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不同方法测定大米和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中无机砷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方法用0.15mol/L硝酸或0.3mol/L三氟乙酸作为提取液,95℃下热辅助提取2h、75oC下超声提取2h或90℃下微波辅助提取1h,提取物经阴离子交换柱X-100(250mm×4.1mm,10恤m)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分别测定。结果两种方法测定无机砷含量,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4.8%~111.7%、91.9%~9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8%,应用这两种方法对质控样品米粉SRM1568a和大米样品进行测定,结果协同性良好。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简单、准确、快速的测定大米中的无机砷,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无机砷 大米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 简介:目的调查冷冻肠衣携带细菌的情况。方法用16SrDNAPCR序列扩增和分析技术对2010—2012年从南通地区肠衣生产、加工企业的冷冻肠衣中分离的65株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这些细菌包含了来自13个属的20种细菌,其中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s)、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hirae)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是比较明显的优势种群。另外,许多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和动物发生疾病。结论冷冻肠衣可以携带多种细菌,应该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研究。

  • 标签: 冷冻肠衣 16SrDNA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采用超声波强化溶剂法提取了蓝紫色勿忘我花色素,提取溶剂为55%~60%的酸性乙醇溶液。色素平均得率15%,色价(540nm)为36.55。色素经纸色谱(PC)分离主要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物质,特别地对纸色谱分离出的这两种物质进行了显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UV)、红外光谱(IR)的测定分析,认为黄色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红色物质为花青素。色素经液相色谱(HPLC)分离,主要含有7个组分,相对含量分别为63.45%、25.45%、0.59%、0.64%、4.27%、5.44%、0.21%。色素经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仪的分离测定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蓝紫色勿忘我花色素中含有矢车菊及其葡萄糖苷、黄酮及其衍生物,可能含有少量的飞燕草素和芍药定及其苷。

  • 标签: 勿忘我花 色素 分离 鉴定
  • 简介:由脱脂米糠细胞壁物质碱提分离出半纤维素B,其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22.1),木糖(54.5),葡萄糖(10.1)和半乳糖(13.4),结合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同游离米糠蛋白有较大差异,半纤维素B主要由50万,3万和1.1万三个分子量组分组成,并发现,碱提浓度和温度过高会对其产生裂解作用。

  • 标签: 米糠 半纤维素B 膳食纤维 分离 鉴定 提取
  • 简介:副溶血性弧菌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自五十年代日本首次发现此菌以来,该菌已引起各国学者高度重视,研究成果甚多,尤其是对其耐盐性及是否分解蔗糖产酸等生物学特性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普遍认为蔗糖与耐盐性不能作为区分该菌与溶藻性弧菌的绝对指标。若仅根据蔗糖阴性挑选可疑菌落,则将漏掉蔗糖阳性的副溶血性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溶藻性弧菌 可疑菌落 五十年代 增菌 研究成果
  • 简介:为了检验改进方法的实用性、重复性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先后采取不同海鱼样品严格按照改良方法步骤进行检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用体表涂抹法,先后从市场采取带鱼样品33份、偏口鱼12份、鲃鱼8份、香支鱼5份、快鱼5份。1.2方法重复性检验:从分离鉴定出的副溶血性弧菌中随机抽取30株,用改进方法进行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改良方法 方法重复性 涂抹法 阳性菌株 毒力
  • 简介:为肠杆菌科细菌分析的需要,应用C++语言,编制了《华顺微生物分析鉴定智能系统》(HUASUN),该系统的V2.0版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分析组件组成,该组件以伯杰氏细菌分类鉴定手册、美国临床微生物学手册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等为参考基础,编制肠杆菌科细菌分析鉴定组件(ent15和ent48)。该版本可鉴定分析肠杆菌科的常见的21个种类,包括了大部分临床上最新的分离菌种。与常用的VITEK、API、ATB及国内开发的常见鉴定系统比较,该系统可鉴定分析的肠杆菌科细菌最多。生化鉴定项目由常用的15个生化检验项目(ent15)和48个生化检验项目(ent48)两部分组成。在ent48中,可任意选择48个生化中的试验项目和个数,组成鉴定系列,进行鉴定分析,这一智能化特征在VITEK、ATB、API及国内开发的常见鉴定系统中是没有的。该版本对细菌鉴定过程中的异常生化及进一步区分的生化项目可作智能化选择分析。该系统的V2.0版还包括了沙门氏菌血清型分析和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组件。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分析鉴定 应用 软件 人工智能 食品卫生
  • 简介:链球菌是引起冬春季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国内对此类食物中毒报道较少。关于乳与乳制品的链球菌污染情况已有文献阐述,但尚未见因饮用鲜牛奶而引起链球菌食物中毒的具体报道。1990年8月20—21日,我盟科左中旗保康镇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检验结果证实,系由饮用被链球菌污染的牛奶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菌株鉴定 流行病学调查 共同进食史 病原菌分离 涂片镜检 链激酶试验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面制食品的安全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省21个地级市的市售面制食品进行监测。结果广东省市售面制食品不合格率为44.0%(740/1680),其中超市样品的卫生状况最好。干面条类食品的卫生状况好于其他类面制食品,馒头、包子类和油条、油饼类食品的卫生状况最差。结论馒头、包子类和油条、油饼类食品存在问题较多,应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重点。

