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天兴现有桑树760万株,1997年全乡养蚕7815张,其中养蚕上1000张的村有狮子和倌坪两个村,狮子村1995年养蚕1768张,1996年养蚕1408张。1996年10月蚕桑站对狮子村养蚕减少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狮子村现有桑树49万株,其中有27万株是1988年以前栽植的。这些桑树由于每年提高剪伐,形成支干层次增多发条数逐年减少,且年比年细弱,产叶量也相应逐年下降。并且有90%以上的是八十年代的老品种“6071”。该品种有叶质差,老化快、不耐旱等缺点,是淘汰品种。经蚕桑站1996年降干改良试验证明:每株产叶量要增长20%至25%,1997年11月乡党委、政府开专会研究决定:对该乡的狮子、场口、方湾三个村的老桑树降于改良50%,1998年把全乡的350万株老桑树降干改良80%。

  • 标签: 桑树 调查分析 养蚕 淘汰品种 1996年 产叶量
  • 简介:协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发展栽桑养蚕,由于经济效益好,蚕农积极性高,全乡已发展桑园2000多亩(133.3hm2),最高年发种12000张,产茧量达40多万kg,收入400多万元,人均增收近1000元。蚕桑产业成为协和特色主导产业,受到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协和的来龙山、雷家井、西岩沟村被县委县府命名为"蚕桑产业科技示范村"。

  • 标签: 产业发展对策 特色主导产业 科技示范 产茧量 效益下降 八十年代
  • 简介:“高下兼良田,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家家下渔鉴”。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对太湖流域养蚕繁忙景像的写照。江南蚕业以苏绣杭锦闻名古今中外,人们可知道,在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云贵高原上还有束闪烁的蚕丝之光,那就是座落在珠江源头的曲靖。曲靖蚕桑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越州丝”已参与南方丝绸之路远销外国。党的十一届

  • 标签: 蚕乡 云南高原 珠江源头 汉时期 蚕业 南方丝绸之路
  • 简介:近几年来,苍溪县唤马云龙村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养蚕业这个突破口,下功夫,做文章,不仅使养蚕业跃上新台阶,而且带动了批种养业项目的兴起和发展,走出了条集约经营、立体开发、循环利用的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1991年全村养蚕631张,产茧18400公斤,人平21.5公斤,比1991年增加8000公斤,与1988年相比,蚕茧产量增长了29.6倍,平均每年增产蚕茧近6000万公斤。今年春季又养蚕240张,全年计划养蚕850张,蚕茧产量可望跨2.5万公斤。

  • 标签: 蚕业发展 蚕茧产量 立体开发 密植桑园 农村经济 综合效益
  • 简介:2013年,西昌市月华乡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把蚕桑生产作为优势特色产业来抓,在龙头企业西昌市华茂丝绸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把加强管理,提高产出,让农民增产增收作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蚕桑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年养蚕12310盒,产茧554t,产值达1894.6万元,蚕茧总产连续3年达500t以上。

  • 标签: 蚕桑生产 西昌市 特色产业 龙头企业 养蚕 产茧
  • 简介:桑赤锈病近两年在南充市嘉陵区新庙部分果桑基地发生为害,造成了定损失。文章简要介绍了桑赤锈病的症状特点、发生原因和发病规律,提出合理施肥、摘除病芽病叶并烧毁、统夏伐、适时喷洒药剂等防治措施。

  • 标签: 桑赤锈病 症状 防治措施
  • 简介:有17个村、143个社、5621户、21654人、1055公顷耕地、幅员面积仅41.4平方公里的南部县柴井,首批被列入南部县蚕茧基地、南充市蚕桑产业化示范.1998年该乡围绕“两基建设强基础,大上科技增效益”的方向,努力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抓住蚕桑生产不放松,已取得明显成效.全乡发种6440张,产茧140吨,比去年发种5800张、产茧110吨,分别增长11%和27.3%;全乡购杂交桑种60公斤,培育桑苗35.72公顷,

  • 标签: 基地建设 蚕桑生产 夯实基础 南部县 杂交桑种 蚕桑基地
  • 简介:汉源县晒经有着几千年丝绸之路的轨迹,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乡地处中高山地区,海拔700~200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19℃左右,无霜期320天,农民收入低,经济条件差,是个典型的较偏远的农业,种粮喂猪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形式.农民要致富,靠什么来致富?乡党委政府几经考察、调研,结论是:只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的二元结构的粮猪模式,让农民家家有项目,户户有收入,这样千家万户农民才能真正致富.

