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选取5个国内主要强筋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自6月份收获以后,于常温环境中储存,以一个月为周期,制作面包并进行品质评价,以期探索出后熟期间小麦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西农979、郑麦366、师栾02-1、新麦26均在储存中期(10月、11月)完成后熟作用,此时期制作的面包感官评价单项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过了此段时间面包品质有变差趋势。洲元9369在储藏初期(8月)完成后熟,此时面包品质较好。从质构分析中可以看出,5个小麦均在储存中期(10月、11月)完成后熟,烘焙品质得到改善,基本与感官评价结论相一致。

  • 标签: 小麦 后熟 面包品质 质构分析
  • 简介:白藜芦醇主要存在于葡萄、虎杖、花生等植物中,是一种天然的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突变、抗菌、抗炎、抗氧化、诱导细胞凋亡及雌激素调节物质。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对白藜芦醇生物活性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白藜芦醇在食品方面的开发应用。

  • 标签: 白藜芦醇 生物活性 作用机理
  • 简介:乳化性是大豆分离蛋白(SPI)改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不同浓度的蔗糖酯添加到SPI中,经过或不经过热处理后测定1%SPI溶液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基于其乳化性的变化,通过测定粒径来揭示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并结合红外光谱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系列蔗糖酯浓度梯度中添加量为1∶100(m/m)时SPI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粒径测定表明:乳化活性比较高的样品的粒径都相对较小,由此推断蔗糖酯能够抑制SPI分子间聚集。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加入蔗糖酯后,SPI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蔗糖酯 粒径 二级结构
  • 简介:本文研究了全麦粉对油条面团流变学糊化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全麦粉对油条品质(膨胀性、色泽、质构、含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全麦粉替代油条配方中精制小麦粉比例的提高,面团的形成时间从16.03min下降到11.33rain,稳定时间从18.23min下降到10.24min,而面团的吸水率由64.87%上升到76.33%。油条粉的糊化特性也受到全麦粉的显著影响,特别是峰值粘度从1160下降到990.7(RVU)。对于油条产品来说,

  • 标签: 面团流变学 全麦粉 油条 质量 糊化特性 形成时间
  • 简介:为探究性能优异保水剂-多聚磷酸盐对以低值鱼为原料的鱼排保水性的影响,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3种多聚磷酸盐适宜的添加量范围,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多聚磷酸盐的最适复配比例及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焦磷酸钠0.12%、六偏磷酸钠0.21%及三聚磷酸钠0.12%,即最适比例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1∶1.75∶1。在多聚磷酸盐最适复配比例及最适添加量条件下,鱼排蒸煮损失率最低达2.24%。响应面方差分析表明,在鱼排中加入不同种类多聚磷酸盐,其保水性受到显著影响,且不同种类磷酸盐的协同作用也对其保水性影响显著。核磁共振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磷酸盐复配使用效果优于其单独使用。

  • 标签: 保水性 焦磷酸钠 六偏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 响应面 核磁共振
  • 简介:对杨梅果实采用真空预冷、差压预冷2种快速预冷方式,研究其贮藏期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快速预冷能减少贮藏期果肉硬度的下降速度以及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VC的损失,显著延缓贮藏期品质的劣变。快速预冷可有效抑制呼吸强度,并能够保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从而减少细胞膜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延缓细胞膜通透率的增大。杨梅经快速预冷处理,贮藏21d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口感、甜度、香气等品质,说明将快速预冷方法用于杨梅的采后保鲜,应用前景非常好。

  • 标签: 杨梅 快速预冷 采后生理 品质
  • 简介:丙烯酰胺食品热加工过程中成的一种在致癌的化物.本文研究包配料中添加甘氨酸和在表涂刷淀粉膜对包表皮中丙烯酰胺的协同控作用.甘氨酸的抑效果非常显著,当甘氨酸的添加为粉的0.1A,对丙烯酰胺的抑制率达到80.5%;

  • 标签: 丙烯酰胺 甘氨酸 淀粉膜 控制作用 协同 面包
  • 简介:为了解基因型环境对小麦面粉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总淀粉含量的影响,选用15个小麦品种连续2年在安徽省4个试点进行试验,分析了15个小麦品种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其他5个品质性状的异同.

