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1.文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并能公开发表。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行文力求鲜明简练,引用文献资料需在文中标明。重点论文每篇一般不超过8000字,普通论文每篇一般不超过5000字。

  • 标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投稿 学报 文献资料 论文
  • 简介:依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优秀论文和优秀审稿人奖励办法》的规定,为促进水利科技的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的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鼓励为院学报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作者,经编委会投票推荐,编委会主任委员审定,以下6篇论文评为2014年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优秀论文,名单如下:

  • 标签: 高水平学术 奖励办法 审稿人 水利科技 中国水科院 第一作者单位
  • 简介:开展潮流的紊动特性研究,对于了解潮汐水域泥沙及污染物输运机理、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水槽试验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潮位正弦变化的往复流紊动特性随潮变化规律,以100Hz的高采样频率连续采集主流区测点三维瞬时流速,根据移动平均法及最小二乘原理计算时均流速过程曲线,据此分析了紊动强度及雷诺切应力随潮变化规律、特征潮时概率密度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差异,以及脉动流速的紊动能谱。研究结果表明,水流纵向流速随潮近似于正弦规律变化;纵向、横向与垂向的相对紊动强度在转潮阶段出现峰值;涨急与落急时段,与纵向脉动流速相关的雷诺切应力相对较大,纵向与垂向脉动流速概率密度分布偏离正态分布;特征潮时的脉动能谱密度均随频率增大而减小,水流能量主要集中在10Hz以内。

  • 标签: 潮流 紊动强度 雷诺应力 概率密度分布 紊动能谱
  • 简介:根据我国北方地区径流特征及供水水库调度的实际需求,构建了供水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模型。模型将下游生态需水过程分为最小生态需水及适宜生态需水两个等级,要求枯水期水库放水过程能够满足河流最小生态需水要求,确保下游生态不退化;丰水期放水过程贴近适宜生态需水过程,为下游提供良好生境。基于该模型,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承德双峰寺水库生态调度问题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北方供水水库生态调度决策提供支持。

  • 标签: 供水水库 生态需水 多目标生态调度 自适应遗传算法
  • 简介:通过大田枸杞滴灌和传统畦灌对照处理试验,研究了覆膜滴灌下枸杞耗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枸杞覆膜滴灌生育期内耗水量相比传统畦灌平均减少了34%,生育期内灌溉定额相比传统畦灌平均节约了52%。当覆膜滴灌枸杞耗水量为612mm时,枸杞的水分效率和干果产量达到最优组合水平。

  • 标签: 宁夏 枸杞 覆膜滴灌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 简介:近年来,随着雾霾的频繁发生,水资源的污染更加严重。在阐述雾霾对水资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与雾霾污染的同步治理。

  • 标签: 水资源 雾霾 治理污染
  • 简介:当前内源污染成为制约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瓶颈因子。受城市化进程加剧的影响,许多城市河湖底泥堆积严重,其中含有的污染物具有量大、成分复杂的特点。本文针对底泥固化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城市河湖底泥固化效益评估方法。以无锡市为例,对其实施底泥固化工程的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个底泥固化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为167694万元、21712万元和250339万元,可得出总净收益为439745万元,相应的工程成本为22280万元,投资收益比约为1:20,表明实施该项技术效益巨大。

  • 标签: 城市河湖 底泥固化 效益评估
  • 简介:在28±1℃水温下,利用自制鱼类游泳行为试验装置,采用流速递增法,研究了体长5.0~15.0cm草鱼幼鱼的游泳能力和游泳行为。结果表明:该体长范围内的草鱼幼鱼临界游速在68—100cm/s之间,临界游速基本随鱼类体长增加而线性增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根据鱼类对水流流速的游泳行为响应,鱼类的摆尾频率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整个游泳过程分为4个阶段,每个游泳阶段的最大流速依次为临界游速的45.6%、82.8%、95.9%和100%。本研究成果可为四大家鱼游泳能力进行有益补充,也可为鱼道流速设计提供游泳能力参数。

  • 标签: 游泳能力 游泳行为 草鱼幼鱼 临界游泳速度 鱼道
  • 简介:应用生化工艺对河道污染水体进行修复是目前最经济的一条途径,但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生物脱氮过程中可利用碳源不足,从而影响其处理效果。本研究采用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来强化受污染水脱氮性能,与传统单点进水方式相比,两段进水对有机物和总氮去除率有显著提升,CODMn平均去除率从50.6%提升到66.3%;总氮平均去除率从31.4%提升到60.9%。沿程统计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曝气区,数量为5.58×106,反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非曝气区的中后段,数量为6.49×105。同时检测沿程溶解氧和各氮素浓度,溶解氧浓度沿程降低,最后出水仅为0.2mg/L;氨氮在曝气区转化为硝态氮,在非曝气区硝态氮还原成氮气,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分布特征。

  • 标签: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膜 分段配水 脱氮
  • 简介:介绍了刚果布英布鲁水电站坝基开挖天然特细砂应用于大坝混凝土试验对比及可行性研究,达到了保质增效加速便施工管理,成功运用于工程实践。

  • 标签: 特细砂 掺配 砂率 配合比 英布鲁水电站
  • 简介:以《水情预警发布管理办法》为标准,以洪水特征、堤防工程、桥涵工程等实际调查为依据,对沈阳站洪水频率进行计算,对沈阳水文站水情预警标准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合理性分析。

