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5 个结果
  • 简介:激光覆技术在目前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中应用较广泛。本文概述了激光覆技术及工艺方法,介绍了激光覆材料分类及特点,并展望了激光覆技术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激光熔覆 工艺方法 熔覆材料
  • 简介:本文通过对矿石高温冶金性能检测所观察的现象,以及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论述了高炉带内矿石的冶金行为,为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改善高炉操作条件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高炉 软熔带 冶金性能 炉料结构
  • 简介:本文提出了二段电解方案。按此方案在氯化物盐电解质中,于300-500℃用阳极电解精炼的方法,可将粗铋中的铅、银、锌含量降至一级精铋的要求,同时获得商品铅,金属回收率高。

  • 标签: 铋精炼 熔盐电解 铋的熔盐电解精炼
  • 简介:开发了160t电炉+50t中频炉双联法生产不锈钢预工艺,实现了高碳铬铁与铬镍生铁分工序熔化,缩短了电炉冶炼时间,实现了电炉、中频炉与AOD节奏匹配;采用电炉+中频炉双联法工艺,开发了钢包内还原电炉渣中Cr2O3工艺,提高了铬回收率,降低了电极消耗,与原工艺相比,铬回收率提高2.2%,电极消耗降低0.8kg/t,降低了不锈钢冶炼成本。

  • 标签: 电炉 中频炉 不锈钢预熔液 铬收得率
  • 简介:通过对电解槽阴极带维修工艺的研究,针对目前维修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解槽阴极带维修施工操作要点及质量改进措施,提高了电解槽阴极带维修质量。

  • 标签: 电解槽 软带 维修
  • 简介:本文阐述了电法与烧结法(二步煅烧)生产镁钙砂的特点以及性能比较,并结合酒钢实际,设计了酒钢电镁钙砂现有生产工艺改造方案。

  • 标签: 电熔法 镁钙砂 生产工艺 改造
  • 简介:一般说来,通过涂P2O5溶液生产区单晶的主要缺点是纵向电阻率范围较大和掺杂的重现性较小。特别是在中心电阻率较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目标电阻率为80—100Ω·cm的区晶体一般需用中子辐照方法掺杂。它的主要优点是重现性几乎达100%,纵向电阻率范围窄。一般情况下,电阻率范围为±10Ω·cm,较好的情况可达±5Ω·cm。但它也存在生产周期长这一主要缺点,从晶体拉制后算起,到退火完毕,需要1个月左

  • 标签: 纵向电阻率 区熔 掺杂方法 中子辐照 周期长 分凝系数
  • 简介:本文通过采用横流CO2激光器对高铬铸铁轧辊进行了激光敷试验,用显微硬度计对试样的显微硬度进行测试,并采用SEM附带的能谱仪(EDS)对敷区的成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覆后轧辊的表面质量明显优于覆前。

  • 标签: 高铬铸铁轧辊 激光熔覆 表面质量 试验 显微硬度计 CO2激光器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华北铝业有限公司铸轧分厂立铸车间15t铝炉存在的问题、技改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生产表明,炉子工作正常,重油单耗由163ks/t下降到117.9kg/t,同时,大大改善了操作区的环境。

  • 标签: 熔铝炉 节能 环保 改造
  • 简介:论述了株冶感应电炉扩容改造的技术设计、技改措施,并简述了改造的施工组织、投资及产生的效果.