  • 标签: 小麦品质性状 基因型 安徽省 环境 类胡萝卜素含量 小麦品种
  • 简介:以菊苣茎为试验材料,利用DPPH、·OH自由基FRAP法研究菊苣茎中5种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DPPHIsobologram分析法研究菊苣酸、绿原酸木犀草苷之间的相互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5种抗氧化组分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是:菊苣酸〉木犀草苷〉绿原酸〉咖啡酸〉酒石酸,对铁还原力能力的排序是:酒石酸〉咖啡酸〉木犀草苷〉绿原酸〉菊苣酸。菊苣酸与绿原酸或木犀草苷复配后,效应点均在相加线95%置信区间的下方,且相互作用指数γ值均小于1,表明菊苣酸与绿原酸或木犀草苷复配后呈现协同抗氧化作用,且菊苣酸与木犀草苷的协同效果强于菊苣酸与绿原酸的协同效果。

  • 标签: 菊苣酸 抗氧化 Isobologram分析法 协同抗氧化
  • 简介:为推进酸性电位水在生鲜果蔬表面除菌上的应用,以樱桃番茄为原料,研究不同温度(6,26,60℃)下,强酸性电位水(StAEW)弱酸性电位水(SAEW)的除菌效果,以及使用后其物化参数(pH、ORP、ACC)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60℃下StAEW、SAEW除菌效果最好,二者分别使菌落总数降低了2.84,2.62lgCFU/g,霉菌酵母减少了2.71,2.88lgCFU/g,鼠伤寒沙门氏菌降低了3.10,3.66lgCFU/g。处理后的樱桃番茄品质未被破坏。试验发现,浸泡样品5min后,StAEWSAEW的pH、ORP基本不变,ACC变化幅度也不大。清洗液中无活菌检出,可有效防止清洗过程中微生物的交叉污染。

  • 标签: 强酸性电位水 弱酸性电位水 樱桃番茄 除菌效果 物化参数 温度
  • 简介:为研究干燥方式对辣椒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小米椒为对象,采用日晒、热风和中短波红外3种干燥方式干燥辣椒,分别测定干燥产品中多酚、类胡萝卜素辣椒碱类化合物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分别用ABTS、DPPHFRAP3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干燥样品的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与新鲜辣椒相比,3种干燥方式处理的辣椒中多酚辣椒碱类化合物含量显著性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比较3种干燥方式所得产品,日晒所得干燥产品中的多酚辣椒碱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最低;在相同温度下,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对产品的多酚含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与日晒热风干燥相比,中短波红外干燥有利于干燥辣椒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保留;3种干燥方式所得产品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高温(80℃)有利于样品中多酚辣椒碱类化合物的保留;与低温(60℃70℃)条件相比,高温条件下产品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辣椒中多酚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含量均分别与ABTS,DPPHFRAP方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其中辣椒总碱的含量与FRAP法测得的铁离子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的Kendall相关系数最高(0.911),说明辣椒中的多酚辣椒碱类化合物与其抗氧化能力具有相关性,二者含量越高,辣椒的抗氧化能力越强。

  • 标签: 辣椒 干燥 抗氧化物质 抗氧化能力
  • 简介:研究了超高压(600MPa/10min)高温短时(110℃/8.6s)对胡萝卜汁微生物、类胡萝卜素、总酚、颜色、褐变度、生物利用度及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1)超高压高温短时处理后胡萝卜汁的微生物符合国家标准;对亮度L^*、红度a^*、黄度b^*及总色差ΔE影响显著;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著降低,而对α-β-胡萝卜素的含量影响不显著;α-β-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度均显著降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的Trolox质量均显著提高;流型均未改变,而高温短时处理对流变特性的影响更为显著(P〈0.05)。2)超高压处理对总酚含量无显著影响,褐变度显著降低,悬浮稳定性显著提高;高温短时处理总酚含量、悬浮稳定性显著降低,褐变度显著增加。结论:超高压技术有利于保持胡萝卜汁的品质,是适合胡萝卜汁的加工技术。