  • 标签: 水情 预警 研究
  • 简介:水泥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程选用水泥考察参数之一。本文对比研究了3种测试方法,认为与直接法(标准规范)相比,溶解热法和TAMAIR测试法操作较简便、测试精度较高、试验误差较小;TAMAIR测试法可直接提供水泥水化放热速率曲线,而溶解热法仅提供特定龄期的水泥水化热。

  • 标签: 大体积混凝土 水化热 测试方法
  • 简介:底横轴翻板闸门由门叶、底横轴、支铰座、轴承、止水、液压驱动装置和电控系统组成。根据底横轴闸门特点,采取前期工厂化分段制作、后期现场分段拼接就位的施工方法。在工厂中采取高精度制作方法,从工装准备、测量放样、下料、门体制作、底横轴制作、支铰座与轴承加工、整体预组装、闸门止水安装、防腐、成品保护等操作要点上严格控制,确保了底横轴闸门制作质量。本文对此加以介绍。

  • 标签: 底横轴 门叶 支铰座 轴承
  • 简介:为保证梯级水电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对梯级水电站进行联合优化调度。根据梯级水电站蓄能最大原则,全方位考虑梯级水电站运行的约束条件,通过逐步搜索算法,对梯级水电站面临时段的运行进行优化计算,并根据优化结果制定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规则。梯级水电站蓄能最大原则在短期能使梯级水电站蓄能最大,长期能使梯级水电站群发电量达到最大,根据梯级水电站蓄能最大原则制定的梯级水电站,短期调度规则能够使梯级水电站取得效益最大化。

  • 标签: 梯级水电站 联合优化 逐步搜索算法 运行规则
  • 简介:在防御历次暴雨洪水过程中,桥墩水库与该流域的吴家园等中小型水库和朱家站等水闸充分发挥了调蓄排涝作用,或提前预泄、或调洪错峰、或有力削峰,大大减轻了洪水对下游特别是苍南县城的威胁,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桥墩水库等水利骨干工程在调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标签: 桥墩水库 防洪调度 方案
  • 简介:水利专业软件专业性强、功能复杂、标准化程度低,软件研发长期采用小团队开发,小范围使用的模式,这种开发模式效率低,不利于软件的共享和复用。运用云计算技术建设水利软件专业软件平台,变革原有的软件开发模式,是摆脱现有水利专业软件研发困境的一种有益尝试。云平台在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和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却也带来了安全性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水利专业软件云平台面临的安全风险,并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水利专业软件 云平台安全 精英软件 群体软件
  • 简介:在现有压力隧洞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圆环形扁千斤顶技术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新概念。实现这个设想的关键设备是圆环形扁千斤顶,是一个用薄钢板制成的中空圆形压力囊,利用液压通过有限的径向位移对隧洞混凝土衬砌层外部施加均布压应力。室内模拟试验证明,采用薄钢板制作的圆环形扁千斤顶可以通过灌浆或注水对衬砌结构施加预应力,衬砌结构环向预压应力与注水压力呈线性关系,与理论结果一致。

  • 标签: 压力隧洞 预应力混凝土衬砌 模拟试验 扁千斤顶
  • 简介: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沥青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参数,因而其测试方法的准确性也尤其重要。现行试验规程中给出了三种用于测试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方法,测试方法并不统一。本文分别采用这3种不同试验方法对同一沥青混合料样品进行测试比较,分析了各种试验方法的不足之处。同时还采用3组不同吸水率的集料研究了集料吸水率对各种测试方法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揭示了不同试验方法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后对三种试验方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沥青混合料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孔隙率
  • 简介:以往在水库大坝发生白蚁危害病情后,方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除险加固。为把白蚁控制在危害之前,本文结合工程典型实例,根据气候、土壤、植被等建坝外部环境条件和白蚁生存需具备的土、水、食料基本因素,考虑白蚁具有喜温好湿、畏光避风、蔓延等生物特性,通过填筑坝料土质分析,研究了水库蓄水坝体浸润性、坝土级配及湿度与白蚁生存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结果表明,坝体结构设计时,通过截断白蚁吸水水源,增加坝体干燥区,缩限白蚁生存空间;通过调整坝料级配,防止白蚁筑巢;合理采用护坡,切断白蚁食源。同时,结合水库运行管理,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使坝体周边一定范围内成为无蚁区,防止白蚁蔓延至坝,维护水库大坝的安全。

  • 标签: 土坝 白蚁 设计 管理 综合防治
  • 简介:挑流消能是目前泄流消能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挑坎下游消能工的布置和选型,对消能效果和消能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工程整体的安全。通过一个实际工程,对溢洪道下游挑坎后的消能工布置进行优化,通过对原设计方案、水垫塘方案、挑坎下移方案对下游流态、流场、冲坑进行比较试验,从而对消能效果、坝脚和岸边流速及下游河道抗冲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原方案中存在消能效率低、坝脚和岸边流速过大的问题,水垫塘方案解决了坝脚回流和对岸冲刷问题,但仍然存在水舌冲刷本岸边坡的问题,而在挑坎下移方案中这些问题均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因此推荐为本工程的最终泄洪消能布置方案。其成果对挑流消能下游消能工型式的选择和布置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消能 模型试验 挑坎 衔接消能工 水垫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