  • 标签: 晒经乡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发展 蚕桑生产
  • 简介:文章以扎陵湖河源新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从社区治理的视阈出发,对河源新村生态移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与此同时,深刻剖析了导致河源新村生态移民问题的主客观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和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社区治理中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真正做到迁入地"落地生根"。

  • 标签: 藏区 生态移民 民族社区 社会治理
  • 简介:文章旨在大专院校当中,对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中国"的宣传教育,通过对大专院校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从意义和方法论两个层次,对大专院校开展"中国"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考察,从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实践出发,希望将"中国"的内涵融入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培养中,最终建立"中国"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长效机制。

  • 标签: 中国梦 大专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家蚕新品种苏荣×锡已经获得江苏省蚕品种证书,为进步检验该品种在如皋地区的农村适应性,对该品种进行试养调查。通过对家蚕新品种苏荣×锡试养并与现行品种菁松×皓月进行比较分析,调查该品种蚕期发育表现、主要经济性状和抗性,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者蚕期发育表现、主要经济性状和抗性无明显差异,该品种在如皋地区适应性较强。认为该品种适宜在如皋市农村进步推广。

  • 标签: 家蚕 新品种 苏荣×锡玉 农村饲养
  • 简介:金秋时节,我们行四人对博树回族蚕桑生产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整理如下,仅供同行参考.、基本概况博树是南充地区唯的回族.地处东河下游,与阆苍交界.全乡辖8村62个社.2845户,9160人口.总耕地面积7872亩,人均0.83亩.海拔高度746.5米,年日照时数1413.4小时,年降雨量896.5毫米,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288天.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

  • 标签: 基地建设 回族乡 蚕桑基地 上台阶 蚕业 蚕桑生产
  • 简介:"国家投入上亿元资金研究家蚕基因,不仅是蚕丝业革命,且能开辟农林业虫害防治新途径,并推动研究人类疾病、寿命等重大课题.同时,将来还可让蚕不吐丝,而吐出‘药'来.这项研究可谓‘箭多雕'."专家们的介绍让诸多"门外汉"很醒豁,也很兴奋.

  • 标签: 蚕丝产量 蚕丝科技 农业 森林 害虫防治 生物学
  • 简介:桑树是落叶性多年生木本植物,生长期3~10月,在重庆桑树栽植规格多为:桑园的行距1.33m、株距0.5-0.67m;大行桑的行距2m、株距0.67m,且般采取冬季重剪的剪伐形式剪枝。榨菜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重庆是榨菜的原产地;榨菜适宜冷凉湿润气候,不耐高温和霜冻,生长期10月到次年2月底。因生长季节桑园下层光线弱

  • 标签: 榨菜 桑树 间作栽培 多年生木本植物 技术 栽植规格
  • 简介:1.“重蚕轻桑”的思想严重。农村“重蚕轻桑”的思想比较普遍,桑园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忽视桑园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桑树只种不管理,靠天吃饭,桑树经过多次采伐后,也不及时施肥,树势衰退,严重影响桑园产量。

  • 标签: 养蚕 桑园管理 蚕农 水肥管理 病虫害 桑树
  • 简介: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路"国家战略,再次唤醒全世界人民对丝绸这承载文明与公平贸易的标志性产品的记忆。作为我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丝绸产业,服务国家战略,传播蚕桑丝绸文化,带动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心相通",进而推动国内蚕桑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们的共同使命。

  • 标签: 蚕桑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产业 国家战略 茧丝绸 中国丝绸
  • 简介:通过在校内开展"校企携手,工学合"的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相互结合,加快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度,提供了个开放的平台为高职院校的师生提供发展的条件,从而使学生更加具有学习的热情,极大减少了学生就业压力。因此,对"校企携手,工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校企携手 工学合一 高职机电 人才培养
  • 简介:四川达川地区丝绸公司使用多功能塑料编织蚕网,以其为主体材料开发的简易活动蚕台和简易簇具是种新型蚕具。通过全年在达川地区引进应用表明,它优于蚕箔育,具有操作简便、节省劳力、节省投资,适宜蚕生长发育,易于防病、防鼠,其做成为简易簇具优于草笼,与花簇相当.并且蚕茧产量高,质量好,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标签: 省力化 养蚕 簇具 蚕具 防鼠 花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