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取健康的三龄起蚕经口接种BmCPV后不同时间段取中肠后部固定、制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家蚕中肠圆筒形细胞组织变化,作者认为随病毒的入侵复制增殖,病蚕圆筒形细胞出现的病理变化是与病毒复制增殖、多角体形成相关的,细胞内出现浅染小空白点时正是病毒发生基质与病毒粒子大量产生阶段;细胞松弛、先端膨大变形、出现多空泡时正是多角体逐步增多时期.结合电子显微镜的研究结果,光镜下观察的组织病变进一步说明病毒的复制和多角体的形成都是由细胞顶端部位开始,逐渐向基底部推进,最后新的多角体充满整个细胞,使细胞溃烂破裂,大量多角体和病毒粒子落到肠腔.

  • 标签: 细胞 组织病理 病毒增殖 溃烂 镜下观察 不同时间
  • 简介:首先从盾构法施工的定义,以及盾构法施工的适用条件作了简要说明,接下来介绍盾构法的前期准备和施工场地布置的一些情况。用两个过程、三个工序来高度概括盾构法施工一个循环的所有工序。盾构法施工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它的运输组织与管理,隧道内施工尤其强调通风、通电和供排水系统的流畅运行。盾构法施工的资源配置与管理是从人员、设备、材料以及配套设施四个方面进行管理。

  • 标签: 盾构机 管片拼装 配套设备 资源配置
  • 简介:秋用蚕种浸酸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产工作,是属于环节多、参加人员多、技术处理要求严格的流水作业,如日浸酸4万张毛种,十多个生产环节,需技术人员30人左右,辅助工100多人。如何进行有效组织保证生产安全,提高蚕种质量,多年来我们进行了探索。以前我们均采用的是拉通式组织浸酸工作,即边浸酸边盐比,由于人多,工序多,组织管理难度较大。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们改革秋季浸酸组织方式,分两段进行,即先浸酸入库冷藏,浸酸全部结束后,再根据用户的出库时间陆续出库盐比。这种组织方式由于时间和生产管理人员精力比较充足,对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管理更细致到位,对提高蚕种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生产组织模式 蚕种浸酸 出库时间 生产环节 技术人员 蚕种质量
  • 简介:1推进蚕农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本思路鉴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蚕业应向集约化发展,才能整体提高蚕业的规模效益.目前广西养蚕单家独户各自经营的小农经济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积极推进蚕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促进蚕农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应坚持"政府支持、能人领导、蚕农自愿参与"等基本指导思想.

  • 标签: 合作组织 蚕业 健康 市场经济发展 集约化发展 规模效益
  • 简介:植物组织总糖含量测定方法很多,蒽酮比色法以其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误差小等特点,常作为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而被广泛采用,但该方法较难掌握,本文介绍了植物组织总糖含量蒽酮比色法的测定技巧。

  • 标签: 桑树组织 植物总糖 蒽酮比色法 含量测定
  • 简介:2015年开始陕西省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允许采取综合评价形式招生试点,招生范围从普通高中毕业生扩大到三校生.高职招生制度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和提高教育质量,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能够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发挥个性潜能提供多样化选择.

  • 标签: 高等职业学院 综合评价招生 人才培养方案
  • 简介:蚕种作为一种商品,它除了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外,还有其本身的另类特征,比如,它是一个生物机体,贮藏时间短,制造过程复杂等.为了加强对这一特殊商品的管理,国家、省(市)都制订了蚕种质量标准及其质量检验规程.但这些仅对蚕种作是否合格的判定.

  • 标签: 提高蚕种 方法科学性 蚕种质量
  • 简介:栽桑养蚕是我们江苏省东台市致富农民的主要项目,茧丝绸是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1万多亩,养蚕农户5.5万户,年产鲜茧12000多吨,拥有缫丝、织绸、服装等深加工企业20多家,行业年产值10亿元,利税5000万元.我们公司系东台市茧丝绸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肩负着全市(除富安外)的蚕茧生产、收购和经营,联结各缫丝及丝绸深加工企业.近年来为我市茧丝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先后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茧丝绸行业主管部门的表彰,特别是对我们创建的蚕业合作经济组织及茧丝绸"一条龙"产业化发展的做法,同行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 标签: 蚕业合作经济组织 茧丝绸 产业化经营 江苏
  • 简介:<正>在第1章里,关于休眠中及生长中各时期,因γ线照射,很多的突变出现已被探明,这些突变出现的率及种类,考虑所用材料的基因构成不同.即NYBOMandKoCH(1966)因放射线照射,从优性向劣性的基因突变,产生缺失的频度高,NAKAJIMA(1965)及中岛(1970)关于蔷薇在照射γ线时候,被诱发突变的频度及种类,看出品种间有差异,这些差异产生原因,与品种的来源有关,重复自交,即同型结合的比例高的,与重复远缘杂交,即异型结合的比例高的相比较,突变的出现率低,种类数也不多.还有,POLL(1974)报告苹果的穗条在放射线照射时,被诱发矮性突变的频度有品种间差异.

