议。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周英、胡四一,武警水电指挥部主任李光强出席会议。中组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全国妇联、中国农林水利工会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

  • 标签: 抗震救灾工作 水利部 干部 副部长 会议形式 先进集体
  • 简介:在采用传统的安全系数法或可靠性设计法的问题上,目前在水利和水电部门间存在不同意见。由此给设计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不便。本文概述了水工建筑物向可靠度设计方法发展的趋势及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赖工程经验的水工建筑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潘家铮院士提出的“积极慎重,转轨套改”是解决矛盾的指导思想。可采用在以分项系数表征的极限方程中引入能反映非随机性不确定性的结构系数。迄今,在水工结构设计中,对目标可靠度的确定等问题尚有待深入研究,作用和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主要根据其自身变异特性,依托专家的工程经验确定。在给定的作用和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情况下,由与现行的安全系数套改确定结构系数。简介了经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共同颁布的现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在修编中的转轨套改,并期盼这种处理方式能继续为两个部门所保持。

  • 标签: 水工建筑物 抗震设计规范 可靠性设计 可靠度 转轨套改
  • 简介:对混凝土坝抗震安全评价当前发展中的几个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其中包括大坝设计地震动与设计准则、材料动态特性、坝与无限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横缝动接触、非线性分析与抗震工程措施等方面.

  • 标签: 混凝土坝 抗震设计 安全评价 横缝动接触 迭代求解
  • 简介:随着水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中型水电厂为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正积极进行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更新或改造.在这种背景下,文章针对PC+PLC、DCS、FCS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模式及其在水电厂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控制系统结构模式的展望.

  • 标签: 计算机监控系统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 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简介:12月3日上午,中国水电路桥公司总工程师成桥,中水电(郑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峰,水电三局党委书记刘美华,三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投资公司董事单勇锋一行,到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BT项目第一项目经理部检查指导工作,对项目的施工进度、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 标签: 总工程师 郑州市 评价 桥高 党委书记 项目经理部
  • 简介:本文根据黑河大坝渗流、稳定、应力应变计算成果,从抗渗和渗流、坝坡稳定、坝体应力应变、抵御裂缝的能力等方面以及国内外已成工程情况,对大坝心坡比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认为心坡比采用1:0.3是合理的。

  • 标签: 黑河 心墙 土石坝 心墙坡比 渗流 稳定
  • 简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在考虑坝体与防渗的相对渗透系数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估算心坝坝体浸润线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给出了浸润线位置的拟合公式。以白鸭山水库大坝为例,将该简化方法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简化方法合理、可行。这一简化计算方法可大大减少中小型水库大坝在进行除险加固方案比选时的计算工作量。

  • 标签: 土石坝 渗流特性 除险加固 相对渗透系数 心墙坝 坝体浸润线
  • 简介:提出了组合式沥青混凝土心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组合式沥青混凝土心坝下部采用刚度较大的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填筑,上部采用适应变形能力较强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填筑,这种结构型式的心坝给施工带来很大的方便,可实现全年施工的要求。这样可缩短工程建设周期,降低工程照价,有利于工程提前发挥效益。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等条件下的碾压式和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相比较,三种不同沥青混凝土心应力应变性态基本相同,应力水平均低于0.5,表明心不会产生塑性破坏,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证明组合式沥青混凝土心方案是可行的。

  • 标签: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 组合式沥青混凝土 应力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