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综述了葡萄来源的多酚类化合物(GPE)在预防癌症、炎症、神经疾患以及其它疾病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大量研究表明葡萄来源的原花色素以及白藜芦醇类物质具有预防胃癌、乳腺癌、口腔癌、肝癌、前:立腺癌、结肠癌以及白血病等的潜力.它们的抗癌作用机制主要有六个方面:(1)调节相Ⅰ细胞色素以及相Ⅱ脱毒酶;(2)免疫调节效果;(3)抑制环状氧合酶(COX)和蛋白酶激酶的活性;(4)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分化;(5)类雌激素效果;(6)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活性.另外,葡萄多酚类化合物还显出较好的预防炎症、神经疾患、糖尿症以及白丙障等效果,此类活性大多与它们对活性氧的清除活性密切相关.

  • 标签: 葡萄 葡萄酒 生理活性物质 白藜芦醇 抗癌 抗炎症
  • 简介:为推动鲍鱼的深加工,比较了鲍鱼酶解提取物(Enzymolyticextractsofabalone,EEA)与传统水提物(Waterextractsofabalone,WEA)的生理活性.EEA的生理作用呈良好的量效关系,2~8mL/kg使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延长18.4%~53.9%,耐化学性缺氧时间延长28.0%~67.7%,耐低温时间延长24.3%~36.9%,耐高温时间延长7.3%~30.9%,游泳时间延长66.7%~138.9%,爬杆时间延长23.1%~130.8%,碳粒吞噬指数提高13.9%~29.1%,溶血素水平提高26.4%~38.8%,WEA的生理活性较弱,多数指标仅在剂量达到8mL/kgBW时方能起效.结果表明,EEA可提高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作用强度远高于WEA.

  • 标签: 鲍鱼 酶解提取液 生理活性 免疫功能
  • 简介: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及其营养作用(综述)张平伟杨祖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00021)牛磺酸(tauvine)是一种含硫β-氨基酸,1827年它做为牛胆汁的一个组成成分从动物组织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得名牛磺酸,又名牛胆硷。它以游离形式广泛存在于动物各...

  • 标签: 牛磺酸 营养作用 生理功能 牛磺酸含量 保护作用 血小板聚集
  • 简介:就大豆低聚糖作为双歧杆菌的增殖物质,从微生态的生理特性和保健作用方面详细的论述。并就大豆低聚糖的分布,提取方法,以及饮服试验作详细介绍。首次阐述了大豆低聚糖的开发利用价值。

  • 标签: 大豆低聚糖 低聚糖 双岐杆菌 生理功能 保健作用
  • 简介:花色苷是存在于果蔬中的一类天然色素,许多研究表明它具有较多生理活性功能,包括抗氧化及消除自由基、降低血清及肝脏中的脂肪含量、抗变异及抗肿瘤,防止体内过氧化作用等。由于花色苷色素具有较好的着色效果及生理活性功能,故可用于一些高附加值食品的开发,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花色苷 天然色素 生理功能 应用前景 食品
  • 简介: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着色能力强,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七大天然食用色素之一,是被WHO和FDA公认的天然食品添加剂。除此之外,姜黄素因其具有分子中含有多个双键,同时还有酚羟基和羰基等活性基团,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微生物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均有疗效,但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该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姜黄素的生理活性及应用进行概括,并对姜黄素体内代谢途径进行综述,分析指出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并介绍研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的模型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为全面系统研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打下基础。

  • 标签: 姜黄素 生理活性 代谢 生物利用度
  • 简介:主要介绍了桑叶的化学成分,综述了桑叶的生理功能和在工业中的应用,并就桑叶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桑叶 化学成分 生理功能 应用
  • 简介:将天然抑菌抗氧化物质茶多酚添加到大豆分离蛋白中制成复合涂膜液,以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果实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为指标定期取样分析测定,研究所制成的涂膜液在室温条件下对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可明显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生成速率和失重率,减缓了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且涂膜物大豆分离蛋白中添加茶多酚可进一步增强涂膜处理的效果,5%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中添加200mg/kg茶多酚制得的涂膜液处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茶多酚 大豆分离蛋白 涂膜 苹果 贮藏品质
  • 简介:目的菌株YT-1107是一株从污染食物中分离得到的非脱羧勒克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归属。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选择疑似病原菌,用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对菌株的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4.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对该菌株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及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是革兰阴性菌,属于Enterobacterasburiae。结论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初步认定菌株YT-1107与EnterobacterasburiaeLF7a为同一物种。