  • 标签: 面制食品 公共卫生管理 食品分析 过氧化苯甲酰 硼砂 细菌
  • 简介:为提高糕点的卫生质量,于1999年~2002年4年间,对辖区内各类糕点食品加工厂及食品经销单位的糕点按随机方式进行采样、检验,并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指标评价、告示.4年中累计监测557件.结果表明,总合格率为82.05%,其中冷加工糕点合格率为62.70%.针对多数企业食品加工尚处于传统的手工作业阶段,卫生状况不稳定,合格率偏低的现状,在加强监督、监测的同时,指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速机械化进程,并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以提高合格率.

  • 标签: 糕点 卫生质量监测 合格率 结果分析 总合 杭州市下城区
  • 简介: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是一种病原性食物中毒菌,它是一种厌氧型、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芽孢的短杆菌,具有耐热(60℃)、耐低温(4℃)、耐干燥和耐化学试剂(6%的食盐水)等特征。主要通过人畜粪便交叉传染,通常存在于未杀菌的生冷食物中,发病剂量为102-107个/g,误食含有李斯特菌的食物后,会导致脑膜炎、骨髓炎、流产、产褥感染、心肌炎等疾病。老人、儿童及患病者易受李斯特菌感染。1997年10月,在香港销售的美国Dreyer's雪糕,因含有李斯矿物特菌而导致数人死亡。为了了解冷冻饮的卫生质量情况,防止李斯特菌危害,作者调查了广州市场上销售的几个主要品牌的冷冻品种(冰淇淋、雪糕、雪条),共检测了365个样品,就检测结果作简要分析。

  • 标签: 冷饮 李斯特菌 检测分析 预防
  • 简介:0前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食品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食品工业之一.近年来,我国速冻食品发展迅速,加强这类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桂林市卫生防疫站加强了对速冻食品的监督,现作者对桂林市1998~2000年速冻食品的监测结果作一分析.

  • 标签: 桂林市 速冻食品 卫生质量 监测结果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河鲀鱼DNA条形码鉴定方法,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及细胞色素b(cytb)基因对我国常见东方鲀属、兔头鲀属河鲀鱼鱼种鉴定的适用性。方法野捕河鲀鱼经形态学鉴定后,钓取COI及cytb基因序列并测序。从GenBank下载已有河鲀鱼参考序列,分别构建COI及cytb基因分子进化树,确定样品种属并与形态学鉴定比对。应用所建方法对中毒样品进行河鲀成分鉴定结果COI和cytb基因分子进化树将57份样品聚类到东方鲀属和兔头鲀属的9个鱼种,除棕斑兔头鲀和暗鳍兔头鲀(COI进化树)、暗纹东方鲀和晕环东方鲀(cytb进化树)外,2种条形码均能对其余鱼种进行有效区分。中毒样品经鉴定均含有月兔头鲀。结论所建立的DNA条形码方法可有效鉴定河鲀鱼鱼种,弥补形态学鉴定的缺陷。

  • 标签: 河鲀鱼 COI基因 CYTB基因 DNA条形码 鱼种 鉴定
  • 简介:94071例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张尧刘向前张文娟王乐忠周培德韩公纯山东省日照市卫生防疫站(250014)食品从业人员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为了掌握我市食品从业人员“五病”检出结果及其动态变化,便于监督管理,防止疾病传...