  • 标签: 超高压 高温短时 胡萝卜汁 品质
  • 简介:以冷藏(4℃)的牛肉为对照,通过测定牛肉肌原纤维蛋白的ATP酶活性、巯基含量、溶解性、热稳定性电泳等指标,研究冰温(-1℃)保鲜对牛肉蛋白结构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牛肉肌原纤维蛋白的功能性显著降低。SDS—PAGE表明蛋白质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在相同贮藏时间内,冰温保鲜比冷藏条件可减少蛋白质结构功能性的变化。贮藏至第12天时.4℃冷藏牛肉肌原纤维蛋白的Ca2+-ATPase活性下降了72.9%.而冰温保鲜的牛肉下降46.9%;冷藏牛肉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活性巯基含量分别下降50.12%93.68%,而冰温保鲜牛肉降至35.08%71.15%:冷藏牛肉蛋白质溶解度下降41.18%。而冰温保鲜牛肉下降15.52%。SDS—PAGE表明冷藏牛肉的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程度比冰温保鲜的大,冷藏条件下的牛肉肌原纤维蛋白热稳定性亦不如冰温保鲜的高。冰温保鲜是一种有效牛肉保鲜方法。

  • 标签: 冰温保鲜 牛肉 肌原纤维蛋白 结构和功能特性
  • 简介:采用粉质仪、拉伸仪、动态流变仪、快速黏度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硬脂酸、油酸亚麻酸等3种脂肪酸(FA)大豆卵磷脂(SBL)对小麦粉流变学性质及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AsSBL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延长,且随双键数增加形成时间延长,稳定时间先增加后略有降低.面团的能量、最大拉伸阻力、最大拉伸比均随脂肪酸双键数增加而增加。

  • 标签: 流变学性质 大豆卵磷脂 糊化性质 脂肪酸 小麦粉 面团形成时间
  • 简介:水分作为小麦收购单位小麦加工企业颇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大多数小麦收购单位小麦加工企业都把水分高低作为接收时重要的指标之一,那么水分的误差都什么环境条件有关,我们怎样才能保证小麦样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笔者结合自己在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如下:

  • 标签: 小麦粉 水分 环境 加工企业 检测数据 小麦样品
  • 简介:为了得到低脂肪酶活性、高稳定性的全麦粉,将小麦在不同真空度(-0.04,-0.07MPa)下用不同浓度Na2CO3溶液(0.10%,0.25%,0.50%)润麦处理,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探究真空润麦过程中水分迁移情况,测定不同浓度Na2CO3溶液润麦下小麦中脂肪酶的相对活性.

  • 标签: 高稳定性 真空度 全麦粉 碱溶液 润麦 品质特性
  • 简介:为了探讨谷朊粉对国内外强筋小麦的面粉品质影响,选用美国北部深色硬红春麦(DNS)、加拿大西部红春麦(CWRS)、济南17、师栾02-1四种小麦磨粉,进行谷朊粉添加实验,谷朊粉的添加量分别占小麦粉质量的0%、0.5%、1.0%、2.0%、3.0%、5.0%。对不同处理的小麦粉样品用粉质仪和拉伸仪等设备测定其面团流变学特性,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进口小麦谷朊粉添加量3%时,国产小麦谷朊粉添加5%时,小麦粉面团具有最佳流变学特性。

  • 标签: 小麦粉 谷朊粉 粉质特性 拉伸特性
  • 简介:用液氮喷淋(-40℃,20min)对舟山新鲜三疣梭子蟹冻结处理并贮藏于-18℃。作为对比,对大小相近的同批原料进行平板冻结(-20℃,6h)以及冰柜冻结(-18℃,20h)预处理,其它操作与液氮速冻相同。以蟹肉pH值.K值,TVBN值TBA值为理化指标,结合SDS-PAGE电泳光学显微观察蟹肉内部变化。结果表明:除pH值外,液氮组、平板组、冰柜组样品的各项理化指标(K值、TVBN、TBA值)在30d内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且液氮组各项指标变化速率均显著低于平板组冰柜组(P〈0.05)。保存第30天的样品中,3组样品的K值较初始值分别增加了39.9%,45.95%,49.97%。电泳图谱显示:在30d时,液氮组样品的肌球蛋白重链(200ku)肌动蛋白(45ku)含量最高。微观结构观察发现,3种处理均导致肌原纤维不同程度的扭曲收缩,肌原纤维间隙增大。然而,液氮组样品的肌原纤维与新鲜样品最为接近,肌纤维间隙较小,细胞完整度最好,冰晶破坏率最低。本研究结果显示液氮深冷速冻对蟹肉冻藏品质维持的效果最佳。

  • 标签: 液氮速冻 三疣梭子蟹 K值 TVBN值 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