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制造出了单原子厚度的锗单锗(germanane),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因而有望取代硅用于制造更好的晶体管。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会《纳米》杂志上。

  • 标签: 原子层 稳定 美国科学家 电子迁移率 美国化学会
  • 简介:来自瑞典林雪平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人员使用原子分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原子沿着线性缺陷在薄膜之间的迁移。被称为位错.管扩散的现象早己在理论上被理解,但从未被直接观察到。研究人员在将由5nm厚的氮化铪(金属)和氮化钪(半导体)交替组成的样品加热到950℃时发现了这一现象,并见证了铪扩散到下层。该团队重复这个循环,每次测量单个原子的运动,并确认测量值与先前使用间接方法和理论模型获得的值相匹配。

  • 标签: 原子分辨 薄膜层 迁移 加利福尼亚大学 电子显微镜观察 捕捉
  • 简介:日本铃木汽车公司开发出一种超声钎焊法,用这种方法在铁和铝零件间垫入锌料可获得高强度焊缝。焊缝强度与铅焊相当,因为Zn-5Al起到钎料作用。这种工艺无需助焊剂,因为铝钎焊表面生成的氧化膜随时被超声气蚀除去。

  • 标签: 低热超声焊 日本铃木汽车公司 超声钎焊 焊缝强度
  • 简介:为适应目前手机趋于轻薄短小,以及网路设备、数码相机、TFTLCD、数码摄影机等IT制品对增基板需求量提高,预计5年后其将成为全球市场之主流。韩国大型电路板厂包括三星电机、LG电子、大德电子、KoreaCircuit、Petasys等,相继扩增增

  • 标签: 韩国 PCB厂 增层基板 电子产品 生产设备
  • 简介:具有介电、铁电、压电等特性的铁电薄膜在动态随机存储器、移相器等功能器件上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疲劳现象已成为应用的严重障碍,在衬底与铁电薄膜之间添加氧化物过渡可以改善这种现象。综述了普通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超导氧化物等作为过渡材料对铁电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标签: 铁电薄膜 疲劳 过渡层材料 介电性能
  • 简介:使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生长Be掺杂的GaAs膜,在此基础上,制备Au/GaAsSchottky二极管.另外,在Au与GaAs之间用原子沉积技术(ALD)插入一MgO绝缘,研究不同掺杂浓度的GaAs对势垒高度及影响因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u/MgO/GaAs结构的肖特基势垒,随着掺杂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影响因子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 标签: Be掺杂GaAs GaAsMIS结构 I-V 肖特基势垒高度 理想因子
  • 简介:新能源电池一直是科研创新的重点。日前,方形软包装5Ah磷酸钒锂/石墨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和科技成果在北京通过鉴定。天津大学教授唐致远说,与目前常规使用的电池相比,该电池容量高、安全性好、循环使用寿命长,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性能优良。

  • 标签: 锂电池 磷酸 高稳定 循环使用寿命 锂离子电池
  • 简介:多少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希望能用锂空气电池代替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因为锂空气电池的蓄电能力比性能最好的锂离子电池都要高出10倍以上,但是由于锂空气电池内部结构的不稳性,它在几次充放电之后就会解体,这让锂空气电池迟迟无法进入消费市场。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空气电池 不稳定性 英国 研究人员 内部结构
  • 简介:据有关媒体报道,瑞士和德国的科学家合作,最近制造出了迄今最大的稳定的合成分子PG5。该技术为制造精密分子结构以容纳药物、连接多种物质铺平了道路。

  • 标签: 分子结构 合成 稳定 科学家 制造
  • 简介: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将纳米粒子作为一种药物传递工具备受关注。但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仿生纳米粒子在进入人体细胞后,其袁附着的蛋白会被组织蛋白酶L降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22日《ACS纳米》期刊上。

  • 标签: 组织蛋白酶 纳米粒子 纳米医学 降解 白层 英国科学家
  • 简介:用溶胶-凝胶法在Pt(111)/Cr/SiO2/Si衬底上制备了(100)取向PT过渡,探讨了制备工艺条件对胛过渡成膜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热处理工艺制备的PT过渡结晶较好,而热解时间过长和退火时间过长都会引起铅的损失,造成TiO杂相的出现,从而对PT过渡的结晶产生不利影响。

  • 标签: PT 过渡层 (100)取向 制备工艺 PZT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与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同行通过将金纳米粒子用于有机光电太阳能电池,助其增强了光吸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在新近出版的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亨利萨缪里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材料学和工程教捧杨。阳(音译)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文章,

  • 标签: 太阳能电池 金纳米粒子 纳米层 转换效率 美国加州大学 光电转化率
  • 简介:研究了热暴露温度和时间对T6态2524铝合金轧制板材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暴露环境下,合金中第二相的粗化、聚集是导致合金硬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合金中析出相的数量明显增多,但温度越高晶粒及析出相粗化越明显。随着热暴露时间的延长,2524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快速下降,至100h后趋于稳定,而伸长率则先升高,在150h后变化趋于稳定

  • 标签: 2524A1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热暴露
  • 简介:2014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4417wt,同比增长7.2%,再生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品种(铜、铝、铅、锌)总产量约为1153wt,同比增长7.5%。其中再生铜产量约295wt,同比增长7.3%,占精铜产量的37%;再生铝产量约565wt,同比增长8.7%,占原铝产量的23%;再生铅产量约160wt,同比增长6.7%,占铅产量的38%;再生锌产量133wt,同比增长3.9%,占锌产量的23%。

  • 标签: 废有色金属 回收量 再生有色金属 同比增长 稳定 国内
  • 简介:四川联合大学开发出国家级“pvc”低铅复合稳定剂,由四川联合大学高分子剂研究所吴崇周教授主持开发的“pvc”低铅复合稳定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科技成果得点推广计划》项目。

  • 标签: 复合稳定剂 PVC 四川 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技成果
  • 简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平面异质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员谢晓明领导的研究团队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成功制备出单原子层高质量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平面异质,并将其成功应用于wSe2/MoS2二维光电探测器件。

  • 标签: 六方氮化硼 异质结 微系统 平面 石墨 上海
  • 简介:石墨烯研究小组获得了2010诺奖,许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和预测。作为二维材料,石墨烯是一个基于石墨构筑单元结构。文章的量子理论计算显示,悬浮石墨烯的稳定尺寸受到量子隧道效应限制,制备超过100微米以上稳定光滑的单层悬浮石墨烯可能性极小。在衬底上石墨烯可以获得高达30英寸以上的尺寸,但是它会容易发生卷曲和破损以获得再次稳定。多层石墨烯尺寸达到数百微米后,基于同样的原因很难分层获得完美光滑的石墨烯。

  • 标签: 石墨烯 边界化学键 稳定性 尺寸 量子隧道效应
  • 简介:介绍了纳米金属多层膜的微结构热稳定性的实验和相关的理论基础及模拟计算,探讨了实验及模拟的发展前景,综述了纳米金属多层膜的微结构热稳定性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纳米金属多层膜 微结构热稳定性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