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高出土脆弱质文物的强度及抗风化能力,采用丙烯酸盐配合物溶胶(AMC)为加固材料,对考古遗址出土的脆弱质文物进行了加固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加固前后质文物的成分、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AMC加固后的质试样其弯曲载荷提高了106.5%,耐盐蚀循环、抗冻融能力循环次数均提高约1倍,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脆弱质文物保护新材料。

  • 标签: 丙烯酸盐配合物 水溶胶 脆弱陶瓦 加固
  • 简介:2015年全国“两”期间,雾霾问题成为代表和委员热议的问题之一同样,新能源汽车的话题也成为“两”上热议的焦点“两”的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的信号表明,汽车行业必须要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政府治理环境的空前决心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成为驱散雾霾的重要举措.

  • 标签: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 声音 政府工作 汽车行业 治理环境
  • 简介:备受关注的中国稀土出口关税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近日财政部发布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自今年5月1日起,中国将正式取消钢铁颗粒粉末、稀土、钨、钼等产品的出口关税。

  • 标签: 产品出口 关税 中国 稀土 话语权 委员会
  • 简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SOI材料课题组在层数可控石墨烯薄膜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课题组设计了Ni/Cu体系,并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引入碳源,通过精确控制注入碳的剂量,成功实现了对石墨烯层数的调控。

  • 标签: 中国科学院 信息技术 石墨 层数 调控 国家重点实验室
  • 简介: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孙方稳研究组利用光学超分辨成像技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对单个自旋态的纳米量级空间分辨率测量和操控,成像精度达4.1nm,为光学衍射极限的1/86,超越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特凡·W·赫尔教授等人实现的光学衍射极限1/67的精度。

  • 标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学超分辨 成像技术 纳米时代 衍射极限 诺贝尔化学奖
  • 简介: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合肥有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将推动合肥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合肥将继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继续推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加快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比如,以京东方等企业为龙头,推进高世代生产线建设,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推进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各类软件产业。

  • 标签: 产业集群 合肥 新能源汽车 新兴产业 应用 光伏
  • 简介: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研究院将在威廉埃克哈特研究中心建立一个主要用于纳米尺度制造的新机构,普利茨基金对此支持1500万美元。按照资金出资方要求,这个12000平方英尺的建筑将命名为普利茨纳米制造机构。利用先进的工具和足够的开展项目研究空间,它将支持在计算、卫生保健和更多新应用方面开展研究

  • 标签: 研究机构 纳米尺度 纳米制造 分子工程 卫生保健 研究院
  • 简介:为进一步制备屏蔽效果好、密度小、无毒性、物理性能优良的新型防中子辐射材料,综述了中子屏蔽中常用的防护材料以及开发现状,对它们的屏蔽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中子屏蔽材料的发展方向,为辐射防护材料的选用及新型辐射屏蔽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 标签: 中子 屏蔽材料 屏蔽性能
  • 简介: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投资250万英镑,对不同领域的先进材料开展进一步研究,包括隐形斗篷的可能性。为工程设计具有特殊性能的超材料,将对例如声学超材料和热斗篷的概念开展研究。负责的英国科学家来自伦敦帝国学院,利物浦大学和利物浦约翰莫尔大学,他们将开展为期5年的研究

  • 标签: 新型材料 投资 英国科学家 工程设计 科学研究 先进材料
  • 简介:镁合金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工程材料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而稀土改善了镁合金材料物理及化学方面的性能,使镁合金材料更好地应用于各领域当中。简述了稀土镁合金的应用。展望了稀土镁合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 标签: 镁合金 稀土 发展应用
  • 简介:基于复合相变蓄能的原理,通过理论计算抗凝冰的相变分子合金组成,试验结果表明相变材料正十二烷和正十四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可调整相变温度为0℃,当相变分子合金材料掺入沥青中会降低沥青胶结料的稠度,随着掺量的增加,沥青胶结料稠度降低越明显,红外试验结果表明无新官能团出现;为改善相变沥青胶结料的三大指标,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环氧大豆油作为复合改性剂改善相变沥青的流变性能,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确定了抗凝冰复合相变沥青材的组成配比:当相变材料掺量为4%,低密度聚乙烯掺量为10%,环氧大豆油掺量为3%时,能满足抗凝冰及基质沥青三大指标要求。

