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茯苓(Poriacocos(Schw.)Wolf)是多孔菌科真菌类的干燥菌核,为传统中药。始载于古典医著《神农本草经》,收载于我国历年版《中国药典》,具有渗湿利尿、和胃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提取物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衰老、抗过敏、抗肿瘤、抗炎等生物活性。茯苓应用十分广泛,是既可防治疾病,又能保健强身的药食两用的中药大品种。本项目前期对茯苓的药材资源、质量评价体系、有效成分、药材栽培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诠释其药效物质的基础上,将该中药提取物研制成野茯苓多糖散冶兽药,主要用于猪瘟、猪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增效。

  • 标签: 茯苓多糖 三类新兽药 《神农本草经》 中药提取物 《中国药典》 质量评价体系
  • 简介:磷酸替米考星是替米考星磷酸盐,是动物专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所有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霉形体、螺旋等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及畜禽霉形体,具有比泰乐菌素更强的抗菌活性。与替米考星不溶于水相比,磷酸替米考星最显著的特点是易溶于水,并且稳定性好,利于动物的给药和吸收。

  • 标签: 替米考星 磷酸盐 三类新兽药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溶血性巴氏杆菌
  • 简介:五味健脾颗粒由白术(炒)、党参、六神曲、山药、炙甘草五味药组成,是由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市场应用实际研制开发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健脾益气、开胃消食之功效,临床用于断奶仔猪脾虚泄泻、食欲不振、生长迟缓。

  • 标签: 健脾 颗粒 兽药 中药复方制剂 中兽医理论 脾虚泄泻
  • 简介:2009年9月29日,盐酸沃尼妙林原料药与预混剂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编号分别为(2009)新兽药证字32、33号,该产品是由广州惠华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与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动物保健品厂联合研发的新型抗生素类药物。

  • 标签: 预混剂 兽药 盐酸 动物保健品 抗生素类药物 农业部
  • 简介:辽宁省锦州市某养殖户养殖肉犬162只.于2006年8月开始,有28只肉犬相继出现高热、贫血、黄疸,后期出现以摇头为主的神经症状。至9月末共有6只肉犬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 标签: 犬附红细胞体病 肉犬 诊治 神经症状 经济损失 养殖户
  • 简介:附红细胞病是由附红细胞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附红细胞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感染发病率高达70%-90%,该病多为隐性,常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附红细胞病的发生也随之增多,本病不仅引起猪生长速度缓慢,出栏推迟,种猪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引起猪的大量死亡,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防治 传播途径 混合感染 细胞表面
  • 简介:奶牛乳房炎(masdtis)是对世界奶牛业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乳房炎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房炎在不同地区发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乳房炎。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泌乳期 临床型乳房炎 头孢 硫酸 兽药
  • 简介:口蹄疫(FMD)被O正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从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人们防疫意识的增强。天津市武清区采用每年春、秋两次集中防疫。并随时补针的措施。使口蹄疫的预防工作卓有成效。但是,由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常有口蹄疫发生的报道.为了掌握天津市武清区口蹄疫的免疫状况,天津市武清区动物疫病监测中心于2006年10月开始应用血凝、ELISA试验方法在全区29个乡镇进行了FMD免疫抗体、结构蛋白抗体(自然强毒感染抗体)的检测。

  • 标签: 牛口蹄疫 ELISA 非结构蛋白 免疫抗体 试验检测 血凝
  • 简介:附红细胞具有广泛的感染性,也可感染人,该病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被发现以来,已在我国较大范围内的猪场成为多发病和常发病.且临床上较易和猪胸膜肺炎、链球菌、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混合感染,常引起猪只的大批死亡,繁殖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及育肥猪生产力下降.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刊特组织了本期技术专题,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附红细胞痛.希望能和广大读者共同做好该病的防制工作近期技术专题分别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新城疫痛,如果您在这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以E—mail、传真、信件等多种方式参与进来,来稿时请注明“技术专题”字样。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病原 流行特点 致病机理 临床症状
  • 简介:一、临床症状病犬初期体温39~40℃,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呕吐、腹泻、粪便稀薄恶臭.混有粘液或血液.尿呈黄色.后期病情严重时,眼结膜苍白或黄染,贫血、消瘦、被毛粗乱;喜卧,不愿走动,强行走动时步态不稳.摇晃不定.慢性病病犬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肉犬附红细胞体病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实验室诊断 防治措施
  • 简介:附红细胞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从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我县的几个相邻养兔场相继发生一种以低烧、贫血为特征的兔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源学诊断确诊为附红细胞病,兔感染该病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该病在我县从2000年11月份初发生于许湾乡某养兔场.养兔326只,连续在一个月内发病,死亡107只,后在相邻几个乡的养兔场相继发病,从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诊断 防治 症状 剖检变化
  • 简介: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可以引起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此病主要发生于6~15周龄的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常为4%-30%和50%-90%。此外,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也可以导致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先天性震颤等。

  • 标签: 猪圆环病毒2型 三类新兽药 灭活疫苗 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H株 断奶仔猪
  • 简介: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兔产气荚膜梭菌病是养兔场最常见的三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因此,这三个病是养兔场必须防疫的疫病。目前这几种病一般是单独免疫,存在许多不便,作为国内最早研究兔用疫苗的生产企业之一,二十年来齐鲁动保一直致力于兔病的研究,不断从临床分离病原,并研制高效疫苗。

  • 标签: 灭活疫苗 三类新兽药 兔瘟 兔病毒性出血症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产气荚膜梭菌病
  • 简介:2008年8月初,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一存栏300余头的波尔山羊羊场,陆续发生以腹泻、渐进性消瘦、体温升高、可视黏膜苍白、额下水肿、食欲反刍减少甚至废绝,个别羊咳、喘,大群膘情普遍较差为特征的疾病,零星死亡20多只。畜主及基层兽医采用抗菌消炎、解热镇痛、健胃消食等药物进行治疗,未能控制继续发病死亡的趋势。

  • 标签: 药物防治 附红细胞体 羊场 绦虫 吸虫 发病死亡
  • 简介:一、发病情况安徽省东至县某规模猪场于2004年3月15日,从安徽省定远县引进176头15—25公斤的商品育成猪,进场后用电解多维饮水5天.阿奠西林可溶性粉连用3天.观察15天后按免疫程序先后接种口蹄痉疫苗、猪瘟、猪丹毒和钎肺疫三联苗及猪链球菌疫苗.饲养状况良好,2004年4月16日又从某猪场引进大长、长大.二元母本种猪85头、杜洛克种猪两头.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胸膜肺炎 混合感染 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