  • 标签: 非脱羧勒克菌 鉴定 16S RRNA 序列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研究硝酸钇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和受试物低、中、高4个试验组,20只/组。从孕期第6天(GD6)至分娩后第21天(PND21),受试物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硝酸钇溶液5、15、45mg/kgBW,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断乳后,继续给予子鼠原剂量受试物直至PND63天。观察不同剂量硝酸钇对子鼠生长发育、脏器组织和神经行为的影响。结果在PND21天时,雄鼠低、中、高3个剂量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PND42天开始至试验结束,雄性高剂量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导致高剂量组雄鼠总增重和总进食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食物利用率无变化。PND42天时雌鼠低剂量组体重和雄鼠高剂量组脑体比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认为有生物学意义。Morris水迷宫试验中仅高剂量组雌鼠第5天的潜伏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神经行为试验结果均未见差异。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断乳后持续给予硝酸钇受试物会导致高剂量组雄性子鼠的体重下降,但不会影响脑组织重量,也不会在成年早期对子鼠的痛觉、运动活力和认知能力等神经行为造成影响。

  • 标签: 硝酸钇 神经发育 神经行为 稀土 毒理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谱系选择法诱导胚胎干细胞(ES)神经分化的特点,建立ES细胞体外神经分化的模型。方法通过悬滴和悬浮培养、Nestin阳性筛选培养、神经样细胞增殖培养以及神经细胞分化培养的方法,建立体外诱导未分化的ES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模型;观察各神经分化及各阶段的ES细胞形态,并通过RT-PCR以及荧光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各分化阶段ES细胞神经特异表达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特点;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各阶段分化细胞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的能力。结果随着分化培养阶段的延长,分化的ES细胞中可见大量神经样细胞出现,分化末期可见清晰的神经元结构(包括突触);分化早期,仅有部分神经细胞特异基因和蛋白表达,且表达水平低,随着培养阶段延长,特异基因和蛋白均表达,且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水平在未分化和分化早期细胞中未检出,分化的中后期可检测出并呈现随分化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建立的体外谱系选择培养方法可诱导ES细胞分化获得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细胞,可为神经发育毒性研究提供模型。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谱系选择法 神经分化 体外试验 毒理
  • 简介:目的在神经管畸形高发地区,观察营养强化面粉干预后育龄妇女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及VB12变化。方法在山西省吕梁地区强化面粉覆盖的10个乡镇和未覆盖的3个乡镇中,选择18~39岁育龄妇女218人,进行营养强化面粉干预研究,干预组155人,食用维生素B1、维生素啦、铁、锌、叶酸5种营养素强化面粉,对照组63人,未食用强化面粉。干预组在食用营养强化面粉20个月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结果两组血清叶酸、同型丰胱氨酸、维生素B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干预组血清叶酸水平11.1ng/ml高于对照组的8.1ng/ml,干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2.91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1.77μmol/L,两组维生素B12都在较低水平,但干预组220.5pg/ml高于对照组173.5pg/ml。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叶酸缺乏率分别为11.9%和6.0%,高同型半胱氨酸率分别为69.5%和24.3%,维生素B12缺乏率分别为61.4%和43.9%。结论两组受试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B12营养缺乏状况;项目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状况;采用强化面粉进行20个月干预后,干预组的叶酸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食品 强化 叶酸 神经管缺损 半胱氨酸 维生素B12
  • 简介:目的检测人初乳、集中饲养的新西兰进口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比较人初乳和牛初乳、牛初乳和牛常乳以及牛乳和同期采集的血液中IGF-1、NGF的含量。方法采用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人初乳、牛初乳、牛常乳和血中IGF-1、NGF的含量,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测定的人初乳中IGF-1的含量是26.91μg/L,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清中IGF-1的含量分别是38.40、20.14和37.35μg/L。人初乳中NGF的含量是300.47ng/L,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清中NGF的含量分别是69.82、110.37和9.63ng/L。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牛初乳和人初乳中IGF-1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牛初乳中IGF-1的含量高于牛常乳(P〈0.05),牛乳中IGF-1的含量与同期血液中IGF-1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人初乳中NGF的含量高于牛初乳(P〈0.05),牛初乳和牛常乳中NGF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同期牛血中NGF的含量低于牛乳中NGF的含量(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牛初乳与人初乳IGF-1含量无明显差别,人初乳中NGF含量更加丰富。

  • 标签: 人初乳 牛初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放射免疫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