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大鼠90d喂养试验,评价酶法制备的MLM(中碳链-长碳链-中碳链)结构脂质的食用安全性。喂养试验表明,大鼠体重、体重增加量、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绝对质量及脏/体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MLM结构脂质对受检脏器无明显损害。MLM结构脂质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符合新资源食品安全性审查要求。

  • 标签: MLM型结构脂质 新食品原料 90 d喂养试验 安全性
  • 简介:啤酒是针对冬季市场开发研制的,而生产暖啤酒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营养液的制备与添加。本文以生姜为原料提取姜汁,提取后的净汁经澄清、除杂后与少量红枣汁和红糖一起作为营养液添加到微型啤酒的发酵罐中与麦芽汁和糖浆一同发酵,发酵后制成的啤酒在保持原啤酒特点的同时,更显风味独特,并且具有温胃祛寒,

  • 标签: 暖型啤酒 营养液 姜汁 红枣汁
  • 简介:目的:比较无机碘与海带有机碘补碘效果上的差异,评价海带生物有机碘的动物补碘效果,为科学补碘提供安全的补碘剂.方法:(1)4组小鼠分别饲以不同剂量KI:1μg碘/d·只、6μg碘/d·只、60μg碘/d·只、100μg碘/d·只.(2)3组小鼠各饲喂不同剂量海带有机碘:60μg碘/d·只、100μg碘/d·只、200μg碘/d·只.(3)Babl/c小白鼠3组,第1组每日额外饲喂KI,120μg碘/d·只.第2、3组除摄无机碘120μg/d·只外,额外饲喂海带活性碘液(折合碘为20μg/d·只).(4)高碘甲肿小鼠两组,第1组饲以海带活性碘剂(折合碘为20μg/d·只),第2组则喂以标准饲料自愈.(5)饲养180d后称重、处死,检查各组小鼠体量、甲状腺形态和重量变化.结果:无机碘摄入过量,小鼠体重减轻、甲状腺肿大,摄入超过40μg碘/d·只,明显肿大;而海带有机碘摄入量即使过200μg碘/d·只,小鼠甲状腺也未见明显肿大;同补海带有机碘可防治高碘甲肿,海带有机碘是一种新型安全的补碘剂.

  • 标签: 海带 有机碘 补碘评价 动物试验 补碘剂
  • 简介:面包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整型、成型、焙烤、冷却等过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而绿色食品面包则必须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加工原则、质量控制和技术要求进行加工生产。模糊综合评判是一种模拟人们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分析和评价具有“模糊性”的事务系统分析方法,已经应用于模糊控制、模糊识别、模糊聚类分析、模糊决策、模糊评判、系统理论、

  • 标签: 面包加工 绿色食品 感官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系统分析方法 模糊数学原理
  • 简介:分析广东省21个主栽荔枝品种的品质特性,通过营养品质、感官评价、抗氧化物质(总酚、花色苷)、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比较不同荔枝品种间的品质差异。结合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荔枝品种的糖酸组成,采用聚类分析评价荔枝品种的综合品质,筛选出较优的荔枝品种,为荔枝生产育种提供参考,亦为荔枝采后贮运和加工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荔枝 品质特性 聚类分析
  • 简介:为了探究中华绒螯蟹鲜活及死亡初期品质变化规律,选取雄性中华绒螯蟹鲜活、死后0,2,5,10,15和24h共7个状态下的蟹肉和蟹膏进行研究,对此7种状态下的中华绒螯蟹进行感官评价,测定腐败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生物胺、菌落总数(TVC),并结合挥发性成分进行综合探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的感官评分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中华绒螯蟹在死后10h出现明显的腐败臭味,死后24h打开蟹壳,里面的气味达到可接受极限;随死亡时间的增加,TVBN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死后24h蟹肉、蟹膏的TVBN值均已超过25mgN/100g,分别为31.39mgN/100g和28.85mgN/100g;在死亡10h检测出生物胺,且直到24h其体内有毒生物胺的含量较低,不足以引起中毒;中华绒螯蟹鲜活状态下具有较高的TVC本底值为5.83lg(CFU/g),且增幅较快,死后24h达到10.12lg(CFU/g);在鲜活河蟹中可检出三甲胺,且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迅速增加,在死后24h蟹肉中含量达到6.95μg/g,蟹膏中达到2.59μg/g;在死后2h蟹肉和死后5h蟹膏中检出吲哚,之后,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显著;含硫化合物在死后2h检出,含量逐渐增高。多数指标均在死后5h和10h发生较大改变,表明此时中华绒螯蟹品质有较大变化,初步判定中华绒螯蟹在死后10h进入腐败阶段。

  • 标签: 中华绒螯蟹 感官评价 新鲜 腐败
  • 简介:颜色测量及色差评价在国内外的纺织印染、制浆造纸、漆膜涂料,服装等相关工业领域内已有较长的应用历史,利用测色色差计进行色度学评价和分类管理,可建立直观详尽的色差分析报告,实现色泽的控制和管理。本文基于此将测色色差计的测色表色原理引入到食品的品质评价研究中,以实现对食品表观颜色的准确测量和色差的科学计算或评价

  • 标签: 物体表面色 光电积分仪 色度值 色差 色差计
  • 简介:为了筛选与全麦粉品质相关的重要营养功能的特征指标,对比评价中国、美国和加拿大26种品牌的市售全麦粉以及6种小麦粉的营养品质,测定了样品中的矿质元素、氨基酸、二十八烷醇、阿魏酸等含量。

  • 标签: 营养功能 全麦粉 成分分析 评价 营养品质 二十八烷醇
  • 简介:为测评新型压缩干粮维持部队官兵体能的效果,本文设计了自身对照、交叉食用的部队试食评价试验,并与90干粮,外军BP-5干粮及常规膳食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压缩干粮在维持机体运动能力方面优于现行90干粮和常规膳食,与BP-5干粮相当;在运动后体能恢复方面优于其余各组。

  • 标签: 新型压缩干粮 功效评价 部队试验
  • 简介:根据我国国情,探讨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借鉴工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提出了学校教育、专业机构培训、岗位成才、企业培养、产教结合都是培养大量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途径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在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的产量和质量稳定提高,食品所关联的农业实际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这一成就得益于我国食品业利用农业原材料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食品专业化、多样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走向产业化经营的方向。新农村建设任务提出以来,“一村一品”在我国食品生产的产业化发展方向更加明显,

  • 标签: 农业保险 食品业 料型 劳动生产率 原材料技术 产业化经营
  • 简介: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鉴定其中的各种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SPME法可用于香蕉汁香味成分的快速鉴定。与新鲜香蕉相比,香蕉汁保留了新鲜香蕉特征香味成分如乙酸异戍酯、丁酸异戍酯、异戍酸异戍酯、异榄香素等总含量的71.50%,表明果汁保留了香蕉鲜果主要风味。但果汁中醇类、有机酸羰基化合物含量增多,并出现了

  • 标签: 香蕉汁 澄清型 香味成分 果汁 风味 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