  • 标签: 抗凝冰 相变材料 相变焓 沥青胶结料 分子合金
  • 简介:钛酸钡因具有高介电常数、压电铁电性及正温度系数等优异性能而成为重要的陶瓷材料。烧结工艺对钛酸钡陶瓷的致密化与显微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钛酸钡陶瓷存在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率较大、介电损耗高、击穿场强低、本身存在薄层时吸收强度弱和带宽窄等缺点,常常通过掺杂改性来提高钛酸钡陶瓷的性能,而不同掺杂材料对钛酸钡陶瓷的影响各异。综述了近年来高性能钛酸钡陶瓷烧结工艺和掺杂工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自的主要特点,并列举了钛酸钡陶瓷的主要应用场合。钛酸钡陶瓷应用前景广阔,进一步研究更优良的钛酸钡陶瓷烧结工艺及掺杂工艺意义重大。

  • 标签: 钛酸钡陶瓷 高性能 烧结工艺 掺杂工艺
  • 简介: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聚合物基体,添加氢氧化铝(ATH)、有机改性磷酸锆(0ZrP)为阻燃剂,探讨了这类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结果表明,ATH与OZrP复配使用能有效抑制聚合物材料燃烧时的融滴并产生协同阻燃效应。锥形量热实验(CCT)和微燃烧量热(MCC)测试表明.LDPE/EVA/ATH/OZrP复合材料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峰值比LDPE/EVA和LDPE/EVA/ATH阻燃体系有明显降低。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试验也表明,添加5%0(质量分数)OZrP可使复合材料氧指数达到32,通过UL94V-O测试。

  • 标签: 低密度聚乙烯 氢氧化铝 协同 热释放速率
  • 简介:在室温200℃的范围内,对磁控溅射制备NZnO薄膜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以ZnO为阴极靶材,通过温度调节器对基片溅射温度进行控制,以实现对ZnO溅射薄膜特性的控制。系统真空度为3×10^4Pa,溅射气压为5.5Pa,溅射时N90min,通过XRD进行表征,用Jade5.0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ZnO薄膜表面平整、结构致密,具有高度c轴择优取向;在室温20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002)衍射峰的位置趋向34.4°。

  • 标签: ZNO薄膜 磁控溅射 X射线衍射
  • 简介:利用水热法成功地实现了掺杂(Ag、Fe、Al、Ce、Ni、Pb)纳米氧化锌(ZnO)粉体的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掺杂元素种类、掺杂浓度对纳米ZnO的结构、形貌的影响,以及不同测试温度下各种相应纳米ZnO电阻率的变化,X射线衍射谱表明,掺Ag、Fe、Ce、Ni纳米ZnO的结晶度降低;掺Al和Pb纳米ZnO的结晶度变化不大.SEM形貌表征显示,未掺杂的纳米ZnO为片状;掺Ag、Al的纳米ZnO为颗粒状;掺Fe、Ni、Pb的纳米ZnO为六方短柱状.电阻率测试表明,相比未掺杂纳米ZnO,掺Ag、Ce的纳米ZnO电阻率增大,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增加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掺Fe的纳米ZnO电阻率相对降低.掺杂浓度由1%增加到3%时,掺Ni的纳米ZnO电阻率增大;掺Fe、Al和Pb的纳米ZnO电阻率减小.

  • 标签: 氧化锌 掺杂 水热法
  • 简介:分析了传统无源干扰装备在作战使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了吸收型无源干扰材料研究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膨胀石墨、泡沫云、改性纤维、吸收型箔条等几种吸收型无源干扰材料的性能及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吸收型无源干扰材料在波段覆盖、战术应用以及工程化制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 标签: 复合材料 吸收型干扰材料 吸收型箔条
  • 简介:本文报道了分子束外延(MBE)生长的Be掺杂GaAs,通过改变Be掺杂源的温度我们得到了不同掺杂浓度的GaAs样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霍尔测试仪分别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电学特性进行表征.特别的,在低温和随温度变化的光致发光谱中,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与Be受主相关的辐射相应地加强.

  • 标签: Be掺杂 坤化镓 分子束外延 光致发光
  • 简介:研究了热暴露温度和时间对T6态2524铝合金轧制板材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暴露环境下,合金中第二相的粗化、聚集是导致合金硬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合金中析出相的数量明显增多,但温度越高晶粒及析出相粗化越明显。随着热暴露时间的延长,2524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快速下降,至100h后趋于稳定,而伸长率则先升高,在150h后变化趋于稳定。

  • 标签: 2524A1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热暴露
  • 简介:丝蛋白纤维材料是具有普适意义的天然生物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低炎症反应和优秀的机械性能。文章通过分子模拟手段,使用NAMD模拟纤维肽链在水溶液中的平衡过程,验证其在水分子作用下向silkⅠ结构的变化过程,并通过拉伸分子动力学探索其变化的机理。

  • 标签: 丝蛋白纤维 SILK 拉伸分子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