  • 标签: 食品从业人员 健康检查 检出率 结果分析 “五病” 行业分布
  • 简介:筛选出适用于熟制凡纳滨对虾的生物抑菌剂,以期延长熟制凡纳滨对虾的货架期。对熟制凡纳滨对虾中优势腐败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溶菌酶对分离到的优势腐败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从熟制凡纳滨对虾中分离到的2株优势腐败细菌,一株属于芽孢杆菌属,一株是白色海球菌;壳聚糖对2株优势腐败细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效果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强,2株优势腐败细菌对浓度为15.0mg/100mL的壳聚糖高度敏感。Nisin和溶菌酶对2株优势腐败细菌无抑菌作用。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优势腐败细菌 抑菌剂
  • 简介:400份外埠食品检测结果报告单认可性分析韩公纯山东省日照市卫生防疫站(276800)我们根据《食品卫生法》(试行)和《山东省采购食品索取检验合格证管理暂行规定》,加强了对外埠食品的索证管理工作,并对索取的400份外埠食品卫生检测结果报告单(下称报告单...

  • 标签: 外埠食品 报告单 认可性 检测结果 食品卫生检测 监督机构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民的保健意识增强,饮水观念的更新,纯净水以其纯净、不含杂质及添加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各种瓶(桶)装纯净水已走进千家万户。但由于纯净水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抑菌剂,受污染的纯净水中的微生物会迅速增殖,不仅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使企业蒙...

  • 标签: 净水微生物 检测结果分析 桶装纯净水 菌落总数 广东省 食品卫生
  • 简介:目的分析广西市售婴儿食品中的克罗诺菌分离株的种类、表型和基因特性。方法将保存的试验菌株进行复苏,通过API20E生化条和ompA基因扩增检测进行初步鉴定,扩增16SrRNA基因后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全16SrRNA基因序列在GeneBank数据库上比对,构建进化树,确认是否为克罗诺菌。将试验菌接种于显色平板观察其表型和黄色素的产生情况,通过手工生化进行分型,确定其种属。结果9株分离菌确定为克罗诺菌,有5种生化型,属于4个克罗诺种。检出Cronobactersakazakii6株菌,C.malonaticus、C.muytjensii和C.dublinensis各有1株;7株菌符合API20E鉴定,9株分离菌均可检测到ompA基因。结论广西市售婴儿食品中克罗诺菌的污染以C.sakazakii为主,生化表型、种属及基因型具有多样性;鉴定时仅以单一的生化或其他表型作为判别依据存在很大的局限,需辅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加以鉴别。

  • 标签: 克罗诺杆菌 鉴定 16S r RNA 表型
  • 简介:目的通过对2011—2015年河北省瓶(桶)装饮用水产品的检验报告进行分析,了解产品质量状况。方法分析2011—2015年河北省矿泉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瓶(桶)装饮用水产品检验报告共计317份,统计各产品合格率和主要不合格项。结果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87.50%(35/40)、94.03%(63/67)和80.48%(169/210),总合格率为84.23%(267/317)。主要不合格项为标签、溴酸盐和菌落总数。结论瓶(桶)装饮用水产品不合格率较高。

  • 标签: 瓶装饮用水 市场准入 检验 溴酸盐 菌落总数 亚硝酸盐
  • 简介:目的对两起副溶血性弧菌(VP)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血清学溯源,分析可疑食品和病人样品中菌株血清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GB/T4789.7—2008方法,对检出的VP做血清分型、溶血素试验;PCR扩增VP直接耐热溶血素基因(tdh)、tdh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和毒素调控基因(toxR)。结果通过增加样品中可疑菌落数量的鉴定,两起食物中毒共检出9种VP血清型,主要有O3∶K6型13株,O2∶K28型6株,O1∶K56型2株,其它各1株;两起食物中毒中分离的27株VP有17株tdh基因检测阳性,与溶血试验结果一致。结论增加可疑菌落数鉴定,有助于VP食物中毒的溯源;虽然O3∶K6血清型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但不同样品来源的VP血清型呈现多样性;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检测等同于溶血试验来鉴定VP致病性。

  • 标签: 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鉴定 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