  • 标签: 出现率 突变诱发 放射线敏感性 Γ线照射 桑树 全缘叶
  • 简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是其发展的关键,从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看出某校的教学质量水平,而教师的教学质量由多个因素共同来决定。为了更系统、更简便的判断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文章通过模糊模型识别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进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工作。

  • 标签: 贴进度 模糊模型识别 教学质量评价
  • 简介:对296份引进桑种质资源的产叶量、饲料品质和抗逆性等数量遗传性状及影响主成分表达的18种微效多基因遗传性状进行了系统鉴定评价,对遗传性状相对稳定、优良基因环境表现性较好的资源进行了筛选利用研究。筛选出果用资源32份、叶片大资源48份、叶肉厚资源32份、高产桑叶资源26份、叶质优资源19份、抗干旱耐寒资源28份。

  • 标签: 新疆 引进桑资源 评价 利用
  • 简介:本文在分析我国蚕茧流通体制的现状及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蚕茧流通体制的改革构想:即建立干茧交易市场,引导蚕农直接出售干茧;鼓励缫丝企业在干茧交易市场上收购干茧。蚕桑技术推广部门主要负责蚕种管理、品种改良及蚕业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其业务费除国家财政事业费之外,可从蚕种提价和干茧交易中征收适当的蚕桑发展基金来解决。

  • 标签: 蚕茧 流通体制 评价 改革
  • 简介:对297份人工四倍体桑种质的叶质进行养蚕鉴定。结果表明:用四倍体桑的叶子养蚕,与对照区(用“沙2×伦109”(2n)叶子养蚕)相比,蚕食欲强、发育较快、龄期缩短、蚕体较大;使雌蚕全茧量比对照增产1%~17.84%的四倍体种质占参试种质的68.0%,使茧层量增产1%~14.88%的占58.6%,60%的四倍体种质因全茧量提高而使茧层率有所降低。人工四倍体叶质与其父本、母本有关。绝大部分叶质优良的四倍体其叶片较浓绿。通过鉴定试验选拔出84份叶质显著优良的四倍体种质,其中一部分为既优质又高产的。

  • 标签: 人工四倍体桑 种质资源 叶质评价 养蚕质量 生长发育
  • 简介:著名昆虫学家美国MR.Goldsmith教授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著名昆虫学家美国加尼福利亚大学的SarjeetS.Gill教授评价说:"对于你们所取得的家蚕基因组成就,我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感谢你们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 标签: 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世界 昆虫学家 美国 农村经济
  • 简介:本文组建了6个桑品种上的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并测定了种群趋势指数(I)、内禀增长能力(r_m)、种群繁殖价(V)等参数,这些参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桑品种对朱砂叶螨种群的影响,其中,内禀增长能力是桑品种抗虫性鉴定的一个重要指标.6个桑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水平是以嘉陵9号为最强,其次是嘉陵16号、嘉陵新9号、桐乡青、新一之濑,而小冠桑最弱.

  • 标签: 朱砂叶螨 生命表 桑品种 抗虫性
  • 简介:本刊讯近期,湖南省石门县恒园果业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称号,是常德市唯一获此殊荣单位,成为农民合作共赢的典范。恒园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现有社员317人,柑桔基地面积320hm^2。石门县易家渡镇塘上铺村、双桥村、双溪村和新铺、楚江、新关等附近乡(镇)10多个村组的2000户桔农都加入了恒园果业。合作社采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销售,分户经济核算”的管理体系,开通了个体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直通车”,深受桔农和桔商欢迎,多次受到市县表彰奖励。

  • 标签: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专业合作社 湖南省 果业 人民政府 质量标准
  • 简介:本试验以N.bomycis作对照,对SCM6感染蚕的生殖腺(?、?)采用临时装片和石蜡切片对生殖腺内容物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SCM6可侵染蚕的生殖细胞.但侵染生殖细胞的频度较低.

  • 标签: SCM6 蚕生殖腺 观察
  • 简介:松花江是东北最大的水系,而吉林市是第二松花江流域上游最大的城市,吉林市市区段水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吉林市及下游的几千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文章采用国内外通用的重铬酸钾法(CODcr)对松花江吉林市区段水体化学需氧量进行实测,从而得出结果。

  • 标签: 吉林市 松花江 化学需氧量 水体质量
  • 简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毒性与安全性,其结果表明: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1.2625mg/L,具有高毒性。用20%呋虫胺可溶粒剂稀释药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采摘经不同处理的桑叶喂饲3龄起蚕,表明呋虫胺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向上传导至未喷药桑叶。经20%呋虫胺可溶粒剂2000倍和1000倍稀释药液喷雾处理过的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分别大于40d和70d,500倍大于80d。呋虫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膨大,吐液;蚕体向背弯曲,呈"S"形、"O"形等,与多种烟碱类杀虫剂的典型症状相似。因此,在蚕桑地区水稻使用呋虫胺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与蚕期保持相应的安全间隔时间,并防止呋虫胺污染的水体进入桑园土壤。

  • 标签: 农药 新烟碱类 呋虫胺 家蚕 毒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