  • 标签: 感应电炉 技术改造 炼锌
  • 简介:以海绵钛作可溶阳极,纯钛板为阴极,NaCl-KCl-TiClx混合盐作电解质,在电解温度为900~980℃、阴极电流密度为0.1~0.6A/cm2、初始可溶钛浓度2%~8%的条件下,电解24h制备高纯钛粉,研究初始可溶钛浓度对钛粉中杂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电流密度和初始可溶钛浓度对电流效率及钛粉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钛粉杂质含量完全达到高纯钛粉的标准,提高初始可溶钛浓度可降低杂质含量在较高的阴极电流密度以及高的初始可溶钛浓度下电解效率较高在阴极电流密度较高时钛粉为细小的树枝状晶体,而在阴极电流密度较低时得到较粗大均匀的结晶粉体。

  • 标签: 熔盐电解 高纯钛粉 电流密度 可溶钛浓度
  • 简介:采用激光覆方法在45#钢基体上制备含TiC质量分数为20%~50%的Fe基TiC复合涂层。分别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线衍射(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机对覆层的微观组织、物相、硬度及耐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TiC质量分数为30%时,涂层组织致密,TiC颗粒分布均匀、部分溶解、尺寸减小;涂层主要是由α-Fe固溶体,FeC,FeB,B4C,B4Si,Cr5B3,TiB以及未溶解的TiC等组成;当TiC质量分数为30%时,覆层平均维氏硬度为783.8,磨损率为45#钢基体的1/38。

  • 标签: 激光熔覆 Fe基 TiC熔覆层 显微组织 硬度 耐磨性
  • 简介:高体积分数金刚石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由于硬度高导致其难以加工成形。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制备多孔金刚石预成形坯和Cu渗相结合的工艺可以实现金刚石/Cu的近净成形。本文对经过表面镀铬再镀铜的金刚石粉末注射成形涉及的关键工艺,包括粘结剂的选择、注射成形工艺过程、烧结工艺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成分为70%石蜡+25%高密度聚乙烯+5%硬脂酸的粘结剂作为金刚石粉末注射成形的载体时,喂料具备优异的综合流变性能,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固相体积分数。采用上述配方的粘结剂,最佳的注射温度为165-175℃,注射压力为80~90MPa。脱脂金刚石预制坯最佳的烧结条件为:烧结温度1050℃,保温时间25min,此时坯体的强度达到10MPa,孔隙基本全部为开孔隙。

  • 标签: 注射成形 金刚石坯体 强度 开孔率
  • 简介:介绍了高效蓄热式燃烧节能技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蓄热式燃烧技术在电解车间铅锅上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节约天然气25%以上。

  • 标签: 熔铅锅 高效蓄热 节能 环保
  • 简介:采用单质羰基铁粉和羰基镍粉,运用注射成形工艺制得了高性能的Fe-50%Ni磁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烧结工艺中不同的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材料的密度、磁性能的影响,同时对采用本工艺方法制得的Fe-50%Ni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 标签: 注射成形 铁镍合金 磁性能 烧结
  • 简介:采用气氛烧结技术制备NiFe2O4-xNiO复合陶瓷材料(x为复合陶瓷中NiO的质量分数,%。x=0、5、10、17、25),并以该材料作阳极进行960℃的铝电解实验。分析烧结体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以及电解试样的表层形貌与成分,研究NiO的添加对NiFe2O4陶瓷烧结性能和电解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该材料的烧结机制和盐腐蚀行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1300℃烧结的NiFe2O4-NiO复合陶瓷存在NiO和NiFe2O4两种物相,NiO相含量高于理论值;NiFe2O4陶瓷的相对密度为98.54%,添加NiO后复合陶瓷材料的相对密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95%以上;电解过程中阳极表面形成不含NiO相的致密保护层,阻止电解质盐的渗透;保护层厚50~80μm,为含Al的尖晶石NiFe2O4相;随着NiO含量增加,阳极表面的致密层变得越发不平整。

  • 标签: 铝电解 惰性阳极 铁酸镍 电解腐蚀
  • 简介:利用示踪试验,研究了在304不锈钢生产过程中,钢水接触的各种冶金渣对连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研究发现,AOD钢渣混出时进入钢水中的小渣滴是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大包顶渣、中间包覆盖剂和结晶器保护渣不会对钢液造成明显污染。

  • 标签: 不锈钢 非金属夹杂物 示踪剂 熔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